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环境影响评价》课件-2.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786270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格式:PPT
  • 页数:92
  • 大小:34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环境影响评价》课件-2.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环境影响评价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与标准体系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第二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意义第三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指导思想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EIA)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设计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的完整体系 (1)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方法,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怙。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科学

    2、方法或者一种技术手段,通过这种方法或手段来预防或减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2)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认定。(3)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 政府拟议中有关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单位欲建的建设项目。(4)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分析、预测和评估所评价对象在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5)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通过分析、预测和评估,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6)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部门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实际环境影响,要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评估。第二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意义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

    3、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影响进行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影响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用环境系统工程分析的方法对人类活动可能引起的环境和生态变化进行预用环境系统工程分析的方法对人类活动可能引起的环境和生态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评价项目对环境或生态产生的影响,并做出减缓不利影响可能采取测和分析,评价项目对环境或生态产生的影响,并做出减缓不利影响可能采取的措施或替代方案及所需的费用。的措施或替代方案及所需的费用。环境生态影响评价是一项识别、分析、评估人类活动可能对环境所造环境生态影响评价是一项识别、分析、评估人类活动可能对环境所造成影响的技术手段。成影响的技术手段。对影响

    4、预测的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人为地判别可否接受的对影响预测的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人为地判别可否接受的过程。过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影响评价是在工程分析、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和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上,以法规、标准为依据,解释拟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重大性,同时辨识敏感对象对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条件变化的反应,并且提出削减影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或称评估是指对某种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否显著、严重以及可否被社会和生态所接受进行的判断。评价的目的:评价影响的性质和影响的程度以及影响的显著性,以决定行止;评价生态影响的敏感性和主要受影响的保护目标,以决定保护的优先性;评价资源和

    5、社会价值的得失,以决定取舍。具体目标。(1)地域分布的连续性地域分布的连续性 人类开发利用土地的结果将自然生态系统分割成一个个处于人类包围中的“岛屿”,使之成为易受影响和破坏的岛屿式生态系统。按照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一个岛上的物种数与岛屿的面积和该岛屿与其他岛屿相隔的距离有关,面积越大、距离越近物种数就越多。(2)生物组成的协调性生物组成的协调性 生物之问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生相克关系而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巨大改变。(3)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保护已被列

    6、为全球重大环境目标之一。(4)保护特殊性目标保护特殊性目标 开发建设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特别关注的特殊性目标有以下四类:重要生境生物物种、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区重要生境生物物种、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区和敏感生态目标和敏感生态目标。(5)保护生存性资源保护生存性资源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本物质基础也是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我国人口众多,水、土资源成为两项最紧缺的资源,已接近一种危机的程度,许多地方因地少人多,陷入资源缺乏性贫困的困境中。(6)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 自然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再生和恢复功能。一般复杂的系统,受干扰后

    7、恢复其功能的自调节能力较强。由于许多生态系统的退化是人类过度开发刺用其资源造成的,因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是保持生态系统再生产能力不受损害的主要措施。(7)注意解决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注意解决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任何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不从区域角度考察这类问题,也难以阐明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影响特点和后果,难以阐明生态保护措施的导向和重点。通常采用的指标和基准:生态学评估指标和基准;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与基准;以政策与战略作为评估指标和基准;以环境保护法规的资源保护作为评估基准;以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作为评估指标和标准;

    8、社会文化评估基准。(1)生态学评估指标与基准生态学评估指标与基准 是从生态学角度判断所产生的影响可否为生态所接受。在生是从生态学角度判断所产生的影响可否为生态所接受。在生态学评估中,避免物种濒危和灭绝是基本原则。相应地可形成灭绝风险、种群活力、最态学评估中,避免物种濒危和灭绝是基本原则。相应地可形成灭绝风险、种群活力、最小可存活种群、有效种群、最小生境区小可存活种群、有效种群、最小生境区(面积面积)等评估指标和技术也可评估出最重要生境等评估指标和技术也可评估出最重要生境区、最重要生态系统等以及需要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生境和生物种群。生态学评估是区、最重要生态系统等以及需要优先保护的生态系统、生

    9、境和生物种群。生态学评估是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估,反映影响的真实性也是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估,反映影响的真实性也是最重要的评估指标:(2)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与基准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与基准 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判断所产生的影响是否为战略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判断所产生的影响是否为战略所接受,或是否影响区域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谋求经济与社会、所接受,或是否影响区域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谋求经济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环境、生态的协调(不使任何一个方面遭受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失不使任何一个方面遭受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失)谋求社会公平谋求社会公平(不使社不使社会贫富差

    10、距扩大,保障受影响弱势群体的基本环境和资源权益会贫富差距扩大,保障受影响弱势群体的基本环境和资源权益),谋求长期稳定和代际间,谋求长期稳定和代际间的利益平衡的利益平衡(不损害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权益不损害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权益)等,这都是基本原则。等,这都是基本原则。(3)政策与战略作为评估指标与基准政策与战略作为评估指标与基准 (4)以环境保护法规和资源保护法规作为评估基准以环境保护法规和资源保护法规作为评估基准 依据法律和规划进行评估,主要需依据法律和规划进行评估,主要需注意法定的保护目标和保护级别,注意法规禁止的行为和活动、法律规定的重要界限等。注意法定的保护目标和保护级别,注意法规禁止的行为

    11、和活动、法律规定的重要界限等。(5)以经济价值的损益和得失作为评估指标和标准以经济价值的损益和得失作为评估指标和标准 由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与社会经由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极其密切,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是环境评价济的关系极其密切,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是环境评价的目的,也是提高环保措施可行性的重要方面,应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目的,也是提高环保措施可行性的重要方面,应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经济学评估不仅评估价值大小与得失,还有经济重要度评价问题,如稀缺性、唯关系。经济学评估不仅评估价值大小与得失,还

    12、有经济重要度评价问题,如稀缺性、唯一性以及基本生存资源等,都具有较高的重要值。一性以及基本生存资源等,都具有较高的重要值。(6)社会文化评估基准社会文化评估基准 以社会文化价值和公众可接受程度为基本依据。社会公众关注以社会文化价值和公众可接受程度为基本依据。社会公众关注程度、敏感人群特殊要求、社会损益的公平性等都是社会影响评估中应特别注意的。文程度、敏感人群特殊要求、社会损益的公平性等都是社会影响评估中应特别注意的。文化影响评估则以历史性、文化价值、稀缺性和可否替代等以及法定保护级别为依据进行化影响评估则以历史性、文化价值、稀缺性和可否替代等以及法定保护级别为依据进行评估。评估。开发建设项目生

    13、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 (1)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如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804-92)保护作物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等。(2)行业规范斟家已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发布的环境评价规范、规定、设计要求和其他技术文件等。(3)地方环境规划地力政府颁布的标准和规划医目标,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及其规划的保护要求,河流水系保护要求或规划功能,特别地域的保护要求,如区域绿化率要求、水土流失防治要求等。(4)背景或本底值以项目所在的区域生态环境的背景值或本底值作为评价参考“标准”,如区域土壤背景值、区域植被覆盖率与生物量、区域水土流失本底值等。有时亦可选取建设夏耳进前

    14、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背景值作为参考标准如植被覆盖率、生物量、生物种丰度、生物多样性等。这类参考“标准”的应用体现一种基本要求: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不能比现状差,(5)类比对象以未受人类严重干扰的同类生态环境或以相似自然条件下的原生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类比参考对象;以类似条件的生态因子和功能作为类比参考对象:以同类工程的影响作为类比评价参考数据:以类似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影响作为影响评价参考等。在投有规定标准时,它们可用作比较的尺度,起标准的作用。(6)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通过当地或相似条件下科学研究已判定的保障生态安全的绿化率要求、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最高允许量、特别敏感生物的环境质量要求等,亦可

    15、作为主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参考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其他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指标不够齐全,在环评实践中还需参照其他标准如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此外,可参照苏联工作环境宅气和居民区大气中有害有机物的最大允许浓度 其他特殊空间空气质量也有相应的标准,如车间空气质量参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立

    16、卫生标准中“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室内空气可执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下车库可参照执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地表水功能区分类 类:主要使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类:主要使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地等。类:主要使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及游泳区。类:主要使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类:主要使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级。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功能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分五类。(3)其他水环境质量标准。我国地表水质量标准指标比较齐全,但对于特殊用途的水域也可必执行渔业水质标

    17、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等。海水和地下水也有相应的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敏感区的含义 环境敏感区,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1)需特殊保护地区 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3)社会关注区

    18、 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评价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为主,所有能反映生态环境功能和表征生态因子状态的参数或指标值可以直接用作判别标准。第一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意义二、环境生态评价的意义二、环境生态评价的意义 1 1环境影响战略评价能够使我们少犯错误。尤其是生态环境类的环境影响战略评价能够使我们少犯错误。尤其是生态环境类的错误,时滞性很强,往往很久才表现出来,且不易被察觉,而恢复和错误,时滞性很强,往往很久才表现出来,且不易被察觉,而恢复和治理起来成效又很慢。治理起来成效又很慢。2 2保证建设项目

    19、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3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尤其是战略环境评价,前瞻性地考虑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尤其是战略环境评价,前瞻性地考虑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一些连带性的影响考虑得更周全,一些项目的累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一些连带性的影响考虑得更周全,一些项目的累积影响也包括在内。积影响也包括在内。4 4生态环境评价是贯彻可持续性目标的一种可操作的方法。它是生态环境评价是贯彻可持续性目标的一种可操作的方法。它是能够将大范围人类活动和环境要素综合考虑的更积极的方法。能够将大范围人类活动和环境要素综合考虑的更积极的方法。返返 回回第二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指导思想 环境生态

    20、评价的类型较多,划分时没有明显的界线,按照评价的侧重点及影响范围,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景观影评价、生态风险评价、累积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又可笼统地分为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影响评价。一、环境生态评价的类型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要求第二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指导思想 一、环境生态评价的类型一、环境生态评价的类型 1 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SELASELA)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是拟建项目在规划、计划、实施之前,为尽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是拟建项目在规划、计划、实施之前,为尽量减缓或补偿拟建项目对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尽可能改善社会环量减缓或补

    21、偿拟建项目对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尽可能改善社会环境质量,通过深人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影响区社会环境可能受到的境质量,通过深人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影响区社会环境可能受到的影响内容、方式、过程、趋势等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模拟、预测和评影响内容、方式、过程、趋势等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模拟、预测和评估,并据此提出评估意见及预防、补偿和改进措施,从而为科学管估,并据此提出评估意见及预防、补偿和改进措施,从而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切实依据的一整套理论、方法、手段的总称。其评价理、决策提供切实依据的一整套理论、方法、手段的总称。其评价的内容为:分析项目对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的内容为:分析项目对所在地区社

    22、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就业、地方社区发展、生产力布局、扶贫、技术进步等土地利用、就业、地方社区发展、生产力布局、扶贫、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和评价。方面的影响和评价。第二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指导思想 2 2生态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 生态影响评价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原则纳入到人生态影响评价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原则纳入到人类经济行为中的一个工具,用来确定、量化和评估特定人为活动对类经济行为中的一个工具,用来确定、量化和评估特定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潜在影响的过程,从而对环境中生物学组分受到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潜在影响的过程,从而对环境中生物学组分受到的影响做出

    23、正确可靠的预测。的影响做出正确可靠的预测。3景观影响评价景观影响评价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影响了绝大部分景观,导致自然景观斑块和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影响了绝大部分景观,导致自然景观斑块和人类管理景观斑块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化,进而引起了景观的布局人类管理景观斑块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化,进而引起了景观的布局形状线条颜色和结构等基本要素的变化和景观特性的多样性和强形状线条颜色和结构等基本要素的变化和景观特性的多样性和强度的变化。度的变化。第二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指导思想 这种变化会影响到各种生态过程和生态特征,景观影响评价的这种变化会影响到各种生态过程和生态特征,景观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预测和评价拟议开发活动在

    24、某一特定地区内造成的景观影目的在于预测和评价拟议开发活动在某一特定地区内造成的景观影响的显著性和强度,并采取相应的改善减缓措施,从而使建设项目响的显著性和强度,并采取相应的改善减缓措施,从而使建设项目对景观产生正影响或使负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视觉美和心理舒适对景观产生正影响或使负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视觉美和心理舒适感等主观感受要素,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有景观美感文字描述法、景感等主观感受要素,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有景观美感文字描述法、景观印象评价法、景观心理测试评价法、计分评价法、平均信息量法、观印象评价法、景观心理测试评价法、计分评价法、平均信息量法、回归分析法、加权网络分析法、模糊集值统计法以及系

    25、统评分法等。回归分析法、加权网络分析法、模糊集值统计法以及系统评分法等。4生态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ERA)生态风险是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生态风险是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有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界胁迫从而有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可能性。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可能性。第二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指导思想 这种变化会影响到各种生态过程和生态特征,景观影响评价的这种变化会影响到各种生态过程和生态特征,景观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预测和评价拟

    26、议开发活动在某一特定地区内造成的景观影目的在于预测和评价拟议开发活动在某一特定地区内造成的景观影响的显著性和强度,并采取相应的改善减缓措施,从而使建设项目响的显著性和强度,并采取相应的改善减缓措施,从而使建设项目对景观产生正影响或使负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视觉美和心理舒适对景观产生正影响或使负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视觉美和心理舒适感等主观感受要素,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有景观美感文字描述法、景感等主观感受要素,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有景观美感文字描述法、景观印象评价法、景观心理测试评价法、计分评价法、平均信息量法、观印象评价法、景观心理测试评价法、计分评价法、平均信息量法、回归分析法、加权网络分析法、模糊集值

    27、统计法以及系统评分法等。回归分析法、加权网络分析法、模糊集值统计法以及系统评分法等。4生态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ERA)生态风险是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生态风险是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有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界胁迫从而有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可能性。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可能性。第二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指导思想 5累积影响评价累积影响评价 累积影响评价是指系统分析和评估累积环境变化的过程,即调累积影响评价是指系统分析和评估累积

    28、环境变化的过程,即调查和分析累积影响源查和分析累积影响源累积过程和累积影响。对时间和空间上的累积过程和累积影响。对时间和空间上的累积作出解释、估计和预测过去的、现有的和计划的人类活动的累累积作出解释、估计和预测过去的、现有的和计划的人类活动的累积影响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馈效应,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积影响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馈效应,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建议活动的方向、内容、规模、速度和方式。一致的建议活动的方向、内容、规模、速度和方式。累积影响是累积影响是“当一项行动与过去、现在和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当一项行动与过去、现在和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其他行动的其他行动(无论是政府行动、非政

    29、府行动还是私人行动无论是政府行动、非政府行动还是私人行动)结合在一结合在一起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增加的影响起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增加的影响”,特别是指,特别是指“各个项目的单独各个项目的单独影响不大,但集合起来的影响却很大影响不大,但集合起来的影响却很大”的现象。的现象。第二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指导思想 6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和

    30、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实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理提供决策依据。7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第二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指导思想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要求二、指导思想与原则要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开发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开发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特点与环境服务功能,研究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的生态系统特点与环境服务功能,研究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以及生态

    31、环境对影响的反应和敏感程度,确定应采响的性质、程度以及生态环境对影响的反应和敏感程度,确定应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和保护要求,评价中一般应遵循如下根据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和保护要求,评价中一般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从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发,要注重保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从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发,要注重保护土地资源护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和水资源。第二节 环境生态评价的分类和指导思想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理,科学地认识生态系统,识别敏感保护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理,科学地认识生态系统,识别敏感保护目标,分析

    32、生态影响,寻求符合生态学规律的保护措施,提高生态目标,分析生态影响,寻求符合生态学规律的保护措施,提高生态保护的有效性。保护的有效性。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具有针对性。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具有针对性。政策性原则政策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原则 返返 回回第二章 评价标准与技术工作程序 一、一般评价标准一、一般评价标准 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如粮食卫生标如粮食卫生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804-92)(GB5804-92)、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物最、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高允许浓度(

    33、GB9137-88)(GB9137-8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GBl5618199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9)(GB428589)等。等。地方环境规划地方环境规划 主要是地方政府规划的环境功能区及其主要是地方政府规划的环境功能区及其目标指标,如河目标指标,如河 流功能规划、区域绿化指标、水土流失防止要流功能规划、区域绿化指标、水土流失防止要求等。求等。背景或本底值背景或本底值 以项目所在的区域生态环境的背景值或本以项目所在的区域生态环境的背景值或本底值为评价参考标准,考察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前后的变化。如区底值为评价参考标准

    34、,考察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前后的变化。如区域土壤背景值、区域植被覆盖率、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域土壤背景值、区域植被覆盖率、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第一节 评价标准第一节 评价标准 类比对象类比对象 以未受人类严重干扰的相似生态系统或以相以未受人类严重干扰的相似生态系统或以相似自然条件下的原生自然生态系统作类比参考对象,如类似生态似自然条件下的原生自然生态系统作类比参考对象,如类似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蓄水和防风固沙能力等。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蓄水和防风固沙能力等。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 通过当地或相似条件下科通过当地或相似条件下科学研究已判定的保障生

    35、态安全的绿化要求、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学研究已判定的保障生态安全的绿化要求、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最高允许量、特别敏感生物的环境质量要求等亦可作为生态环境最高允许量、特别敏感生物的环境质量要求等亦可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参考标准,此外,生物对污染物的耐受量、区域生影响评价中的参考标准,此外,生物对污染物的耐受量、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的绿化覆盖率、区域生态承载力如旅游区承载力、区态安全保障的绿化覆盖率、区域生态承载力如旅游区承载力、区域人口承载力等,也可作为评价中的参考。域人口承载力等,也可作为评价中的参考。行业规范行业规范 即行业发布的环境评价规范、规定、设计要即行业发布的环境评价规范、规定、设计要求

    36、和其他技术文件。求和其他技术文件。下面是下面是“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选自(选自国家国家环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391200391号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391号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一、生态县建设指标一、生态县建设指标二、生态省建设指标二、生态省建设指标 三、指标解释三、指标解释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一、生态县建设指标一、生态县建设指标 1 1、定义、定义 生态县生态县(含县级市含县级市)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

    37、个领域基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生态县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生态县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2 2、基本条件、基本条件 制订了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全县全县80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或通过考核验收,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或通过考核验收,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标准。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标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有

    38、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外来物种对生态环

    39、境未造成明显影响。境未造成明显影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或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或流域)内其它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流域)内其它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3 3、建设指标、建设指标 生态县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共生态县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共3636项。见表项。见表1 1。表表1 1 生态县建设指标生态县建设指标序号 名 称单 位指 标经经济济发发展展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

    40、济欠发达地区元元/人人33000250002年人均财政收入年人均财政收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元元/人人50003800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元元/人人1100080004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元元/人人24000180005单位单位GDP能耗能耗吨标煤吨标煤/万元万元1.26单位单位GDP水耗水耗m3/万元万元1507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20表表1 1 生态县建设指标(续表一)

    41、生态县建设指标(续表一)序号 名 称单 位指 标环环 境境 保保 护护8 8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山区山区丘陵区丘陵区平原地区平原地区%7575454518189 9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山区及丘陵区山区及丘陵区平原地区平原地区%202015151010退化土地恢复率退化土地恢复率%90901111空气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达到功能区标准1212水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1313噪声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1414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ODCOD)排放强度)排放强度千克千克/万元万元(GDP)(GDP)4.54.5且不超过国家总

    42、且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量控制指标表表1 1 生态县建设指标(续表二)生态县建设指标(续表二)序号 名 称单 位指 标环环境境保保护护151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率工业用水重复率%60604040161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1008080无危险废物排放无危险废物排放1717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 m2 212121818旅游区环境达标率旅游区环境达标率%1001001919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30302020秸秆综合利用率

    43、秸秆综合利用率%100100212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090表表1 1 生态县建设指标(续表三)生态县建设指标(续表三)序号 名 称单 位指 标环环境境保保护护2222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90902323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80802424化肥施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折纯折纯)千克千克/公顷公顷2502502525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100262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1002727农村污灌达标率农村污灌达标率%1

    44、001002828农业生产系统抗灾能力农业生产系统抗灾能力(受灾损失率受灾损失率)%1010表表1 1 生态县建设指标(续表四)生态县建设指标(续表四)序号 名 称单 位指 标社社会会进进步步2929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3030初中教育普及率初中教育普及率%99993131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5050323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40403333贫困人口比例贫困人口比例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0.20.2385853636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9595返返 回回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二、

    45、生态省建设指标二、生态省建设指标 1 1、定义、定义 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

    46、,基本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基本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2、基本条件、基本条件 制订了制订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并通过省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并通过省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全省全省80%以上的地市达到生态市(地)建设指标。以上的地市达到生态市(地)建设指标。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全省县级全省县级(含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

    47、护工作纳入市(含地级行政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市(含地级行政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染和生态破坏事件。3 3、建设指标、建设指标 生态省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共生态省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

    48、步三类,共2222项,见下表项,见下表2 2。表表2 2 生态省建设指标生态省建设指标序号 名 称单 位指 标经经济济发发展展1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东中部地区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元元/人人330003300025000250002 2年人均财政收入年人均财政收入东中部地区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元元/人人50005000380038003 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东中部地区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元元/人人1100011000800080004 4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东中部地区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元元/人人240002400

    49、018000180005 5环保产业比重环保产业比重%10106 6第三产业占第三产业占GDPGDP比重比重%4040表表2 2 生态省建设指标(续表一)生态省建设指标(续表一)序号 名 称单 位指 标环环境境保保护护7 7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山区山区丘陵区丘陵区平原地区平原地区%6565353512128 8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15159 9退化土地恢复率退化土地恢复率%90901010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0.90.91001001111主要河流年水消耗量主要河流年水消耗量省内河流省内河流跨省河流跨省河流40%40%

    50、不超过国家分配的不超过国家分配的水资源量水资源量1212地下水超采率地下水超采率%0 0表表2 2 生态省建设指标(续表二)生态省建设指标(续表二)序号序号 名名 称称单单 位位指指 标标环环境境保保护护1313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二氧化硫二氧化硫CODCOD千克千克/万元万元(GDP)(GDP)6.06.05.55.5不超过国家主要污染不超过国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1414降水降水PHPH值年均值值年均值酸雨频率酸雨频率PHPH%5.05.030301515空气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达到功能区标准1616水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近岸海域水环境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环境影响评价》课件-2.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862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