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年 肌肉 衰减 综合征 肌少症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内分泌科12体重指数(BMI)与U形死亡曲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人的BMI最好是介于20-25之间。欧洲科学家调查发现,体重和死亡率之间其实成了一条U形曲线。曲线的最低点是死亡率最低的体重值,这个值会随年龄随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60岁以下人群: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BMI介于18.424.9为宜),死亡率是较低的。60岁以上人群:BMI处于超重范畴超重范畴(即BMI介于2529.9之间)的人群死亡率最低,甚至比BMI指数标准(即介于18.424.9之间)的人群还要低6%!3为何适当超重,死亡率更低?为何适当超重,死亡率更低?随着年纪的增大,消化吸收功能本就会减
2、弱;再加上一些慢性病,老人均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一方面营养不良会导致抗感染能力、免疫力下降,可成为损害健康的重大风险因素 另一方面,对中老年人而言,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但和疾病作斗争时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营养状况。4 少肌症的定义:少肌症的定义:“Sarcopenia”是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质量下降,骨骼肌力量和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征,也可用“肌肉衰减综合征”来描述。“Sarx”-肌肉,“penia”-流失 Sarcopenia”-肌肉流失,描述了身体成分和相关功能的重要变化。又称“骨骼肌减少症”“肌力流失”“肌肉衰减综合征”1赵法伋,顾景范。营养与老年肌肉
3、衰减综合征J。营养学报,2011年第 33 卷第 5 期5骨 骼 肌1.正常人共600多块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2.骨骼肌有红肌红肌及白肌白肌之分 红肌大都由红肌纤维(慢肌纤维、I型纤维)组成,细小,收缩缓慢,作用持久,收缩缓慢,作用持久,保持身体姿势的肌肉含红肌纤维多。白肌大都由白肌纤维(快缩肌纤维、II型纤维)组成,宽大,收缩较快,作收缩较快,作用不持久,快速完成动作用不持久,快速完成动作的肌肉含白肌纤维多。3.能量储存:储藏肌糖原和机体60%的蛋白质,通过消耗热量调节人体的基础代谢率。6 流行病学1.1.人类骨骼肌的生长在人类骨骼肌的生长在3030岁左右达到高峰,岁左右达到高峰,40
4、40岁以上的人岁以上的人每年每年肌肉丢失量肌肉丢失量为为0.5%-1%0.5%-1%,在,在20-7020-70岁间肌肉体积缩小岁间肌肉体积缩小40%40%,肌肉力量减低,肌肉力量减低30%30%,脂肪比,脂肪比重增加重增加15%15%。30%30%6060岁及岁及50%50%8080岁以上的老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少症。岁以上的老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少症。2.2.两性对比显示,两性对比显示,8080岁,岁,53%53%的男性和的男性和43%43%的女性患有肌少症。的女性患有肌少症。3.3.美国美国60-7060-70岁患病率为岁患病率为5%-13%5%-13%,而在,而在8080岁中则达岁中则达1
5、1%-50%11%-50%。4.4.亚洲资料显示,亚洲资料显示,6060岁岁,8%-22%8%-22%的女性和的女性和6%-23%6%-23%的男性患肌少症。的男性患肌少症。7肌少症的影响 1.肌肉减少会导致肌力减弱,功能障碍,跌倒风险增加,同时还会出现肌肉松弛、皮肤皱褶增多、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负面症状。2.肌肉减少还可导致和加剧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成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8成人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调查 样本例数例。利用体成分仪、骨密度仪测定其四肢骨骼肌含量和骨强度,对成人骨骼肌减少症与骨质疏松症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女性群体中,少
6、肌症是骨质流失的一个危险因素,少肌症人群发生骨质流失的情况是非少肌症人群的.倍。结论结论:肌肉减少症对女性骨质状况有一定影响,加强运动、增加身体肌肉含量对预防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陕西医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9肌肉减少症和骨折的相关性 肌肉减少症引起的骨密度减低显然会增加骨折风险。此外,肌肉减少症主要是型肌肉纤维的减少,并伴有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显然,这些都影响肌肉含量及功能,从而引起步速减慢身体摇摆性增加,导致机体平衡能力减弱,因而增加跌倒风险,而跌倒往往是骨折骨折的直接诱因。10肌少症的主要危害 1.跌倒风险增加,肌少症的老人中的39%的男性、30.6%的女性失去独立居住能力。2.会影响人体抗病
7、能力和疾病恢复过程。3.导致胰岛素抵抗和T2DM发病。4.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少动与心血管疾病有关。5.增加老年人的全因死亡率、致残率。11肌少症的病因1.1.营养的摄入不足和吸营养的摄入不足和吸收障碍;收障碍;2.2.活动减少,废用;活动减少,废用;3.3.年龄相关的性激素水年龄相关的性激素水平改变、细胞凋亡、线平改变、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异常;粒体功能异常;4.4.神经退行性疾病,运神经退行性疾病,运动神经元丢失;动神经元丢失;5.5.内分泌因素:皮质激内分泌因素:皮质激素、生长因子(素、生长因子(GHGH)、)、胰岛素生长因子,甲状胰岛素生长因子,甲状腺功能异常,胰岛素抵腺功能异常,胰岛
8、素抵抗;抗;6.6.其他,如恶病质等。其他,如恶病质等。12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目前尚不明确,但总的来说它是与年龄相关的,与营养、免疫、激素、代谢、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加、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3机体内的增龄性增龄性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神经因素的改变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随着衰老,体力活动水平降低,生理系统机能会适应性下降,运动能力会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发生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外周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有研究表明,衰老骨骼肌神经支配的改变,包括去神经支配和恢复神经支配、运动单位重塑和丢失。衰老骨骼肌运动单位重塑会导致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改变。在人体衰老的过程中,肌
9、肉神经系统的机能和表现显著下降,即使是健康的老年人也不可避免的发生骨骼肌质量下降和肌力减退。14 肌肉是人老化过程中质量丧失最多的部分,随年龄增长,肌肉的流失速度不断加快,肌肉质量不断下降。40 70岁肌肉质量百分比每十年下降 8%70 岁以后每十年下降 15%当肌肉质量肌肉质量 70%70%时时,则是死亡风险较高区域。15 肌肉与骨骼的生长代谢受维生素D、睾酮与皮质激素的影响,还受着许多激素的共同调节,如生长激素、雌激素等。当体内这些激素的水平发生改变,骨骼和肌肉均可表现出相应症状.但由于骨骼和肌肉对于同一激素的敏感性并不相同,其中一者可能更早地表现出相应症状,这就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机会
10、,阻断骨骼和肌肉病变的进程,或是尽早预防、诊治另一者的病变。16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少肌症营养共识少肌症营养共识:蛋白质(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及必需氨基酸:亮氨酸,肌酸)、多不饱和脂肪酸(a-ALA、EPA、DHA,CLA)、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VD)、矿物质等营养素与肌肉衰减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7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少肌症作用机理研究:对少肌症作用机理研究:n-3(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CLA)主要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机体氧化活性,影响相关激素和直接参与肌肉蛋白合成与降解来延缓少肌症的形成,同时还可通过增加抗阻力运动的效果及与蛋
11、白质、肌酸等营养物质的联合作用来延缓少肌症的形成。n-6(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促使肌肉蛋白分解,加剧炎症反应来促进少肌症的形成。CLA-共轭亚油酸还可通过干扰二十碳烷酸代谢来降低炎症反应,降低氧化活性和肌肉蛋白的分解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18肌少症进程中肌肉形态学变化 运动单位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每个运动单位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组成。据组成运动单位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可将运动单位分为慢肌运动单位(紧张性运动单位)和快肌运动单位(运动性运动单位)。慢肌运动单位主要由型肌纤维组成,快肌运动单位主要由型肌纤维组成。与青年肌肉相比,肌肉减少症患者肌肉中的快肌和慢肌运动单位均有
12、不同程度的丢失,其中快肌运动单位下降最明显,原因为快肌运动神经元急剧丢失,导致型肌纤维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丢失.19 存留的慢肌运动单位重新募集失去神经支配的肌纤维,改变其纤维类型,使之为己所用。因此,由于慢肌运动单位的募集,部分型肌纤维转转换为换为型肌纤维。慢肌运动单位与维持肌张力及保持身体姿势相关。快肌运动单位是影响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重要因素,故快肌运动单位丢失会导致肌肉减少症患者爬楼梯困难,坐立和身体失衡后的姿势调整等动作缓慢而失去效率.20肌少症研究部分结果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北京市两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830人按年龄分层,男女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存在一定规律 N=239N=444N
13、=683少肌症患病率少肌症患病率年龄年龄21肌少症研究部分结果 男、女两组少肌症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大(p0.05)。少肌症患病率少肌症患病率性别性别22肌少症研究部分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进行中、重度体育锻炼时间,少肌症患病率随运动量增加而减少(p=0.0588).少肌症患病率少肌症患病率活动量活动量23肌少症研究部分结果 研究对象受教育水平对少肌症患病率的影响(p=0.0161),趋势性检验p0.05。(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进一步研究)24肌力减退肌肉质量下降肌少症的临床表现研究显示,肌少症患者在不同肢体、不同负荷下,均存在肌力的减退。老化过程中体内无脂肪块的减少,几乎全部为肌肉块
14、的减少,而非肌肉块的减少微乎其微。肌肉减少的主要原因是I、II型肌纤维数量的减少以及肌细胞体积的缩小,其中以II型肌纤维减少为主。25肌少症的评估方法诊断一般采用RSMI 低于青年对照组(2030 岁)2SD来判定。男性男性7.0kg/m7.0kg/m2 2,女性,女性5.8kg/m5.8kg/m2 2来判定为少肌症来判定为少肌症。26通用方法是电子握力计握力计测量优势手的握力 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建议界值标准:男性男性25kg,25kg,女女性性18kg18kg。6米正常步速(世界通用方法)或 4 4米步速米步速:65岁的老人慢步行走的速度0.8m/s测握力正常低存在患病风险0.8m/s测肌肉量
15、测肌肉量低肌肉衰减肌肉衰减正常男:30kg女:20kg测4米步速生物电阻抗生物电阻抗BIA BIA 男:男:8.51kg/m2 8.51kg/m2 女:女:5.75kg/m2 5.75kg/m2 肯定肯定为老年少肌为老年少肌症患者症患者男:男:8.5110.75kg/m2 8.5110.75kg/m2 女:女:5.766.75kg/m2 5.766.75kg/m2 老年少肌症老年少肌症高风高风险险人群人群双能双能X X光光 DXADXA男:男:7.26kg/m27.26kg/m2女:女:5.45kg/m25.45kg/m2判定为肌肉减少判定为肌肉减少症症2023-1-10肌少症的诊断1.肌肉质
16、量减少。2.肌肉肌力减低。3.肌肉功能下降。满足第1条,且同时满足有2和(或3)即可诊断31少肌症的分类 原发性少肌症:除年龄外,无其它明显的病因。继发性少肌症:包括身体活动相关性(长期卧床、久坐等生活方式)和疾病相关性(心、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衰竭,炎症性疾病,或内分泌疾病等引起骨骼肌质量和功能下降)两种形式。营养相关性少肌症营养相关性少肌症:主要是由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吸收障碍或服用药物,造成厌食等引起。32少肌症的分期 阶段(分期)阶段(分期)骨骼肌质骨骼肌质量下降量下降肌力下降肌力下降骨骼肌运动骨骼肌运动功能障碍功能障碍早期/轻度少肌症(presarcopen
17、ia)+中度少肌症(sarcopenia)+重度少肌症(severesarcopenia)+OR33增加抗阻力运动增加蛋白质摄入增加维生素D摄入积极控制慢性病药物治疗肌少症的预防与治疗抗阻力运动拥有最多证据,可增加肌肉力量,保持肌肉容量,建议每周3次以上,每次20分钟至30分钟为宜,由于个体差异,最好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蛋白质占肌肉重量的20%,是合成肌肉的重要原料。老年人每天摄入1.0g/kg至1.5g/kg的蛋白质。有研究显示,在维生素D水平偏低的人群,增加维生素D可有效增强髋部屈肌的力量。老年人可通过日晒、食物摄取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等方式补充维生素D。慢性疾病往往伴发炎症反应及蛋白质分解
18、代谢增强。有效控制慢性疾病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对于保持肌肉容量,维持肌力和肌肉功能有重要作用。胰岛素(INS)促进快肌纤维蛋白质的合成;生长激素(GH)影响肌肉蛋白质的代谢发挥肌肉营养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具有运动神经元营养作用;性激素(睾酮、雌激素等)显著促进肌肉合成。342023-1-10肌少症的处理 经常进行阻力运动阻力运动和摄入高质量的蛋白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质是防治少肌症的两项重要举措;蛋白质摄入不足将影响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调节能力,包括:去脂组织丢失和肌肉力量下降等;阻力运动有助于减少老年人去脂组织丢失和增强肌肉力量。35抗阻或重量训练 大量研究显示,阻抗或重量训练
19、是预防肌少症的有效的方法。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均能减缓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的下降。有氧活动(游泳、跑步和行走)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和活动耐量,尽管有氧运动不可能使肌肉肥大,但可以增加肌纤维横断面积(CSA)。不论年龄大小,有氧运动可使线粒体数量和酶的活性增加,肌肉蛋白质合成和肌肉质量提高,同时还可以减少体内(包括肌内)脂肪,从而提高肌肉功能。抗阻训练在减轻少肌症发展方面较有氧运动效果更好。36抗阻力训练 抗阻力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是一种对抗阻力的运动,主要目的是训练人体的肌肉,传统的抗阻力训练,有俯卧撑、哑铃、杠铃、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拉弹力带等项目。好处:好处:1.延缓衰
20、老,2.减少脂肪含量,3.减少损伤和疼痛,4.改变体形、改进姿态,5.消耗更多热量,6.改善身体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机能,预防和帮助治疗糖尿病,7.降低血脂和胆固醇,8.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关节病以及其它相关疾病。37 图图 有氧和抗阻运动对肌少症的对抗作用有氧和抗阻运动对肌少症的对抗作用Fig 1 Effects of aerobic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38太 极 拳 太极拳融合了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和控制力的训练,尤其是下肢肌力训练,需要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在各个方向上做向心运动或是离心运动,无论是向心运动还是离心运动都可以显著地增加肌力,
21、被认为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措施。研究显示,太极拳训练可以减少增龄导致的肌力下降的趋势,建议老年人长期坚持太极拳训练,作为肌少症的预防措施之一。39早期发现及干预营养问题 老年人常同时存在肌少症及营养问题,临床工作中需要对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了解老年人肌少症情况,评估老年人的食欲、咀嚼功能、饮食习惯、食物摄入量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影响进食的疾病,以便及早期发现营养问题,及早干预,避免不良预后。对于存在肌少症及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应予以针对性干预,如咀嚼功能异常的应佩戴义齿、生活能力差的应予以家庭支持等,从而保证老年人有足够的能量摄入;对于能量摄入不足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应及时予以营养干预。40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