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由用户(523738114@qq.com)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兰州市 第三 十五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1 2022-2023-1 七年级线上期末测试 语文(满分:(满分:120 120 分答题时间:分答题时间:120 120 分钟)分钟)一一、基础运用(基础运用(2 25 5 分)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在这澄()清的天空之下,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失意的人重现 y y()神采,让幸福的人儿重绽如花笑靥;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_,_,_,_,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
2、部分。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 d()志前行。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澄清()y y神采()抖擞精神()d 志前行 ()2.“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请依次写出“温暖”和“我们”这两个词在这个句子中的词性。(2 分)“温暖”“我们”3.语段中横线处的四个句子,排序最准确的选项是()(2 分)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 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 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 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A.B.C.D.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分)A.这件事我翻来覆去的想了很多遍,
3、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B.他在填报中考志愿时,既想报省实验中学,又想报历城二中,总是见异思迁,半天拿不定主意。C.近年来,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随声附和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D.快速阅读,是一种阅读时刨根问底,寻找关键词语以带动整体阅读的读书方法。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A A.这个瓷器看来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B B.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C C“上帝饶恕我!”不一会儿他又接着说:“不要让别人来干涉我。我得到她了,我要守着她。”D D.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4、6.古诗文默写。(每空1 分,共7 分)(1)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的关系的句子是:,。(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河流大野犹嫌束,。(谭嗣同潼关)(4)课文中常有彰显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的金句。陆游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一诗中,用“,”表达了自己虽年迈,但仍想守卫边疆的报国之愿。2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用呼吁大家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7.综合性学习。(6分)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诗意班级”建设,郑州市某中学七年级 20 班 1 月17 下午召开了班会,经班委会商定,拟于 1 月 20 日 17 点在学校报
5、告厅举办诗经吟诵大赛。(1)请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此次活动拟一条标语,不超过 20 字。(2 分)(2)同学们提议邀请语文老师担任评委,请你完成下面的邀请函,注意表意清楚、语言得体。(4 分)邀请函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1 18 8 分)分)(一)阅读诗歌,完成题目。(5分)绝句送巨山 宋刘子翚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注释】:巨山:诗人的朋友张嵲,襄阳人。寄迹:寄托踪迹,即暂时居住。翻然:高飞远飏。此指旅行、迁移。8.下列选项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这是作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B.诗歌首句表面上
6、写张巨山,实际上写自己与张巨山在这两年中过往密切,引出对分别的依依不舍。C.诗歌次句写张巨山离开,“一笑翻然”四字,看上去很洒脱,实际上带有不得已处,加深自己对离别的不快之情。D.本诗语言质朴自然,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9.请从修辞角度,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3 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 题。(13 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
7、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3 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聊斋志异)【乙】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忘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平,鼠奔来,力噘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通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选自聊斋志异)注:注:瞪目如椒:小眼瞪
8、得很圆,像花椒的果实。果腹:饱腹,满腹。故;本来。欻然:忽然。悼息:悲伤叹息。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弛担持刀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及入穴 衔之而去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乙文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B甲文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和乙文中的“如是者/久”的停顿正确。C甲文告诉我们对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D 甲文中的“狼不敢前”和乙文中的“嚼如前状”两个“前”字的意思和用法是一样的。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13.乙文中的张历友是蒲松龄的诗友,曾为此事作 义鼠
9、行 一诗,诗云:“此鼠义且黠,捐躯在所轻。”这里的“黠”和甲文“狼亦黠矣”的“黠”分别体现在哪里?在情感态度上有何不同?(3 分)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2 21 1分)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7 题。(10分)小陈同学选修了一门特别有趣的校本课程中国的扇子文化,以下是他收集到的资料。扇子史话 沈从文 扇子,在我国有非常古老的历史。出于招风取凉、驱赶虫蚁、掸拂灰尘、引火加热种种需要,人们发明了扇子。从考古资料方面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如古籍中提到过“舜作五明扇”。但有关图像和实物的发现却较晚。目前所见较早的扇子形象是东周、战国铜器上刻画的两件长
10、柄大扇,以及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从使用方面看,由奴隶仆从执掌,为主人障风蔽日,象征权威的成分多于实际应用。战国晚期到两汉,一种半规型“便面”成为扇子的主流。其中以江陵马山楚墓出土、朱黑两色漆篾编成的最为精美。魏晋南北朝时期,“麈(zh)尾”“塵尾扇”“羽扇”及“比翼扇”相继出现。“羽扇”前期本由鸟类半翅制成,后来用八羽、十羽并列,且加了长木柄。“塵”是领队的大鹿,4 魏晋以来尚清谈,手执麈尾有“领袖群伦”含义。“比翼扇”又出于塵尾扇,上端改成鸟羽,为帝子天神、仙真玉女升天下凡翅膀的象征。隋唐时“塵尾”虽定型,但使用范围缩小。“纨扇”起而代之,广为流行。“纨扇即“团扇”,主要以竹木
11、为骨架,制成种种形状,并用薄质丝绸糊成;历来传说出于西汉成帝朝(公元前 32前 7 年)。南北朝时,纨扇扇面较大,唐代早期还多作腰圆形,近乎“塵尾”之转化。唐开元、天宝以来才多“圆如满月”式样。纨扇深得闺阁喜爱,古代诗词中多有反映,如“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借团扇刻画出少女种种情态或愁思,可见扇子的功能已大为扩展。宋元时期纨扇尽管还占主要地位,且更多样化,但同时也出现另一新品种“折叠扇”,即折扇,一般认为是北宋初从日本、高丽传入的。南宋时生产已有相当规模。但扇面有画的传世实物连同图像反映、画录记载,两
12、宋总计不到十件,元代更少,这种情况也许因当时多用山柿油涂于纸面做成“油纸扇”,不宜绘画,只供一般市民使用;或与当时风习有关,虽也有素纸“折叠扇”,但只充当执事仆从手中物,还不曾为文人雅士所赏玩,因而尚未成为书画家染翰挥毫的对象。到了明代,折扇开始普遍流行,先起宫廷,后及社会。明永乐年间,成都所仿日本“倭扇”年产约两万把。早期扇骨较少,后来才用细骨。扇面有加金箔者,特别精美的由皇帝赏给嫔妃或亲信大臣,较次的按节令分赐其他臣僚。折扇无疑已成为明代扇子的主流,影响到清代,前后约三个世纪之久。歌舞百戏用扇子当道具,也是由来已久。唐宋“歌扇”已成为诗文中习用名辞,杂剧艺人不分男女腰间必插一扇;元杂剧中扇
13、子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道具,习惯上女角多用小画扇,大臣儒士帮闲多用中型扇,武臣大面黑头等则用白竹骨大扇,有长及二尺的。演员借助扇子表现角色的不同身份和心理状态,妙用无穷。清代宫廷尚宫扇,包含各种不同式样。雍正四妃像中,即或执折扇,或执宫扇。宫扇一般式样多为上宽下略窄,扇柄多用羊脂玉、翡翠、象牙等珍贵材料加工而成,扇面还有用象牙劈成细丝编成网孔状的,这实在只是帝王的珍玩,已无任何实用意义。(选自古人的文化,有删改)【链接一】【链接一】因“扇”与“善”谐音,故古人常用扇子象征善行。上自贵族官吏,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欢在房间里挂一幅大的扇面画,或开一面扇形窗,祈祷善心、善行永驻,吉祥安康。扇子还是儒雅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