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讲义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社会心理学讲义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讲义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适应社会环境 参与社会生活 学习社会规范 履行社会角色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 第五节 态度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主
2、要学科母体是:心理学和社会学 (一)侧重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1954)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得(1925)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景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范的科学二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反应系统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
3、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 勒温(1936)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f(P,E)函数关系个体个体所处的环境行为(二)社会心理 社会刺激 社会行为 社会因素 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心理引起引导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E-biz transformation个体-,-Supply Chain 外显客观存在容易观察内隐个体主观不能直接观察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风俗、时尚、阶级、民族、国民性。第二单元
4、 社会心理学简史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1908)有一句名言,“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美国学者霍兰德(1976)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也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确立期。三 实证分析阶段 20世纪20年代 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1 F,H,奥尔波特(1924)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向。2 墨菲夫妇出版了实验社会心理学 3 瑟斯顿(1928)李科特(1932)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4 谢里夫(1935)“游动效应”5 莫里诺(1934)社会测量法。(19
5、37)创办社会测量学:人际关系 6 勒温 社会心理学之父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 价值中立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伦理原则二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 2 调查法:访谈法 问卷法 访谈法:特点:不是聊天要有目的、提纲、实施原则 分类:结构性与非结构性访谈 直接与间接访谈 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 接近 应当拒绝的技巧 谈话与提问的技巧 追问的技巧 问卷法:特点: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短期内获得信息。分类:结构问卷与非结构问卷 发送问卷 访问问卷 邮寄问卷 问卷的构成:题目 前言 指导语 问题及备选答 案 数据记录 结束
6、语 计算机编码 3 档案法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和沃尔特斯 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 符号互动论 詹姆斯和米德 精神分析论 佛洛伊德和荣格一 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它吸收了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假设,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又决定作用。(一)简史俄国巴甫洛夫 美国华生 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斯金纳行为主义班杜拉沃尔特斯社会学习论(二)学习的机制 有三种机制 1 联想:条件反射 2 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奖赏是正强化 惩罚是 负强化)3 模仿: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往 往 都是模仿榜样的结果。(三)观察学习 注意的过程
7、 保持的过程 动作再显的过程 动作过程(四)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忽视当时的情景,个体的主观因素,心理过程的分析。二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人们之间的互动式物资与非物质之间的一种交换 霍曼斯提出了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 1 成功命题 2 刺激性命题 3 价值命题 4 剥夺-满足命题 5 侵犯-赞同命题三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景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一)符号的基本假设1 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时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2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
8、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3 个体在应对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二)主要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不能分离 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的过程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 个体行为受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 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四 精神分析(荣格)一 弗洛伊德(奥地利)主要概念和观点:1 意识与潜意识 2 力必多 3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 生本能与死本能 5 人格结构:本我 自我 超我二 荣格(瑞士精神
9、病学家)理论观点:1 集体潜意识 2 意识 3 原型 4 情结 5 阴影三 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1 霍妮的“文化因素论”。2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 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有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化的过程。再社会化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二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 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 培养社会角色三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四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1
10、 家庭:语言 情感 角色 经验 知识 技能 行为有影响 2 学校:文化 价值标志 礼仪传统 3 大众传媒介:影视 音像 广播 报纸 网络 4 参照群体:同伴群体提供态度和行为的参照五 社会化的分类 1 语言社会化:语词 语音 其它的意义符合 2 性别角色社会化:性 性别 性别角色 3 道德社会化: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4 政治社会化:三个阶段 国家形象阶段 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 社会角色的概念 个体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角色是在互动中形成,没有互动就没有角色。二 社会角色的分类 1 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父
11、母 老师 2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警察 朋友 3 功力型角色和表现性角色:企业家 教授 4 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演员 性别三 角色扮演(三个要素)1 角色期待: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 2 角色领悟:根据角色的期待,不断的调整自觉塑造自己 3 角色实践: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社会角色的过程。四 角色失调(四种形式)1 角色冲突:身份与角色不相容,出现矛盾。2 角色不清:不明确角色 3 角色中断:下岗 调动 4 角色失败:撤职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自尊一 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主我:主动的我 客我:及被观察者 镜我:他人判断反应自我(一)自我的结构 物质的我: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层
12、面 心理的我: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层面 社会的我:社会如何看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 到的层面 理想自我:个体期待中的自己 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 的看法(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 解释经验 3 决定期待(四)自我概念形成的发展(三个阶段)1 生理自我 2 社会自我 3 心理自我 (五)自我身份 在几分钟内写出“我是谁”的叙述句 二 身份:是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身份的定义 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二)身份的特点 1 客观性 2 主观性 3 多重性 4 稳定性 5 契约性 三 自尊: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
13、价的结果 成就 优势 自信等欲望自尊 名誉 支配 地位 赞赏的欲望 詹姆斯(1890)自尊的公式:自尊=成功/报负满足了就会自信未满足就会自卑自尊=成功抱负成就优势自信名誉支配地位赞赏欲望满足自信有价值 有力量 有地位挫折自卑无能感 弱小 丧失自信目标 计划 期望 影响自尊的因素 1 家庭中亲子关系 2 行为表现的反馈 3 选择参与和扬长补短 4 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第三单元 归因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一 基本概念: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二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1 认知者的经验:图式 2 认
14、知者的动机兴趣 3 认知者的情绪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 印象形成的概念:个体头脑中对有关认知客体的印象二 印象形成的效应 1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 光环效应 3 刻板效应三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 加减模式 2 评价模式 3 加权平等模式 4 中心品质模式 四 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印象管理的策略 1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 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3 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4 投入所好 第三单元 归因一 归因的概念:找行为的原因二 行为原因的分类 1 内因与外因 2 稳定原因与易变原因 3 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三 控制点的理论 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
15、展与结果进行控制内控者 倾向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 外控者 控制源 控制点四 归因的原因 1 不变原则:海德归因思想的创始人 2 折扣原则:凯利提出的 3 协变原则:三维理论 刺激客体 行为主体 背景 三维理论 考虑三种因素:1 特异性信息 客体 2 共同性信息 个体 3 一致性信息 背景五 影响归因的因素 1 社会视觉 2 自我价值保护 3 观察的位置 4 时间因素 5 文化差异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的概述一 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二 动机的过程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新的需要需要满足 紧张解除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