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气动弹性力学12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物理气动弹性力学12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气动 弹性 力学 12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作业作业1 1:1.1.试列举气动弹性设计的任务有那些?与经典弹性力学试列举气动弹性设计的任务有那些?与经典弹性力学问题相比,在气动弹性力学问题的研究中有什么特点?问题相比,在气动弹性力学问题的研究中有什么特点?2.2.已知二元机翼模型的扭转刚度系数已知二元机翼模型的扭转刚度系数为为 ,e=0.15me=0.15m,c=1mc=1m,求海平面高度的扭转发散速度,并求在此高度下,求海平面高度的扭转发散速度,并求在此高度下,V=30m/sV=30m/s的气动弹性放大因子。(的气动弹性放大因子。(二元机翼面积二元机翼面积S=cS=c1=c1=c)3.3.机翼结构设计中,为了提高扭转发散速度,可以采取
2、机翼结构设计中,为了提高扭转发散速度,可以采取哪些设计措施?哪些设计措施?作业作业1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2/LC5000Nm/radK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简短的回顾:简短的回顾:气动弹性力学的研究特点;气动弹性力学的研究特点;气动弹性静力学的两个主要问题:气动载荷重新分布与扭气动弹性静力学的两个主要问题:气动载荷重新分布与扭转发散;操纵面效率与操纵反效;转发散;操纵面效率与操纵反效;机翼在气动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气动弹性变形放大因机翼在气动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气动弹性变形放大因子;子;机翼扭转发散现象;扭转发散临界速度;影响扭转发
3、散的机翼扭转发散现象;扭转发散临界速度;影响扭转发散的因素;因素;F F 对扭转发散速度对扭转发散速度V VD D的讨论的讨论 V VD D与机翼弯度、初始攻角与机翼弯度、初始攻角 以及绕气动中心的气动力矩以及绕气动中心的气动力矩 无关。无关。e e 为正值(刚心位于气动中心之后)时,扭转发散速度为正值(刚心位于气动中心之后)时,扭转发散速度公式才有意义(才有扭转发散问题)。公式才有意义(才有扭转发散问题)。如果如果e e为零或为负,即刚心与气动中心重合或位于气动为零或为负,即刚心与气动中心重合或位于气动中心之前,则机翼不会发生扭转发散现象。中心之前,则机翼不会发生扭转发散现象。超音速飞行时,
4、气动中心会后移到翼弦中点附近而使发超音速飞行时,气动中心会后移到翼弦中点附近而使发生扭转发散的危险性大大降低。扭转发散是典型的亚音生扭转发散的危险性大大降低。扭转发散是典型的亚音速现象,主要发生于大展弦比长直机翼和前掠机翼。速现象,主要发生于大展弦比长直机翼和前掠机翼。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0AMSeCKVLD2G 影响扭转发散速度影响扭转发散速度V VD D的因素的因素 机翼扭转刚度增加,扭转发散速度机翼扭转刚度增加,扭转发散速度V VD D增大;机翼绝对刚增大;机翼绝对刚硬,不会发生扭转发散;硬,不会发生扭转发散;扭转刚度不足是引起扭转
5、发散扭转刚度不足是引起扭转发散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刚心向前缘靠近,即减小刚心向前缘靠近,即减小e e 值,也会使扭转发散速度值,也会使扭转发散速度V VD D增加。增加。空气密度的减小,扭转发散速度空气密度的减小,扭转发散速度V VD D也增大。即低空飞行也增大。即低空飞行时容易出现扭转发散。时容易出现扭转发散。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SeCKVLD2本节课要介绍的内容本节课要介绍的内容 二元机翼气动载荷重新分布、型架外形设计的基本概念二元机翼气动载荷重新分布、型架外形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元机翼的操纵效率与操纵反效二元机翼的操纵效率与操纵反效
6、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H H 气动载荷重新分布的概念气动载荷重新分布的概念 速压小于扭转发散速压时,机翼并不扭转发散,扭转速压小于扭转发散速压时,机翼并不扭转发散,扭转角为一确定的有限值,从而气动升力也为一确定的有限值,角为一确定的有限值,从而气动升力也为一确定的有限值,并随着速压的变化而改变。并随着速压的变化而改变。这种现象在二元机翼上表现为升力变化现象,在三元这种现象在二元机翼上表现为升力变化现象,在三元机翼上就表现为所谓的机翼上就表现为所谓的气动载荷重新分布气动载荷重新分布现象。现象。机翼在气动力作用下产生了有限的弹性变形,在二元机翼
7、在气动力作用下产生了有限的弹性变形,在二元机翼上表现为实际攻角的变化,在三元机翼上就产生所谓机翼上表现为实际攻角的变化,在三元机翼上就产生所谓的型架外形设计问题。的型架外形设计问题。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VL0,MA0 L M0+E当当 时,升力为:时,升力为:Dqq DrDrLLDrLLALLLLqqLLqqqSCqSCqSqqCqSKqSeCKMqSeCCqSCqSCL111)1(/1/)()(000000(2.12)第二项:考虑机翼弹性变形及气动弹性效应的附加升力 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
8、性力学0LL 第一项:初始攻角产生的升力 I I 气动载荷重新分布的公式表达气动载荷重新分布的公式表达 KqSeCKMqSeCLAL/1/)(0(2.5)SeCKqLD0LArCqSeMK(2.6)不失一般性,考虑对称翼型,不失一般性,考虑对称翼型,MA0 0,实际升力:,实际升力:00000000)11()1()/1/()(LqSCqqqSCqqqqqSCqSKqSeCKqSeCCqSCqSCLLDLDDLLLLLL(2.13)Dqq11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变形放大因子,同时气动弹性变形放大因子,同时也是载荷放大因子;即气动弹也
9、是载荷放大因子;即气动弹性效应的直接结果是使得机翼性效应的直接结果是使得机翼的变形与载荷都被放大。的变形与载荷都被放大。对于二元机翼表现为升力大小的改变,而对于真实的三元对于二元机翼表现为升力大小的改变,而对于真实的三元机翼,由于机翼沿展向各个翼剖面的弹性扭转角不同(气动弹机翼,由于机翼沿展向各个翼剖面的弹性扭转角不同(气动弹性放大因子不同)性放大因子不同),表现为机翼沿展向气动升力分布的变化,表现为机翼沿展向气动升力分布的变化,称该现象为称该现象为气动载荷重新分布气动载荷重新分布。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J J 机翼型架外形设计的概念机翼型
10、架外形设计的概念 飞机,特别是民用客机、运输机的机翼设计是针对巡航状态气飞机,特别是民用客机、运输机的机翼设计是针对巡航状态气动性能最优(如最大升阻比)来进行设计的,气动性能与机翼动性能最优(如最大升阻比)来进行设计的,气动性能与机翼的气动构型(平面几何形状与机翼各剖面的有效攻角)密切相的气动构型(平面几何形状与机翼各剖面的有效攻角)密切相关。在实际飞行中由于机翼的弹性变形,使得按照最优气动性关。在实际飞行中由于机翼的弹性变形,使得按照最优气动性能设计的机翼外形(各剖面局部攻角)会发生变化,不能保持能设计的机翼外形(各剖面局部攻角)会发生变化,不能保持设计气动外形。我们可以将机翼结构先设计为某
11、个气动外形,设计气动外形。我们可以将机翼结构先设计为某个气动外形,使飞机在巡航飞行时,机翼发生静气动弹性变形后达到期望的使飞机在巡航飞行时,机翼发生静气动弹性变形后达到期望的理论气动外形,以保证飞机具有理论设计的巡航性能。这项工理论气动外形,以保证飞机具有理论设计的巡航性能。这项工作称为机翼型架外形设计,它是飞机静气动弹性设计的主要工作称为机翼型架外形设计,它是飞机静气动弹性设计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目前气动弹性专业最早介入飞机设计的一项工作。作之一,也是目前气动弹性专业最早介入飞机设计的一项工作。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2.2 二元机翼的扭转
12、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以二元机翼为例,简要说明型架外形设计的概念以二元机翼为例,简要说明型架外形设计的概念假定根据设计要求,图示的二元机翼在速度假定根据设计要求,图示的二元机翼在速度V V时的设计攻角时的设计攻角为为 ,现在的问题是为了在速度,现在的问题是为了在速度V V下保持攻角下保持攻角 ,初始攻角,初始攻角(即初始构型)(即初始构型)应是多少?应是多少?V反分析法:假定初始攻角为反分析法:假定初始攻角为 ,为简便,假设为对称翼型,为简便,假设为对称翼型 00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0()/1/LLCqSe
13、KCqSe K考虑气动弹性效应,弹性扭角为考虑气动弹性效应,弹性扭角为即即00000()/(1)1/1/11/LLLLLCCqSeKqSe KCCqSe KqSe KCqSe K即即0(1/)LCqSe K212qV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201(1/)2LCV Se K或者或者给定了设计参数给定了设计参数 ,(即翼型)和飞行高度(即翼型)和飞行高度(即空气密度(即空气密度 ),就可以根据上式,得出机翼的初始设),就可以根据上式,得出机翼的初始设计扭角(初始攻角),在设计速度计扭角(初始攻角),在设计速度V V下,就可以达到设计攻下,就可以达
14、到设计攻角角KVecLC 当然,这种关系直接的显示关系,是对二元机翼这种非常当然,这种关系直接的显示关系,是对二元机翼这种非常简单的情况来建立的,这里只是建立起考虑机翼气动弹性静简单的情况来建立的,这里只是建立起考虑机翼气动弹性静变形的型架外形设计这个概念,实际三元机翼的型架外形设变形的型架外形设计这个概念,实际三元机翼的型架外形设计要复杂得多,这一问题将在后面三元机翼经气动弹性问题计要复杂得多,这一问题将在后面三元机翼经气动弹性问题中就继续讨论。中就继续讨论。K K 从系统观点考察气动弹性静稳定性问题从系统观点考察气动弹性静稳定性问题 从气动弹性效应产生的原理,从气动弹性效应产生的原理,可以
15、将二元机翼的气动可以将二元机翼的气动弹性静力问题归结为一个闭环正反馈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弹性静力问题归结为一个闭环正反馈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L图2-4 气动弹性反馈系统0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结构环节气动力环节0AMEM攻角变形载荷气动力矩结构气动力0+AMEM机翼机翼气动力环节气动力环节结构环节结构环节输入(初始攻角)与输出(气动力矩)输入(初始攻角)与输出(气动力矩)之间的传递函数之间的传递函数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0qSCLeK/1+AMEMKMEqSeCMLAqSeCKqSeCMLLA
16、0(2.14)(2.15)(2.16)结构气动力0+AMEM系统的临界稳定性问题可归结为特征方程系统的临界稳定性问题可归结为特征方程对任意的对任意的 上式都成立,从而解得上式都成立,从而解得 根据气动力矩和弹性恢复力矩的平衡,即由(根据气动力矩和弹性恢复力矩的平衡,即由(2.14)2.14)式式和和(2.15)(2.15)式可得如下的特征值问题式可得如下的特征值问题0LCKqSeSeCKqL(2.17)(2.18)2.2 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二元机翼的扭转发散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0LCKqSe()其特征值就是临界速压其特征值就是临界速压 。后面的三元机翼扭转发散问后面的三元机翼扭转发
17、散问题分析就将采用这种分析思路题分析就将采用这种分析思路Dq2.3 2.3 二元机翼的操纵面效率与操纵反效问题二元机翼的操纵面效率与操纵反效问题 A A 概述概述 操纵面效率与操纵反效问题,是在操纵副翼发生偏转时,操纵面效率与操纵反效问题,是在操纵副翼发生偏转时,飞机产生绕机身纵轴的滚转所产生的气动弹性现象。我们飞机产生绕机身纵轴的滚转所产生的气动弹性现象。我们仍先用一个带有副翼的二元机翼模型来阐明这个问题。仍先用一个带有副翼的二元机翼模型来阐明这个问题。2.3 二元机翼的操纵面效率与操纵反效问题二元机翼的操纵面效率与操纵反效问题气动弹性力学气动弹性力学将机翼视为刚体时,偏转副翼产生升力增量将
18、机翼视为刚体时,偏转副翼产生升力增量B B 物理现象物理现象 如图,操纵副翼向下偏转时,由于升力增加的同时,副翼如图,操纵副翼向下偏转时,由于升力增加的同时,副翼偏转产生的低头力矩使机翼产生负的扭转角,导致机翼上偏转产生的低头力矩使机翼产生负的扭转角,导致机翼上附加一个向下的负升力,从而降低了增升效果,随速度的附加一个向下的负升力,从而降低了增升效果,随速度的增加,这个低头效应引起的负升力使实际增升越来越小,增加,这个低头效应引起的负升力使实际增升越来越小,从而引起副翼操纵效率的降低、消失乃至副翼操纵反效从而引起副翼操纵效率的降低、消失乃至副翼操纵反效2.3 二元机翼的操纵面效率与操纵反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