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时期 教师 学生 教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主讲教师:蓝茵3 教师是家长的代理人;教师是教师是家长的代理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塑造儿童心灵学的研究者;教师是塑造儿童心灵的使者。的使者。新时期的教师观新时期的教师观41.1.实现传授者角色转化实现传授者角色转化J 由重传递(传道、授业、解惑)向重发展由重传递(传道、授业、解惑)向重发展转变转变J 由齐步走(工程师)向根据因材施教转变由齐步走(工程师)向根据因材施教转变J 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J 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立体多项传递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立体多项传递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一、
2、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5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2.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J帮助学生选定合适的帮助学生选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并确认与修正学生采取,并确认与修正学生采取的途径。的途径。J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J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积极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J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融洽
3、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分享体验与感受。学生分享体验与感受。J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不断修正提高自己。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不断修正提高自己。6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2.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有三个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有三个要求:J 积极旁观,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积极旁观,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J 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J 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与合作,注意教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与合作,注意教育学生遵守育学生遵守纪律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合、与同学友好相处(合格公民的必要过程)格公民的必要过程)7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3
4、3.教师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J 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J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获得的经验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获得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形成规律。时进行总结,形成规律。8二、二、新时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新时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师生关系强调赞赏师生关系强调赞赏教学关系强调帮助、引导教学关系强调帮助、引导不愤不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悱不发反思自我,修正提高反思自我,修正提高同行之间强调合作同行
5、之间强调合作10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一切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为了学生的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把课堂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新时期的学生观新时期的学生观11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u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有教无类,关注每个学生有教无类,关注每个学生u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 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
6、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u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教师的生命为了学生而燃烧,关注学生教师的生命为了学生而燃烧,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12二、新时期倡导的学生观二、新时期倡导的学生观u 学生是学生是“人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u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 人性假设,四颗糖的惩罚人性假设,四颗糖的惩罚学生是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u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 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学生是一个有着个体差学生是一个有着个体差异的群体异的群体 u 学生是独立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 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学习的主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
7、学习的主体体13向师性:向师性:趋向教师、接近教师、模仿教师趋向教师、接近教师、模仿教师表现:表现:第一,都有一种学生感第一,都有一种学生感我是学生,我是学生,我要学习,我要听老师的教导。我要学习,我要听老师的教导。第二,都有一个共同心理第二,都有一个共同心理都希望有都希望有个好老师,有个好班任;都希望得到老师的个好老师,有个好班任;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关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向师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向师性14三、新时期如何促进学生发展三、新时期如何促进学生发展15课程功能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管理一、新时期课程的目标
8、一、新时期课程的目标16(一)课程功能(一)课程功能 改变改变课程课程过于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的倾向,强调形成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习态度,使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7(二)课程结构(二)课程结构 改变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整体设置九年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并设置综合课程。综合课程。18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
9、表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年年级级1 1品德品德与生与生活活语语文文数数学学艺艺术术地地方方与与学学校校课课程程2 23 3品德品德与社与社会会科科学学外外语语综综合合实实践践活活动动4 45 56 67 7思想思想品德品德历史历史与社与社会会科科学学外外语语8 89 919(三)课程内容(三)课程内容 改变改变“繁、难、偏、旧繁、难、偏、旧”和和过过于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加强课程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关注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经验,精选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识和
10、技能。20 (四)课程实施(四)课程实施 改变改变过于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1(五)课程评价(五)课程评价 改变过分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功能,发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能。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
11、促进师生发展,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促进师生发展,“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的儿童。坚持。坚持”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的的观念,要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是没能观念,要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找到教好他的方法22(六)课程管理(六)课程管理 改变改变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程管理,增强增强课程对地方、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3(一)师生关系的转变(一)师生关系的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1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13、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展四、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四、重新审视教学过程组织者组织者引导者引导者促进者促进者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是新时期对教师公民是新时期对教师育人提出的新要求育人提出的新要求24互动性互动性单向交流单向交流师师生生生生生生师师生生生生生生师师生生生生生生师师生生生生生生生生多向交流多向交流双向交流双向交流综合交流综合交流多向交流多向交流师师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25(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
14、科课程的整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 师生互动方式师生互动方式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变变革革26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28新时期的教材观新时期的教材观 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用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材为教师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材为教师提供了
15、自由度巨大的空间,对教师和学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生的要求更高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创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超越教材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超越教材.可编辑30认读课程标准的重大现实意义认读课程标准的重大现实意义 如果说如果说纲要纲要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一个纲领性文件,那么课程标准的制定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枢纽,因为课程标准那么课程标准的制定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枢纽,因为课程标准不仅直接体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课程标准为教师在课堂不仅直接体现了课程的基本理
16、念,而且课程标准为教师在课堂层面的课程实施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课程的管理、实施和评层面的课程实施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课程的管理、实施和评价提供了指针。从原先的教学大纲到现在的课程标准,课程对价提供了指针。从原先的教学大纲到现在的课程标准,课程对一线教师的课程实施提出了重大挑战,也蕴含着诸多期待。教一线教师的课程实施提出了重大挑战,也蕴含着诸多期待。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意义重大,关系到教师对课程理念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意义重大,关系到教师对课程理念的认同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与理的认同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与理解是教师实施课程的前奏。解是教师
17、实施课程的前奏。31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附录附录32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 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33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和教按照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和教育方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育方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本门课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本
18、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34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 具体阐述各学科课程的具体阐述各学科课程的内容内容目标目标,就是用明确的行为动词阐述学,就是用明确的行为动词阐述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35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 教与学的建议教与学的建议 评价建议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建议36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比较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前言前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知识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