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度 河流 文明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第三章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重点问题:v印度文明的发展分期与特点v种姓制度(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发展发展演变、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影响v佛教的兴起和传播v孔雀帝国与阿育王v古印度文化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概论第二节 初始文明哈拉巴文化(印度河流域的早 期文明)第三节 (雅利安人的国家的兴起)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第四节 孔雀王朝与贵霜帝国第五节 种姓制度第六节 古代印度的宗教第七节 古代印度文化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概论一、“印度”称谓的由来 v原意:河流v西方:雅利安人称印度河为“Shindu”波斯人称之为“Hindu”,把印度北部称为“Hindustan”希腊历史学家称之为“Indu”。罗马人沿用
2、希腊人的用法,称之为印“Hind”或“India”。我国:汉代史记“身毒”,后汉书天竺。唐朝,大唐西域记中译为印度。印度:Bharat,婆罗多 二 自然地理环境与居民1、自然地理环境:南亚次大陆。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尼 泊尔,印度。2、居民构成v新石器文化的创造者为矮黑人和原始澳语人。v从公元前三千年代起,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就是由他们创造的。v约自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开始,雅利安人自西北部侵入次大陆。v到公元前一千年代中叶以后,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和嚈哒人又先后侵入次大陆 三、古印度历史分期 1、哈拉巴(印度河谷)文化时期(前23001750年)2、吠陀时期(前1500前60
3、0年):早期吠陀时期(公元前1500-900);晚期吠陀时期(公元前900-600)3 列国时代(前700前400年)4 孔雀王朝(前324前187年)5 贵霜王朝(前150公元300)四、史料与研究现状 1、考古资料2、南亚传统史料 婆罗门教系统的史料 吠陀、史诗、奥义书佛教系统史料 三藏世俗方面的史料 诏令、钱币学、碑文3、希腊史料希罗多德的历史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斯特拉波地理学4、中国的传统史料:二十四史 法显佛国记 玄奘大唐西域记 大藏经五、古代印度的历史特点1、多分裂少统一的文明进程 2、印度历史是一部“不断为异民族片服的历史”,印度的文化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地接受异质文化挑战、不断
4、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3、社会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4、各种宗教盛行,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5、种姓制度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整个文明的发展。第二节 失落的印度河上古文明哈拉巴文化一、哈拉巴文化的发现v1921年,英国考古学家发现。v时间:公元前2500-1750二、哈拉巴文化概况v性质:城市文明城墙、塔楼、街道、浴室和房宅。定居的农业文明:谷仓、农作物、农具。古代世界分布面积最广的青铜文化。超过埃及和两河流域。v主要代表:摩亨佐达罗 哈拉巴v哈拉巴文字:印章文字 尚未解读v社会性质:无确切记载,推测为奴隶制社会。v创造者:土著达罗毗荼人?外来者?v中断、消失:公元前18世纪。突然消失。
5、自然灾害说与社会原因说。第三节 雅利安人国家的兴起一、吠陀时代的由来与含义 二、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900)1、地域范围:印度河流域 2、军事民主制时代,氏族制度处于解体过程中。社会的组织结构仍为氏族部落。3、经济生活:游牧畜牧业定居农业;私有制发生。4、等级划分现象出现:种姓制度萌芽。三、晚期吠陀时代 公元前900-600)雅利安人的国家形成,种姓制度出现1、地域范围:发生变化,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上游。2、国家形成:城市国家。小国寡民,数目众多。3、经济生活:铁器时代。4、种姓制度正式产生与确立。5、产生了婆罗门教 四四 列国时期(公元前列国时期(公元前6-46-4世纪)世纪)1、
6、地域范围:统治中心东移,进入恒河流域。、地域范围:统治中心东移,进入恒河流域。2、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铁器普遍使用的时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铁器普遍使用的时代。农业:吠舍农业:吠舍 手工业:专门化、分工细致手工业:专门化、分工细致 商业:金属货币的出现商业:金属货币的出现 贸易范围更广更频繁贸易范围更广更频繁 商路系统商路系统 奴隶制的发展:种姓内贫富分化奴隶制的发展:种姓内贫富分化 奴隶数量增多奴隶数量增多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 种姓制度发展:刹帝利种姓地位提高种姓制度发展:刹帝利种姓地位提高 吠舍上层强大吠舍上层强大 种姓内地位变化种姓内地位变化 3、社会政治的发展、社会政治的发展(1)北部趋
7、向统一)北部趋向统一(2)政治体制:共和国与君主国)政治体制:共和国与君主国(3)政权世俗性加强,君住权力扩大)政权世俗性加强,君住权力扩大总体发展趋势:君主制在恒河流域占优势,并逐总体发展趋势:君主制在恒河流域占优势,并逐渐取代共和制,世俗权力等级地位上升渐取代共和制,世俗权力等级地位上升4、各种姓内部的分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姓内部的分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对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的影响。(1)经济地位)经济地位(2)政治地位)政治地位5、反婆罗门教思潮与百家争鸣、反婆罗门教思潮与百家争鸣斫婆伽派(顺世外道)斫婆伽派(顺世外道):万物无灵:万物无灵阿什斐迦派(邪命外道)阿什斐迦派(邪命外
8、道):宿命论:宿命论耆那教:世界永恒非神造,耆那教:世界永恒非神造,否认种姓,善恶果报,超越轮回否认种姓,善恶果报,超越轮回佛教佛教:众生平等,否认种姓,支持刹帝利:众生平等,否认种姓,支持刹帝利 轮回思想轮回思想第四节第四节 孔雀王朝与贵霜帝国孔雀王朝与贵霜帝国一一 、孔雀王朝、孔雀王朝B.C.324-187B.C.324-187(一)孔雀王朝的建立(一)孔雀王朝的建立1 1、建立的背景:、建立的背景:恒河流域:摩揭陀的兴起,恒河流域:摩揭陀的兴起,B.C.4B.C.4世纪统一恒河流世纪统一恒河流域。域。印度西北部: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后,当地小政权印度西北部: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后,当地小政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