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农业植物病理学245p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773461
  • 上传时间:2023-01-09
  • 格式:PPT
  • 页数:245
  • 大小:24.6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农业植物病理学245p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农业 植物病理学 245 课件
    资源描述:

    1、 总论部分总论部分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原物植物病原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总论部分总论部分(Plant Pathology)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植物病理学以植物为保护对象,通过研究病原植物病理学以植物为保护对象,通过研究病原寄主寄主环境的相互关系,阐明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设计经环境的相互关系,阐明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设计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济有效的防治措施。植物病理学研究内容植物病理学研究内容 1 1、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2 2、受病植物的本质及其

    2、活动;、受病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3 3、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 4、病害(植物一寄生物体系)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病害(植物一寄生物体系)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关系。5 5、根据这些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的发生发、根据这些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1.1.植物病害(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plant disease):):当植物受到当植物受到不良环境条件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或遭受的影响或遭受其他生物其他生物侵染侵染后,其代谢过程受到干扰和破坏,在后,其代谢过程受到干扰和破坏,

    3、在生理生理、组织组织和和形态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并表现各种不正常状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并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造成态,造成生长受阻生长受阻、产量降低产量降低、质量变劣质量变劣甚至甚至植株死植株死亡亡的现象。的现象。第二章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及症状植物病害的概念及症状症状(症状(symptomsymptom)是指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是指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在组织内部和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因素的侵扰后,在组织内部和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常状态。分为分为内部症状和外部症状内部症状和外部症状 2.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病害的症状外部症状:通常是指受病植物上肉眼可见的病变。外部症

    4、状:通常是指受病植物上肉眼可见的病变。植物病害的症状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植物病害的症状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病状和病征。病状和病征。病状病状是是发病植物自身发病植物自身组织或器官的不正常表现。组织或器官的不正常表现。病征病征是是病原物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上所形成的特征。在植物发病部位上所形成的特征。病病 状状变色变色坏死坏死腐烂腐烂萎蔫萎蔫畸形畸形 o变变 色色(discolouration)o植株生病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如黄植株生病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如黄化,花叶、红叶化,花叶、红叶病害病状的类别病害病状的类别o坏死坏死(necrosis)(necrosis):是寄主细胞和组织

    5、死亡引起。:是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引起。n斑点斑点:角斑、轮纹斑或环斑角斑、轮纹斑或环斑n蚀纹、穿孔蚀纹、穿孔n枯焦、叶烧枯焦、叶烧n立枯、猝倒立枯、猝倒n疮痂、溃疡疮痂、溃疡 腐 烂 (rot)o腐烂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根、腐烂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根、茎、叶、花、果都可发生腐烂,幼嫩或多肉茎、叶、花、果都可发生腐烂,幼嫩或多肉的组织则更容易发生。腐烂与坏死有时是很的组织则更容易发生。腐烂与坏死有时是很难区别的。难区别的。萎萎 蔫蔫(wilt)植物局部或整株凋萎。植物局部或整株凋萎。包括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包括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 畸形(malformation)o植

    6、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植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可分为增大、增生、减生和变态的异常生长。可分为增大、增生、减生和变态等。等。病害的病征类型病害的病征类型 1.1.霉状物霉状物 2.2.粉状物粉状物 3.3.颗粒状物颗粒状物 4.4.锈状物锈状物 5.5.脓状物脓状物 n绝大多数病原物与植物之间都是一种寄生关系绝大多数病原物与植物之间都是一种寄生关系n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为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为寄生性寄生性。n寄生物,寄主。寄生物,寄主。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植物病害的病原物植物病毒和类病毒植物病原

    7、原核生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寄生性植物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线虫寄生物分类o活体营养型活体营养型:在自然界只能从寄主活的细胞在自然界只能从寄主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获取营养的生物,寄生能力和组织中获得获取营养的生物,寄生能力强强,如真菌的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病毒、如真菌的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专性寄生物不能人工线虫、寄生性植物。专性寄生物不能人工培养。培养。o死体营养型死体营养型:指在自然界可以从死的寄主组指在自然界可以从死的寄主组织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生物。如大多数织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生物。如大多数病原真菌和细菌病原真菌和细菌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的致病性(Pathoge

    8、nicity)o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致植物病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致植物病害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害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致病性与寄生性致病性与寄生性o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o不是所有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根际微生物)不是所有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根际微生物)o不是所有的寄生物都是病原物(病毒)不是所有的寄生物都是病原物(病毒)o寄生性的强弱与致病性的强弱没有一定的相寄生性的强弱与致病性的强弱没有一定的相关性关性o一般寄生性强的病原菌其致病性相对较弱一般寄生性强的病原菌其致病性相对较弱寄主的抗病性寄主的抗病性oHR(hypersensitive response)反应(反应(过敏过敏性坏死反

    9、应性坏死反应)o垂直抗病性垂直抗病性o水平抗病性水平抗病性致病性分化致病性分化-生理小种,生理小种,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基因对基因学说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基因对基因学说o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o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细菌o植物病原病毒植物病原病毒o植物病原线虫植物病原线虫o植物病原物的鉴定植物病原物的鉴定 病原物病原物(Pathogens)1 1、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为、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真核生物;2 2、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细胞壁主要成、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细胞壁主要成 分为几丁质、有的为纤维素;分为几丁质、有的为纤维素;3 3、不含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型,有腐、不含叶绿素

    10、,营养方式为异养型,有腐生、寄生和共生三种,主要以吸收的生、寄生和共生三种,主要以吸收的方式获方式获取养分;取养分;4 4、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生物。、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生物。什么是真菌什么是真菌?细菌:有细胞壁,无核,有核区细菌:有细胞壁,无核,有核区-属原核生物。属原核生物。粘菌:无细胞壁,有核,粘菌:无细胞壁,有核,繁殖产生孢子繁殖产生孢子 藻类:光合色素藻类:光合色素-自养生物自养生物 真菌:无根、茎、叶,异养,真菌:无根、茎、叶,异养,繁殖产生孢子繁殖产生孢子 贮藏物质:贮藏物质:肝糖,脂肪肝糖,脂肪 高等植物:有根、茎、叶,异养,高等植物:有根、茎、叶,异养,贮藏

    11、物质:淀粉。贮藏物质:淀粉。真菌与其他生物的异同真菌与其他生物的异同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害的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害的真菌。已记载的植物病原真菌有真菌。已记载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8000种以上。真种以上。真菌可引起菌可引起3 3万余种植物病害,占植物病害总数的万余种植物病害,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80%,属,属第一大病原物第一大病原物。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白粉病、锈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历史上大流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真菌引致的。的,历史上大流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真菌

    12、引致的。因此。植物病理学与真菌学有密切关系。本章主因此。植物病理学与真菌学有密切关系。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概念和分类。要介绍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概念和分类。一、真菌的营养体一、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叫营养体真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叫营养体。主要功能是吸收、输。主要功能是吸收、输送和贮存营养,为繁殖生长做准备。真菌的营养体还可以形成送和贮存营养,为繁殖生长做准备。真菌的营养体还可以形成菌组织以及菌体的变态结构。菌组织以及菌体的变态结构。1.1.菌丝菌丝(Hypha):(Hypha):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直径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直径5-65-6微米,有微米,

    13、有分枝或无分枝,有隔或无隔的管状物。分枝或无分枝,有隔或无隔的管状物。2 2菌丝体菌丝体(Mycelium):(Mycelium):一团菌丝称作菌丝体。一团菌丝称作菌丝体。3 3菌落菌落(Colony)(Colony):菌丝体呈辐射状延伸,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圆形:菌丝体呈辐射状延伸,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圆形菌丝群落叫菌落。菌丝群落叫菌落。4 4假菌丝假菌丝:酵母菌芽殖产生的芽孢子相互连接呈链状,与菌丝相:酵母菌芽殖产生的芽孢子相互连接呈链状,与菌丝相似称假菌丝似称假菌丝。(一)营养体的基本类型营养体的基本类型 1 1无隔菌丝无隔菌丝 菌丝内无横隔膜,整个菌丝体为一个无隔多核的细胞。菌丝内无横隔膜,整

    14、个菌丝体为一个无隔多核的细胞。低等真菌的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2 2有隔菌丝有隔菌丝 菌丝内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个长圆筒型的小细胞。菌丝内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个长圆筒型的小细胞。高等真菌的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二二)菌丝细胞的结构菌丝细胞的结构o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o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而卵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为纤维素。菌丝变态菌丝变态 吸器:真菌菌丝在植吸器:真菌菌丝在植物细胞内形成的膨物细胞内形成的膨大或分枝状的结构,大或分枝状的结构,其功能是增加真菌其功能是增加真菌对营养的吸收面积。对营养的吸收面积。Appressorium稻瘟菌在附着胞(稻瘟菌在附着

    15、胞(Appressorium)形成时细胞壁内)形成时细胞壁内侧沉淀了一层厚厚的黑色素,只有与水稻叶片接触部侧沉淀了一层厚厚的黑色素,只有与水稻叶片接触部位没有黑色素沉淀;同时细胞内积累了大量的甘油,位没有黑色素沉淀;同时细胞内积累了大量的甘油,产生巨大膨压(产生巨大膨压(8.0MPa)。)。稻瘟菌的侵染机制:分生孢子附着到水稻叶片表面,稻瘟菌的侵染机制:分生孢子附着到水稻叶片表面,萌发出芽管,芽管末端受疏水信号诱导,发育成附着萌发出芽管,芽管末端受疏水信号诱导,发育成附着胞,伴随后者的成熟,分生孢子经历自噬死亡,营养胞,伴随后者的成熟,分生孢子经历自噬死亡,营养物输送到附着胞;附着胞内积累大量

    16、渗透物质物输送到附着胞;附着胞内积累大量渗透物质甘甘油,产生强大的膨压,通过机械压力侵染水稻细胞。油,产生强大的膨压,通过机械压力侵染水稻细胞。Appressorium 的形成及其在致病性中的作用的形成及其在致病性中的作用真菌的生活史真菌的生活史 o生活史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营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过程。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过程。o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 o无性阶段无性阶段病害的传播病害的传播o有性阶段有性阶段度过不良环境、初侵染来源度过不良环境、初侵染来源o转主寄生:转主寄生:在一种寄主上

    17、不能完成其生活史,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o两界系统两界系统o五界系统五界系统o六界系统六界系统o八界系统八界系统植物界(真菌)植物界(真菌)动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植物界 真菌界真菌界 动物界动物界病毒界病毒界真菌界真菌界 动物界动物界 胆藻界、胆藻界、绿色植物界绿色植物界 眼虫动物界眼虫动物界 原原生动物界生动物界 藻物界(假菌界)藻物界(假菌界)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鞭毛菌亚门鞭毛菌亚门1.1.形态特征形态特征n营养体:原生质团或十分发达的无隔菌丝营养体:原生质团或十分发达的无隔菌丝

    18、n无性繁殖: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无性繁殖: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n有性生殖:休眠孢子或卵孢子有性生殖:休眠孢子或卵孢子n大多是水生或两栖大多是水生或两栖n绵霉菌、腐霉菌、疫霉菌、霜霉菌绵霉菌、腐霉菌、疫霉菌、霜霉菌接合菌亚门真菌接合菌亚门真菌一般特性一般特性1.1.营养体为发达的无隔菌丝营养体为发达的无隔菌丝2.2.无性产生孢子囊和孢囊孢子无性产生孢子囊和孢囊孢子3.3.有性生殖为同型配子囊接合产生接合孢子有性生殖为同型配子囊接合产生接合孢子4.4.陆生、多为腐生菌陆生、多为腐生菌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菌亚门真菌一、子囊菌的一般特性:一、子囊菌的一般特性:1.1.营养体:发达的有隔菌丝,少数单细胞营

    19、养体:发达的有隔菌丝,少数单细胞2.2.许多子囊菌的菌丝体形成子座和菌核许多子囊菌的菌丝体形成子座和菌核3.3.无性繁殖:各种类型分生孢子无性繁殖:各种类型分生孢子4.4.有性生殖:子囊孢子有性生殖:子囊孢子5.5.陆生、腐生和寄生陆生、腐生和寄生子囊菌的主要类群子囊菌的主要类群子囊果的有无及子囊果的特征子囊果的有无及子囊果的特征(一)半子囊菌(一)半子囊菌(二)不整囊菌(二)不整囊菌(三)核菌(三)核菌(四)腔菌(四)腔菌(五)盘菌(五)盘菌担子菌亚门担子菌亚门营养体:发达的有隔菌丝,多数是双核营养体:发达的有隔菌丝,多数是双核可以形成菌核、菌索和担子果可以形成菌核、菌索和担子果无性繁殖:一

    20、般没有无性繁殖,不产生无性孢无性繁殖:一般没有无性繁殖,不产生无性孢子子有性繁殖:担孢子有性繁殖:担孢子o高等担子菌:食用菌和药用菌高等担子菌:食用菌和药用菌o低等担子菌:黑粉菌和锈菌低等担子菌:黑粉菌和锈菌黑粉菌黑粉菌o双核菌丝双核菌丝o冬孢子冬孢子o冬孢子萌发核配先菌丝中进行减数分裂冬孢子萌发核配先菌丝中进行减数分裂o担孢子担孢子o麦类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麦类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锈菌锈菌o营养体有单核和双核两种菌丝体,营专性寄生。营养体有单核和双核两种菌丝体,营专性寄生。o有些锈菌两种菌丝体在一种植物上寄生成为单主有些锈菌两种菌丝体在一种植物上寄生成为单主寄生寄生o有的则在两种分类上很

    21、不相近的植物上寄生称为有的则在两种分类上很不相近的植物上寄生称为转主寄生转主寄生o多型现象多型现象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概述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概述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与传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与传播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ProcaryotesProcaryotes):):是指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散是指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一个圆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区的低等生物,包括细菌、形或椭圆

    22、形的核区的低等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菌原体等。通常以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菌原体等。通常以细菌作为原核生物的代表。作为原核生物的代表。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有细菌病害分布,但发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有细菌病害分布,但发生的种类则依不同气候带或不同生态区而异。生的种类则依不同气候带或不同生态区而异。植物病原细菌中有的种类寄生专化性强,只能植物病原细菌中有的种类寄生专化性强,只能侵染一种植物,有的种类寄生范围较宽,可侵染多侵染一种植物,有的种类寄生范围较宽,可侵染多种植物,最多的可达种植物,最多的可达200200余种,如青枯病菌。余种,如青枯病菌。分布和为害分布和为害o在中国,水稻白在中国,水

    23、稻白叶 枯 病(叶 枯 病(X.campestris pv.oryzae Dye)于)于70年代初连续年代初连续3年年在长江流域大流在长江流域大流行,每年发病面行,每年发病面积约积约133.3公顷,公顷,重病稻田一片枯重病稻田一片枯焦。焦。o 世界性重要细菌病害是: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中国、日本和东,主要发生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南亚各国。植物青枯病植物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eum),),各大洲都有发生,但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及部分各大洲都有发生,但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温暖、酷热、潮湿、多雨的条温带地区温暖、酷热、潮湿、多雨的条 件下严重

    24、件下严重为害。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均有发生,为害。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均有发生,但以长江流域以南为害最重。但以长江流域以南为害最重。植物软腐病植物软腐病,由几种欧文氏菌(,由几种欧文氏菌(Erwinia)引起)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作物,也为害禾本科及的病害,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作物,也为害禾本科及其它栽培植物,世界各国及中国南北方都有发生。其它栽培植物,世界各国及中国南北方都有发生。梨火疫病梨火疫病 Erwinia amylovora(Burrill)Winslow et al,主要发生在西欧和北美,为害梨、,主要发生在西欧和北美,为害梨、苹果等,有苹果等,有细菌火细菌火之称,

    25、是毁灭性的细菌病害,之称,是毁灭性的细菌病害,中国尚未发现此病。中国尚未发现此病。各大洲都有分布,寄主各大洲都有分布,寄主范围很广,对核果类果树范围很广,对核果类果树为害尤重,近年在中国局为害尤重,近年在中国局部地区的桃、葡萄、啤酒部地区的桃、葡萄、啤酒花等栽培植物上严重发生花等栽培植物上严重发生。植物根癌病植物根癌病:又称冠瘿病又称冠瘿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环腐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sepedonicum),在欧洲、北美发生普遍。在中国),在欧洲、北美发生普遍。在中国马铃薯主要栽培区都有发生,以

    26、北方一季作区和南方马铃薯主要栽培区都有发生,以北方一季作区和南方冷凉山区较重。无毒种薯生产可减轻为害。冷凉山区较重。无毒种薯生产可减轻为害。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一般概念(共性!)(共性!)细菌病害的数量和危害仅次于真菌和病毒,属第细菌病害的数量和危害仅次于真菌和病毒,属第三大病原物。三大病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的单细胞)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生物,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一般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大都单一般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大都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

    27、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m15m,少数是球,少数是球状。状。大多具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叫极鞭,大多具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叫极鞭,着生在菌体侧面和四周的叫周鞭。着生在菌体侧面和四周的叫周鞭。植物病原细菌都不产生芽孢。芽孢抗逆性较强。植物病原细菌都不产生芽孢。芽孢抗逆性较强。细菌都是细菌都是非专性寄生物非专性寄生物,均可在人工培养,均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寄生性强的可以侵染绿色叶片,寄基上生长。寄生性强的可以侵染绿色叶片,寄生性弱的只能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和果实等抗生性弱的只能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和果实等抗病性较弱部位。病

    28、性较弱部位。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是致死温度是4853/10分钟,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则需要分钟,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则需要120左右左右的高压蒸汽的高压蒸汽1020分钟。因此高压灭菌的指标分钟。因此高压灭菌的指标是是12030分钟分钟。细菌都是以细菌都是以裂殖裂殖方式繁殖,即一分为二。方式繁殖,即一分为二。在适宜条件下最快在适宜条件下最快20分钟繁殖一次。一般植分钟繁殖一次。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最适温度为物病原细菌的最适温度为2630,2448小小时可以在培养基上长出细菌菌落。时可以在培养基上长出细菌菌落。细菌经常发生细菌经常发生变异变异。人工培养的细菌致病。人工培养的细菌致

    29、病力容易减弱,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可以恢复力容易减弱,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可以恢复其致病力。其致病力。n 绝大多数的原核生物是绝大多数的原核生物是腐生的或自养性腐生的或自养性的,它们的,它们广泛分布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场所,从高山到海洋,从在自然界的各种场所,从高山到海洋,从赤道到两极,从植物到动物体内外,都可发现有细赤道到两极,从植物到动物体内外,都可发现有细菌存在。菌存在。n 能够侵染植物引起发病的原核生物称为植物病原能够侵染植物引起发病的原核生物称为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主要有真细菌和菌原体两大类群,分属主要有真细菌和菌原体两大类群,分属于薄壁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于薄壁菌门、厚壁

    30、菌门和软壁菌门。n 薄壁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细菌有细胞壁,软壁菌门薄壁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细菌有细胞壁,软壁菌门的成员也称菌原体,三者统称为真细菌的成员也称菌原体,三者统称为真细菌。植物病原细菌不能直接侵入植物,不象真菌植物病原细菌不能直接侵入植物,不象真菌那样直接穿过角质层或从表皮侵入,只能通过那样直接穿过角质层或从表皮侵入,只能通过自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然孔口和伤口侵入。(一)侵入途径(一)侵入途径 1、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气孔:如棉花角斑病。气孔:如棉花角斑病。水孔水孔:如:如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和甘蓝黑腐病的病原和甘蓝黑腐病的病原 细菌。细菌

    31、。蜜腺:梨火疫病。蜜腺:梨火疫病。二、侵染途径二、侵染途径 以维管束病害为多。以维管束病害为多。自然伤口:风雨、雹、冻害、昆虫等造成。自然伤口:风雨、雹、冻害、昆虫等造成。人为伤口:耕作、施肥、嫁接、移栽、疏芽、人为伤口:耕作、施肥、嫁接、移栽、疏芽、疏果、打顶、收获、运输等造成。疏果、打顶、收获、运输等造成。从自然孔口侵入的细菌一般都能从伤口侵入,从自然孔口侵入的细菌一般都能从伤口侵入,反之不一定。蔬菜软腐病和只能从伤口侵入,很少反之不一定。蔬菜软腐病和只能从伤口侵入,很少从自然孔口侵入。从自然孔口侵入。2、伤口(、伤口(wounds)3、叶毛(、叶毛(leaf hairs)梨火疫病菌可经由

    32、未受伤的叶毛侵入。梨火疫病菌可经由未受伤的叶毛侵入。1 1、寄生关系的建立。、寄生关系的建立。2 2、寄生性的强弱寄生性的强弱:寄生性弱的细菌一般都是从:寄生性弱的细菌一般都是从伤口侵入伤口侵入;寄生性强的细菌,较能适应寄生寄生性强的细菌,较能适应寄生的生活,就不一定要从伤口侵入。的生活,就不一定要从伤口侵入。3 3、引起叶斑、叶枯症状的病原细菌,多可从自、引起叶斑、叶枯症状的病原细菌,多可从自然孔口侵入;而引起萎蔫、腐烂和瘤肿等症然孔口侵入;而引起萎蔫、腐烂和瘤肿等症状的则多是从伤口侵入状的则多是从伤口侵入。(二)决定侵入途径的因素(二)决定侵入途径的因素 如假单胞菌属和黄单胞菌属,自然孔口

    33、侵入如假单胞菌属和黄单胞菌属,自然孔口侵入为主;为主;土壤杆菌属、棒形杆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的以土壤杆菌属、棒形杆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的以伤口侵入为主。伤口侵入为主。4、不同分类地位的细菌侵入途径有所不同、不同分类地位的细菌侵入途径有所不同症状类型症状类型侵入途径侵入途径细菌存在部位细菌存在部位引起该症状的主要细菌引起该症状的主要细菌坏坏 死死自然孔口、伤口自然孔口、伤口 薄壁细胞组织薄壁细胞组织Acidovorax,BurkholderiaXanthomonas,PseudomonasArthrobacter,Streptomyces腐腐 烂烂伤口、水孔伤口、水孔薄壁细胞组织薄壁细胞组织Erwini

    34、a,Bacillus,Pantoea,Xanthomonas,Clavibacter萎萎 蔫蔫自然孔口、伤口自然孔口、伤口维管束组织维管束组织Pseudomonas,ErwiniaClavibacter,XylophilusXylella,Curtobacterium肿瘤、畸形肿瘤、畸形伤口伤口薄壁细胞、组薄壁细胞、组织表层织表层Agrobacterium,PhytoplasmaRhodococcus,Pseudomonas侵入途径与症状的关系侵入途径与症状的关系 病害的发生一定程度取决于接种体的数量,病害的发生一定程度取决于接种体的数量,由于病原细菌繁殖速率极快,少量的细菌很可能由于病原细菌

    35、繁殖速率极快,少量的细菌很可能在短期内造成病害的大流行。植物病原细菌不产在短期内造成病害的大流行。植物病原细菌不产生休眠孢子,但可以在种子、土壤、多年生寄主生休眠孢子,但可以在种子、土壤、多年生寄主植物、植物残体、昆虫等上存活。植物、植物残体、昆虫等上存活。三、侵染来源三、侵染来源 1、种子和无性繁殖器官 许多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许多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如块根、块茎、鳞茎、芽条和插条等)内外越冬(如块根、块茎、鳞茎、芽条和插条等)内外越冬或越夏,是重要的初侵染来源。或越夏,是重要的初侵染来源。随着带病种子、种苗和种薯的调运(远距离传随着带病种子、种苗和种薯的调

    36、运(远距离传播),病害可以传播到其他地区。播),病害可以传播到其他地区。如菜豆萎蔫菌可在菜豆上存活如菜豆萎蔫菌可在菜豆上存活524年。年。2、土壤 植物病原细菌单独在土壤中的存活期,植物病原细菌单独在土壤中的存活期,一般是一般是很短的很短的。青枯病菌和冠瘿病菌在土壤中不能大量繁。青枯病菌和冠瘿病菌在土壤中不能大量繁殖,但是可以长期作为侵染的来源,这两种病原细殖,但是可以长期作为侵染的来源,这两种病原细菌在植物根围土壤中的存活时期较长。在土壤中存菌在植物根围土壤中的存活时期较长。在土壤中存期活长短与土壤温度、湿度、深度、土质、土壤微期活长短与土壤温度、湿度、深度、土质、土壤微生物、生物、pH等有

    37、关。等有关。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病株残余组织中长期存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病株残余组织中长期存活,是许多细菌病害的重要侵染来源。温度较低、活,是许多细菌病害的重要侵染来源。温度较低、干燥的残余组织中的病原细菌存活时期较长。干燥的残余组织中的病原细菌存活时期较长。3 3、病株残余、病株残余4、杂草和其它作物 植物病原细菌的寄主范围大都是比较专化的,植物病原细菌的寄主范围大都是比较专化的,杂草和其它作物上的病原作为侵染来源远不如植杂草和其它作物上的病原作为侵染来源远不如植物病毒那样普遍。物病毒那样普遍。5、昆虫介体 昆虫介体可以传染病害。但是作为侵染来源昆虫介体可以传染病害。但是作为侵染来源则远不如植物

    38、的病毒那样普遍。病原细菌在介体则远不如植物的病毒那样普遍。病原细菌在介体内越冬并作为侵染来源,最典型的还是内越冬并作为侵染来源,最典型的还是玉米细菌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性枯萎病,它的病原细菌可以在,它的病原细菌可以在玉米叶甲玉米叶甲体内存体内存活和越冬,很容易从它的体内分离到病原细菌。活和越冬,很容易从它的体内分离到病原细菌。介体中的病菌是最主要的侵染来源。玉米细介体中的病菌是最主要的侵染来源。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就是根据越冬传染介体菌性枯萎病就是根据越冬传染介体玉米叶甲玉米叶甲的数的数量,来预测下一年发病的轻重。量,来预测下一年发病的轻重。梨火疫病:蜜蜂、梨火疫病:蜜蜂、蚂蚁带菌。蚂蚁带菌。第四章第

    39、四章 植物病毒及病毒病害植物病毒及病毒病害 病毒(病毒(Virus)是包被在)是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才能完成自身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才能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核酸分子。Whats virus植物病毒核酸种类有植物病毒核酸种类有RNA和和DNA,其中绝大多数,其中绝大多数植物病毒核酸是植物病毒核酸是RNA 植物病毒的核酸按复制过程中功能的不同,大体植物病毒的核酸按复制过程中功能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可分为5种类型:正单链种类型:正单链RNA、负单链、负单链RNA、双、双链链RNA、单链、单链DNA

    40、和双链和双链DNA。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过程: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过程:病毒侵入活细胞,首先脱壳并释放病毒侵入活细胞,首先脱壳并释放核酸,核酸复制及基因表达,组装子代核酸,核酸复制及基因表达,组装子代病毒和释放子代病毒至胞外病毒和释放子代病毒至胞外病毒与其它生物的主要区别病毒与其它生物的主要区别 病毒是个体微小的病毒是个体微小的分子寄生物分子寄生物,其结构简,其结构简单,主要由单,主要由核酸及保护性衣壳核酸及保护性衣壳组成;组成;病毒是病毒是严格寄生性严格寄生性的一种专性寄生物,其的一种专性寄生物,其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寄主提供原材料和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寄主提供原材料和场所。场所。(

    41、没有对病毒特效的药剂)(没有对病毒特效的药剂)植物病毒的形态o植物病毒的基本形态为植物病毒的基本形态为粒体粒体(virion,virusparticle)(virion,virusparticle),大部分病毒的粒体为,大部分病毒的粒体为球状、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球状、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等体状等第三节第三节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一、定义及一般特性o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在自然界生存发展必须在寄主间转移。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在自然界生存发展必须在寄主间转移。o传播传播(transmission)(transmission):植物病毒从一个植株转

    42、移或扩散到其:植物病毒从一个植株转移或扩散到其他植物的过程他植物的过程 。o移动移动(movement)(movement):而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部的过程:而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部的过程 。o传播是病毒在植物群体中的转移,移动是病毒在植物个体中传播是病毒在植物群体中的转移,移动是病毒在植物个体中的位移的位移.o根据自然传播方式的不同,传播可以分为介体和非介体传播根据自然传播方式的不同,传播可以分为介体和非介体传播两类。两类。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o1 1、非介体传播、非介体传播 o在病毒传递中没有其他有机体介入的传染方式,如在病毒传递中没有其他有机体介入的传染方式,如机

    43、械传播机械传播、种子传播种子传播、无性繁殖材料传播无性繁殖材料传播等。等。o2 2、介体传播、介体传播 o在病毒传递中有其他有机体介入的传播方式,这种在病毒传递中有其他有机体介入的传播方式,这种有机体被称为介体有机体被称为介体 (Vector)(Vector),包括,包括昆虫昆虫、线虫线虫、真菌真菌、菟丝子菟丝子等。等。2023-1-9 二、介体传播二、介体传播o植物病毒的介体种类很多,主要有昆虫、螨类、线虫、植物病毒的介体种类很多,主要有昆虫、螨类、线虫、真菌、菟丝子等。在传毒介体中,以真菌、菟丝子等。在传毒介体中,以昆虫最为重要昆虫最为重要。目。目前已知的昆虫介体前已知的昆虫介体40040

    44、0多种,其中约多种,其中约200200种属于蚜虫类,种属于蚜虫类,130130多种属于叶蝉类。多种属于叶蝉类。(一)介体传毒的基本概念 1 1介体传毒过程介体传毒过程 可分为几个时期:可分为几个时期:获毒获毒(取食取食)期期(acquisitionperiod)(acquisitionperiod):是指介体:是指介体获得病毒所需的取食时间。获得病毒所需的取食时间。循回期循回期(incubationperiod)(incubationperiod):是指介体从获得病:是指介体从获得病毒到能传播病毒的时间。毒到能传播病毒的时间。接毒接毒(取食取食)期期(inoculativeperiod)(in

    45、oculativeperiod):是指介体:是指介体传毒所需的取食时间。传毒所需的取食时间。持毒期持毒期(retentionperiod)(retentionperiod):是指介体能保持传:是指介体能保持传毒能力的时间毒能力的时间 根据介体持毒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非持久性(nonpersistent)、半持久性(semipersistent)和持久性(persistent)三种相互关系。三、非介体传播三、非介体传播(一)机械传播 o机械传播(Mechanicaltransmission)也称为汁液摩擦传播。田间的接触或室内的摩擦接种均可称为机械传播。田间主要为植株间接触、农事操作、农机具及修剪

    46、工具污染、人和动物活动等造成。o(二二)无性繁殖材科和嫁接传播无性繁殖材科和嫁接传播 o嫁接是园艺上非常普通的农事措施之一。嫁接可以传播任何种类的病毒、植物菌原体和类病毒病害。第五章第五章 植物植物各类病害的诊断各类病害的诊断和防和防治!治!一、诊断的程序一、诊断的程序(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田间观察田间观察症状诊断症状诊断病原鉴定病原鉴定确定病害确定病害从症状入手,全面检查,仔细分析,下结从症状入手,全面检查,仔细分析,下结论要有余地。论要有余地。(3)(3)采样检查采样检查(镜检与剖检等镜检与剖检等);(4)(4)专项检测;专项检测;(5)(5)逐步排除法得出

    47、适当结论。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二、柯赫氏法则二、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又称柯赫氏假设又称柯赫氏假设(Koch(Kochs postulates)s postulates),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程序。如如发现一种不熟悉的或新的病害时发现一种不熟悉的或新的病害时,就就应按柯赫氏法则的四步来完成诊断与鉴定应按柯赫氏法则的四步来完成诊断与鉴定。柯赫氏法则具体内容柯赫氏法则具体内容(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

    48、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物;(3)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生物记录 相同。如果进行了上述四步鉴定工作,得到确实的证据,就可以确如果进行了上述四步鉴定工作,得到确实的证据,就可以确认该微生物即为其病原物。认该微生物即为其病原物。o但有些专性寄生物如病毒、类菌原体、霜霉菌、白但有些专性寄生物如病毒、类菌原体、霜霉菌、白粉菌和粉菌和些锈菌等,目前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些锈菌等,目前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只能采用其他实验方法来加以证明。养,只能采用其他实验方法来加以证明。所有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与病原物的鉴定都必须按

    49、照所有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与病原物的鉴定都必须按照柯赫氏法则来验证。柯赫氏法则来验证。柯赫氏法则同样也适用于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柯赫氏法则同样也适用于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断。只是以某种怀疑因素来代替病原物的作用,只是以某种怀疑因素来代替病原物的作用,例如当判断是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病害时,可以例如当判断是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病害时,可以补施某种元素来缓解或消除其症状即可确认补施某种元素来缓解或消除其症状即可确认是某元素的作用。是某元素的作用。柯赫氏法则柯赫氏法则只是病害鉴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只是病害鉴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柯赫氏法则只是确定了病原物,只有节,通过柯赫氏法则只是确定了病原物,只有通过对

    50、病原物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学及分子生通过对病原物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才能物学研究才能鉴定病原物和病害鉴定病原物和病害。三、植物病害诊断要点三、植物病害诊断要点o植物病害的诊断,首先要植物病害的诊断,首先要区分区分是属于是属于侵染性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许多植物病害的症状有很明显的特点,一个有经验或许多植物病害的症状有很明显的特点,一个有经验或观察仔细善于分析的植病工作者是不难区分的。观察仔细善于分析的植病工作者是不难区分的。在多数情况下,正确的诊断还需要作详细和系统的检在多数情况下,正确的诊断还需要作详细和系统的检查,而不仅仅是根据外表的症状,对于一个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农业植物病理学245p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7346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