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管理学重点知识点复习以及期末测试题.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马工程管理学重点知识点复习以及期末测试题.doc》由用户(二十一笔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管理学 重点 知识点 复习 以及 期末 测试
- 资源描述:
-
1、管理学原理重点第一章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根据组织的内外环境条件,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2.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二重性原理(1)自然属性: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 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的性质产生的,它要求管理必须根据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规律,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使组织资源得到最佳组合和合理利用,取得最大经济效益。(2)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 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它要求管理必须体现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不断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3)现实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管理理论的主
2、要内容,是指导人们探索和掌握管理体系的特点和规律性、实现管理任务的有力武器,是建立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认识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原理,可以使我们分清资本主义管理和社会主义管理的共性和个性,正确地处理批判与继承、学习与独创、吸收国外管理经验与结合中国实际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中有益的东西,做到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对于解决管理中的实践问题,实现组织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3.管理的特征:(1)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2)管理是一个过程(3)管理是对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4)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人际关系(5)管理活动是在一定
3、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4.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对企业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2)组织职能:设计和维持一整套职位系统,合理分工与合作,协调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使企业活动顺畅进行。(3)领导职能:指挥、影响和激励下属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4)控制职能:确保企业活动朝着规定的企业目标运行而进行的监察及修正活动。5.管理者的分类:(1)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分类: A.高层管理人员:决策性工作B.中层管理人员:执行性工作C.基层管理人员:作业性工作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高层管理者,计
4、划和控制职能的发挥显得更为重要)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务。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基层管理者,领导职能的发挥更为重要)(2)按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范围分类: A.综合管理者B.专业管理者6.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2)人际技能:管理者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沟通、共事的能力。(3)思维技能:纵观
5、全局,对影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因素做出正确判断、正确决策、把握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第二章 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一、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制)(1)泰勒(美国) 科学管理之父(因为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和贡献)(2)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制定工作定额 选择“第一流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4)泰罗制追随者: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福特(5)科学管理理论为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2.管理过程理论:一般管理理论(构造出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1)法约尔(法国)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他在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2)管理过程理论主要内容: 经营和管理的区别:经 营技术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管理活动会计活动商业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职能:设计行动方案,使企业达到目标。组织职能:为组织机构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所需一切条件的活动。指挥职能:对下属人员给予指导,使组织的各项活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协调职能:使组织内的资源与活动能够相互配合。控制职能: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拟定的标准相符合。 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
7、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适当的集权与 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 神、团结精神。3.理想行政组织理论:“官僚制”(1)韦伯(德国) 组织理论之父(2)理想行政组织的特征:任务分工:基于职能的专业分工等级系统:有明确规定的职权和等级人员任用职业管理人员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组织制度:有职权与职责的规章制度(3)理论核心: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作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依靠外在于个人的、合理合法的理性权威实施管理。4.古典管理理论的特征(1)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管理者分离 (2)用科学管理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 (3)强调了组织形式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二、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
8、1.梅奥及其人际关系理论理论观点(1)关于“社会人”的观点(2)关于非正式组织的观点(3)关于士气的观点三、第三阶段:现代管理理论1.社会系统学派(1) 代表人物:巴纳德(美国)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2)主要观点: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协作系统正式组织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特征管理者的职能与权力2.决策理论学派(1)代表人物:西蒙提出了理性人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的决策模型。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概括出决策过程理论。(2)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最优化的首要条件是完全理性,而现实中的人或组织仅具有有限理性决策可以区分为两种性
9、质相反的决策: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区分的依据是两种决策采用的技术不同3.经验主义学派(1)代表人物:德鲁克、斯隆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强调实用,以大公司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学习管理。(2)主要观点:明确了管理的性质和任务:合理配置资源、协调组织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提出目标管理思想:明确目标的性质、指出了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划分了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概括了企业管理的组织机构主张使用比较方法研究和概括企业管理经验4.权变理论学派(1)代表人物:卢桑斯提出权变管理,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随机制宜,因地制宜。(2)核心观点: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
10、不变,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3)主要观点:组织按照目标、任务、工艺和环境可分为“稳定型”和“适 应型”两大基本类别稳定型组织适宜采用“机械式”组织结构,强调严格的组织规范、明确的任务、与权力对等的责任适应型组织应采用权宜应变的“有机式”组织结构,强调内部相互关系、技能和经验5.管理科学学派(1)代表人物:众多学者(2)主要观点: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也是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强调管理程序中的计划与控制职能减少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直觉、主观判断或个人艺术成分,主张应用先进的计算技术和工具(2) 主要特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讲数字应用到组织管理上去在管理中应用电
11、子计算机技术讲系统观念引进管理方法之中6.系统管理学派(1)代表人物:卡斯特、弗莱斯特卡斯特从系统概念出发建立了企业管理新模式,认为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方面。(2)主要观点:系统观点:是由两个以上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分析: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方法,在确定条件不不确定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方案。系统管理:四个特点:以目标为中心 以整个系统为中心 以责任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第三章1.管理环境的构成: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1)外部环境:宏观环境(一般环
12、境):政治法律、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文化 微观环境(任务环境):供应者、顾客、竞争者、社会公众(2)内部环境 :组织文化、经营条件2.企业战略的定义:企业战略是指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有效分析的 基础上,为求得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目标的实现 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设想和谋划。3.企业战略的类型:(1)按战略主体(层级)分:公司级战略、事业部级战略、职能级战略(2)按组织资源态势分:专业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3)按竞争态势分:防守型战略、进攻型战略、追随型战略、 补缺型战略、撤退型战略(4)按经营态势分: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市场集中战略4.企业战略的特点:全局性、长
13、远性、竞争性、纲领性、风险性5.战略管理的过程:(1)确定组织宗旨与使命 (2)建立战略目标 (3)进行战略分析 (4)组织战略实施 (5)战略控制与调整6.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1)行业竞争力量模型 (2)波士顿矩阵 (3)SWOT分析 (重点)7.决策:管理者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的过程8.决策的要素:决策目标、若干可行方案、满意标准9.决策的类型:(1) 按决策的影响程度: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2) 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分类: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3) 按决策的条件和结果分类:确定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10.计算:量本利分析利润收入
14、成本 销量销售单价(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销量销售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 销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保本产量=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计算题:盈亏平衡题。单级决策树图。后悔值第四章1.计划的定义:计划是指对现在及过去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以确定使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行动方案的全过程 。换言之,计划就是一个组织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行动指南。注:理解计划的含义应把握四点:(1)计划是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 (3)计划是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4)计划需要修正和调整2.计划工作的性质: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创造
15、性3.计划的分类:(1)根据计划的广度分为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 (2)根据计划的时间期限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3)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分为指导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4.计划工作的步骤:评估状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定可行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行动方案拟定派生计划编制预算5.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投入产出法、线性规划6.目标的含义:指组织根据其内外环境和条件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7.目标的特征:层次化、多样化、网络化、8.目标的分类:(1)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2)控制性目标和突破性目标 (3)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明确目标和模糊目标 (5)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9.
16、目标管理的含义:把最高管理层所制定的一定时期内的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和落实,要求下级管理人员以及每个员工都要根据上级目标,分别制定各自目标和保证措施,从而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以此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10.目标管理意义:目标管理师让组织的各级部门级员工亲自参与目标的制定、分解和实施,强调组织内各级部门级组织成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自我控制”机制,着重于目标的完成并按目标完成中所取得的成效来考核,而不是从其所付出的工作量来考核。11.目标管理的特点: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时限、评价绩效它通常被看做是实施计划的理想技术12.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1)确定整体目标:目标管理从制定目标开始。制
17、定目标包括制定企业的总目标及总目标的展开,即根据总目标自上而下各自制定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2)建立目标体系:企业总目标确定之后,要将总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确保总目标实现的各级各部门的目标,每个人,包括各级领导要制定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的个人目标。这样通过目标的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协调一致的企业目标连锁体系。(3)明确责任:实施目标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可能地做到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应是部门或某个人的明确责任,如果难以做到,则至少应该对每一协作的管理人员所要完成的计划目标及所做的具体任务,作出明确的规定。(4)组织实施:目标确定之
18、后,就进入了实施阶段,这也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不是靠上级的严格监督和控制,而是靠执行者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上级只是按照例外原则,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指导、监督和帮助。 (5)目标评价与反馈: 目标管理特别强调成果,重视成果评定。自我评定:每个人对照目标要求和实际工作成绩进行自我评价,成果评定以自我评定为主。民主评定:结合各部门、各环节以及每个人的分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民主讨论,集体评定。上下级协商评定:在下级自我评定的基础上,上级对下级的目标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如果下级的自我评定结果切合实际,上级作出同意的结论即可;如果下级的自我评定结果与实际有较大出入,则上级需与下级
19、进行协商,并作出上级评定的意见。第五章1.组织的定义:(1)作为实体的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经过分工和协作,建立起不同层次的责任和职权制度后而构成的人的集合。(2)作为涉及活动过程的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的过程。2.组织的分类:(1)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a.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的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量的系统。 b.正式组织是以组织人格为特征的行为。 c.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个体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 d.正式组织是个体行为经过有意识的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e.正式组织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
20、目标、信息沟通非正式组织:a.定义: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活动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和爱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群体。b.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识别性差。 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非理性侧面。 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征等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质往往是导向因素。3.组织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制约功能、激励功能4.组织工作内容:(1)组织设计:根据组织目标及工作需要,对为实现目标必要的活动进行分工,即横向管理部门的设置和纵向管理层次的划分,并确定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确定组织机构系统。(2)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