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清明》教学设计.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诗《清明》教学设计.doc》由用户(二十一笔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明 古诗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古诗清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清明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作品,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行旅之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诗情推向全篇高潮,使诗中行人的愁苦思绪一下转换为继续抖擞前行的奋争心态,景中言情,意蕴深远,语言清新,朗朗上口,有利于积累和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掌握运用“魂、借、牧、遥”4个生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2、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清明一、 激趣导入
2、,板书课题1、 同学们,前个星期我们放了清明假,那么谁来说说清明假你是怎样过的?2、 你了解清明节吗?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与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之交,也就是每年4月4日6日之间。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踏青出游的日子,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3、 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中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吧!4、 板书课题;5、 了解作者;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
3、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尝试去理解古诗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工具书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3、 教师点小组进行学习汇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4、 教师强调:a“魂”字右边不要忘了“撇折点”。 b“牧”的右边是反文旁。5、 再次朗读古诗,读完后谈谈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三、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尝试体会古诗内涵(音乐
4、伴奏)。2、 你们觉得老师读的好吗?谁敢和我比比?(学生自由发挥,音乐跟随伴奏)3、 同学们,听完他们读完之后,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诗中行人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仿佛看到了一副清明烟雨图,天下着蒙蒙细雨,有人在路上走着,心情很愁闷欲断魂)4、 那就让我们一起先看看本诗的前两句吧!a:指名学生读;b:解释“欲”将要,快要C: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自由举手回答)。 (清明的时候,下起了纷纷的春雨,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凄凉,失魂落魄.)d:是啊,清明的时候本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都去祭祖踏青,可在这亲情色彩浓郁的日子,作者独身在外,又被雨给淋湿了,无处躲雨,心情愁闷,那么
5、诗人会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呢?我们接着往下看。5、 学习古诗最后两句。a:指名学生读;b:解释“借问”请问,“遥指”远远指着。c: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自由举手回答)。 (请问牧童,哪里有可以歇歇脚的酒家?他指了远处杏花林后面的小村庄。)6、 为什么诗人要向牧童询问酒家呢?(因为作者独身在外,又被雨给淋湿了,无处躲雨,心情愁闷,想找个酒家,一来可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可饮点酒,驱驱寒,借酒驱散心中的烦闷。)7、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的最好?为什么?(“遥”,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回答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了远处,让人仿佛看到了杏花林后面的小村庄,让愁闷的诗人有了企盼而变得振作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