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光纤的基本特性及测试全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770889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PPT
  • 页数:92
  • 大小:69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光纤的基本特性及测试全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光纤 基本 特性 测试 课件
    资源描述:

    1、1第 七 章光纤的基本特性及测试2010203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况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内容提要7.17.1光纤的传输损耗7.27.2光纤的损耗的测量7.47.4光纤脉冲展宽的测量7.37.3光纤的色散和脉冲展宽7.57.5光纤的偏振和双折射7.67.6光纤的拍长和偏振模色散测量前言4前言光纤的基本特性光纤几何参数:1.纤芯、包层直径、不园度、偏芯率2.数值孔径3.折射率分布光纤物理参数:1.损耗2.色散3.偏振、双折射5光学几何参量测量:1.数值孔径:2.折射率分布:(一)反射法:P消除杂散光0.sinmN An6nNt t:样品厚度。

    2、N:干涉条文数。0()n rnNt214nRnR(二)干涉法:7 光纤的损耗和色散是宽带通信传输介质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参量。损耗:限制传输距离。色散:限制传输带宽、中继距离。偏振、双折射:对于光纤在宽带通信、传感技术上的应用,以及光纤中非线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8(1)材料的吸收损耗,包括纤芯和包层的物质吸收(2)材料(或物质)散射,也包括纤芯和包层。(3)波导散射,即交界面随机的畸变或粗糙所产生的散射。(4)波导弯曲所产生的辐射损耗。(5)外套损耗。7.1 7.1 光纤的传输损耗产生损耗的原因主要是:下面将逐项介绍9O H加 热 过 程原 子 缺 陷 吸 收强 烈 辐 射过 渡 族 金

    3、属 离 子吸 收 损 耗杂 质 离 子 的 吸 收离 子紫 外 吸 收本 征 吸 收红 外 吸 收损 耗折 射 率 分 布 不 均 匀制 作 缺 陷芯-涂 层 界 面 不 理 想气 泡、条 文、结 石散 射 损 耗瑞 利 散 射本 征 散 射 及 其 他布 里 渊 散 射喇 曼 散 射107.1.1 7.1.1 材料的吸收损耗材料吸收所产生的损耗是重要的损耗。早期的水平是10004000dB/km,发现几乎所有的损耗都是来源于材料吸收。材料吸收又有多种原因:吸收物质本征吸收过渡族金属离子吸收OH-离子吸收原子缺陷吸收由原子跃迁(电子吸带)所产生:红外8-12um,紫外拖尾0.7-1.1um铁,

    4、钻,铜,铬等吸收峰和吸收带也随它们的价状态不同而不同在熔融石英玻璃里OH-的吸收带在0.72,0.95,1.4um.0.51.0m范围里由于加热过程:4价Ti-3价由于强烈的辐射,玻璃材料会受激而产生原子的缺陷,产生损耗117.1.2 7.1.2 物质的散射损耗物质内部的散射,会减小传输功率,产生损耗。本征散射:(物质散射中最重要的)它是使波导衰减不能太小的基本限制之一。非线性散射:物质在强场作用下,也会诱发出对入射波的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密度不均匀或者内应力不均匀就引起折射率不均匀,从而产生散射。这种不均匀度与波长相比是小尺寸的。瑞利散射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计算公式:2

    5、248(1)3atconkTatco(7.1.17.1.1)这里 代表衰减系数,代表可压缩度,每单位力所产生的体积压缩;k是波尔兹曼常数;T是跃迁温度(K);n是折射率12浓度起伏的均方值 掺杂不均匀引起的散射:也属于物质的本征散射。浓度的不均匀性的散射:所用的玻璃中有些含有几种氧化物,以改变折射率。而氧化物浓度的不均匀性或起伏,也会引起散射,产生损耗。衰减的计算公式为:(7.1.27.1.2)有起伏的体积一般而言,折射率的起伏是未知的,所以因之而产生的损耗(或散射)是不能计算的。反过来,倒是可以利用散射损耗去得出折射率的起伏。对于典型的高硅玻璃,浓度不均匀的散射损耗约占总散射损耗的25%。1

    6、37.1.3 7.1.3 波导散射损耗1.由于拉制纤维时的不良性,造成纤维尺寸沿轴线起伏,如粗细不匀,截面形状变化等,这种不均匀性同样将引起光的散射。另外,纤芯和包层界面的不光滑、污染等,也将造成严重的散射损耗。2.模式变换而产生了附加的损耗,这种附加的损耗就是波导散射损耗。很多人曾经推导了薄膜波导和圆柱波导的这种模式耦合效应,并举例作了计算。例如对薄膜波导,如果厚度为5m,折射率差=1%,交界面的偏离均方根值为0.9nm,每千米将产生10dB的辐射损耗14式中 为弯曲产生的衰减系数C1,C2是常数,与曲率半径无关。衰减与曲率半径R的关系表现在指数函里。途中xR+xr的区域为阴影区,代表相速超

    7、过光速,成为辐射的区域。r图7.1.1 7.1.1 弯曲波导12exp()rCC R(7.1.37.1.3)15 仍以薄膜波导为例,假设厚度为1.18m,波长为0.63m,折射率之差0.001时(它用作单模传输,第二个模式在厚度41.18m时产生),xr16,C1为104,C2为100;在R=18cm时,衰减为8.68dB/m。如果R增大一倍,则衰减将减exp(200)1/6.5107,使 完全可以忽略。上面举的是薄膜波导的例子,不是光纤的,而只是把它定性地解释为光纤的弯曲。对于光纤,一般认为曲率半径超过10cm,弯曲损耗可以忽略。大于0.001,容许的曲率半径可以减小,甚至可以小到1cm。r

    8、167.1.5 7.1.5 外套损耗串话:纤芯里的波导和辐射波的电磁场都要进入到包层。在包层外圈,电磁场并没有消失,还要伸展到外面去,这就要与临近的光纤耦合。为了避免串话,包层外面需要再套一层衰减大的套子,把进入套子的电磁场消灭掉。这样,物质吸收损耗就有三部分,即纤芯里、包层里和外套里的损耗,它们各不相等。对每一个模式又不相同,这是由于功率分配不同的缘故。17在前面仍然考虑包层是无穷的,功率一分为二,一部分在纤芯里传输,另一部分在包层里传输。虽然实际上并非如此,但一般在包层的边缘上电磁场已衰减到很小,所以这个近似还是可以的。1comnP2mncldmP 如果某一模式(m,n)纤芯的衰减系数为

    9、,包层的为 ,则对于均匀波导,由它们两者引起的总衰减系数 为 :(7.1.47.1.4)式中 ,为某模式(m,n)在纤芯、包层中和总的功率流。tmnP18图7.1.2 7.1.2 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图7.1.27.1.2 示出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其损耗已接近理论极限,即使标准同轴电缆在2.5MHz时,损耗约为3.8dB/km。由此可见,光纤的损耗是相当低的,这就相应地延长了中继距离。19(7.2.17.2.1)100110 logILI0I7.2 7.2 光纤损耗的测量当光束通过一定长度的光纤后,光束的能量就会衰减。损耗这个量就表示光纤对光能的衰减能力,常用dB为单位,它定义为:式中I和

    10、分别为光纤的输出和输入光通量,所取的光纤长度通常为1km。由于I 因而 为负值。负号的含义就是衰减(如果是正值,那含义就是增益)。显然,对于一根一定长度的光纤,只要正确测量出它的输出和输入的光通量,就可以计算出它的损耗来。同时由损耗的机理可知,损耗是光波长的函数,对不同的入射光波,光纤的损耗是不一样的。0I20图7.2.1 7.2.1 截去法测量原理示意图7.2.1 7.2.1 直接比较法截去法:利用测量装置直接测量光纤输出和输入的光通量,这就是直接比较法。图7.2.17.2.1是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示意图。测量过程中,先测量通过长度为L的光纤后的光通量,设为I=I,为光纤端面的影响系数。然后在

    11、入射端附近把光纤截断,只留下极小一段长为l的短纤维,再用同样手段测出它的光通量,设为 =。0I0I21用这种方法测量损耗,还要把光纤的出射端和接收光能的硅光电池放在折射率匹配液中,以减少端面损耗,提高测量精度图7.2.2 7.2.2 双接收器比较法示意图001110lglgIILILI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光纤入射端面所处的条件不改变。必须注意,我们这里假定lL。这种方法测出的数据即为损耗:(7.2.27.2.2)直接比较法:是用图7.2.2所示的装置SPSP必须为中性分数器,因为一般的多模分束器只对某一波长某一角度的入射光起作用22AIBI110lgABItLIRR和t分别为分束器的反射光量和透射

    12、光量(R+t=100%),并且R和t不随波长而改变。如果接收器A和B所接收到的光通量分别为 和 ,则光纤的损耗为:这两种直接比较法都可以用单色仪来改变入射光的波长,因此就可以测出各种波长时光纤的损耗值。用直接比较方法测出的损耗,其中包括了光源和光纤的耦合损耗在内。(7.2.37.2.3)231光源;2光纤注入系统;3待测光纤;4光纤探测器2110PPLogL截断法测量聚合物光纤损耗原理 聚合物光纤损耗测量系统650nm波长聚合物光纤损耗测量;CCD聚合物光纤谱损测量仪;247.2.2 7.2.2 背向散射法在光纤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于折射率或物质不均匀而产生的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光的特点是散射光

    13、波长与入射光波长相同,散射光功率与该点入射功率成正比背向散射法:如果入射端注入一个大功率窄脉冲信号。设法有效地接收这一背向散射信号,则可以从中得到光纤的衰减系数。25 图7.2.3 7.2.3 光时域反射计部分结构示意图 1 1激光器;2 2光阑;3 3匹配液盒;4 4待测光纤;5 5短光纤;6 6监测器;7 7放大器;8 8数据采集系统用背向散射法测量光纤衰减的仪器称为光时域反射计(又称OTDR)。图7.2.3是OTDR的光发射和检测部分示意图26(7.2.47.2.4)(,)110(,)lg2(,)ARABpzLzzpz 被测光纤由两根光纤焊接而成,中间的凸起显示了接头处的反射,而曲线尾部

    14、的凸起则显示了光纤末端处的反射。由(7.2.3)式盒图7.7可以看出AB段光纤的衰减系数为:27图中为对数坐标,即Ps(A)=10log10p(,zA),Ps(B)=10log10p(,zR),zR-zA=L,所以:图中曲线的斜率即为衰减系数 。图中两段光纤的斜率说明他们具有不同的衰减系数。由于被检测的信号从注入后正向传输到散射后背向传输,两次通过AB段光纤,所以光纤长度采用2L。曲线横坐标的长度是通过时间坐标换1(,)()()2ssLP AP BL(7.2.57.2.5)28算来标度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光纤折射率为n(),光脉冲在光纤中从A点传播到B点再由B点传播到A

    15、点,时间间隔为t,那么A、B间的长度为L=ct/2n()。利用OTDR的背向散射曲线的分析,很容易确定光纤中的缺陷、断裂点、接头的位置,并能测量光纤的长度。背向散射法:OTDR优奌:只需在光纤的一端测试,方法又十分简单,很适合现场测量,特别是可用来测光纤长度及确定故障点位置。29OTDR缺点:无法控制背向散射光模式分布;对光纤的非均匀性很敏感。补充:光纤的参数有许多测量方法,下页的表 是CCITT建议的测试方法。CCITT是Consultative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的缩写,中文译名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30

    16、(2)多模色散()。它是由于传输的各模之间的群速度不同所引起的色散,这种色散仅出现在多模光纤中,又称模式间色散。在光纤中,色散有如下几种:(1)材料色散()。这就是材料本身的折射率随频率而变,于是,不同频率的光波传输的群速度不同,由于这个原因所产生的色散叫做材料色散。这种色散在单模中占主要地位。7.3 7.3 光纤的色散和脉冲展宽损耗和色散是光通信传输介质的两个重要的特性参量。要实现长距离光通信,光纤必须同时具有低的损耗和小的色散。因为色散限制了经过光纤传输的光信号的调制光谱宽度,所以,可以利用术语“光纤带宽”(或称带宽)来表述光纤的色散性质。m31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单模传输(波型),材料色散

    17、一般说占主导地位,波导色散对它的影响很小。由于存在色差,在光纤中传输的光谱的不同部分有不同速度,这也可以引起脉冲的展宽。mnp (3)波导色散()。它是模式本身的色散。即对于光纤某一个模式本身,在不同频率下,相位传播常数mn不同,群速不同,引起色散,又称模内色散。(4)偏振模色散()。单模HEnx和HEny正交,光纤轴的不对称性所引起的色散。p11HE32单模光纤的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总色散图。在多模光纤中,一般说模式间色散占主导地位。如果把模式间色散平衡掉,则剩下的是材料和波导色散,情况与单模传输相似,不同的是这里的波导色散是多模的波导色散33(7.3.17.3.1)nm 当光纤工作波长为0

    18、.85m时,对于单模传输,材料色散要比波导色散大一两个量级;对于多模传输,则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大致相当。gLdLvd设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经过L长度所需的时间为:由于上述各种色散的存在延时会加大。总的时延增量 为:(7.3.27.3.2)在单模光纤波导中,光脉冲群时延差为:gn(7.3.37.3.3)n 34111()()nd n kdndLLLnkdcdkcdk在一般情况下只考虑材料色散而忽略波导色散的影响。这时,传播常数为=k,代入式(7.3.1)中1n(7.3.47.3.4)及2kc22dkd 11()ndnLncd(7.3.57.3.5)考虑到材料色散的延时 随波长而变化,对上式求导则得

    19、:n212()ndd nLdcd(7.3.67.3.6)35212()nd nLcd 1/gB如果光脉冲得光谱宽度为,则材料色散引起的群时延差为:(7.3.77.3.7)中心波长材料色散特性决定由于()值通常很小,加之激光的单色性好,因此,单模光纤波导的传输带宽 可达每千米千兆赫量级。在多模光纤波导中,入射的光脉冲的能量是许多传输模式之间分配的。每一模式以各自的速度传播,因此,它们到达终端的时间先后不同,一个窄的脉冲在输出端变成了弥散的脉冲,使合成的输出脉冲宽度展宽。212d nd我们从射线光学出发来估算 的大小m36图7.3.1中假定光纤长度为L,其中光线沿轴线传播,其时间延迟最短,即 ,式

    20、中c为真空中光速,是纤芯折射率。光线刚好满足全反射条件,延迟时间最长,即:11/tLnc1n12c o scL ntc(7.3.87.3.8)图7.3.1 7.3.1 多模光纤波导中的脉冲展宽37式中 ,n2是包层折射率,所以光线和到达终端的延时差为:在n1n2的条件下,利用相对折射率差,上式可简化为 ,因为由多模色散决定的带宽为:21cos/cnn112(1)mnLncn1/mLnc1.2N AnA1221(.)mmncBLN A(7.3.97.3.9)(7.3.107.3.10)3812()1mLnncV该式说明,多模光纤波导的传输带宽反比于数值孔径的平方和传输距离,取 =1.5,=0.0

    21、1,L=1km,B20MHz/km,延时差为50ns/km。以上分析是用子午光线进行的,没有考虑偏射线,偏射线比较麻烦,所以上述的分析是近似的。根据严格的模式理论,在 的条件下,多模群延时差可表示为:(7.3.117.3.11)归一化频率参量对于多模光纤,波导越长,时延越长,可传输带宽越窄,如果用阶跃折射率波导传输多模,则通信容量小;若采用梯度折射率波导可以改善这种情况。1n12nn3922()(0)(1)n rnra当纤芯折射率呈抛物线型变化,即:(7.3.127.3.12)这里n(0)为芯轴折射率,a是纤芯半径,是折射率的变化率。对于这种光纤,由于各种透射角的光线均有可能同时到达空间周期的

    22、整数倍的点处,故信号传输的群时延差很小,传输带宽就很宽。这是自聚焦光纤波导最大的优点。40经理论分析指出,在自聚焦光纤中,最长和最短光程之间每单位长度的群时延差为:若取 =1.5,=1%,则 0.75ns/km这相当于大约0.7GHz/km的带宽,可见它比多模阶跃型光纤的带宽大得多。32112(1)1(1 3)mncm(7.3.137.3.13)1n417.4 7.4 光纤脉冲展宽的测量不同入射角传播的光线光纤中不同的光波模式夹角小的低阶模传播得快夹角大的高阶模就传播得慢与光纤轴的夹角入射角不同的光线到达光纤出射端面的时间就有先后光波模间的时间延迟传播的时间延迟输出的光脉冲就被展宽色散色散引起

    23、的脉冲展宽,限制了光纤传输的信息容量。可见,光脉冲的展宽是光纤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它的测量是十分必要的42 设光纤的入射脉冲为x(t),出射脉冲为y(t),脉冲响应为h(t),则根据数学关系,它们响应的傅立叶变换为:1()()21()()2j tj tXx t edtx tXed7.4.1 7.4.1 测量原理(7.4.1)(7.4.1)430()()()()()ty th tx th txd同时,x(t),y(t),h(t)之间还有下面的线性卷积关系:1()()21()()2j tj tHh t edth tHed(7.4.3)(7.4.3)(7.4.2)(7.4.2)(7.4.4)(7.4.

    24、4)4400()()()()ttj tj tYh tHededX(7.4.6)(7.4.6)000()()tj ttj ttj ty t edtedx t edt将上式两边取傅立叶变换(7.4.5)(7.4.5)将式(7.4.5)代入式(7.4.3),则可得到脉冲响应h(t)为:脉冲响应h(t)和频率特性的关系也可以用傅立叶变换的公式得到45(7.4.7)(7.4.7)2()401()()e2tj tHh t edt cf设脉冲响应h(t)是常见的高斯分布:(7.4.9)(7.4.9)cf作傅立叶变换有:特征频率 是表示当H()降低为原值的一半,(即降低3dB)的频率,利用 ,式(7.4.84

    25、.8)可写为:2()exp()ln22cHf46 同时,设入射脉冲x(t)和出射脉冲y(t)也是高斯分布,即:2022()exp()tty t出22()exp()tx t入(7.4.12)(7.4.12)(7.4.11)(7.4.11)cf(7.4.10)(7.4.10)所以如果能够测出光截止频率 ,就可以得到脉冲响应宽度 ,从而求得脉冲响应h(t)。反之,测出h(t),也同样得到 和fc的数值470t(7.4.14)(7.4.14)考虑脉冲的平均传播时间222 入出将上述各式代入卷积关系式(7.4.4),可求得:这个式子在分离多模色散和其他色散的测量中很有用处。(7.4.13)(7.4.13

    26、)487.4.2 7.4.2 脉冲比较法由式(7.4.6)可知,只要求得入射光脉冲x(t)和出射光脉冲y(t),就可得到光纤的脉冲响应h(t)。下图是用脉冲比较法测量脉冲展宽的实验装置原理图图7.4.17.4.1脉冲比较法测量脉冲展宽的实验装置原理图49此外,和脉冲比较法测量相似,还有一种调制测量方法。它是利用改变光源的调制频率而测量出相对应的频率响应,由此求出脉冲响应。光源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检波是用雪崩二极管,然后用同步示波器接收并比较光脉冲信号(见图7.4.2),根据波形求出x(t)和y(t),最后由傅立叶变换求得脉冲响应函数h(t)。图7.4.2 7.4.2 输入、输出脉冲波形50二、时

    27、域法 时域法是比较输入,输出脉冲宽度以求光纤的带宽,在满足注入条件时,光源输出窄脉冲(与待测的展宽相比极窄)注入被测光纤。在光纤输出端测量输出脉冲y(t),然后在距离输入端约2m处剪断光纤,在剪断处检测输入脉冲x(t)。图7.4.67.4.6频域法方法原理图51()110lg()10lg10lg3()2cYHdBX 实际光纤的基带响应呈高斯型,通常定义半幅值点对应频率为光截止频率 。结合式(7.4.57.4.5)得到:(7.4.23)(7.4.23)(7.4.24)(7.4.24)所以 称为光纤的-3dB光带宽(或对于光功率用dB表示,称-6dB电子带宽)。用FFT由计算机计算,并绘出H()的

    28、dB曲线,进一步确定带宽实测光纤带宽 =。事实上,长度为L的光纤基带响应包括模畸变和色散综合影响:1222TLMLCLBBB模畸变带宽色散带宽cfcfcfTLB527.4.3 7.4.3 多模色散分离测量上述的测量都是对全色散引起的展宽进行的,为了从全色散中分离出多模色散、波导色散和材料色散,可以用一种双束激光器来测量.如图7.4.3所示。两个激光器所发出的不同波长的激光,经过半透反射镜合成后,入射到光纤中去,然后用同步示波器来检测。图7.4.3 7.4.3 多模色模分离测量原理图532(7.4.16)(7.4.16)波导色散脉冲展宽1由于我们假设所有的光脉冲按时间分布均为高斯型,所以有:(7

    29、.4.15)(7.4.15)材料色散脉冲展宽从式(7.4.15)(7.4.15)和(7.4.16)(7.4.16),就可以求得多模色散宽度:2222t m入出(7.4.17)(7.4.17)5421ttt 1t2t 图7.4.3是用这种方法测量在示波器上所得脉冲波形的示意图。是两个发射脉冲中心的时间间隔,是接收脉冲中心的时间间隔,由于波长 和 的两个脉冲中心的传输时间差t为:图7.4.4 7.4.4 发射和接收的双脉冲波形示意图由此可以计算出多模色散宽度。12(7.4.18)(7.4.18)55一、频域法图7.4.57.4.5频域法方法原理图 频域法式用频率连续可调的正弦调制光源。在满足注入条

    30、件下,注入被测光纤,经光纤传输后在终端测出光频域函数Y(),然后在距注入端2m处剪断光纤,在剪断处测输入光频域函数X(),由此求出基带频响H()=Y()/X()。56 根据基带频响的幅频特性就可确定被测光纤的带宽 ,xy函数记录仪给出基带频响的幅频特性曲线,曲线的-6dB(电子带宽)点对应的频率即为测得的光纤带宽 值。频率计用来校准扫描频率和记录仪扫频曲线x轴进行定标。切断法测光纤带宽是一种破坏性的测试方法,但由于它测试法精确可靠,CCITT建议作为一种基准测试方法。TLBTLB57 色散测量按光强调制的波形来分有相移法(正弦信号调制)和脉冲时延法(脉冲调制)两类,也有人称为频域法和时域法。相

    31、移法:通过测量不同波长下同一正弦信号的相移得出群时延与波长的关系,进而算出色散系数。设波长为的光相对于波长为 的光传播的时延为t,则从光纤出射端接收到两种光的调制波形相位差为:0()2ft(7.4.19)(7.4.19)光源调制频率每公里的平均时延差 可由下式给出:/t L()2fL(7.4.20)(7.4.20)58()ii 4224ABCDE其中A、B、C、D、E为待测常数,由拟合计算确定()()而色散系数 (单位ps/kmnm):式中L为光纤长度,显然,对相同的 提高f可降低 的最小可测值,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但是f的提高要受到发光二极管最高调制频率的限制,通常f100MHz。只要测出不

    32、同波长 下的 ,计算出 ,再利用下式:i()ii(7.4.21)(7.4.21)拟合这些数据得出 曲线533()4224dBCDEd (7.4.22)(7.4.22)式中波长以nm为单位;时间以ps为单位。59图为用一组LED做光源的测量系统,LED由频率f30MHz的正弦信号调制,宽光谱得调制光直接经尾纤耦合进待测单模光纤。出射光由单色仪分出 6nm,中心波长为 的单色光,再经透镜会聚到探测器得光敏面,然后经放大器送至矢量电压表,利用式(7.4.21)拟合这些数据得出 曲线。由式(7.4.22)得到 曲线,通过 曲线还能确定零色散波长 60(1)(2)相对时延 色散系数 下图(1)为1360

    33、nm波长得单模光纤所测到相对时延与波长关系拟合曲线;图(2)表示相应色散系数与波长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零色散波长 1.31um,当 在1.251.35um范围内,色散系数为05/psKmnm0波长61被测参数基准测试方法替代测试方法衰减系数切断法插入损耗法、背向散射法基带响应时域法、频域法总色散系数相移法、脉冲时延法截止波长传导功率法模场直径与波长关系法折射率分布折射近场法近场法最大理论数值孔径折射近场法近场法几何尺寸折射近场法近场法模场直径传输场法、横向偏移法62 理想的单模光纤模式是线偏振的,它的两个基模HE11(x)和HE11(y)是相互垂直的线偏振模。它们的传播常数相等,故彼此简

    34、并(=0)。在传播过程中,保持彼此相位相同,保持线偏振态不变。实际上,一方面由于光纤本身的不完善性,另一方面由于外场微扰的作用,造成芯径椭圆度或纤芯折射率变化。上述这些变化因素会引起单模光纤偏振态的变化。7.5 7.5 光纤的偏振与双折射 光纤的偏振与双折射特性不仅对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有影响,而且对光纤传感技术和光纤中的非线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3(7.5.1)(7.5.1)00cossinxyaEaExaya64 式中x,y分别为基模HEx和HEy的传播常数。由于外场的微扰或光纤本身的不完善性,将造成xy。设=x-y,则两个模场之比有:exp()exp()xxxyyyEajtzEajtz

    35、考虑这两个基模在光纤传输中任意z处的电场:(7.5.2)(7.5.2)65(2)右旋正椭圆偏振模(1)线偏振模(3)左旋正椭圆偏振模(7.5.3)(7.5.3)exp()yyxxEajzEa 两个基模的合成模电矢量的末端轨迹表示了模的偏振态,同时唯一地取决于两个基模的相位差 。显然,相位差 不是一个固定常数,而是传输距离z的函数。随着z的增加,不断变大,因而合成模的偏振态也不断变化。下面详细分析合成模的以下几种偏振态:(4)椭圆偏振模66 (1)线偏振模:当相位差 =m(m=0,1,2,)时,有:(2)右旋正椭圆偏振模:当 =(4m+1)/2(m=0,1,2,)时,有:(1)yymxxEaEa

    36、 exp(41)/2yyyxxxEaajmjEaa(7.5.4)(7.5.4)(7.5.5)(7.5.5)67如果入射模E0与x轴夹角 =/4,则ax=ay,这时上面的偏振模变成右旋圆偏振模:(3)左旋正椭圆偏振模:当 =(4m-1)/2时,有:yxEjEexp(41)/2yyyxxxEaajmjEaa(7.5.6)(7.5.6)(7.5.7)(7.5.7)68同样当 =/4时,则变成左旋圆偏振模:当 为2m 0时,合成模为右旋椭圆偏振模。当 为(2m+1)(2m+2)区间的值,即sin 0时,合成模为左旋椭圆偏振模。(4)椭圆偏振模:这是最一般的情况。当相位差 为上述数值以外的任意值,则偏振

    37、态由式(7.5.3)形式表示:xyaa(7.5.9)(7.5.9)69 由上述讨论可知,当两个基模的相位 从0到2之间变化时,合成模偏振态将按线偏振(=0)右旋椭圆偏振(0 )左旋椭圆偏振(2)线偏振(=2)的顺序,周期性地重复演变。拍长:在偏振态的一个重复演变周期内,模式传输所走过的距离。显然一个拍长可由下式表示:2/(7.5.10)(7.5.10)因此,由于外场的微扰作用或光纤本身的不完善性,原来简并的模式分开了(0),造成上述的偏振演变现象。70以及:11HEx 以上是从合成模振动矢量的末端轨迹来讨论光纤的偏振演变。同样,从单模光纤的两个正交的基模 和 出发,在理想规则波导的条件下,两模

    38、之间没有耦合,各自保持相互垂直的线偏振状态。它们的合成场:11HEy(7.5.11)(7.5.11)Cx,Cy模场的幅度系数,均为常数(7.5.12)(7.5.12)xy71xyk(7.5.13)(7.5.13)如果光纤受外场的微扰作用,则两模式的传播常数发生了变化:xy,从而两模之间产生了耦合,其耦合方程有:式中 ,为两模式间互耦合系数,这里取的是虚数;两模的自耦合系数 ,yxkyykxxkxxxxxkkyyyyykk722xyxykk kxxyykk 根据两模式的总功率守恒的条件,在假定光纤无损耗时 令 ,,假设初始条件:当z=0时,入射模Cx(0)=1,Cy(0)=0,则式(7.5.13

    39、5.13)的解可写成以下形式:xyyxkk1/222/2sk()cos()sin()exp()2()sin()exp()xyxyCzszjszj zskCzjszj zs(7.5.14)(7.5.14)上式说明两个正交的模式将以L=/s为周期反复地作能量交换.此外,在多模光纤中,因为所有的模式都可能参与耦合,情况更为复杂,因而总的合成模场的偏振变化是随机的,由此看来考虑多模光纤的偏振态意义不大。737.5.2 7.5.2 单模光纤的双折射 光的双折射与光的偏振效应同是介质的光学各问异性的两种现象。双折射:指单模光纤两个基模的传播常数出现差异的现象.表示双折射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来表示

    40、,也可用参数B表示:/xyBnnn (7.5.15)(7.5.15)xy用B参数来表示合成模式偏振旋转周期的拍长为:2/B(7.5.16)(7.5.16)74由于微扰而产生的单模光纤双折射有以下三种情况:(1)单模光纤截面椭圆度的双折射: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外场的微扰作用会使光纤截面产生非圆度或椭圆度,这样光纤的几何畸变可以等效为介质的介电常数的畸变(2)单模光纤弯曲的双折射:光纤的弯曲,使纤芯截面有椭圆度,通常用量e来表示:e=a/R由于光纤弯曲,相对于曲率中心的光纤芯轴的外半部分受拉力,内半部分受压力,造成应变,从而导致折射率的变化,即所谓光弹效应。(7.5.17)(7.5.17)(3)单模

    41、光纤扭转的双折射:扭转几何形变会引起两个基模的耦合产生圆偏振模;扭转的光弹效应是由于扭转力在光纤里产生一个弹性应变场引起的。757.5.3 7.5.3 偏振型单模光纤 根据实际应用,对单模光纤的偏振态将提出不同的要求。下面就把几种主要的偏振型单模光纤作简单的介绍。1.低双折射光纤 1)由于光纤制作上的不完善性,出现了许多畸变。2)光纤的残余内应力是由于纤芯和包层的热膨胀系数不相等所造成的纤芯有椭圆度,使横截面上两个横向坐标方向的应力不同,从而产生光弹效应并导致双折射。此外,还可用互补偿的方法来降低双折射。2.高双折射单模光纤 与上面相反,这里需要的是尽可能高的双折射的光纤。76 当光纤双折射很

    42、大时,由于两个基模的传播的传播常数之差 很大,拍长=2/就很小,由微扰产生的耦合作用也就很小,从而在光纤中所激励的某一基模如 ,可以在较长的距离内保持主导地位,以使偏振态基本恒定不变。实现光纤具有高双折射的途径,通常是采用加大纤芯椭圆度和加强光纤的内应力。如图7.5.1所示,强内应力的高双折射光纤除了椭圆外包层型,椭圆外套型外,还有熊猫型、蝴蝶结型等结构图7.5.1 7.5.1 高双折射光纤结构 11HExxy773.绝对单模光纤 通常的单模光纤具有相互正交的偏振模 和 如果想办法把光纤设计成使这两个偏振基模的传输损耗不相等,以致使其中一个模截止或使两模的消化比达几十个分贝,例如50dB,光纤

    43、内就只剩下一个偏振在传输了,这种光纤即是真正的单模光纤。11HEx 11HEy 为了实现两个基模具有不同衰减的目的,采用的方法是使光纤的内包层的折射率具有最低的折射率。如图7.14所式,在轴对称的折射率分布中,加两个折射率“深谷”,并满足:2()20n rnrdr(7.5.18)(7.5.18)78 图7.5.27.5.2 W型光纤的折射率分布的关系,其中n2为外包层折射率。这种折射率分布曲线如W字形,是W型光纤的一种。在这种光纤中,两基模分别得两个不同的截止频率,即存在Vc。79 W型光纤的具体结构如图7.15所示,有“边坑”式,“边坠道”式等。图7.5.2 W7.5.2 W型光纤的具体结构

    44、80 对光纤的双折射特性可以沿用对光学双折射晶体的描述方法光纤通信应用中更多地采用拍长来直接描述光纤的双折射,用群时延差描述光纤的偏振模色散,光纤传感器应用中更多地关心传输光的偏振态的变化。7.6 7.6 光纤拍长和偏振模色散测量817.6.1 7.6.1 光纤拍长测量 测量拍长的方法很多,如直接观察法、逐段剪断法、扭转法、偏振度测量法及偏振光时域反射计(POTDR)法。这里介绍后一种测量方法。POTDR与普通OTDR一样,是一种非破坏性测量,对整段光纤测量其背向散射光的光强信息,而且还可以获得光纤中各点光的偏振信息。如果有一线偏振光在z=0处耦合进入单模光纤,则发自光纤中z点,背向传输到入射

    45、点(z=0)的散射光电场可表示为:cos(2)cos(2)exp()bxxxyEi atzi btzz(7.6.1)(7.6.1)82如图7.6.16.1所示。偏振分束器不仅有分束功能,而且有正交偏振片的功能只有与入射光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才能反射到APD上。这样,APD上经一个周期平均的光强可表示为:图7.6.1 7.6.1 偏振光时域反射计结构框图1-1-激光器;2 2、4-104-10显微物镜;3-3-偏振分束器;5-5-滤波器;6-6-待测光纤;7-7-透镜;8-Si-APD8-Si-APD;9-9-放大器;10-10-微计算机83z=/=/2(7.6.3)(7.6.3)(7.6

    46、.2)(7.6.2)=|x-y|。正弦平方的周期应为,即z=。z与拍长的关系为:图7.17是用POTDR测量的实例,其中a是把光纤绕在半径为15cm的圆筒上测量的,b是绕在半径为8cm的圆筒上测量的。84 图7.6.2 7.6.2 偏振光时域反射计测量曲线 a-a-单模光纤弯曲半径R=15cmR=15cm b-b-单模光纤弯曲半径R=8cmR=8cm 由曲线a可得到其周期为z20m,=40m,=9;由曲线b可得z=5.3m,=10.6m,=34。可见这两种情况下不仅有不同衰减,而且其双折射的情况也不同。85其中的下标x,y表示相应于正交偏振轴的参数 ,分别是两个正交偏振模的所对应的单位长度的时

    47、延值。测量偏振模色散的方法很多,如传输功率法、相移法、干涉法等,这里仅就干涉法做一介绍。y7.6.2 7.6.2 偏振模色散测量偏振模色散:单模光纤中单位长度内两正交偏振的群延时差,记做:(7.6.4)(7.6.4)86图7.6.37.6.3是用干涉法测偏振色散的实验装置图,它实际上是一个偏振光迈克尔逊干涉仪,由光源、分束镜和两个全反射棱镜组成。图7.6.3 7.6.3 干涉法测量偏振色散的装置1-1-光源;2 2、5 5、7-7-起偏器;3-3-/4/4片;4-4-分束镜;6 6、8-8-反射棱镜I I、IIII;9-9-/2/2片;1010、12-12-物镜;13-13-检偏器;14-14

    48、-检测器87两偏振光经/2片和物镜透射到检偏器上,如果它们的振幅分别为 和 ,再检偏器A的偏振轴方向上面分解为两个分振幅 和 如图7.6.4所示:两路光的路程与普通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入射光路中放入了一个起偏器I和/4一个片,使入射光先成为线偏振光,而后成为圆偏振光。在光路I和II中分别置入起偏器2,3,使两路光再成为线偏振光,且偏振方向正交。由于两路光的光程不同,使两正交偏振光具有位相差:(7.6.5)(7.6.5)1E2E1AE1BE11cosAEE12sinBEE(7.6.6a)(7.6.6a)(7.6.6b)(7.6.6b)882A002()AIIIn ll此时 和 除(7

    49、.6.5)式给出的位相差之外,还应该再加上由于 和 在A的偏振轴方向上投影时引入的附加位相差,故它们总位相差 为:1AA(7.6.7)(7.6.7)89 偏振光的总位相差在光源的相干时间内,否则将不能干涉。即使满足上述条件,如相位差仍然很大,也会使干涉的对比度下降。只有当m取得很小甚至为零时,即位相相等时,才能出现最大对比度,测量时首先调节棱镜找到对比度的最大位置l1,然后在一个小范围内调节棱镜II的位置,则可得到一个对比度随棱镜II位置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7.6.5所示。90问题提问与解答问答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91结束语 CONCLUSION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会!92感谢观看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光纤的基本特性及测试全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7088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