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法人治理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事业单位法人治理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业单位 法人 治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事业单位法人治理事业单位法人治理主讲内容 一、相关法律文件 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三、事业单位法人治理规则 四、健全各项监管机制 五、难点分析第一部分 相关法律文件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方向和原则要求。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 2012年5月23日中央编办事业单位章程示范文本 2012年2月13日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013年11月12日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完善
2、绩效考核机制。相关法律文件 2012年8月2日山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山西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民法总则 非营利法人 第八十七条: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第八十八条:具备法人条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公益服务设立的事业单位,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民法总则 第八十九条 事业单位法人设理事会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
3、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产生。(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经过2011-2017年六年期间的改革,提出如下疑问: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否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的改革是否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是否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是否进一步优化?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 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对部分承担行政职以的事业单位,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
4、整后,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转企改制:改制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治理,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相关职责。转制过程中实行过渡期,在过渡期内,适当保留税收优惠政策;离退休分类进行等。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行政主管部门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措施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二)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
5、理结构的意见 总体要求:把建立和完善以决策层及其领导下的管理层为主要构架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实现管办分离的重要途径。把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职责交给决策层;吸收外部人员参加决策层,扩大参与事业单位决策和监督的人员范围,进一步规范其行为,确保公益目标的实现;明确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和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运行效率。文件主要内容 1、建立健全决策监督机构 决策监督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理事会,也可为董事会、管委会。此处将决策与监督权设置于理事会并不恰当,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并不适合同时作为监督者。理事会职责
6、:负责本单位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箱、重大业务、章程拟订和修订等决策事项,按规定履行人事管理方面的职责,并监督本单位的运行。文件主要内容 理事会的组成: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单位、事业单位、服务对象等各方代表组成。理事的产生(1)代表政府有关部门的由其委派;(2)代表服务对象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则依照理事原则进行推行产生;(3)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及其他有关职位负责人为当然理事。理事责任追究机制 监事会:负责监督事业单位财务和理事、管理层人员改造职责的情况。文件主要内容 2、明确管理层权责 管理层: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由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组成。管理层对理事会负责,按照理事会决议独立自主履
7、行日常业务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和一般工作人员管理等职责,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由理事会任命或提名(注:与前文当然理事的规定有矛盾),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备案或批准。文件主要内容 3、制定事业单位章程 章程作为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和理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也是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章程应明确理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包括理事会的职责、构成、会议制度,理事的产生方式和任期,管理层的职责和产生方式等。章程由理事会通过,经举办单位同意,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备案。4、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试点省市 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省市作为先行先试的省市需要
8、加大方式点范围与力度,其他省市区则可先选择部分事业单位作为试点。年(三)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和加强事业单位监管为重要内容,指导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任务 1、指导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以理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层为主要构架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可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举办主体的区别,采取董事会、管委会等形式。探索建立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2、加快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建设 章程、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年度
9、报告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实施方案中包括六项主要任务。全国实施情况 从2011年起全国先后有上海市、重庆市、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贵州省、云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省市区出台了实施方案或是意见,另有十几个市区出台了实施意见。各省市亦在教育、卫生、文化、科研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试点,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做了大量研究,发布了相关研究报告。山西省确定了省博物院、省科技馆、省肿瘤医院、山大附中、山西大医院等单位作为示范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前存在的问题 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
10、服务的政策措施不完善,监督管理薄弱。改革中多数省份存在的问题 1、认识问题 现有干部管理体制、财政体制等固有管理模式不变的情况下,推进法人治理结构信心不足。2、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难以落实,与现有体制衔接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推进事业单位的决策权、监督权、法定代表人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内部运行机制、配套政策的调整与完善。3、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运行难问题 理事会权限不落实,内部激励约束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为此“改革工作推动慢,举办单位不放权”。4、外部理事作用发挥有局限。各试点地区与试点单位“先搭台后唱戏”、“摸索着石头过河”的思想,事业单位章程制定、人事制度、绩效制度等方面的不衔接问题,离2020年建立
11、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远。意义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具有以下意义:1、转变政府职能、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2、规范行为、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 3、加强对事业单位监管 4、完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提高效率、增强活力、是建立现代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治人治理主要涉及问题 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分配与制衡关系的制度安排 具体包括: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 内部治理: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委托与代理关系问题、举办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 外部治理:外部权利主体的政府、投资者
12、、利益相关者、公众等主体与事业单位法人之间可能产生的成本问题。事业单位的界定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特有的概念和特殊的组织形式。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事业单位”一词,沿用至今。1986年民法通则首次从法律上界定了事业单位法人。1998年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将事业单位定义为: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的界定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
13、公益服务三类。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以期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水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事业单位的特殊性 作为非营利组织,从事公益性事业,不向其所有者分配组织收益,依法享受税收减免优惠,并可向社会开展募捐(如博物馆),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开放性等特征。如博物馆服务对象为非特定的公众,其正常运营,应当由财政根据正常的业务需要给予经费保障。知识密集性。事业单位法
14、人治理 只要存在出资者与经营者/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就存在治理问题。作为管理者总是有自身的利益追求,而事业单位出资者(举办人)的目标主是社会公益目标的达成。为此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产出资形成的组织,与公司一样,需要解决出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即全民将事业单位(涉及国有资产的)委托给政府管理,政府又将事业单位委托给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进行管理。对于这种长链条的代理关系只有依靠科学的治理结构才能达到事业单位的公益目标和社会职能。第二部分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一般指治理的机构、体系及其内在控制机制,通常由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组成。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以实现其宗旨为目标,实行举办权
15、与管理权分离,以决策层及其领导下的管理层为主要架构,由一系列激励和约束机制组成的制度安排;核心是建立不以举办权为基础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科学运行、相互协调;关键是引入事业单位外部人员主要是服务对象参与决策和监督;目的是确保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有效解决公益服务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国外公益服务机构治理的普遍做法。在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实践多年,取得比较成熟的经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与其相比,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相同点:治理结构基本架构以及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接受法律和政府监管等方面;本质区别:在属性上,前者是公益属性,法人使命是公益服
16、务,后者是财产属性,法人使命是公司营利,即非营利法与营利法人的区别。国外非营利机构的治理情况 1、法律制度完备。如德国,法律规定公益机构应建立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美国,法律规定法人应设立董事会,并对理事会或董事会的构成、职权、运转等方面作了详尽规定。2、理事会有广泛的代表性。如美国公立中小学理事会一般由校长、工会代表、教师、学生、职员代表、家长代表构成。英国公立医院理事会由院长、各部门主管、政府部门代表、律师、大学教授等人员构成。德国公益机构理事会由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对象等代表组成。国外非营利机构的治理情况 3、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多样。如英国公立中小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
17、负责制,法国公立医院一般设管理委员会,德国公立大学设校务委员会。美国公立医院理事会有两种模式:一是一家医设立一个理事会;二是若干医院组成一个医院集团,医院集团设有理事会,集团下面的医院不再设理事会。美国高校普遍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4、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绩效评估机制。如英国,对于公立学校的评估,由教育标准局(非政府的,直接向教育部部长负责)负责,评估内容包括学业成就和标准、学校提供的教育质量、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一)举办单位 由管理人转变为出资人,即建立出资人制度,从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举办单位的权利:出资和组织筹资;组建第一届理事会;委派理事;提名或任免(或提请任
18、免)理事长;批准理事会工作报告;审核事业单位章程草案及章程修改;监督事业单位按照章程开展活动;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举办单位权利。(二)决策层 1、决策层形式与地位 以理事会模式为主,可区分事业单位具体任务、举办人的不同采取管委会或是董事会模式。理事会的地位:事业单位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着决策权,与举办单位之间是委托-代理的关系,举办单位将经营管理权交由理事会行使,其监督管理权则通过委派理事、听取理事会的定期工作报告会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实现“放权却不放纵”,将传统意义上的行政领导转向现代意义的法治领导,如上海清东新区急救中心理事会的设置。2、理事会的职责 章程的拟订与修订、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重大
19、业务事项的制定、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收入分配方案、激励考核机制、资产处置方案的制定、年度报告的审核等。3、理事会的组成 组成人员:各举办单位代表、行政主管部门人员、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事业单位管理负责人员、服务对象及其他社会人员等人员组成。注意:本单位以外人员担任的理事应占多数。数量:单数,一般为5-13人。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若干,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并报有关部门或举办单位批准(如是备案,则自主权更大),或是由有关部门或举办单位直接任命。任期:每届3年,可以连任。如上海市工作意见:由举办单位牵头组建,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单位、试点单位、服务对象和其他方面的代表组成,并适当吸收具有专业特长的
20、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职工代表等参加,由单数构成,通常为5-13人,本单位以外人员占多数。任期为3年。理事类型 政府理事:举办单位理事、行政主管部门委派理事 党组织理事 职工理事 执行理事,即承担事业单位管理层职责的理事(人数不宜过多,院长、馆长、校长等可以确定为当然理事)服务对象理事(选任有一定难度,需要配套智库的建设):目前以该事业单位所属区域服务组织推选为优 独立理事:可以克服内部人控制问题,人选应是具有突出的专业知识的非利益相关者,如社会知名人士、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以上各类理事,并非所有事业单位理事会都要包含,对于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可在保障政府理事、党组织理事的基础上,
21、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其他理事参与。理事会的构成 在决策权、建议权与监督权合一的理事会架构下,为实现法人治理宗旨和理事间的权利制衡,建议采用“三三三制”,即政府理事、内部理事与外部理事各占三分之一;其中内部理事包括执行理事、职工代表理事和党组织理事,外部理事包括独立理事与服务对象理事(不宜过多,防止事业单位行为不科学、无规划)。4、理事的产生与更换方式(1)理事的产生 根据代表方不同,确定不同的产生方式。(写入章程)代表举办单位、监管部门的理事,由政府部门或相关组织委派;代表职工、服务对象和社会人士的理事,原则上推选产生,但有关推选标准与条件应该细化并写入章程;本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行政负责人及其他有
22、关职位的负责人可以成为当然理事,不宜过多。(2)理事的更换 理事任期届满,按原产生方式换届。理事可在任期提出辞职,应向理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并说明辞职理由及是否影响理事会的正常运营,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半数以上理事表决通过),并及时彼露(如2日内)。如是委派产生的理事,须经委派方同意。理事存在无正当理由连续三次以上不参加理事会会议情形的,因本人身体健康和工作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理事职责,或是违反法律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的,理事会应按程序终止其理事资格。对于怠于行使职权的、或是存在重大失误、重大违法违章行为的理事,原推选单位有权中途撤换。理事退出的,应及时按原产生方式及程序填补。5、理事会议事规
23、则 表决制度:一人一票制,内部理事与外部理事均一人一票,不设权重差别。有记名方式的一人一票制,表决结果必须当场公布。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定期会议,由理事长召集与主持,理事长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可授权副理事长召集与主持。临时会议:理事长认为必要、三分之一以上理事提议或监事会提议时,应在十日内召开临时理事会会议。理事会会议应有会议记录,并按照表决程序通过形成理事会决议。理事会议事规则 理事应本人出席理事会议,因故不能出席的,可以书面委托其他理事代为出席,并投票表决。会议召开通知:于会议召开十日前书面通知理事与监事,召开临时会议的提前三日书面通知,并明确会议时间、地址、事由及与议题相关的文件。
24、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可举行,否则应改期召开。设有监事会的,应当列席理事会,但不参与议事与表决。理事会决议通过程序 理事会决议必须经过全部理事半数通过,重大事项必须经全部理事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与会的所有同意决议内容的理事在决议上签字。一经表决通过的决议,持反对或弃权的理事与未到会的理事不得以任何理由有违决议。决议应在会后十日内报相关监管部门备案。注意:反对与弃权理事在出席理事处签字,监事在列席人员处签字。理事会会议记录 理事会办公室(或秘书处)应对理事会会议的全过程作出客观、全面、真实的记录,对出席会议人员的发言要点记载清楚,与会理事有权要求在记录上对其发言作说明性记载。所有与会人员均应
25、在会议记录上签名。理事会办公室(或秘书处)应对理事会会议从发出通知到会议结束全过程的文本、音影资料进行整理、存档。监事会列席理事会 职责:(1)监督理事会依照法律法规、本事业单位章程审议有关事项,并按程序做出决议;(2)听取会议情况,但不参与议事和表决;(3)对理事会审议事项的程序和决议有异议的,可在会后一周内召开监事会并形成书面意见送达理事会复议;(4)认为理事会审议程序和决议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章程的,或监事会提出纠正措施、整改建议,理事会与管理层拒绝、拖延执行的,监事会应向举办单位与监管部门反映。监事列席理事会,不得由监事会成员以外人员代理出席,应当本人列席。6、理事会下的专门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