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法学]法律逻辑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767108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PPT
  • 页数:83
  • 大小:292.5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法学]法律逻辑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法学 法律 逻辑 课件
    资源描述:

    1、法律逻辑主编:陈康扬、潘利平四川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第一节 法律逻辑研究的对象法律逻辑研究的对象 一、什么是逻辑、逻辑学?一、什么是逻辑、逻辑学?1.逻辑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客观事物的必然规律性;逻辑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客观事物的必然规律性;二是指人的思维的规律性;三是指研究思维的科学。二是指人的思维的规律性;三是指研究思维的科学。2 逻辑学的定义: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具体逻辑学的定义: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具体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规则的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规则的科学二、什么是法律逻辑?是以法律和司法实践为研究对二、什么是法律逻辑?是以法律和司法实践为研究对象研

    2、究其中的逻辑形式、规律和方法;象研究其中的逻辑形式、规律和方法;第二节法律逻辑的性质第二节法律逻辑的性质一,逻辑学的性质: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质的学科。一,逻辑学的性质: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质的学科。二,法律逻辑的性质:法律逻辑的工具性质表现在两二,法律逻辑的性质:法律逻辑的工具性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个方面:1,它和语法有类似之处;,它和语法有类似之处;2,它和数学有类似之处。,它和数学有类似之处。第三节学习法律逻辑的意义第三节学习法律逻辑的意义 和方法和方法一,学习法律逻辑的意义一,学习法律逻辑的意义 1有助于法学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法学理论的学习 2有助于正确的表达思想有助于正确的表达思想 3有助于揭

    3、露逻辑错误有助于揭露逻辑错误 4有助于探求新知,开发智力有助于探求新知,开发智力 二,学习方法二,学习方法 1 防止用直观的经验知识代替逻辑知识防止用直观的经验知识代替逻辑知识 2正确理解逻辑公式、不能等同于自然语言的正确理解逻辑公式、不能等同于自然语言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 3加强作业练习加强作业练习 思考:如何理解逻辑与法律的关系?思考:如何理解逻辑与法律的关系?第二章第二章 概念论概念论 第一节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对象范围的思维形式。其对象范围的思维形式。二、概念同语词的关系:二、概念同语词的关系

    4、:1,联系在于: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联系在于: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示。示。2,区别在于:概念具有共同性,语言具有民族,区别在于:概念具有共同性,语言具有民族性;并非所有语词都表示概念;概念与语词性;并非所有语词都表示概念;概念与语词并非一一对应。并非一一对应。三、概念的特征:三、概念的特征:1,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的总和。2,外延:是指具有概念内涵的客观事物的总和,外延:是指具有概念内涵的客观事物的总和。第二节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指反映:单

    5、独概念是指反映一个特定事物的概念。如北京、中国。普遍概一个特定事物的概念。如北京、中国。普遍概念是指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如城市、国家。念是指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如城市、国家。二、正概念和负概念:正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二、正概念和负概念:正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成文法、成年人。负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成文法、成年人。负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不成文法、未成年人。如不成文法、未成年人。三、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实体概念)是反映三、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实体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概念。如法律、大学。抽

    6、象概念(属性客观事物本身的概念。如法律、大学。抽象概念(属性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或者事物之间关系的概念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或者事物之间关系的概念。如严重、复杂。如严重、复杂。四、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四、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如犯罪集团。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念。如犯罪集团。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如犯罪成员。如犯罪成员。重点:重点: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的区别。的区别。第三节第三节 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全同关系(同一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内一、全同关系(同一关系):指两个概念的

    7、内涵虽不同,但是,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完全重合涵虽不同,但是,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完全重合的关系。如四川省的省会和成都。诉讼与打官的关系。如四川省的省会和成都。诉讼与打官司?司?二、属种关系(从属、包含关系):指一个概二、属种关系(从属、包含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的关系。念的外延包含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的关系。如法律与宪法、罪犯与杀人犯。如法律与宪法、罪犯与杀人犯。四川与成都四川与成都?三、交叉关系:是指在同一个属概念中,两个三、交叉关系:是指在同一个属概念中,两个种概念的外延有部分重合的关系。如大学生与种概念的外延有部分重合的关系。如大学生与共青团员、审判员与共产党员。共青

    8、团员、审判员与共产党员。四、全异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相同四、全异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相同的关系。如盗窃罪与抢窃罪、法官与法院。的关系。如盗窃罪与抢窃罪、法官与法院。五、矛盾关系:是指在同一个属概念之中,两五、矛盾关系:是指在同一个属概念之中,两个种概念的外延完全排斥、但这两个种概念的个种概念的外延完全排斥、但这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之和却等于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如合法外延之和却等于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如合法与违法、成文法与不成文法。与违法、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六、对立关系(反对关系)指在同一个属概念六、对立关系(反对关系)指在同一个属概念之中,两个种概念的外延完全排斥,但是两个之中,两

    9、个种概念的外延完全排斥,但是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之和却小于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种概念的外延之和却小于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如买卖合同与运输合同、大学生与中学生。如买卖合同与运输合同、大学生与中学生。第四节第四节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一、限制和概括的含义:限制是由外延较大的一、限制和概括的含义:限制是由外延较大的概念缩小到外延较小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即由概念缩小到外延较小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即由属到种。如法律属到种。如法律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中国宪法中国宪法 概括是由外延较小的概念扩大到外延较大概括是由外延较小的概念扩大到外延较大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即由种到属。如抢窃罪的概念的逻辑方法。即由种到属。

    10、如抢窃罪犯罪犯罪违法违法 二、限制和概括的方法: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二、限制和概括的方法: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内涵减少外延的方法;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增加内涵减少外延的方法;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增加外延减少内涵的方法。加外延减少内涵的方法。三、概念的限制和概括应注意的问题:三、概念的限制和概括应注意的问题:1,概念,概念限制概括的一定是属种关系的概念;限制概括的一定是属种关系的概念;2,无论,无论概念的限制还是概括都是有限度的。概念的限制还是概括都是有限度的。四、概念的反变关系:指概念进行概括或限制时四、概念的反变关系:指概念进行概括或限制时,其内涵和外延所发生的变化关系。,其内涵和外延所发生的变化关系

    11、。第五节第五节 定义定义 一一、什么是定义:是指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什么是定义:是指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二、定义的方法二、定义的方法 1、普遍概念的定义方法,即属加种差的方法:、普遍概念的定义方法,即属加种差的方法: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种差种差+邻近的属概念邻近的属概念 2、单独概念的定义方法、单独概念的定义方法 3、范畴的定义方法、范畴的定义方法 4、规定语词的定义方法、规定语词的定义方法 5、说明语词的定义方法、说明语词的定义方法 三、定义的逻辑规则:三、定义的逻辑规则:1、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否则犯定义过宽或、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否则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错误。定义过窄的错

    12、误。2、定义不能是循环的;否则犯循环定义或同语、定义不能是循环的;否则犯循环定义或同语反复的错误。反复的错误。3、定义不能是否定形式,但下定义概念可以是、定义不能是否定形式,但下定义概念可以是否定概念。否定概念。4、下定义概念必须清楚明确。、下定义概念必须清楚明确。第六节第六节 划分划分一、什么是划分:一、什么是划分:划分是指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划分是指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方法。二、划分的方法二、划分的方法 1 二分法和多分法。二分法的子项有两个二分法和多分法。二分法的子项有两个,多分法的子项在三个以上。,多分法的子项在三个以上。如按照不同方法如按照不同方法对对“法律法律”如何进行划分?如何

    13、进行划分?2 连续划分和一次划分连续划分和一次划分 注意:划分与分解的区别。注意:划分与分解的区别。三、划分的逻辑规则三、划分的逻辑规则 1、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否则犯划分过宽或、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否则犯划分过宽或划分过窄的错误。划分过窄的错误。2、划分后的子项应当排斥;否则犯子项目相容、划分后的子项应当排斥;否则犯子项目相容的错误。的错误。3、每一次划分只能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否则、每一次划分只能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否则犯多标准划分的错误。犯多标准划分的错误。4、划分应当逐级进行,不能跳跃进行。、划分应当逐级进行,不能跳跃进行。思考:思考:1,事物的类和事物的集合体有什么不同?,事物的

    14、类和事物的集合体有什么不同?2,普遍概念与集合概念的关系?,普遍概念与集合概念的关系?3,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的异同?,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的异同?4 如何认识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如何认识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第三章第三章 判断论(上)判断论(上)第一节第一节 判断的概述判断的概述 一、判断的含义及特征一、判断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含义:判断是对事物的性质和关系有所断判断是对事物的性质和关系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特征:有所断定;有真有假。、判断的特征:有所断定;有真有假。二、判断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判断可以二、判断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判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请参看分为

    15、不同的类型。请参看35页。页。三、判断与句子的关系:联系与区别三、判断与句子的关系:联系与区别 1,联系在于任何一种形式的判断都是以一定形,联系在于任何一种形式的判断都是以一定形式的句子表示的。式的句子表示的。2,区别在于句子不一定就是判断。判断和句子,区别在于句子不一定就是判断。判断和句子分别属于不同学科研究的对象;同一个判断可分别属于不同学科研究的对象;同一个判断可以由不同形式的句子来表达。如以由不同形式的句子来表达。如“犯罪都是违犯罪都是违法的法的”。“难道犯罪不是违法的吗?难道犯罪不是违法的吗?”第二节第二节 性质判断性质判断 一、性质判断的含义和特征一、性质判断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

    16、:、含义:性质判断(直言判断)是一种简单性质判断(直言判断)是一种简单判断,它是直接断定客观事物(或对象)具有判断,它是直接断定客观事物(或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如某种属性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如“法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些人不是学有些人不是学法律的。法律的。”2、特征:、特征:性质判断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性质判断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组成。量项组成。分析“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学法律的”这一判断的主项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谓项、联项和量项。二、性质判断的类型二、性质判断的类型 1 全称肯定(全称肯定(SAP)如:法院是审判机

    17、关)如:法院是审判机关 2 全称否定(全称否定(SEP)如:法律不是道德)如:法律不是道德 3 特称肯定(特称肯定(SIP)如:有些学生是团员)如:有些学生是团员 4 特称否定(特称否定(SOP)如:有的犯罪不是故意)如:有的犯罪不是故意 5 单称肯定(某个单称肯定(某个S是是P)如张三是凶手)如张三是凶手 6 单称否定(某个单称否定(某个S不是不是P)如李四不是罪犯)如李四不是罪犯 第三节第三节 性质判断周延性问题性质判断周延性问题 一、周延性的含义:是指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一、周延性的含义:是指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被断定的情况。如果主谓项的外延被全部断谓项被断定的情况。如果主谓项的外延

    18、被全部断定就是周延的,如果仅被部分断定就是不周延的定就是周延的,如果仅被部分断定就是不周延的。二、二、A、E、I、O四类判断周延性情况四类判断周延性情况 全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特称判断的主项都不周全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特称判断的主项都不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都周延;肯定判断的谓项都延;否定判断的谓项都周延;肯定判断的谓项都不周延。不周延。第四节第四节 性质判断的逻辑关系性质判断的逻辑关系 一、对当关系的概念:是指同一素材的性质判一、对当关系的概念:是指同一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对错)关系。断之间的真假(对错)关系。二、对当关系的逻辑分析(图二、对当关系的逻辑分析(图41页)页)1 上反对关系

    19、:指上反对关系:指A判断与判断与E判断的关系。二判断的关系。二者不可以同真,但可以同假;由真可以推假,者不可以同真,但可以同假;由真可以推假,但由假不能推真。但由假不能推真。2 下反对关系:指下反对关系:指I判断与判断与O判断的关系。二判断的关系。二者可以同真,但不可以同假;由真不可以推假者可以同真,但不可以同假;由真不可以推假,但由假可以推真,但由假可以推真 3差等关系:指差等关系:指A判断与判断与I判断、判断、E判断与判断与O判断之间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由关系。由A(E)真可以推)真可以推I(O)真,但由)真,但由A(E)假不)假不可以推可以推I(O)假;由)假;由I(O)假可以推)假可以推

    20、A(E)假,但由)假,但由I(O)真不可以推)真不可以推A(E)真。)真。4矛盾关系:指矛盾关系:指A判断与判断与O判断、判断、E判断判断I判断之间的关判断之间的关系。由系。由A(E)真可以推)真可以推O(I)假,由)假,由A(E)假可推)假可推O(I)真,反之亦然。)真,反之亦然。三、三、“对当关系对当关系”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分析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时,应以一般的逻辑关系,在分析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时,应以一般的逻辑关系为标准,不能以具体内容为准。为标准,不能以具体内容为准。2,对两个单称判断之间的关系要作具体的分析。如,对两个单称判断之间的关系要作具体的分析。如“

    21、张张某是盗窃犯某是盗窃犯”与与“张某不是盗窃犯张某不是盗窃犯”和和“张某是盗窃张某是盗窃犯犯”与与“张某是抢窃犯张某是抢窃犯”之间的区别何在?之间的区别何在?四、性质判断的负判断 1含义:是否定一个判断的判断。也可说负判断是对一个判断的否定。如“法律都是成文的”的负判断就是“并非法律都是成文的”或者“法律并非都是成文的。”2 特征:一是对某个性质判断加以全部否定;二是负判断与原判断之间是矛盾关系;三是负判断不等于简单的否定判断。因为否定判断本身也有负判断。如“并非犯罪都不是过失的”五、性质判断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图五、性质判断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图45页)页)1全称肯定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特称否定。

    22、公式全称肯定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特称否定。公式并非并非SAP等于等于SOP 2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特称肯定。公式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特称肯定。公式并非并非SEP等于等于SIP 3特称肯定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全称否定。公式特称肯定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全称否定。公式并非并非SIP等于等于SEP 4特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全称肯定特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全称肯定。公。公式并非式并非SOP等于等于SAP 思考: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在晚会上有一个节目,桌子上放着七个盒子,每个盒子上写着一句话:1,所有的盒子里都有水果糖。2,本盒子里没有梨子。3,有些盒子里有核桃。4,本盒子里有苹果

    23、。5,所有盒子里没有核桃。6,第四个盒子里没有苹果。7,有些盒子里没有水果糖。以上7句话中,只有3句是真话。你能断定其中哪一个盒子里有什么东西吗?提示:用性质判断对当关系的知识。答案:可以断定第二个盒子里有梨子 分析过程:7句话就是7 个性质判断。其中1和7、3和5、4和6是互为矛盾关系的判断。由于矛盾关系是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的,因此可以断定这6个判断中至少有三个判断是真的,三个判断是假的。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断定第2个盒子写的话“本盒子里没有梨子”是假的,从而断定出“本盒子里有梨子”是真的。第四章第四章 判断论(中)判断论(中)第一节第一节 关系判断关系判断 一、什么是关系判断一、什么是

    24、关系判断 是指断定事物(或对象)是指断定事物(或对象)与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某种逻辑关系的与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某种逻辑关系的简单判断。如简单判断。如“李某与王某是同案犯。李某与王某是同案犯。”公式公式aRb 二、关系判断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二、关系判断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为不同的类型。1,两个关系项的类型。有对称关系、反对称关,两个关系项的类型。有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系。对称关系如系和非对称关系。对称关系如“等于等于”、“同同事事”;反对称关系如;反对称关系如“大于大于”、“小于小于”;非对称关系如“熟悉”、“教唆”。2,三个关系项的类型。有传

    25、递关系、反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传递关系如“相同”、“等于”、“早于”;反传递关系如“父子”、“母子”;非传递关系如“认识”、“了解”。第二节第二节 模态判断模态判断 一、模态判断的含义:一、模态判断的含义:指断定事物(或对象)指断定事物(或对象)情况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判断。情况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判断。二、模态判断的类型二、模态判断的类型 1 必然必然P 2 必然非必然非P 3 可能可能P 4 可能非可能非P 三、模态判断的逻辑关系(图三、模态判断的逻辑关系(图50页)页)1,上反对关系:指必然,上反对关系:指必然P和必然非和必然非P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2下反对关系:指可能下反对关系:指可能

    26、P和可能非和可能非P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3 差等关系:指必然差等关系:指必然P(必然非(必然非P)与可能)与可能P(可能非(可能非P)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4 矛盾关系:指必然矛盾关系:指必然P(必然非(必然非P)与可能非)与可能非P(可能(可能P)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四、模态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图四、模态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图50页)页)1 并非必然并非必然P等值于可能非等值于可能非P 2 并非必然非并非必然非P等值于可能等值于可能P 3 并非可能并非可能P等值于必然非等值于必然非P 4 并非可能非并非可能非P等值于必然等值于必然P 第三节第三节 规范判断规范判断 一、什

    27、么是规范判断:是指陈述人们行为规则一、什么是规范判断:是指陈述人们行为规则的判断。的判断。二、法律规范判断的类型二、法律规范判断的类型 1 必须必须P 2 必须非必须非P(禁止(禁止P)3 允许允许P 4 允许非允许非P 三、法律规范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图三、法律规范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图53页)页)1,上反对关系:指必须上反对关系:指必须P与禁止与禁止P的关系的关系 2,下反对关系:指允许下反对关系:指允许P 与允许非与允许非P的关系的关系 3,差等关系:指必须差等关系:指必须P(禁止(禁止P)与允许)与允许P(允(允许非许非P)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4,矛盾关系:指必须矛盾关系:指必须P

    28、(禁止(禁止P)与允许非)与允许非P(允许允许P)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四、法律规范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图四、法律规范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图54页)页)1 并非必须并非必须P等值于允许不等值于允许不P 2 并非禁止并非禁止P等值于允许等值于允许P 3 并非允许并非允许P等值于禁止等值于禁止P 4 并非允许非并非允许非P等值于必须等值于必须P 思考:思考:关系判断与简单判断有什么不同?关系判断与简单判断有什么不同?第五章第五章 判断论(下)判断论(下)概述概述一、什么是复合判断一、什么是复合判断:就是由判断组成的判断。:就是由判断组成的判断。二、复合判断的特征二、复合判断的特征 1

    29、 由判断组成;由判断组成;2 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肢判断;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肢判断;3由特定的联系词组成不同类型的复合判断由特定的联系词组成不同类型的复合判断。如。如“和和”、“并且并且”、“或者或者”、“如果如果那么那么”、“只要只要就就”等等。等等。三、复合判断的类型三、复合判断的类型 1 基本类型:由两个简单判断组成的复合判断基本类型:由两个简单判断组成的复合判断。有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有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2 多重复合判断:有联言选言判断、联言假言多重复合判断:有联言选言判断、联言假言判断等。判断等。3 负判断:即否定复合判断的判断。负判断:即否定复合判断的判

    30、断。第一节第一节 联言判断联言判断 一、含义及特征:一、含义及特征:1、含义:联言判断是指断定若干事物或情况同时存在、含义:联言判断是指断定若干事物或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判断。如的复合判断。如“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全国人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二、类型二、类型:联言判断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联言判断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1、以联言判断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并列型、递、以联言判断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并列型、递进型、转折型。进型、转折型。2、以联言判断的逻辑结构为标准,可以分为:同主异、以联言判断的逻辑结构为标准,可以分为:

    31、同主异谓、同谓异主、异主异谓。谓、同谓异主、异主异谓。三、真假标准:从逻辑结构来分析,只有当联言肢都真三、真假标准:从逻辑结构来分析,只有当联言肢都真时,联言判断才真,否则就是假的。(图时,联言判断才真,否则就是假的。(图57页)页)四、联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四、联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联言判断的负:联言判断的负判断是指否定联言判断的判断。等值于联言肢都是否判断是指否定联言判断的判断。等值于联言肢都是否定的选言判断。公式:负判断并非定的选言判断。公式:负判断并非pq 等值判断为非等值判断为非p非非q。(图。(图58页)页)第二节第二节 选言判断选言判断 一、含义及特征一、含义及特征

    32、1、含义:选言判断是指断定若干事物情况中,、含义:选言判断是指断定若干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复合判断。如:至少有一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复合判断。如:“某甲的犯罪要么是故意,要么是过失。某甲的犯罪要么是故意,要么是过失。”2、特征:选言判断由选言肢组成,用、特征:选言判断由选言肢组成,用p、q、r等等字母表示;选言判断有特定的联系词如字母表示;选言判断有特定的联系词如“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不是就是就是”,符号为,符号为“”,表示析取;选言判断的逻辑公式为:,表示析取;选言判断的逻辑公式为:p q。二、类型二、类型 1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指在选言判断中,其选相容的选言判断:

    33、是指在选言判断中,其选言肢至少有一个是真实的,也可能所有的选言言肢至少有一个是真实的,也可能所有的选言肢都是真实的。如肢都是真实的。如“某人或者犯抢窃罪,或者某人或者犯抢窃罪,或者犯杀人罪。犯杀人罪。”2 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指在选言判断中,其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指在选言判断中,其选言肢只有一个是真实的,不可能同时为真。选言肢只有一个是真实的,不可能同时为真。如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选言判断真假的标准:三、选言判断真假的标准:1、从逻辑结构来讲,相容选言判断只要有一个、从逻辑结构来讲,相容选言判断只要有一个选言肢是真的,而且各选言肢同时为真时,这选言肢是真的,而且各

    34、选言肢同时为真时,这样的选言判断就是真的,反之,若一个选言肢样的选言判断就是真的,反之,若一个选言肢也不真,这样的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也不真,这样的选言判断就是假的。2、对不相容选言判断来讲,只有一个选言肢是、对不相容选言判断来讲,只有一个选言肢是真的,这样的选言判断才是真的,反之,若选真的,这样的选言判断才是真的,反之,若选言肢同时为真或者同时为假时,这样的不相容言肢同时为真或者同时为假时,这样的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图选言判断就是假的。(图60页)页)四、选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四、选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选言判断的负判断就是指否定选言判断的判断。1、相容选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

    35、值判断:并非pq等值于非 p非q。2、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要么pq等值于(非 p非q)(pq)。第三节第三节 假言判断假言判断 一一、含义及特征、含义及特征1、含义:假言判断是指断定事物之间存在某种条件关系、含义:假言判断是指断定事物之间存在某种条件关系的复合判断。如的复合判断。如“只有具备作案时间的人,才是作案只有具备作案时间的人,才是作案人。人。”“”“只要口服少量氰化物,就可以致人身亡。只要口服少量氰化物,就可以致人身亡。”2、特征:假言判断由两个简单性质判断组成,前一个判、特征:假言判断由两个简单性质判断组成,前一个判断是后一个判断存在的条件,分别称为前件和后件,断是后

    36、一个判断存在的条件,分别称为前件和后件,用用p、q表示;假言判断有特定的联系词如表示;假言判断有特定的联系词如“如果如果那那么么”、“只有只有才才”、“若若就就”、“当且仅当当且仅当”等。等。二、类型二、类型1充分条件:是指前件是后件存在的条件之一,有前件p就一定有后件q。如“如果浮尸是呈仰卧状态的,那么一定是女尸。”公式为:pq2必要条件:是指前件是后件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有前件p不一定有后件q,但是没有前件p就一定没有后件q。如“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公式pq。3、充要条件:是指前件p是后件q存在的唯一条件。有前件就有后件,反之,没有前件就没有后件。如“只有并且仅仅只有二人以上共

    37、同故意犯罪,才构成共同犯罪。”公式pq。三、真假标准:从逻辑角度讲,假言判断的真假标准不三、真假标准:从逻辑角度讲,假言判断的真假标准不仅在于是否有逻辑联系词,而着重在于前后件之间特仅在于是否有逻辑联系词,而着重在于前后件之间特定的逻辑关系。定的逻辑关系。(图图64页)页)1、充分条件:只有在有前件、充分条件:只有在有前件p却没有后件却没有后件q的情况下才是的情况下才是假的,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假的,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2、必要条件:只有在没有前件、必要条件:只有在没有前件p却有后件却有后件q的情况下才是的情况下才是假的,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假的,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3、充要条件:只有在有前件

    38、、充要条件:只有在有前件p却没有后件却没有后件q或者在没有前或者在没有前件件p却有后件却有后件q的情况下才是假的,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情况下才是假的,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的。四、假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假言判断四、假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指否定假言判断的判断。的负判断是指否定假言判断的判断。(图(图64页页)1、充分条件的负判断并非、充分条件的负判断并非pq等值于等值于p非非q.2、必要条件的负判断并非、必要条件的负判断并非pq等值于非等值于非p q3、充要条件的负判断并非、充要条件的负判断并非pq等值于(等值于(p非非q)(非(非p q)。)。第四节第四节 多重复

    39、合判断多重复合判断一、什么是多重复合判断一、什么是多重复合判断:是指在一个复合判断:是指在一个复合判断 中,包含了几个复合判断的判断。如中,包含了几个复合判断的判断。如“明知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或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后果发生的,就是故意犯罪。者放任这种后果发生的,就是故意犯罪。”其其公式为(公式为(pr)q。二、如何分析多重复合判断的负判断:二、如何分析多重复合判断的负判断:1、复合判断不能是负判断,简单判断可以是负、复合判断不能是负判断,简单判断可以是负判断;判断;2、逻辑分析由大到小。、逻辑分析由大到小。第五节第五节 真值表真值表一、

    40、真值表的含义:判定复合判断真值情况的图一、真值表的含义:判定复合判断真值情况的图表,叫真值表。表,叫真值表。二、真值表的制作方法:二、真值表的制作方法:1、符号化归、符号化归2、制作图表(图、制作图表(图67页)页)3、根据真值表作出结论、根据真值表作出结论思考:思考:已知“只有某甲喜欢逻辑,他才喜欢数学”、“某甲不喜欢逻辑但喜欢数学”和“某甲或者喜欢逻辑或者喜欢数学”这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为真,我们能够得到什么结论?提示:从三个判断之间的关系入手。答案:某甲既不喜欢逻辑也不喜欢数学。分析过程:1,首先确定三个判断的逻辑形式;2,分析得出第一个和第二个判断之间是矛盾关系,其中必有一真;3,第三个

    41、判断“某甲或者喜欢逻辑或者喜欢数学”为假,根据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得出“某甲既不喜欢逻辑也不喜欢数学”的结论 第六章第六章 推理论(上)推理论(上)第一节第一节 推理的概述推理的概述 一、推理的含义及特征:一、推理的含义及特征:1、含义: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依据一定的、含义: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依据一定的逻辑形式和规则,推导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逻辑形式和规则,推导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2、特征:一个正确推理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前提真、特征:一个正确推理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实,推理形式正确。二、推理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推理可以分为不同的二

    42、、推理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推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图类型。(图71页)页)第二节第二节 直接推理直接推理 一、什么是直接推理:一、什么是直接推理:指由一个已知判断为前指由一个已知判断为前提,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出一个新判断(提,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出一个新判断(结论)的推理形式。结论)的推理形式。二、对当关系推理:是指以已知的判断为前提,二、对当关系推理:是指以已知的判断为前提,按照对当关系的逻辑特征,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按照对当关系的逻辑特征,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包括性质判断对当关系推理、规范判断推理。包括性质判断对当关系推理、规范判断对当关系推理、模态判断的对当关系推理。(对当关系推

    43、理、模态判断的对当关系推理。(图图7273页)页)三、判断变形推理:是指对一个性质判断,依据一定逻三、判断变形推理:是指对一个性质判断,依据一定逻辑规则改变为一个等值的新判断的推理形式。辑规则改变为一个等值的新判断的推理形式。1 换质法:是将原判断的联系词加以改变,而产生换质法:是将原判断的联系词加以改变,而产生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具体规则有:原判断的主谓项的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具体规则有:原判断的主谓项的位置不变;改变原判断的联系词,将肯定变否定或将位置不变;改变原判断的联系词,将肯定变否定或将否定变肯定;将原判断的谓项改变成矛盾关系的概念否定变肯定;将原判断的谓项改变成矛盾关系的概念。如。如“

    44、有的合同是无效合同有的合同是无效合同”换质为换质为“有的合同不是有的合同不是有效合同。有效合同。”公式为公式为SIPSO非非P。2 换位法:是将原判断的主谓项的位置加以改变,换位法:是将原判断的主谓项的位置加以改变,而产生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具体规则有:不改变原判而产生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具体规则有:不改变原判断的性质;将原判断的主谓项的位置交换;原判断中断的性质;将原判断的主谓项的位置交换;原判断中不周延的概念在新判断中不应周延。如不周延的概念在新判断中不应周延。如“人的血是红人的血是红色的色的”换位为换位为“有些红色的是人的血。有些红色的是人的血。”公式为公式为SAP PIS 3换质位法:是指

    45、将原判断先进行换质法推理,再将新换质位法:是指将原判断先进行换质法推理,再将新判断进行换位法推理。具体规则是:在换质法和换位判断进行换位法推理。具体规则是:在换质法和换位法过程中,分别遵守各自推理的规则。如法过程中,分别遵守各自推理的规则。如“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是合法行为”换质为换质为“正当防卫不是非法行为正当防卫不是非法行为”,再,再换位为换位为“非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非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公式为:公式为:SAPSE非非P 非非PES。*变形推理的运用。变形推理的运用。例题 1、将“犯罪都是违法的”先加以换质,然后再加以换位。2、问由SEP能否推出非SOP?第三节关系推理一、关系推

    46、理的含义:是指以关系判断为前提,并以关系判断的逻辑性质所进行的推理。如以“李某和张某是同案犯”为前提,可以推出“张某和李某是同案犯。”的结论。二、关系推理的类型:仅限于间接关系推理,而且是必然性的关系推导。1、传递关系推理。前提为aRb真并且bRc真,推出结论aRc真。2、反传递关系推理。前提为aRb真并且bRc真,推出结论aRc假。思考1、对当关系推理与判断变形推理有什么不同?2、从“说谎的人是不老实的人”能否推出“不说谎的人是老实人。”?第七章第七章 推理论(中)推理论(中)第一节第一节 直言三段论推理直言三段论推理 一、三段论的含义及特征:一、三段论的含义及特征:1、含义:三段论是由三个

    47、性质判断组成的,它是借助一个共同的概念,把已知两个性质判断联结起来,并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从而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演绎推理。2、特征:三段论是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三段论中只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分别称为大词(P)、中词(M)、小词(S)。二、三段论的逻辑规则二、三段论的逻辑规则 1 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2 在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中,中词至少周延一次在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中,中词至少周延一次 3 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也不周延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也不周延 4 两个前提是否定判断推不出必然结论两个前提是否定判断推不出必然结论 5 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判断结论是否定判断

    48、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判断结论是否定判断 6 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判断推不出必然结论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判断推不出必然结论 7 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判断结论是特称判断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判断结论是特称判断三、三段论的格三、三段论的格:是指在三段论中,由于中项的:是指在三段论中,由于中项的位置不同,而构成的不同的推理形式。三段论位置不同,而构成的不同的推理形式。三段论有四个不同的逻辑格。有四个不同的逻辑格。四、三段论的式四、三段论的式:指由于组成三段论的三个性质:指由于组成三段论的三个性质判断(前提和结论)的量项、联系项的不同,判断(前提和结论)的量项、联系项的不同,因而,构成不同形式的直言三段论。因而,构成不

    49、同形式的直言三段论。五、三段论的省略式五、三段论的省略式 1、省略大前提:如、省略大前提:如“某人不可能作案,因为他某人不可能作案,因为他没有作案时间。没有作案时间。”2、省略小前提:如省略小前提:如“犯罪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犯罪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所以该被告也应当从轻处罚。罚,所以该被告也应当从轻处罚。”3、省略结论:如省略结论:如“犯罪是有社会危害性的行犯罪是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为,而这种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第二节第二节 联言推理联言推理 一、什么是联言推理:一、什么是联言推理:是以联言判断的逻辑性是以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为根据,其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判断的演绎推

    50、质为根据,其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判断的演绎推理。理。二、联言推理的类型二、联言推理的类型 1、分解式:是指以已知为真的联言判断为前分解式:是指以已知为真的联言判断为前提,从而推导出其中任何一个肢判断为真的结提,从而推导出其中任何一个肢判断为真的结论。公式为(论。公式为(pq)p(q)2、组合式:是指以已知为真的联言判断的肢组合式:是指以已知为真的联言判断的肢判断为前提,从而推导出一个真的联言判断的判断为前提,从而推导出一个真的联言判断的结论。公式为(结论。公式为(p,q)(p q)第三节第三节 选言推理选言推理 一、什么是选言推理:一、什么是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为前提,并依据选是以选言判断为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法学]法律逻辑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671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