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Ch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h 公司 治理 国际 比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公司治理机制的进化意大利公司的治理体系“家族模式”德国和日本公司的治理体系“关系模式”美国公司的治理体系“市场模式”公司治理不同模式产生的原因比较公司治理研究1 1公司治理机制的进化公司治理机制的演进是一种适应性改变的过程,是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断被现实接受并固化为制度的过程。不同国家在公司治理的进化程度上是不同的。它们在更好地适应巿场压力,并且把巿场压力转化为企业行动方面存在差异。公司治理机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模式选择。根据公司治理机制的进化过程,可以将公司治理机制分为以下三种模式:1、家族控制模式 2、关系控制模式 3、市场控制模式2 2家族控制
2、模式家族控制模式是公司治理最原始的形式。家族控制模式是企业创立家族通过复杂的交叉持股取得对公司的绝对控制。其特点是公司往往都存在着实际控制人,而经理人通常是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代表。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是,控制性股东通过控制公司的重要决策,侵犯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3 3意大利公司的治理体系“家族模式”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大利的资本主义是在很多有大股东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中非常典型的一种情况。意大利的公众公司处于一种等级制的金字塔结构中。处于最上层的是由家族控制的控股公司,控制家族可能同其他企业集团之间进行交叉持股。像菲亚特、贝纳通、好利获得这样的大型公司概莫能外。由于法律上对投票权的限制,在一
3、个控制集团内部,很少有交叉持股的现象;但是,在集团之间,交叉持股的情况比较多见。4 4意大利公司的治理体系“家族模式”金字塔形的集团控制方式是介于纯家族企业和公众公司之间的形式。一一方面,控制家族可以与集团管理者建立很强的联系,并对外部管理者实行密切的监督。另一方面,控制家族通过投票可以控制更多的其他股东,达到杠杆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代理问题是两层的:一是大股东与经理之间;一是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很多大型集团都是米兰证券交易所的上巿公司,但它们的大多数股份都处于像迷宫一样复杂的持股网络之中。意大利投资银行Mediobanca则处于大多数这种网络的核心位置。5 5意大利公司的治理体系“家族模式”
4、在米兰证券交易市场上,60%的资本是由一个大股东控制的机构持有的,巿场交易量也相当低。这样的“一股独大”的环境使得公司控制巿场不可能发展起来,因为接管40%的公司股份没有实质意义,而且,在公司章程和关联股东之间的明确的或隐含的关系中都不支持股权争夺和控制争夺。如果我们把对大股东进行认真的监督,同时能够对小股东进行必要的保护作为好公司治理的标准,那么,意大利对于小股东的保护是相当弱的。在法律上,小股东绝对处于弱者地位,没有任何有效的。巿场监管者也没有能力设计和实施出足以保护小股东的披露原则。6 6意大利公司的治理体系“家族模式”在大多数意大利上市公司中,都设有包括审计委员会在内的董事会。但是,董
5、事会并不独立于大股东,董事会虽然名义上有托管的权力和义务,但是,权力非常有限,而且在绝大多数决策中只代表大股东。在1994年进行的一次关于500家最大上巿公的调查中,83%的董事会成员认为他们是代表控股股东的。只有12%认为他们是代表小股东的。在意大利,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董事。64%的公司董事会成员是在先前的经理或企业顾问中选拔的;26%是股东或者他们的亲戚;只有6%的董事会成员与公司没有什么关系。7 7意大利公司的治理体系“家族模式”在很多国家,证券市场是吸引公众投资的地方,并且可以进行大宗股票的交易,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退出企业的渠道。但是,在意大利,巿场的这个作用是非常不足的,股票的
6、价值与企业业绩关联并不密切。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大利的机构投资者并不发达,现存的机构投资者也没有把自己的资金放入股市进行长期投资,更不是一个积极的公司治理的关注者。8 8意大利公司的治理体系“家族模式”意大利由银行控制的共同基金持有相当数量的公司股票。但被持股的公司往往属于某个联盟集团,共同基金按照其母公司事先明确的战略进行投票表决。在意大利占垄断地位的投资银行Mediobanca在其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这家银行在意大利的“关系资本主义”(crony capitalism)体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投资者倾向于向中等规模企业进行直接投资,而不是那些管理不透明的大企业。有学者曾预言,迟早意大利
7、这种股权结构的大蜘蛛网会解体,小股东将得到意大利金融巿场管理者早就许诺的保护。但是,这种顶言在今天都没有实现的迹象。9 9意大利公司的治理体系“家族模式”在意大利,银行固然是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但是,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好好”关系,银行不愿意参与到对企业的监督过程中去。意大利学者认为,在意大利的金融制度以及现有的人员和管理条件下,不能指望银行具有事前评价投资项目和事后监督控制项目实施的能力。在意大利,没有主银行制度,一个企业可以同时在不同银行获得贷款,没有像德日模式中的书银行对企业进行监管。国家对银行如何监管企业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规范,所以,银行本身是没有效率的,根本无法指望银行可以发挥公司治
8、理的作用。1010意大利公司的治理体系“家族模式”研究意大利模式对于理解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治理是非常有意义和启发性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都是在家族控制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些国家中,先前的经济常常是由许可证制度加以控制的,这有利于那些与政府比较接近的家族迅速发展起来。于是,有关系的家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个“帝国”。1111意大利公司的治理体系“家族模式”同时,在这些国家中,国有经济的巨大阴影笼罩着家族企业许多年,只是在近些年,国有企业才迅速解体和完成私有化。家族企业刚刚获得一些机会,但面临着改善公司治理的压力,家族集团希望吸引最好的管理者来经营自己的企业。但在这些国家里,公司治
9、理都非常不规范,尽管有很多这样或那样与英美或德日模式类似的规定,但实际的经济运行是另外一回事。1212关系控制模式关系导向的模式,也可以叫做“银行导向的模式”,是指股东主要通过一个值得信赖的中介组织,通常是一家银行来代替他们控制与监督公司经理的行为,从而达到参与公司控制的目的。关系控制模式,以德、日为代表,包括一部分OECD国家,特点是股权集中在银行和相互持股的企业手中,企业融资以银行系统为主,主要通过公司内部的直接控制机制对管理层实施监督。1313德国公司的治理体系“关系模式”德国之所以形成了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体制,与德国的历史传统和如下几个历史事件相关:1、普鲁士道路
10、与国家的作用;2、银行成为主要融资渠道;3、社会市场经济与产业民主。1414普鲁士道路与国家的作用正是在与法国的战争中输给了法国,德国(当时主要是普鲁士邦)才开始引发出社会改革,并出现了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鲁士道路。德国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容克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下实现的,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国家的种种政策和制度当中,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新兴工业的促进、向企业融资体系的建立,对后来德国独特公司治理体系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1515普鲁士道路与国家的作用德国人不断促进科技创新,把新发明投入到应用中,用先进科技改造落后的工业部门和生产设备。这样,技术革命使德国工业有
11、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德国成为了世界很多行业的领导者,如电力、化工、钢铁等。在这个过程中,工业界和科学技术以及教育领域还建立了非常好的互相促进、相互配合的良性互动关系。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努力帮助企业获得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德国企业也不断支持科学家的工作,很多企业的研究所和工程师都达到了很髙的水平。1616普鲁士道路与国家的作用当然,随着企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髙,对企业进行管理也成为了比较困难的事情,不是有钱进行投资就一定可以进行管理。于是,这导致了投资者和管理者职能的分离,一部分有经验的工程师成为了职业经理。逐渐地,有技术背景的人开始占据各个大型企业的领导岗位。当然,也有创业家族保留公司领导地位的
12、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家族成员通常都具有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可以有效地参与企业决策。1717银行成为主要融资渠道在今天的德国股份公司里面,银行代理投票制度非常多见。在很多情况下,不是股东出席股东大会,而是银行代表投资者进行投票,参与表决,这有如下几个原因:1、很多投资者的股权来自于银行。银行最开始是一个风险投资企业,但是,当他们贷款需要偿还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简单地向企业收取现金,而是把企业变成了股份公司,把自己的债权转化成为向大众出售的股权,获得回报;1818银行成为主要融资渠道2、小投资者在获得由银行转卖的股份之后,也往往由于相信银行而愿意把股票寄放到银行。同时,俾斯麦政府颁布了一项法令
13、,如果投资者的股票是放在银行信托账户中的,在税收上有减免。也就是说,为了鼓励德国企业在股权多元化之后还能够保持稳定,银行承担了一定的证券交易所的功能;1919银行成为主要融资渠道3、从德国历史传统上看,它不是一个资本民主非常严格的国家。在很早,德国就推行起累进表决比例和总票数最高限额 的制度。在普鲁士时代,铁路公司发展的促进者David 在印刷材料中曾对公司的表决方法作了安排。他本人赞成在他称之为的民主治理方式与贵族式治理方式之间搞折衷。折衷的意思就包括低起点或最低限额。在这个限额之下的股东将没有表决权;而超过髙起点和最高限额之后,股东将取得额外表决权;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累进比例。2020社
14、会市场经济与产业民主在德国的公司治理体系里面,有很多职工参与的内容。这与二战之后德国推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格局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德国体系中有许多劳动者或其代表参与企业管理的内容。应该认识到,德国公司治理体系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并且也将随着其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变化。2121德国的银行与公司治理德国的银行没有实现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离,银行有权收购或持有任何法律形式的公司的股份,德国的银行因此也被称为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Universal bank)。所谓全能的含义,一是作为商业银行,进行存贷款业务;二是作为投资银行,拥有企业的股权。在德国,银行持有的股份主要集中在
15、上市的股份公司身上。在德国公司治理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银行,是一些主办银行。所谓“主办银行”(hausbankhausbank),是指对企业拥有股份、发放贷款最大,并且为公司办理经常性业务的银行。在德国,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均有自己的主办银行。但一般来说,主办银行制主要体现在大银行与大企业之间。2222德国主办银行体制形成的条件1、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德国的资本市场不太发达,直接融资相对较弱,所以,企业依赖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融资。企业愿意将大量的业务转给主办银行,与银行保持稳定的关系;2、银行也需要了解企业,从熟悉的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得利益。比如,主办银行可以通过吸收企业存款、运作企业结算账户
16、、发行企业债券、参与企业外汇交易等获利,因而也愿意对企业增加贷款和承担比一般债权人更大的责任;2323德国主办银行体制形成的条件3、德国主办银行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持有企业股份。主办银行持有企业股份,才能以有影响的企业股东身份,影响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并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正是由于主办银行是企业的股东,它才会在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其他银行不愿贷款甚至收回贷款时,承担起救助企业的责任。可见,持有企业股份是主办银行制存在的基础。2424德国的主办银行体制由于主办银行对企业承担了不同于其他银行的责任,所以,企业的经营活动要置于主办银行的指导、监督之下。企业在获得贷款、开始经
17、营后,要定期向它的主办银行提供财务报表,通报投资新增生产能力状况、原材料供应状况、产销状况。银行如果发现问题,则有权要求企业提出抵押担保或停止贷款,并要求企业用产品销售收入归还银行贷款。银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还可以通过向企业派驻监事等方式,在充分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2525德国的主办银行体制银行通过持有股票、股票投票权和向董事会派出代表控制企业。德国银行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监督委员会是银行和其他大股东对公司实施影响的机构,它们直接持股和拥有的代理投票权的份额,决定了其在监事会中席位的多寡。主办银行通过监督委员会控制着公司的经理
18、阶层。但是,作为全能银行,德国银行的动机和行为是很复杂的。作为持股者和作为贷款者,其目标差异明显。虽然从理论上讲,贷款融资和长期持股相结合有助于克服利益冲突,一来它可以控制银企关系中的道德风险,二来可以减轻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却并不像理论中那样轻松,这包括如下方面的例证。2626德国的主办银行体制比如,撤资与保全财产之间的矛盾。作为股东,可以选择撤股来表达对公司业绩的不满。但对于全能银行来说,需要在流动性和控制之间权衡后果。全能银行害怕股份出售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包括害怕公司的管理层通过终止现有的银行业务来“惩罚”银行。再比如,监管动力不足。纯粹的投资者只有通过昂贵
19、的监管才能增加其股份的价值,股东持有的股份越高,他们越有动力这么做。而全能银行的这种动机却不明显。作为贷款方,理论上说为了使信用风险最小化,银行有强烈的动机监督并控制企业的管理者。但实际上,对于全能银行来说,由于有抵押或账目监督等手段,它对于管理层的干预往往只是到了他们的决策威胁到公司的生存时才显得紧要。2727德国公司治理机制的某些特点:1、控制结构是集团或群体构成的,很不透明。我们从公司股东大会的公告中很难判断出该公司的实际决策过程是怎样做出的,我们也看不清楚股东是怎样施加其影响的。银行在公司控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是一个什么机制,也不清楚。银行也没有必要进行公开披露;2、代理投
20、票和代理表决制度很典型。我们无法判断谁是背后的股东或委托人,他们的结构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银行投票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还是基于股东的指令;3、代理表决权很重要,足以保证银行在监督委员会占据席位。那么,在公司实际的决策中,监督委员会中的这些成员是代表银行这些债权人,还是代表法定股东?2828德国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双委员会制1、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类似于英美国家董事会制度,监督委员会的任务是为了股东的利益控制管理委员会,同时也保护公众利益。监事会的成员一般由股东代表和工人代表共同组成。比如在西门子公司,监督委员会共20 人,股东代表和工人代表各10人。如果银行至少持股10%,则银行管理委员会的一个成员
21、通常被选到持股公司的监督委员会里面。监督委员会的主席比一般的监事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机会对公司施加影响。在德国,有许多公司受大股东影响较大,这种股权结构决定了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指定方式,即经常由大股东指定监督委员会主席及其成员。2929监督委员会在德国公司中,股东指定监督委员会主席或成员的方式常常被认为是不好的,因为这些公司经常由股东指定个人来代表他们的权益,而不是由专家来担负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任务。如果股东不希望在监督委员会中有他们自己的代表,则可以努力给监督委员会配备在公司所有主要活动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3030监督委员会几乎总是可以在监督委员会内找到一家银行的代表,有时可以找到几家银行的代表
22、,这些代表拥有专门财务经验;监督委员会成员也常常包括一些工程师,以监督技术开发和生产方面的情况;有时也会选择一些营销专家,以负责他们的专业领域;开展国际业务的公司经常寻找在外国取得了商务经验或具有在国外工作的技能的人员作为监督委员会成员。在大多数公司中,监督委员会会按照法律要求建立一个执行委员会。3131德国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双委员会制2、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就是公司的经营班子。它的职责是选择和任命公司内部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向监督委员会进行经营活动和业绩的报告等等。在大型公司里面,管理委员会的执行委员会成员是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决策者。管理者报酬一般由固定工资和绩效
23、奖金组成,水平通常取决于利润的髙低。只有少数公司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报酬的一个组成部分。3232德国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交叉持股导致德国公司形成交叉持股局面至少有两个制度上的原因:1、德国的共同决策制度无疑有助于交叉持股现象的存在。工人不愿意把公司经营的收益分配给更多的外部投资者,而愿意把财富保留在公司内部。因为把公司收益保留在公司内部有比较多的自由现金流,有助于公司免受太大的外部压力,同时也不至于让公司老是在调整规模,使工人有被解雇的压力。交叉持股显然有助于公司保留赢余。所以,共同决定机制客观上会激励交叉持股范围的扩大;3333德国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交叉持股2、德国法律对于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持
24、有公司股份方面没有什么约束,同样对于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持有股份在法律上也没有什么大的限制。法律上对此的惟一规定是双方交互持有投票权不能超过25%。这条立法的原意是为了防止双方公司的管理层相互勾结,但实际上这条立法在现实中是落了空的。很多公司通过变通的方式都实现了相互控制的目的。并且,在实际的表决过程中,控制性股东往往不需要25%这样的数量,就可以左右公司的决策方向。3434德国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经理报酬状况报酬激励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经理的长期激励性报酬。在靠市场、靠股东作为公司控制体系原动力的国家里面,报酬激励主要采用股票认购期权的方式。但是,在德国这样的银行控制和交叉持股的体系中
25、,引入股票认购期权计划常常会因为交叉持股公司的经理们可能的相互勾结而陷入激励失效的危险。3535德国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经理报酬状况如果公司是由银行控制的,或者由于其他安排而与外部资本市场的压力隔离开来,那么股票期权计划更可能会流于形式,甚至会刺激经理人达成勾结协议。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必要的披露义务和几乎完全缺乏必要的市场机制来对公司所披露内容进行解读,股票认购期权往往在形式上的意义大于实际内容。甚至不排除它会成为经理人剥夺投资者的一个工具。因为股票期权的收益取决于股票的价格,于是,经理人就有保留利润从而增加股票价格的动机,他会减少公司的分红,甚至减少必要的投资。3636德国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经理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