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8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防治 原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八章防 治 原 则第一节预 防(治未病)预防是指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发生与传变(加重)。预防是医疗工作的首要任务,预防即是“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丹溪心法:“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中医学强调预防为主,主张“治未病”,对于强壮身体,增强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
2、个方面。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避免邪气侵害早期诊断治疗先安未受邪之地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做好预防,防止疾病发生。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邪两方面,邪气入侵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则是发病的根本原因。既然疾病发生与邪正相关,所以未病先防就必须从邪正入手。一方面提高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另一方面避免邪气侵害。提高正气 抗邪能力 未 病 先 防 避免邪气 侵害调摄精神锻炼形体起居有节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一)提高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正气的盛衰取决于体质的强弱和精神状态。因此,调神练形,增强体质,扶助正气,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关键。具体原则如下:1、调
3、摄精神 精神情志,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情绪好坏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2、锻炼形体 经常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传统的健身方法很多,如太极拳、气功、武术、体操等,对于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都有积极作用。3、起居有节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才能保持精力旺盛,身体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4、药物预防和人工免疫 服用药物,或应用药物,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素问遗篇刺法论:“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端午节,门挂菖蒲剑,路洒雄黄酒;用苍术、白芷烟熏避秽;用贯仲、板蓝根、大青叶预防
4、流感、流脑和腮腺炎;用茵陈、栀子预防肝炎等。人工免疫,十六世纪发明的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的先驱,为后世免疫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避其邪气,防止病邪侵害 病邪入侵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因此,避免病邪的入侵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内经中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避其毒气”的记载。具体措施有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防止水源和食物的污染等;疫病流行时,要尽量减少在公共场所的活动以及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等。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发生以后,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加重)。未病先防是最理想的,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使疾病治愈于初期阶段。在
5、治病过程中的防微杜渐思想,是中医预防的一个特点,是“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早期诊治 疾病初期,病情轻浅,正气未衰,较易治疗。倘若延误,病邪就会由表入里,病情由轻变重,以致病情危笃,难以治疗。因此,既病之后,就要争取及早诊治,防止疾病由浅入深,由轻变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二)先安未受邪之地 疾病传变,有规律可循,“移皆有次”,只有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而适当地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阻止病邪的传变,控制病情的发展,利于疾病的痊愈。叶天士治疗
6、胃阴不足,在甘寒养胃药中,加入咸寒滋肾阴之品,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了“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既病防变的思想。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临床据此传变规律,常在治肝的同时,配合健运脾胃之法,是既病防变原则的具体应用。第二节 治 则 治则,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法则。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制定的,对于临床立法、选方、用药,具有指导意义。治法,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治
7、则与治法不同,治则是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体现。治则与治法,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的总则,是确立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具有原则性和普遍性意义。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治法是具体的,是灵活多样的,但治法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治则。扶正祛邪是治则,在治则指导下,临床可根据不同的病证,采用益气、助阳、养阴、补血或发汗、催吐、泻下等具体治疗方法。中医学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关系、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六大治疗原则)。(内经中提出的“因势利导”、乘势利导)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
8、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治病求本”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凡治病必求于本”。本是疾病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是疾病病因、病性、病位和邪正力量对比的反映。治病求本,就是辨证论治。症状是疾病的现象,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只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着疾病的根本原因去进行治疗,才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临床运用治病求本,必须正确掌握“治标治本”和“正治反治”。(一)治标治本 治病必当求本,而不应治标。内经作者根据标本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轻重缓急的变化,提出了治标与治本的原则。标本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多种含义,在
9、医学中用以说明疾病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疾病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本质为本,现象为标。素问标本病传论:“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治标治本应分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兼治三个方面。1、急则治其标 急则治其标是指标病甚急,影响及生命或影响及本病的治疗时,要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权宜之计)例如,大出血患者,出血为标(现象),而引起出血的原因为本(本质),由于大出血危及生命,所以无论出血的原因是什么,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以治标,待血止以后,再治其本。素问标本病传论说的“中满”、“大小不利”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2、缓则治其本 缓则治其本
10、是指标缓,强调治本,是对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的治疗原则。例如,肺痨咳嗽,咳嗽为标,肺肾阴虚为本,当咳嗽不甚时(既不影响生命,也不影响工作和休息),治疗时不用止咳的方法治其标,而应滋养肺肾之阴治其本。风寒表证,疼痛不著,则强调发散风寒。3、标本兼治 标本兼治是指标本并重,若单治其标,则影响其本,而单治其本,则影响其标,故应标本兼治。例如,虚人感冒,若单用解表(发散),则有损伤正气之忧,而单用扶正,则有闭门留寇之虞,难以两全,此时应补虚解表,标本兼治。(二)正治反治1、正治 概念:正治,是指逆着疾病现象(证候性质)而治的方法,又称逆治。(逆者正治)适应证:现象与本质是相同的疾病。由于现象与本质相同
11、,所以逆其现象而治,就是逆其本质而治。正治法是临床上经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正治的原因,可能是一为好理解,二为最常用。)正治法有四,分别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对于治则和治法,要掌握含义、适应证、举例。)(1)寒者热之 含义:寒者热之是指用温热的方法治疗具有真寒之象的疾病。适用证:寒病见寒象的病变。(2)热者寒之 含义:热者寒之是指用寒凉的方法治疗具有真热之象的疾病。适用证:热病见热象的病变。(3)虚则补之 含义:虚则补之是指用补益的方法治疗具有真虚之象的疾病。适用证:虚病见虚象的病变。(4)实则泻之 含义:实则泻之是指用攻邪方法药治疗具有真实之象的疾病
12、。适用证:实病见实象的病变。2、反治 概念: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从者反治)适应证:现象与本质相反(不相一致)的病变。由于现象与本质相反,顺从假象而治,就是逆其本质而治。正治和反治都是逆着本质而治,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称为反治的原因,可能是不易理解,反常应用。)本质寒现象 真象寒象温热假热假象现象逆其本质相同相反逆治,逆其现象从治,顺从假象 反治法有四种,分别为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1)热因热用 概念:以热治热,是指用温热方法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疾病。(顺从假热而用温热)适应证:真寒假热证,阴盛格阳。例如:格阳证。(2)寒因寒用 概念:以寒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