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765898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PPTX
  • 页数:42
  • 大小:562.3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会计核算 基本理论 课件
    资源描述:

    1、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财务状况要素持续经营会计主体经营成果要素会计等式货币计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制度体制会计计量属性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分期v 会计要素亦称财务报告要素,是财务会计对象的具体构成部分。v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要素按照其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v 其中,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可以编制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根据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可以编制出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利润表。1 1、会计要素、会计要素v 会计要素

    2、的确立会计要素的确立(一)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形成过程第二章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与账户3资金资金现金现金存货存货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机器设备机器设备资资 产产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负债资金来源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占用投资者投资者债权人债权人(二)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形成过程供应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销售过程现金现金原材料原材料在产品在产品产成品产成品现金现金费用(投入)费用(投入)收入(产出)收入(产出)利润利润1.1 1.1 财务状况要素财务状况要素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时日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即称为财务状况要素或资

    3、产负债表要素。1.1.1 1.1.1 资产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特征特征:(1)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企业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 所有权,但企业具有对某项资源的实际控制支配权。(3)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v 企业的一项经济资源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才能确认为资产:(1)该资源符合资产的定义;(2)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资产构成及分类图企业资产构成及分类图1.1.21.1.2、负债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

    4、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它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一种形式。特征:特征:(1)负债是一种现时义务,它是由于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引 起的、企业目前实际所承担的经济责任。(2)负债的清偿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v 一项义务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才能确认为负债:(1)该义务符合负债的定义;(2)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3)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负债及分类图企业负债及分类图 1.1.3 1.1.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又被称为净资产净资产。由于企业组织形式不同,所

    5、有者权益有不同的名称。在我国,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称为股东权益股东权益,非股份制企业非股份制企业则将其统称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特征:特征:(1)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参与企业决策以及获得利润分配的 依据。(2)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表现为在企业清 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才能获偿。1.21.2、经营成果要素、经营成果要素 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的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即称为经营成果要素。1.2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征: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

    6、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2)收入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按其性质划分收入按其性质划分,可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如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如运输业务收入;本企业资产提供他人使用而取得的资产使用费收入,如租金收入等。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收入还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2.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特征: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流出的经济利益,是获取收入的必要代价。(2)费用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表现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或耗费。费费

    7、用用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期间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间接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销售费用1.2.31.2.3、利润利润 利润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收入扣减费用后,再加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减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后的差额。利润利润=收入收入-费用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的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如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2

    8、2、会计等式、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式会计平衡式,是指利用数学等式,对会计要素或会计项目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所做出的概括和科学的表达。在会计学中,有很多会计等式,但有两个是基本的会计等式,即反映财务状况的等式反映财务状况的等式和反映经营成果的等式反映经营成果的等式。2.1、反映财务状况的等式(、反映财务状况的等式(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2.22.2、反映经营成果的等式反映经营成果的等式:收入收入-费用费用=利润利润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进行,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企业一方面取得各类收入;另一方面也必然会发

    9、生与取得收入相关的各种费用。广义而言,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即表现为利润。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2.32.3、拓展的会计等式拓展的会计等式 在取得收入、发生费用的同时,会有以下的会计要素变动情况:(1)取得了收入,会表现为资产要素和收入要素同时增加,或者是在增加收入时减少负债。(2)发生了费用,会表现为费用要素的增加和资产要素的减少,或者是增加费用时增加负债。(3)在会计期末,按收入减费用计算出的利润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配以后,其留归企业部分(如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部分仍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反之,若发生亏损则又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变化后的会计

    10、等式仍会保持平衡。将上述变化用等式表示,则有下列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资产+费用费用=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收入收入或:资产或: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利润(收入-费用)费用)在会计期末,利润或亏损归入所有者权益之后,等式又恢复为: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v 经济业务变化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经济业务变化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资产、费用资产、费用增加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增加增加一增一减一增一减一增一减一增一减同增同增同减同减涉及等式两边的会计要素变化的,要涉及等式两边的会计要素变化的,要么同增,要么同减。么同增,要么同

    11、减。只涉及等式左边或右边会计要素变化只涉及等式左边或右边会计要素变化的,只能是一增一减。的,只能是一增一减。资产、费用资产、费用减少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减少减少结论:结论:1.经济业务发生引起等式左边等式左边(资产)或等式右边等式右边(负责和所有者权益两个项目)一增一减变化,增减金额相等,等式左边与等式右边总额保持平衡,而且连原来的总额也不会变动。2.经济业务发生引起等式左边等式左边(资产)和等式右边等式右边(负责和所有者权益两个项目)的变化,或两方的同时等额增加,或两方的同时等额减少,等式左边与等式右边总额保持平衡。3.任何经济业务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与负

    12、责和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3 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v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时也称为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或会计假定会计假定。v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反映了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和制约。确立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有效地组织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v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持续经营、会计期间会计期间、货货币计量币计量等四项。3.13.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v 会计主体通常也称为会计实体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

    13、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这一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空间范围,明确了会计人员为谁核算以及核算哪些经济业务等问题。它要求会计工作应当区分会计主体自身的经济活动和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经营者或所有者个人的财务活动。v 会计主体并非简单地等同于法律主体。个人独资企业、分公司、企业集团等,都不是法律主体,但它们都是或者都可能是会计主体。3.23.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v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按照既定的目标无限期的延续下去。这一前提,就是假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因破产、倒闭、解散等而中断经营、停业清算,它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将按既定的用途去使用,所承担的债

    14、务也将按承诺予以清偿或履行。v 持续经营这一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时间范围,它与会计主体前提密切相关。3.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v 会计分期前提也称会计期间前提会计期间前提,是指对企业持续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需要划分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该期间的账目,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v 我国的会计分期是以年为单位,并以日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起始于每年公历1月1日,截止于每年公历12月31日。同时,根据管理和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还可以将会计年度划分为若干较短的期间,如季度和月份等。v 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分期前提与持续经营前提是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互为补充,

    15、不可分离。只有设定一个会计主体能够持续地、无期限地经营下去,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3.43.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v 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记录、计量与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v 在我国,人民币是法定的货币,因此,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v 货币计量这一前提是建立在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基础之上的,它奠定了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基础。v 在会计实务中,货币计量前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使会计只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能够用货币表现并计量的方面,而不能反映其无

    16、法用货币计量的方面,如人员素质等有助于决策的相关信息。v 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分别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时间、期空间、时间、期间间和度量度量单位,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v 但这些基本前提只是根据会计实务中客观的或经常的情况,以有限的事实或观察为基础而做出的一些合理推论,并假设它们符合会计活动的规律和社会经济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的这些基本前提也可能不断拓展或修正。v 如:在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计量与币值不变前提将会受到冲击,与此相适应的某些前提或会计业务可能应运而生。4、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基础v 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指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指会

    17、计确认的时间基础.v 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收入收到了现款和费用用现款支付的会计期间。v 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应获得收入和应负担费用的会计期间。因此,在选择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时间基础时就产生了两种确认方法:一种是以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为标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为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另一种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为标准确认收入和费用 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为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一)收付实现制(一)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实收实付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核算基础。按照收付实现制,凡本期内实际收到的款项或本期内实际支付的

    18、各项费用,不论其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收入或费用处理;v 优点:优点:在收付实现制下,由于不存在应收应付的收入和费用,因而无需设置相应的递延收入或递延费用性质的账户,核算手续比较简单。v 缺点:缺点:这种处理基础不能正确和均衡地反映各期间的财务成果,一般只适用于非营利组织的核算,如行政事业单位等。(二)权责发生制(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应收应付制。在会计中,它是指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在会计核算中,由于权责发生制是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与否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因此会形成应计、预收、预付、摊销等会计事项,这些不仅对正确地反映企

    19、业各期间的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正因为如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5、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 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公允价值允价值等。A:历史成本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B:重置成本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现行成本,是指按当前市场条件,重新

    20、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C: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资产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等价物的金额-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估计的销售费用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相关税费D:D:现值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在

    21、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E:E:公允价值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属性的比较计量属性的比较6、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v 根据我国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八项:可靠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及时性。(1)可靠性可靠性 可靠性,也称客观性、真实性客观性、真实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

    22、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了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相关性 相关性,也称有用性有用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相关的会计信息应该能够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评价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过去的预期,从而具有反馈价值。(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也称明晰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这就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必须符合必要的规范,从而使某一特定的会计信息在使用者与供应者之间不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23、。(4)可比性可比性v 可比性,也称一致性一致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v 为此,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v 当然,一致性原则并不要求不同类型的业务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会计核算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会计核算依据的法律形式。依据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核

    24、算时,如果企业仅以交易或事项的形式进行会计处理,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例】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期未满以前,从法律形式上来讲,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承租人,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讲,与该项租入固定资产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控制权。因此,承租人应该将其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用。(6)重要性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以便不至于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进行详细核算,单独反映,而对于某些次要的

    25、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加工和在会计报表上揭示,可以适当简化核算或在会计报表上合并反映。(7)谨慎性谨慎性 谨慎性,又称稳健性稳健性,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面对不确定性时应持谨慎态度,不应盲目乐观,避免短期行为。具体说不应高估资产和收入,不应低估费用和负债,即要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负债,而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和资产,以便有助于保存企业的资本经营实力,巩固企业生产经营的后劲。(8)及时性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会计信息对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是有时效性的。即便是相关、可靠的信息,如果未能及时提供,对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26、而言也是没有意义的,不仅不能改进其经济决策,甚至会对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误导。7、会计核算的制度体系、会计核算的制度体系v 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会计科目表及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及编制说明以及分录举例等,是基层会计人员急需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事务处理指南。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两个层次。v 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非企业会计准则两个方面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非企业会计准则两个方面。(一)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会计准则。它包括基本准则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应用指南和准则解释准则解释4个部分

    27、。v 基本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会计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的作用,基本准则规范了包括财务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v 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具体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v 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v 准则解释是为了解决会计准则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的新情况而进行的解释说明。(二)我国非企业会计准则 非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之外的其他单位适用的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该准则于1997年5月28日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本章思考:本章思考:v 会计主体假设在理论上把主体限定了在一个空间范围,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突破了地域空间对经济交往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企业组织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览展及知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出现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主体,例如虚拟企业的出现,从而使传统的会计主本假设在这种环境下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v 因而突破会计主体假设,虚拟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问题,成为各位学者和企业管理者人心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6589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