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4讲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4讲免疫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资料 第一 单元 免疫调节 课件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第4讲免疫调节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想一想:免疫系统的组成层次中谁最重要?答案:免疫细胞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调节思一思: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参战者与作用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是否可以直接杀死抗原?答案:体液免疫的参战者是抗体,作用对象是抗原;细胞免疫的参战者是效应T细胞,作用对象是被抗原入侵的细胞(靶细胞),无论抗体还是效应T细胞,它们均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抗原多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知识点三免疫疾病及免疫学应用议一议: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与正常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的最大特点是抗体分布场所不同正常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布于血清、
2、组织液及细胞外分泌液中,过敏反应的抗体则吸附于某些细胞(如毛细血管管壁细胞)表面上。1吞噬细胞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但不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但所产生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2免疫细胞中,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判断正误1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分布的场所()。2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他们分化、成熟场所也相同()。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互独立,互不相关()。4注射免疫针剂可在人体不发病情况下获得免疫力()。5二次免疫作用强烈且迅速()。
3、答案:1.2.3.4.5.答案:答案:bca学习笔记: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1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提醒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若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未恢复。2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 源功 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
4、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提醒B细胞与T细胞的共性B细胞和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都增殖分化产生两种细胞:记忆细胞寿命长,若发现同样的抗原入侵时,可以快速增殖分化,预防接种的原理就在于此。B细胞、T细胞中DNA(基因)相同但mRNA和蛋白质不同,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高考对本考点的命题着重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B细胞)的起源与分化,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等,题目多为选择题。【典例1】能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
5、。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A BC D答案A 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效应B(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训练1】(2010全国理综)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解析T淋巴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A项正确;分泌抗体是效应B淋巴细胞的功能,B项错误;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C项正确;每一个特定
6、的效应B淋巴细胞都是由B淋巴细胞受到特定的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且只能分泌一种与这种特定抗原对应的抗体,D项正确。答案B【训练2】(2011豫南九校联考)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和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C和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解析由题图信息可推出,a、b、c、d分别为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除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外,记忆细胞也能识别抗原。记忆细胞在接受同
7、一种抗原刺激后,也能分化成产生抗体的浆细胞。B细胞和T细胞分别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和胸腺中分化、发育而成,暂时处于不增殖状态,在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继续增殖、分化。c、d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的,两者的DNA相同,其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C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类型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源头B细胞T细胞作用物质或细胞特异性抗体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促其裂解淋巴因子,促进免疫细胞发
8、挥作用作用过程联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细胞内寄生病原体,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基本丧失归纳整合2记忆细胞的二次应答的特点(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9、(4)坐标曲线图示图示信息:二次免疫产生抗体既快又多。提醒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本考点一向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所在,题目多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免疫特点及适用对象,对二次免疫反应也有较多考查。题型多为选择题,也可命制综合两类免疫反应的非选择题。【典例2】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解析抗原刺激机体后
10、,T细胞和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答案A【训练3】(2011皖南双基测试)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HIV侵入人体对尤其是有破坏作用D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解析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
11、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降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是二次免疫。答案C【训练4】(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解析E细胞是浆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答案D1免疫反应的两重性及其分类(1
12、)免疫反应具有两重性,即对人体产生有利或有害两种结果。(2)免疫系统的功能归纳免疫反应的两重性及其分类免疫反应的两重性及其分类 功 能功能正常功能过高或出错功能过低防御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过敏反应例如:药物、花粉过敏免疫缺陷症例如:艾滋病自我稳定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 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消灭突变细胞肿瘤形成2.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比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实质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出错免疫缺失特点(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2)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3)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自身组织或器官表面的某物质与某一特定抗原相似免疫器官(如胸腺)
13、先天性缺失或T细胞被攻击而大量死亡3.艾滋病(AIDS)及其预防(1)含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致病机理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2)病症HIV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之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如下图)。(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4)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
14、传播途径。4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供者与受者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或免疫实验探究题形式考查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病及免疫预防、治疗等免疫学应用。【典例3】下列为过敏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5、。(1)图中a细胞是_。(2)过敏反应的特点:_,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_。解析(1)图中显示a细胞可产生抗体,即a细胞应为浆细胞。(2)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对组织细胞构成损伤。(3)找出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过敏反应的最有效途径。答案(1)浆细胞(2)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3)找出过敏原,并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比较内容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过敏原抗原反应时机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血清、组织液、外
16、分泌液反应结果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训练5】下列关于免疫异常导致的疾病分类正确的是()。先天性脾脏缺损或发育不全所致的吞噬细胞减少症(极易发生细菌感染)某人一吃豆腐就拉肚子某人患有一种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导致肌无力A自身免疫疾病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B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C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D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解析吞噬细胞减少,极易感染,属于免疫缺陷疾病;是对豆腐过敏;是抗体对自身正常组织免疫,是自身免疫病。答案C【训练6】(2012北京东城区)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下列有关
17、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解析HIV主要感染人体的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故A、D项错误。由于HIV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很多病人因患恶性肿瘤而死亡,故B项错误。答案C 1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切除小鼠的胸腺,验证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是否存在(结论:细胞免疫全丧失,只保留部分体液免疫)。免疫学相关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免疫学相
18、关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2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1)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2)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3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1)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2)选择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3)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4)观察两组生活状况。4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实验探究为了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和作用,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实验:与免疫系统组成、功能相关的实验探究及免疫学应用探究在近年高考中呈现频率有增大趋势,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实验探究题。【典例】图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