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1207392380yun
  • 文档编号:4763797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1.0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docx》由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环境与我们 2023 新教 科版五 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三 单元 环境 我们 教案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教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2023年春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2.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3.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科学探究目标1.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2.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环境的珍贵。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教学重点:探索、记录、交流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教学难点:通过绘图梳理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地球圈层图、海洋资源示意

    2、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教师引导:同学们,你听说过“外星文明”吗?说一说你们了解到的“外星文明”的故事。学生列举“外星文明”故事,看过的有关“外星人”的影视作品。教师概括:目前,所有的“外星文明”故事都是虚构的,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除地球之外的星球存在生命,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播放视频:神奇的地球家园。教师提问:“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二、探索(一)讨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教师引导:地球上有无数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还有我们人类。那么,人类和其他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预设回答:1.地

    3、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水。2.生命都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生存。3.动物都需要食物。4.植物都需要养分。学生列举人类和其他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相互补充。生命存在的条件十分苛刻,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水、空气、温度等,但容易忽视能源、大气层等。教师补充并汇总,利用班级记录表,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二)画一画我们的地球学生画图:给学生下发无地球圈层轮廓图,请学生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填写以下内容。1.地球上的水圈提供生命所需要的水。2.地球上的大气层为动植物呼吸提供空气。3.地球上的土壤提供植物养分,利于植物扎根。4.地球上的岩石、土壤为动物提供栖息地。5.地球与太阳适宜的距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

    4、命存在。6.大气圈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大气圈阻隔了很多有害的辐射。实际上,绘画的主要内容是地球上的生物圈,还可以包括阳光、臭氧层等与生命紧密相关的事物。把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动关联起来,把前面梳理好的生存条件进行形象化表达。阅读资料阅读太阳系图和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主要包括大气、水、气候等条件。某一项条件不符,就意味着这颗星球不适合人类生存,进一步理解地球是一颗独特的星球。这个活动进一步了解地球是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的条件与地球比较接近,与太阳的距离也比较相似,即使如此,金星和火星还完全不具备生命生存的条件。三、研讨(一)学生讨论: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

    5、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什么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1.学生利用自己关于“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的画稿汇报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2.对探索部分内容进行概括和梳理,再说一说为什么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3.讨论:其中某一项条件缺失或改变,会带来什么后果?感受任何一项条件的缺失和改变,都可能使地球上的生命面临灭顶之灾。(二)学生讨论:如果我们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我们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1.有关温度的条件。2.有关呼吸的条件。3.有关饮食的条件。4.有关重力的条件。5.有关避免过度辐射的条件。6.其他方面的生存条件。与前面交流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会发觉宇宙空间站的生命支持

    6、系统极为复杂,类似于地球的环境条件都必不可少,进一步理解地球是宇宙的奇迹。四、拓展阅读“丰富的海洋资源”图文资料,交流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讨论哪些是我们原先没有想到的。板书设计3.1.地球宇宙的奇迹地球提供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物能源栖息地独特的条件,唯一的星球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2.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科学态度目标关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7、目标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教学重点:整理并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研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分析研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面临的环境问题”班级记录表、有关环境问题的视频及其他资料。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1.谈话导入:地球提供给我们宝贵的生存环境,现在的环境怎么样?预设回答:现在的环境问题很多,有很多自然灾害。2.教师追问:除了自然灾害外,人类还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学生列举环境问题,可以是他们自己观察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听说的。预设回答:()河流、湖泊的水污染。()空气污

    8、染。()野生动植物灭绝。()森林被乱砍乱伐。()沙尘暴。3.讨论交流:有些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引发的,这些环境问题又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4.提示:学生可能不太关注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教师补充介绍,如火山喷发引起的大气污染,雷电引发的森林火灾,动物过度繁殖引起的草原植被破坏等问题。最后聚焦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二、探索1.学生列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说出哪些与人类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可以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过的环保宣传、实践活动,充分交流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学生列举的环境问题种类繁多,原因复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其中,大气污染、水

    9、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环境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也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2.教师梳理:把学生列举的环境问题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其中由人类引发的环境问题做上标记。3.播放视频:教师播放有关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环境问题的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印象。4.小组讨论:分小组整理并分析这几种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各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利用气泡图进行讨论、填写。可以把教科书中的内容作为示范,用气泡图表示出来。中心圆圈填写环境问题种类,二级圆圈填写这一环境问题的表现,三级圆圈填写这一环境问题的影响。5.展示分享:各小组利用气泡图展示和讲解,与同伴分享观点,其他小

    10、组同学可以加以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教师出示北极熊困守在浮冰上的照片,讲解冰雪环境对北极熊生存的重要性。展示几十年前北极的环境图,让学生观察、比较,确认现在的北极冰山急剧缩小,给北极熊带来灭顶之灾。6.拓展学习:教师提供有关全球变暖的文字资料或视频,学生通过阅读和观看,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说一说,全球变暖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灾难。三、研讨1.研讨交流:地球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各小组就某一环境问题展开深入讨论。(1)全球变暖问题:全球变暖不断加剧,会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地球上的沿海地区将发生什么情况?可以提供海岛面积缩小、海岸线后退的相关资料,引起学生的关注。(2)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

    11、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影响交通、出行;大气污染还导致酸雨,腐蚀建筑物,使植物无法生长,给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3)水的污染和短缺问题:使人类和动物缺少干净的饮用水,使农作物得不到灌溉,供工业用水得不到保证;水污染还严重影响着水生动植物的生存。(4)垃圾问题:使环境被污染,包括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大量垃圾侵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研讨交流:上述环境问题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哪些危害?预设回答:(1)缺少食物的危害。(2)缺少干净饮用水的危害。(3)找不到栖息地的危害。(4)难以呼吸的危害。3.研讨交流: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关注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要求表达有理有据

    12、。小学生通常会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来描述,比如,乱扔垃圾,导致环境变脏、变乱;不关水龙头,导致水浪费;过多使用小汽车,导致尾气排放,污染空气等。四、拓展了解所在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如果当地存在典型的环境问题,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教师也可以布置学生了解当地的水资源问题、垃圾问题等。板书设计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水资源紧缺能源紧缺气候变暖3.3.珍惜水资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却很紧缺。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3.新技术帮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科学探究目标1.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并利用图表

    13、进行比较、分析。2.设计、制作简易的滴灌装置。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关注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滴灌装置技术能节约水资源。教学重点:阅读、计算、比较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教学难点:阅读、计算、比较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上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世界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我国部分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滴灌技术相关视频或图片。学生准备:制作简易滴灌系统的材料。教学过程:在学习本课的前几天,布置学生向父母了解家庭月用水量。老师可以先介绍水表的读数方法,如果学生不会读家里的

    14、水表数,可请家长协助,最好能拿到前几个月家庭水费收据,把记录的数据或水费收据带到课堂,作为教学素材。一、聚焦1.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但有的地方却严重缺水。播放视频: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教师提问: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可是你听说过有一些地方严重缺水吗?缺水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学生讨论:列举严重缺水的地方及缺水的情况。2.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学习资料:教师利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世界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图片内容包括非洲严重缺水的情景,如土地干裂,河流干涸;我国西北部干旱地区人们排队取水;某些地方庄稼因缺水而干枯,等等。3.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集体讨论“地球的表面有那么多的水,为什么许多地方还是缺水

    15、?”“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短缺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所以我们更应该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二、探索1.阅读资料,计算水资源状况。(1)出示地球上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饼图。请学生计算,淡水资源总量约为多少?(2)出示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请学生计算,可用淡水资源(淡水湖和河流的水资源)总量约为多少?(3)出示世界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请学生阅读,说一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在这些国家中的排位。(4)出示我国部分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找一找,学生自己所在省份的人均水资源量。2.讨论“我们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让学生

    16、通过阅读、计算、比较、分析,明确虽然地球是“水的星球”,但由于地球上大多数水无法利用或难以利用,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少,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导致水资源更显紧张,再加上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的问题堪忧。3.汇报、比较家庭用水量。(1)汇报了解到的家庭月用水量情况。请学生出示带来的家庭水费收据,算一算家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2)教师统计全班所有家庭月用水量,估算每人每天的用水量。(3)学生说一说,人均每天的用水量与猜想的相差多吗?教师提供当地人均用水量的数据,请学生把自己家的用水情况与当地人均用水情况作比较。(4)请家庭人均用水量少的同学介绍他们家节约用水的方法。4.了解全

    17、社会正在采取的措施。水体被污染,就意味着这些水很难被利用。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哪些珍惜水资源的措施?学生例举珍惜水资源的措施。教师介绍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就是非常重要的珍惜水资源的措施。教师介绍有关防污、生活节水的相关措施。5.播放滴灌视频,介绍滴灌技术产生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先进的节水技术。6.学生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怎样注意节约用水。(1)在学校里,我们如何节水?(2)怎样节约家里的生活用水?(3)怎样减少水的污染?三.研讨1.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资源有限,但种植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解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谈种植业节水的方法。2.教师结合图片,介绍现代种植业的一些节

    18、水灌溉技术。(1)地面灌溉技术,目前最普遍的地面灌溉方法是畦灌和块灌。畦灌用水量一般较小,但用水量和渗漏量随畦长而增大。(2)膜上灌,是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畦、沟全部被地膜所覆盖,从而实现利用地膜输水,并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设灌水孔渗入,给农作物供水。(3)喷灌技术,该技术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水嘴将水喷洒到地上。喷灌技术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一般能节水50%60%。(4)雾灌技术,是通过有压管网将加压的水输送到田间,再经过特制的雾化喷头将水喷洒呈雾状进行灌溉,洒水如牛毛细雨,节水、增产

    19、效果十分显著。适时引出滴灌,提供滴灌技术节水数据,引发学生关注。四.拓展设计、制作一个盆栽植物的简易滴灌装置。1.出示真实滴灌装置的图片或视频,观察滴灌装置的结构,讨论它的工作原理和节水原理。2.提供制作的材料。3.确定评价的标准。(1)要求缓慢滴水,在一定时间内滴水不超过多少毫升。(2)能半自动化灌溉。4.要求学生把制作的简易滴灌装置用于实际的盆栽植物滴灌,以检验效果。板书设计3.3.珍惜水资源水的星球水资源紧缺珍惜水资源(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少)(节约用水节水技术)3.4.解决垃圾问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

    20、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3.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调查统计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数量和种类。2.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回收利用的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2.关注垃圾的去向。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的产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评价堆肥箱设计。教学重点:调查垃圾问题,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垃圾问题调查记录表,垃圾堆和垃圾场的图片,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聚酯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等),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

    21、的物品,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学生准备:布置学生提前收集、称重、记录家庭一天的垃圾、活动手册。教学过程:学习本课之前,布置学生连续一周称重家里每天的垃圾质量,并记录。拍摄小区或村里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将照片发送给老师。关注垃圾车每天来小区收集的垃圾数量。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调查学校和附近的建筑工地产生垃圾的情况。一、聚焦1.教师展示照片:展示学生拍摄的小区或村里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2.学生介绍照片:介绍照片是在哪个小区或哪个村拍摄的;说一说拍摄时的情况、感受。3.学生观察教科书46页大型露天垃圾场图,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大型垃圾场,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对环境的影响之大。教师

    22、提问:“垃圾问题这么严重,怎样解决垃圾问题?”。二、探索1.垃圾问题调查。教师提问:“什么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预设回答:(1)家庭每天产生很多垃圾,包括许多厨房里产生的垃圾,这些垃圾被投入垃圾桶。家庭里还会有不少商品包装,一部分被丢弃,一部分可能会卖给收废品的。(2)学校里每天也会产生很多垃圾,大多数是废纸,被投入垃圾桶。(3)建筑工地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很难处理。学生小组讨论这几个问题,讨论垃圾的源头、种类、质量和最终去向。学生课前做过调查,根据“垃圾问题调查班级记录表”汇报家庭、学校、建筑工地的垃圾种类、质量和去向,教师帮助学生整

    23、理有关信息。2.家庭生活垃圾统计。学生汇报这一周内所记录的家庭每天产生的垃圾质量。学生估算: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质量。教师协助统计班级内学生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质量,以此估算全班、全校、所在城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的总量。估算的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垃圾数量的庞大。3.阅读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重点证实生活垃圾数量庞大。学生会发现,人类活动制造的垃圾比想象的多。4.出示世界屋脊上的垃圾图,海洋深处的垃圾图,著名风景旅游点的垃圾图,感受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无法避免垃圾问题,这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垃圾问题的原因。5.模拟垃圾分类。(1)教师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四分

    24、法”。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各种旧书报、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纸盒等,但不包括污染的纸巾。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玻璃片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五金零件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布帘、毛巾等。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有害垃圾是指如果不加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垃圾,比如萤光灯管、干电池、药瓶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认识不同种类垃圾标识,出示

    25、图片,学生辨认。(2)模拟分类:学生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名称写在卡片上,粘贴到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这与现在校园里、家庭里开展的垃圾分类活动很接近。因为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的垃圾名称卡片能够比较直观地展示垃圾的种类,便于学生体会垃圾的种类复杂。(3)阅读资料:阅读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利用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的垃圾名称卡片,说一说不同垃圾分别可以用哪一种方法解决。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对于解决垃圾问题,还能够做些什么。可以根据插图的提示,说一说自己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每一个学生小小的选择,会凝聚成巨大的力量。这些

    26、环保行动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认知,还应该成为他们的行为习惯。三、研讨1.研讨“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讨论:如果垃圾不分类,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回答:如果垃圾不分类,几乎无法被利用,也无法减量。讨论:垃圾分类,会带来什么好处?预设回答:垃圾分类,使一部分垃圾能够被回收利用,实际上也减少了垃圾总量。学生可能在生活中也参与了垃圾分类,通过研讨这个问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2.研讨“我们还能想到哪些减少垃圾的方法”。预设回答:(1)不剩菜剩饭,按量取餐。(学生每天能做到的事)(2)节约用纸,双面书写。(学生每天能做到的事)(3)减少购买新衣服、新学习用品。(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事)(4)不购买

    27、过度包装的商品。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列举更多的减少垃圾的方法,也能促进他们参与减少垃圾的活动。四、拓展在校园一角做一个堆肥箱,便于全体同学参与和观察。如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在家附近做一个堆肥箱。堆肥的腐熟时间比较长,当堆肥腐熟后,教师组织学生把堆肥施在花木根部。板书设计3.4.解决垃圾问题垃圾问题数量庞大:减量化解决方法:再利用(分类)种类复杂:再循环3.5.合理利用能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有一些能源是有限的。2.能源的利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3.要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科学探究目标1.讨论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2.能够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强烈的能源

    28、意识,养成合理利用能源、节约利用能源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地球上的一些能源是有限的。教学重点:研讨能源的利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关注能源问题。教学难点: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我国电能来源饼状图、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活动手册、塑料袋、温度计、记录表。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我们家里有没有停电的情况?停电了会怎样?我们家里有没有停燃气的情况?停燃气了会怎样?预设回答:夜晚停电了,家里一片漆黑,很不方便;所有的家用电器都不能用了。停燃气了,我们无法做饭、烧水。2.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哪些地方使用了能源?如果停止能源供应会发生什么状

    29、况?预设回答:做饭、开车、看电影、使用电脑等都使用了能源。如果停止能源供应,这一些都无法实现。一、聚焦1.教师提问:我们每天使用的电、燃气都源于什么?它们来自哪里?预设回答:电来自发电厂、水电站;燃气来自燃气公司。2.教师介绍:我们每天使用的大多数电来自火力发电厂,通过烧煤发电,燃气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常用的煤、石油等都是化石燃料。讨论:使用这些化石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吗?学生通过讨论并确定,使用这些化石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进而提出“怎样解决这些矛盾?”。二、探索1.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阅读“我国电能来源的饼状图”和小资料。教师提问:从“我国电能来源的饼状图”和小资料中,我们可以获得

    30、什么信息?预设回答:尽管我国目前的电能组成有热电、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但是热电(化石类能源发电)依然在所有能源中占最大比重。小组讨论:广泛使用化石能源存在什么问题?预设回答:广泛使用化石能源,一方面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另一方面,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污染空气。分组交流:为什么要关注能源?2.模拟温室效应实验。教师引导:使用化石燃料还会引发的温室效应。联系单元第二课的全球变暖问题,猜测使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关于使用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资料。组织学生做温室效应模拟实验。明确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1)实验材料:2支一样型号的温度计、1个透明塑料袋。(2)

    31、一支温度计放入塑料袋内并密封好,和另一只温度计并排放在阳光下。(3)观察温度计数值变化。(4)在5分钟内,每隔1分钟读取一次温度计的计数,并完成塑料袋内、外温度升高情况记录表。学生思考“实验中的塑料袋模拟了什么”。学生会发现塑料袋内的空气温度上升得比塑料袋外的快。据此分析,温室气体像塑料袋那样,阻止了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导致了气温升高,持续的温室效应会使气候变暖。3.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1)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度电的生产需要消耗化石能源,需要排放废弃物,所以要节约用电。节约用电,可以以使用空调为例,夏天空调调高1摄氏度,冬天调低1摄氏度,如果每天不间断使用,计算一个季度(3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度

    32、电。利用新技术节约用电,可以出示相同亮度的普通灯泡和节能灯泡,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功率,了解新技术的节能效果。(2)开发利用新能源。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水能等。关于开发新能源,先请学生说一说他所知道的新能源,然后阅读教科书中的内容,了解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环保清洁的特点;再请学生交流,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来交流。4.讨论交流,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够做什么?预设回答:随手关灯,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少开空调,建议家里使用新能源。三、研讨讨论: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节能减

    33、排的目的。各组学生选择衣食住行的一个方面开展研讨,主要从节约能源、利用新技术、利用新能源等角度去思考,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说一说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在此基础上开展班级交流,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板书设计3.5.合理利用能源化石能源新能源有限取之不尽带来污染环保清洁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3.6.让资源再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有些资源不可以再生,有些资源可以再生利用。2.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科学探究目标模拟再生纸的制作。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2.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再生纸的意义。教学重点:

    34、制作再生纸,研讨用废旧纸制作再生纸的意义。教学难点:制作再生纸,研讨用废旧纸制作再生纸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古代造纸流程图、现代造纸厂造纸流程图、多种再生纸样品、以再生纸为原料的商品。学生准备:活动手册、废报纸、纸巾、水、水杯、搅拌棒、干毛巾,事先自制的再生纸成品。教学过程:一、聚焦1.教师展示:投影展示玻璃瓶、塑料瓶上的循环标志。让学生观察,猜测这个是什么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教师介绍这些都是循环标志,玻璃瓶、塑料瓶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而另一些玻璃瓶、塑料瓶上没有循环标志,他们不是再利用的。学生交流:结合教科书52页的再生资源背景图,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资源再生的知识。2.教师介绍

    35、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教师出示再生纸,让学生观察再生纸的特点,找一找再生纸的标志。提出“怎样制作一张再生纸?再生纸对环境有什么影响?”。二、探索1.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教师展示“中国古代造纸流程”图或播放相关的视频。学生阅读、观看,了解中国古法造纸的一般流程。第一步,斩竹漂塘,竹材是古代造纸的重要来源之一,造纸的工匠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让竹材软化。第二步,煮楻足火,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再放入清水塘内漂洗;反复进行十几天,使竹子的纤维逐渐分解。第三步,荡料入帘,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然后用

    36、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纸膜。第四步,覆帘压纸,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开竹帘,这层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纸页中的水分。第五步,透火焙干,用火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思考这个造纸流程对我们制作再生纸有什么启发。2.试着做一张再生纸。学生先学习教科书中关于再生纸制作的方法,确定“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的制作程序,讨论如何进行小组分工。教师分发废报纸、纸巾、水、水杯、搅拌棒、干毛巾等材料。分组制作:小组各成员分工协作,动手制作,到晾晒为止。体验书写:教师分发事

    37、先自制的再生纸,让学生观察再生纸,说一说再生纸与普通纸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体验书写,感受再生纸的特点。3.了解造纸厂的造纸流程。观察“造纸厂造纸流程”图,了解现代造纸厂造纸流程。说一说现代造纸厂造纸流程与古代造纸流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重点比较再生纸的制造和普通纸张的制造有什么区别。结合资料阅读,组内讨论“为了节约用纸,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学生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消耗纸张,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很重要,也提倡多使用再生纸。三、研讨1.用回收的废纸制造再生纸有哪些意义。让学生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等方面交流自己的认识,也可以适当与自己的行为相结合。节约大量原材料,与普通纸张

    38、的生产相比,制造再生纸可以节约大量原材料,特别是节约大量林木,保护树林、竹林。节约能源,造纸的过程要消耗能源,制造再生纸可以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节约用水,造纸的过程要用水,制造再生纸可以减少水的使用,减少污水排放。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制造再生纸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以纸的回收利用为例,谈谈对资源再利用的看法。(1)资源再利用节约原材料。(2)资源再利用节约水和能源。(3)资源再利用节约减少废气排放。小结:资源再利用有很多好处,对保护环境有利。四、拓展1.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调查家庭废弃物回收情况,做一份统计表,在下节课进行调查汇报。2.教师引导:你们还知道哪些与资源回收和利用的有关情况。

    39、(1)玻璃制品可以回收,再生玻璃使用广泛。(2)金属制品可以回收,比新开采矿石节省大量人力物力。(3)一些塑料制品可能回收,重新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板书设计3.6.让资源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造一张再生纸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节约资源、让资源再生3.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2.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3.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科学探究目标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环境的珍贵。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

    40、对环境的依存关系。教学重点:分别以不同的身份来研讨、分析环境问题,提出改善环境的措施。教学难点:分别以不同的身份来研讨、分析环境问题,提出平衡、协调的措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城中湖治理前后的典型图片或者反映当地典型环境治理情况的某一区域图片、视频资料。学生准备:活动手册、相关资料、班级辩论会使用的小组身份桌牌。教学过程:一、聚焦谈话引入:前几课,我们都是探索、研讨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而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往往是综合的、复杂的,不同身份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可能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教师提问:自然水域中的大多数生物靠什么维持生命?预设回答:干净的水,充足的食物,安全的

    41、栖息地。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明确水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教师介绍:武汉东湖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是当地的河流、湖泊等),出示东湖水体污染严重的图片和水质恢复后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生活在自然水域周边的人们如何对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了解人类的活动对相关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提出任务:以某市成功恢复城中湖的生态环境为例,思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二、探索1.阅读资料:学习城中湖环境问题的资料,了解城中湖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城中湖原先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水体污染后的严重状况。了解20世纪90年代起对城中湖水环境的治理以及治理后的恢复情况。(1)教师提问:早先,未被污染的城中湖是

    42、什么样的?清澈见底,水草茂盛,鱼类繁多。(2)教师提问:污染后的城中湖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污染加剧,富营养化,水生生物减少。(3)教师提问:治理后的城中湖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生态环境全面恢复,生态旅游新名片。2.小组提出环境治理解决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别从湖周边生活的普通市民、湖区渔业养殖户、湖景区游船船主、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来分析环境问题,列举本组扮演的角色在加剧城中湖环境问题严重性方面的行为,并做好相关记录。(1)普通市民可能涉及向城中湖排放生活污水、倾倒垃圾等;(2)湖区渔业养殖户可能涉及向城中湖投放饲料、放置网箱,一些水产品可能死亡,因而污染湖水,养殖户也会排放生活污水;(3

    43、)湖景区游船会排放燃油引起的废气、废液,也会排放生活污水,一些游客可能会把垃圾扔到湖里;(4)房地产开发商可能会围湖造田,改变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开发商还可能会把小区的排污口架设到湖里。组织班级辩论会,各组学生从他们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提出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的三种方法。解决方法可以先从不触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来考虑,但其他小组如果利益受损,可以提出来。每个小组提出3种对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有利但对本组利益有影响的方法,组内商讨平衡协调的办法,记录下来。如,湖景区游船船主放弃燃油发动机,改为电动游船,意味着要重新投入资金购买设备,景区管理部门适当给予经济补贴;渔业养殖户减少养殖规模、搬迁养殖场地,甚至转业

    44、另谋生计,意味着政府要给予就业指导和帮助。各小组汇报交流组内商讨好的3种处理环境问题的平衡协调办法,其他小组可以质疑或补充。三、研讨1.班级讨论比较:不同小组在破坏湖区环境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不同身份的人,都会向城中湖排放废水或倾倒垃圾,但排放的量相差很大。2.不同小组提出的解决办法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不同小组提出的解决办法都涉及减少向城中湖排放污水、污物,但都会从自身利益考虑,给自己多一些便利。可以利用韦恩图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知道在湖区周边生活的人们对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而有些问题是大家共有的,比如向湖里排放生活污水。3.统计哪些解决方法被不止一次提到?哪些解决办法是相互冲突的?被不止一次提到的方法,说明大家都认可,容易达成共识。比如,把生活污水排放口改道,建造污水处理厂,但可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相互冲突的办法就需要讨论、分析、平衡、协调。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既要从“自身角色”角度提出方案,也要换位思考别人的利益。牺牲一些局部利益,服从整体的利益。4.列举作为我们个人,能够用来帮助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的一些方法,如不向城中湖里倾倒垃圾,让学生把环保知识与行动联系起来。四、拓展收集资料,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治理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板书设计3.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复杂相互关联不同身份的人们不同的立场解决办法平衡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6379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