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语文全册古诗以及解析汇总.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六下语文全册古诗以及解析汇总.docx》由用户(淡淡的紫竹语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六下 语文 古诗 以及 解析 汇总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六下古诗词1.寒食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注释】寒食: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作者简介】韩翃(hng)(719一788),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体裁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
2、里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赏析】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整个长安城的美好春景,引人遐思。作者起笔高远,视野开阔,抓住暮春时节典型之景,通过“飞”字和“斜”字,明写花、柳而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此外,按古代的风俗,寒食日要折柳插门,取的新火还往往是榆柳之火,因此写“御柳斜”,又暗中呼应了节日习俗。诗的后两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夜晚传烛图。“日暮”二字在时间上承接前两句,“汉宫”指的是就唐宫,这是唐诗中常见的以汉喻唐的写法。“传蜡烛”指的就是寒食当日,宫中传赐新火给权贵豪门,最后一句表示权贵近臣们已蒙受皇恩,表现出一派承平气象。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
3、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2.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注释】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擢:伸出。 素:白皙。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杼,梭子。 章:花纹。 零:落下。 盈盈:清澈的样子。 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作品简介】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而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所写的五言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大体可分为四类,一
4、是游子思乡、怀人;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的心理和一种及时行乐的情绪。【译文】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织机发出响声。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赏析】诗人开篇先描绘了仰望星空所见之景,进而联想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随后便沉浸于对织女的想象中,想象她是如何地忧伤难过,进而发出感慨:牵牛织女虽只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凝望,不得相会,更无法对话。诗中对织女的描绘非常细腻:“纤纤擢素手”摹状女子白皙修长的手,极富美感,“札札弄机杼”, 一个
5、“弄”字动态尽出,两句动静结合,表现出织女的娇柔、勤苦;从“不成章”到“不得语”,隐忍、静默中蕴蓄着强烈的情感,含而不露,增强了感染力。这首诗不仅感情浓郁,意蕴深沉,还大量运用叠字,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同时,叠字都用在句首,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3.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作者简介】 王建(765830),字仲初,唐代诗人。王建擅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作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
6、,思想深刻。有田家行水夫谣等诗作。【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首句借景抒情,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诗中写中庭月色,却用“地白”二字,给人以积水空明的清冷之感,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凝神伫立的望月人。第二句紧承上句,“桂花”一词暗写诗人望月,不仅点题,而且使想象的意境更加深远。“冷露”与“无声”一方面渲染出秋夜景致的轻盈无迹之感,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凝神已久。“人尽望”三字写诗人由自己的望月之感而想到天下人的
7、感受,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最后一句用一种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将全诗感情推向高潮。明明是自己在思念友人,却偏偏说“落谁家”,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含蓄蕴藉。“落”字使这份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与月光一同洒落。全诗意境悠远,情韵含蓄,令人回味无穷。4.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题。晞:指阳光照耀。阳春:指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焜黄:草木凋零枯黄的样子。【作品简介】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
8、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译文】园中的葵菜枝叶苍翠,附着于葵叶之上的朝露显得格外晶莹透亮。然而,好景不长,待到朝阳冉冉升起之后,朝露很快就要被晒干了。和煦的春天处处洒满阳光雨露,万物蓬勃无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常常担心秋季很快来临,红花绿叶纷纷枯黄凋零。江河滔滔不绝地流向东海,何时才能掉头流回西边?年轻时不抓紧时机奋发努力,等到年老时一事无成,必然会后悔,徒生伤悲。【赏析】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诗,属相和歌辞,这首诗借季节变迁、百川东去等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慨叹,劝诫世人惜时奋进。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
9、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5.马诗唐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释】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作者简介】李贺(790816) ,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
10、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诗鬼”之称,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译文】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 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的原野!【赏析】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马诗二十三首中的一首,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边塞战场的景色,“大漠”“燕山”一下就把人带到了寂寥、冷峻的边疆之地。“沙如雪”既从视觉上写出了沙漠在月光下的颜色,又从触觉上写出了夜间寒冷的感觉,让人似乎看到了空旷荒凉的大漠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闪着如雪的寒光。“月
11、似钩”则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场景。后两句借马抒情,“金络脑”象征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何当”作设问,“何当”即“何时当要”,表达出一种遥遥无期的意味,既含无限期待,又寓无尽无奈。这是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令人感慨扼腕。6.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作者简介】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有于忠肃集传世。【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
12、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石灰从开采到烧制的过程。“若等闲”写出了石灰的态度,不论是“千锤万凿”,还是“烈火焚烧”,都被看做是平常、轻松的事情。同时这也是诗人的心声:无论面对怎样的严酷考验,都能从容自如,处之淡然。诗的后两句中,“粉骨碎身”是“烈火焚烧”的必然结果,“浑不怕”与“若等闲”一脉相承。最后一句是前三句的总结,既是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根本原因,也是诗人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誓言。“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诗人自己高
13、尚的情操。石灰本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平凡的东西,于谦却独具慧眼,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稍加提炼,就赋予石灰崇高的品格和顽强的精神,借石灰石开采、煅烧、粉碎的艰辛过程,喻指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视若等闲,由此来表明自己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7.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任:任凭。 尔:你。【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著有板桥全集。【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的
14、呼啸也不动摇。【赏析】这是诗人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前两句写了竹子的特点,后两句写了竹子的品格。首句开头一个“咬”字把竹子拟人化,一个“定”字写出竹子目标之明确,“不放松”写出竹子意志之坚定,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现在人面前。第一句写了竹子的全貌,第二句则是对竹子根部的特写扎根在岩石的裂缝之中, 与第一句中的“咬定青山”相呼应,一个是整体,一个是局部,展现了画之“形”。 后两句是无法用画笔描绘出来的,却是诗人作画、作诗要表达的“神”,在诗人笔下,“磨”“击”写出加害者手段之残忍,“千”和“万”突出加害者用心之险恶,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但在“千磨万击”之下“还坚劲”,一个“还”字,
15、赞美之情顿出。“东西南北风”写的不仅是风向的不同,还有季节的变换。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无论季节怎样变换,竹子都做然挺立,坚韧刚劲。“任”写出了竹姿态之豪迈,“尔”字透出对东西南北风的蔑视。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中的竹其实是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8.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选自诗经小雅。薇,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指下雪。“雨”,这里读y。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迟迟:迟
16、缓的样子。 载:则,又。 莫:没有人。【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译文】昔日从军出征时,只见杨柳随风飘摇。如今我回来了,眼前是大雪纷飞之景。一路缓缓走来,已经是饥渴交加。我的心里充满了悲伤和哀痛,没有人能明白现在我胸
17、中的感慨。【赏析】前四句表面写出征和归来时的两种景致,实际衬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出发时是春光明媚之景,然而大好春光之下,士兵却要从军远征,对比之下,越发觉得百般凄凉;返乡时是冬季,但经历战场生死后能够安然归来,看着眼前的万物肃杀之象,反而更生出无限欣慰。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获得了更强的艺术效果。后几句写归途漫漫,饥渴交加。最后一句中的“哀”更多指的是一种复杂、难以言喻的心境。在战争中幸存的战士已经踏上返乡的路途,于是才能从容回忆起往昔的情形,但回忆的同时又看到眼前的景象,两相对比,不禁有时移世易之感,因而触景伤情,心生凄怆。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9.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渭城朝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