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资料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农业劳动力资料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劳动力 资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第六章第六章o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o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o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o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学习要点 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的作用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三、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三、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四、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四、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的作用 1 1、农业劳动力的概念、
2、农业劳动力的概念 2 2、农业劳动的特殊性、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3 3、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作用1 1、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农业劳动力的概念 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的数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的数量。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是指农业劳动力的
3、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低。思考思考?农业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力乡村从业人员?农业劳动力乡村从业人员??2 2、农业劳动的特殊性、农业劳动的特殊性(1 1)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2 2)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域性(3 3)内容的多样性)内容的多样性(4 4)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3 3、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 1)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
4、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济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2 2)农业劳动力具有能动性)农业劳动力具有能动性(3 3)农业劳动力即是重要的生产要)农业劳动力即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又是消费者。素,又是消费者。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1 1、农业劳动力供给、农业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劳动力进行农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劳动力进行农业劳动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业劳动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1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较强的经济推动力。较强的经济推动力。(2 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强)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
5、强的弹性。的弹性。(3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2 2、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状况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状况 (1 1)我国农业)我国农业(村村)劳动力数量大劳动力数量大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在直在56%56%以上,乡村劳动力总数一直以上,乡村劳动力总数一直在在4.64.6亿以上,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亿以上,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大约三分动力总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大约三分之二的水平上。之二的水平上。(2 2)我国农业)我国农业(村村)劳动力质量低劳动力质量低 据我国农民家
6、庭人口与劳动力情据我国农民家庭人口与劳动力情况所作的统计分析推断,在农村劳动况所作的统计分析推断,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1.1%11.1%,小学,小学文化程度占文化程度占36.9%36.9%,初中文化程度占,初中文化程度占43.7%43.7%,高中文化程度占,高中文化程度占13%13%。(3 3)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出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出现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据中国社科院发布20192019年人口与劳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动绿皮书。中国七成农村无青壮劳力可中国七成农村无青壮劳力可转移转移绿皮书指出,绿皮书指出,3/4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只有
7、力可转移,只有1/41/4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年劳动力可转移。这个比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71.6%71.6%、76%76%和和76.4%76.4%。3 3、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1 1)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规模和构成。(2 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3 3)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农业劳动力
8、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4 4)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同样是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同样是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要因素。要因素。三、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三、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1 1、农业劳动力需求:、农业劳动力需求:是指在现存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和是指在现存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保证经济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发展和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整个社会对农业劳动力总量和质量的整个社会对农业劳动力总量和质量的整体需求。整体需求。农业劳动力需求包
9、括农业劳动力需求包括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两个方面。数量和质量需求两个方面。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是指农业部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再生产所必需的农业劳动力达门维持再生产所必需的农业劳动力达到一定的数量。到一定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需求:农业劳动力的质量需求:是指农业部是指农业部门维持在生产对农业劳动力文化、技门维持在生产对农业劳动力文化、技能及健康等达到一定的素质。能及健康等达到一定的素质。2 2、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特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特点:(1 1)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动时间的季节性。(2 2)农业劳
10、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的复杂性。(3 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在提高、)农业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减少。数量在减少。3 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1 1)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的需求的大小。业劳动力潜在的需求的大小。(2 2)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状况。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状况。(3 3)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四、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
11、四、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 1 1、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 2 2、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3 3、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较大差异。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一般规律一、农业劳动力的一般规律一、农业劳动力的一般规律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一、农业劳动力的一般规律一、农业劳动力的一般规律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动。主要方式有主要方式有部门转移部
12、门转移和和空间转移空间转移。(一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1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步下降。(2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取决于农业相对非的快慢,从根本上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3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
13、趋势:第一阶段使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一阶段使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相对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1 1、刘易斯模式、刘易斯模式2 2、拉尼斯费景汉模式、拉尼斯费景汉模式3 3、托达罗模式、托达罗模式4 4、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5 5、吉佛的引力理论、吉佛的引力理论6 6、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论1、刘易斯模式、刘易斯模式 19541954年,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年
14、,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第一个理论模式动力流动的第一个理论模式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展。(1 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2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3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4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
15、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5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阿瑟阿瑟刘易斯的就业转换理论:刘易斯的就业转换理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需支付与传统农业维持生存相应的工只需支付与传统
16、农业维持生存相应的工资。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消失为资。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止。传统农业部门逐渐摆脱了剩余劳动传统农业部门逐渐摆脱了剩余劳动力的负担得以挣脱贫困,并开始了真正力的负担得以挣脱贫困,并开始了真正的增长发展。此时,二元结构的经济转的增长发展。此时,二元结构的经济转换成为同质即一元的现代经济。换成为同质即一元的现代经济。刘易斯模式的不足刘易斯模式的不足(1 1)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忽视农业的)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忽视农业的发展。发展。(2 2)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就业机会
17、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现代工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比例始终是不变。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比例始终是不变。(3 3)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失业。不存在失业。(4 4)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在刘易斯模式的基础上,在刘易斯模式的基础上,拉尼斯、费景汉提出了自己拉尼斯、费景汉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力流动模式。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的劳动力流动模式。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
18、为以下三个阶段:(1 1)第一阶段: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第一阶段: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2 2)第二阶段: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第二阶段: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制度工资的阶段。至关重要至关重要 (3 3)第三阶段:劳动边际生产率等大于不变制度工)第三阶段:劳动边际生产率等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资的阶段。2、拉尼斯费景汉模式、拉尼斯费景汉模式拉尼斯费景汉模式的不足拉尼斯费景汉模式的不足(1 1)假定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假定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并且工业工资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并且工业工资水平是不变的。水平是不变
19、的。(2 2)假定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假定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6、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 舒尔茨和夏斯达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舒尔茨和夏斯达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认为释人们的迁移行为。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认为收益是指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收益是指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交通、住宅、实物等方面益;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交通、住宅、实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和非货币成本(迁移是减少的收入以增加的支出)和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