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于氏头穴丛刺针法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746080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PPT
  • 页数:20
  • 大小:4.0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于氏头穴丛刺针法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氏头穴丛 刺针 课件
    资源描述:

    1、于氏头穴丛刺针法1于氏头穴丛刺针法于氏头穴丛刺针法 头针丛刺的创立 治疗区的划分 针刺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治疗区划分优势于氏头穴丛刺针法 利用头针治病,虽然古代已有,它多和肢体腧穴同时应用,是全身腧穴的一部分。把头部腧穴,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提出,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于致顺教授在多年来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于致顺头针,提出“针场”假说、头部腧穴分区法七区划分法、丛刺长留针针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头穴透刺法。于教授认为十四经循行均可通达头部,刺激头穴,可以起到调节气血、阴阳的综合调节作用,治疗十四经及五脏六腑疾病。并采用透经、透穴起到一经带多经、一穴带多穴的整合作用,提出了“针场”

    2、的存在。在“针场”假说和头穴透刺研究的基础上,于致顺教授结合脑的功能及古典医籍,提出了头部治疗区划分的新思路,将头部划分成七个治疗区。在相应的刺激区,采用丛刺、长留针、间断捻转的 方法治疗中风偏瘫(脑卒中),可提高疗效。于氏头穴丛刺针法 于氏头穴丛刺针法是以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神经解剖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在头部相应治疗区进行“丛式”的针刺治疗,并以间断行针和长留针为特点的治疗脑梗死的头穴针刺方法。头穴治疗疾病,是选用脑的体表及其临近的腧穴或治疗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它能能调节脑、尤其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以治疗脑源性疾病为主。适应症:如中风病、小儿脑瘫,头痛,肢体麻木、失语、皮层性多尿

    3、、眩晕、舞蹈病、癫痫、脑瘫、震颤麻痹等。于氏头穴丛刺针法 头针丛刺的创立 治疗区的划分 针刺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治疗区划分的优势于氏头穴丛刺针法部位:百会透前顶,与左、右神聪,及再向外左、右各1寸向前透刺。其直下有中央前回、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及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的一部分。主治: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包括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及各种疼痛),大、小便障碍,空间定位障碍,失用症及癫、狂、痫等。顶区顶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 部位:从前顶至囟会(或囟会至前顶)及其向左、右各及寸的平行线。其直下为额上回,额中回的后部。主治: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肢体浮肿、皮温变化等)、木僵状态及书写

    4、不能等。顶前区顶前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部位:从神庭至囟会及其向左、右各1及2寸的平行线。其下为额叶的前部。主治:精神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迟钝、缺乏自制、注意力不集中、智力障碍、性格改变、欣快易怒等,以及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障碍,睡眠障碍、癫、狂、痫和其它神志变化。额区额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部位:强间透脑户、与其平行的旁开1寸向下透刺,其直下为枕叶。主治:视力障碍及眼病。枕区枕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 部位:脑户透风府、玉枕透天柱。其直下为小脑。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共济失调。枕下区枕下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 部位:头维下方0.5分、顶骨结节前下0.5寸及其二者之间。其直下为额下回的后部、颞上回、颞

    5、中回、角回等。主治:主要应用于各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眩晕症等。颞区颞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部位:风府、风池及其二穴之间。其直下为延髓。主治:主要应用于以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的延髓麻痹,以及语言障碍。项区项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 头针丛刺的创立 治疗区的划分 针刺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治疗区划分的优势于氏头穴丛刺针法七区划分法优势七区划分法优势一、部位要求不严格,只要在治疗区内,部位差一点也同样有效,向那个方向针刺都可以。二、因为头穴是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还可以选用脑电图、大脑地形图以及CT等异常部位的体表进行治疗。三、还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分析是大脑那个部位的病变,就选用其头皮的响应部

    6、位。于氏头穴丛刺针法丛刺长留针法优势丛刺长留针法优势根据病情在相应的刺激区,采用丛刺(平行在帽状腱膜下一寸至一寸半,每区刺入35针),长留针(610小时左右)、间断捻转(留针期间捻转12次),无论从刺激面积、刺激强度,还是刺激量的保持上都优于传统针刺方法,这是头穴丛刺优于其他头针疗法的一个重要特点。采用头穴丛刺区域性治疗,突破了传统针刺对头部经穴点或线的刺激治疗,改变了头部经穴重复针刺的弊端,实现了头穴选取从“点”或“线”到“面”的飞跃,对“场”或“针场”作用的有益 探讨,既便于取穴,有加强了 针刺效应,提高了临床疗效。于氏头穴丛刺针法 头针丛刺的创立 治疗区的划分 针刺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治

    7、疗区划分的优势于氏头穴丛刺针法1、进针方法:采用长时间留针间断行针法,用直径0.40 1.5(40mm)2.0(50mm)寸的毫针,常规消毒后,按上述穴区向前或向后透刺,常规进针法刺至帽状肌膜下,刺入1.01.5寸。一般项部皮肤至脊髓腔为50mm,所以不得超过40mm。2、丛刺:在一个治疗区内,同时刺35针。3、长留针:针后快速捻转,200转/分钟,每根针捻转1分钟,留针68小时。留针期间,开始间隔30分钟捻转1次,重复两次,然后每间隔两小时捻转1次,直至出针。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4、起针:刺手挟持针柄轻轻捻转松动针身,押手固定穴区周围头皮,如针下无紧涩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慢出针。

    8、出针后需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针刺操作方法针刺操作方法于氏头穴丛刺针法 头针丛刺的创立 治疗区的划分 针刺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治疗区划分的优势于氏头穴丛刺针法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以防感染。2.治疗时需掌握适当的刺激量,注意防止晕针,尤其取坐位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和表情。3.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出血引起有昏迷、发热、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须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再行头针治疗。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偏瘫者,宜及早采用头针及体针结合治疗。凡有高热、急性炎症和心力衰竭等症时,一般慎用头针治疗。5.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起针时须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如有出血及皮下血肿出现,可轻轻按揉,促使其消散。6.可配合电针、艾灸、按压等法进行施治。于氏头穴丛刺针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于氏头穴丛刺针法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4608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