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专题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解析版).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近代 西方 政治文明 演进 解析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专题七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 【高频考点呈现】【高频考点呈现】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 考点二 美国联邦共和制 考点三 法国和德国的代议制的确立 考点四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高频考点剖析】【高频考点剖析】 考点考点一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考点回顾考点回顾 1.前提:1688 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2.标志:1689 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发展:18 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形成。 4.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5.意义 (1)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
2、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考点深化考点深化 1.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多元一体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 (2)议会至上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 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以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3)国王“统而不治”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
3、力有限,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 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4)内阁是核心,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全体内阁成 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2.英国代议制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 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 案 ,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 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 17 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 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 “光荣革命”后
4、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 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 (2)趋势: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 增强。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考题印证考题印证 1 (2019北京高考22)1924 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 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案】B 【解析】由材料“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
5、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可知议 会已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时政府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故选 B 项;结合所学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 不信任案,政府就要垮台,排除 A 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掌握最高权力,排除 C 项;美国三权分立 体制下总可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排除 D 项。 2 (2019天津高考5) “光荣革命”后直到 1832 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 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中“地方权贵通
6、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 ,可知 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故选 D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之后, 权利 法案通过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权力,即国家最高权力中心在议会,排除 A 项;普选权是说对任 何一个成年人而言,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等情况,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但是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直到 1969 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选举,排除 B 项;议会 是国家权力中心,它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组织形式,不属于专制独裁范畴,排除 C 项。 考点考点二二 美国联邦共和制美国联邦共和制 考点回
7、顾考点回顾 1.背景:邦联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面临着维护共和制及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2.确立:1787 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及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政体。 3.体现原则 (1)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分权制衡原则:防止专制,维护民主。 (3)民主原则:选举。 4.局限性: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 5.意义: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美国长期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考点深化考点深化 1.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与协调的矛盾 (1)体现的原则 联邦制原则: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联邦政
8、府与州政府 的权力都是由宪法赋予的,各州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 中央集权原则:美国 1787 年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拥有国防、外交等一切大权,把美国由一个松散的 邦联,变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分权制衡原则: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三者 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 民主原则: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对选民负责;人民对政府进行制约与监督。 宪法至上原则: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 (2)协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在强调联邦政府权力的同时,地方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 大州与小州:参议
9、院议员不论州大州小,每州两人,众议院议员则按人口比例,由选民选举产生。 南方与北方: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人口,印第安人不算人口。 2.美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1)从政体形式看,英国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为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2)从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看,英国国王是世袭制、终身制;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实行任期制。 (3)从国家元首地位看,英王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 首脑、军队总司令。 (4)从政府产生方式看,英国议会选举,首相组阁,首相是政府首脑,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 任命,总统是政府首脑和国家权力中心。 (5)从政府首脑
10、与议会关系看,英国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美国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总统与内阁不 对国会负责。 考题印证考题印证 1 (2019江苏高考16)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 准宪法情况见右图。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答案】A 【解析】“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可知体现的是在宪法确 立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故 A 项正确;各州的矛盾和分歧无法消除, 因而后来爆发
11、了南北战争,故 B 项错误;美国 1787 年宪法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故 C 项错误;邦联 政治体制在美国独立后就正式建立,故 D 项错误。 2 (2018海南高考18)1874 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 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 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 A 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12、,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 B 项错 误;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 C 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 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 ,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 制体现了制衡原则,故 D 项正确。 考点考点三三 法国和德国的代议制的确立法国和德国的代议制的确立 考点回顾考点回顾 1.法国民主共和制 (1)背景: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2)确立:1875 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 选
13、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4)影响: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确立:1871 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 (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 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 (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 考点深化考点深化 1法国代议制政体确立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长期性、曲折性 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过程示意图 法国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激烈,政权在两者之间交替频繁、政局动荡。 共和派与君主派经过长期的斗
14、争,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2)原因 政治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 经济原因: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阶级原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 强大。 外部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及英国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 (1)特点 只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 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 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 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
15、军国主义色彩。 (2)成因 历史原因: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 现实原因:资本主义起步晚,发展不充分,软弱的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 们在国际市场上同他国展开竞争。 考题印证考题印证 1 (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 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 革命( )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
16、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知在启蒙思想家 关于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更注重于追求社会平等,故选 D 项;材 料强调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创性,美国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 A 项;材料强调法国大革命较之英 美的不同点,美国和法国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民主政治,排除 B 项; “根除了”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法国大 革命后多次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排除 C 项。 2 (2017海南高考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 1906 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 打扮
17、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 “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 钱给我。 ”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 出当时德国( )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德国老鞋匠借助皇帝的权威欺骗,这一个别事件不能反映社会全貌,不能体现出德国社会 秩序的混乱,故 A 项错误;1906 年德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虽然具有专制色彩,但是并不同于专制体 制, 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老鞋匠假扮军官骗取钱财的事,没有涉及政府官员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态度, 不
18、能反映出政府官员纪律松弛,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皇帝和军队在德国社会的至高无上地位,反映出 德国社会军国主义的盛行和弥漫,故 D 项正确。 考点考点四四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考点回顾考点回顾 1.马克思主义诞生 (1)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肯定阶级斗争,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号召无产阶级联合。 (4)意义: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2.巴黎公社 (1)两个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选举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2)失败原因:主观没有接管法兰
19、西银行,没有发动农民;客观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 (3)两大经验:坚持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考点深化考点深化 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普法战争失 败后的法国巴黎, 外有敌军侵略, 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 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当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因而巴黎公社革命只不过是特殊条件 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2)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 够推动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