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诫子书》课件(张).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723319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PPTX
  • 页数:20
  • 大小:990.9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诫子书》课件(张).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诫子书 子书 课件
    资源描述:

    1、下面诗文写的是谁?下面诗文写的是谁?1.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2.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神仙之概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3.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诸葛亮诸葛亮(181234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字孔明孔明,号卧龙,号卧龙,琅琊阳都人,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三国

    2、时期著名的著名的政治政治家、军事家家、军事家。早年避乱隐居,刘备三顾茅庐,始出,早年避乱隐居,刘备三顾茅庐,始出,后助刘备联吴抗曹,成三分天下之势。刘备死后,后助刘备联吴抗曹,成三分天下之势。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心辅佐后主刘禅,数次北伐,最后病死于诸葛亮尽心辅佐后主刘禅,数次北伐,最后病死于军中,谥军中,谥(sh)(sh)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他的一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他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生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还被称为他还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古今第一贤相”。代表作有代表作有出师表出师表后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诫子书等。等。15 诫子书夫夫/君子

    3、之行,静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修身,俭/以养德。以养德。非淡非淡泊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无以致远。夫/学须学须静也,才静也,才/须学也,非学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无以成学。成学。淫淫慢慢/则不能则不能/励精,险躁励精,险躁/则不能则不能/治性。治性。年年/与时驰,意与时驰,意/与日去,与日去,遂遂/成枯落,多成枯落,多/不接不接世。悲守世。悲守/穷庐,将穷庐,将/复何及!复何及!fynsub 夫夫 君子君子 之之 行行,静静 以以 修身,俭修身,俭 以以 养德。养德。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

    4、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以节俭来培养品德。助词,用于句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首,表示发端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品德高尚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行指操守、品行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夫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1)阐述“静”的价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阐述“静”的价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5、致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实际上在说明“静”的重要性。(1)阐述“静”的价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静以修身(连词,表目的)非非淡泊淡泊 无以无以 明志明志,非宁静无以,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译文: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译文: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没有什么可

    6、以拿来,没办法明确志向明确志向达到远大目标达到远大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广才,才,非志无以成学。非志无以成学。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增长增长淫慢淫慢 则不能则不能 励励 精精,险躁险躁 则不能则不能 冶性冶性。译文: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译文: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修养性情。放纵懈怠放纵懈怠振奋精神振奋精神轻薄浮躁轻薄浮躁修养性情修养性情年与时年与时

    7、 驰驰,意意 与日与日 去去,遂遂 成成 枯落枯落,多,多不不 接世接世,悲守穷庐,将,悲守穷庐,将 复复 何何 及及!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坐守着那穷困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疾行,指迅速逝去疾行,指迅速逝去意志意志于是,就于是,就凋零,衰残。比喻人凋零,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对社会有贡献对社会有贡献又又怎么怎么1.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

    8、用意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2.2.文章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哪一句?文章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哪一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的?这几个方面是如何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的?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展开论述的?A.A.就就学习学习和和做人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B.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静”字,修身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要静,学

    9、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躁”字,把字,把“静、躁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4.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么关系?立志: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习: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惜时: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需先立志,之后必须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

    10、想成才,需先立志,之后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志志”是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5.5.第四句话阐明了什么?作用是什么?第四句话阐明了什么?作用是什么?从反面论述说明不从反面论述说明不“静静”即即“淫慢淫慢”和和“险躁险躁”的害处,的害处,实际上在说明实际上在说明“静静”的重要性。的重要性。6.6.第五句话表达了什么内容?第五句话表达了什么内容?讲述了不珍惜时间的后果,从反面论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讲述了不珍惜时间的后果,从反面论述珍惜时间的重

    11、要性,告诫儿子珍惜时间,勤学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告诫儿子珍惜时间,勤学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7.7.诸葛亮希望儿子宁静、淡泊又希望最终儿子能明志致远而诸葛亮希望儿子宁静、淡泊又希望最终儿子能明志致远而“接世接世”,如他自己当年隆中隐居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后来出山成为蜀国丞相,这是如他自己当年隆中隐居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后来出山成为蜀国丞相,这是否矛盾?应该如何理解?否矛盾?应该如何理解?不矛盾。(不矛盾。(1 1)“淡泊淡泊”不是弃世不是弃世,“宁静宁静”也不是慵懒。其目的在也不是慵懒。其目的在静心于学,修身养性,进而服务于社会国家,所谓致远,是因达于天静心于学,修身养性,进而服务于社会国家

    12、,所谓致远,是因达于天下而远下而远,因泽于后世而远。是积极向上因泽于后世而远。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催人奋进的。文章思路总结文章思路总结1.1.论点: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论点: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2.论证论证(1 1)阐述)阐述“静静”的价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价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 2)治学(须)治学(须“静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面)才,非志无以成学。(正面)(3 3)修身(戒)修身(戒“躁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淫慢则不能励精,险

    13、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论证(从反面论证“静静”的重要性)的重要性)3.3.结论:劝诫儿子惜时勤学结论:劝诫儿子惜时勤学提出论点提出论点正(静)反(躁)论正(静)反(躁)论证(治学、修身)证(治学、修身)劝诫惜时勤学劝诫惜时勤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的?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1)阐述“静”的价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文章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哪一句?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第四句话阐明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14、?非淡泊 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歇后语、诗句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歇后语、诗句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

    15、亮借箭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有借无还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古今异义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集中精力,不分散精力;今义:(环境、心情)安静)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年与时驰(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今义:治理)意与日去(古义:随同;今义:给,参与。)意与日去(古义:消失;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2)一词多义 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非志无以成学(动词,立志)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遂成枯落(变成,

    16、成为)(3)虚词夫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静以修身(连词,表目的)淫慢则不能励精(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那么”)将复何及(疑问代词,怎么)非淡泊 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本文的中心句是 。将复何及(疑问代词,怎么)诸葛亮希望儿子宁静、淡泊又希望最终儿子能明志致远而“接世”,如他自己当年隆中隐居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后来出山成为蜀国丞相,这是否矛盾?应该如何理解?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将复何及(疑问代词,怎么)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

    17、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结论:劝诫儿子惜时勤学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本文的中心句是本文的中心句是 。2.诫子书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表达对儿子教诲与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表达对儿子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3.诫子书诫子书中阐述中阐述“学、才、志学、才、志”关系的句子关系的句子是是 。4.诫子书诫子书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产生不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利影响的句子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诫子书》课件(张).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2331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