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河中石兽》同步创新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 文档编号:4721638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8.7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河中石兽》同步创新教案.doc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中石兽 河中 同步 创新 教案 下载 _七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河中石兽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4.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5.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结论。重点难点1.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齐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

    2、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文言文,它同样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纪昀(17241805),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做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2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

    3、生跟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3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并抄写词语。圮(p) 募(m) 棹(zho) 杮(fi) 湮(yn) 啮沙(ni)溯流(s) 欤(y) 曳(y) 铁钯(p) 臆断(y)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合作研讨1朗读课文。个别学生读或者集体读。2看课文注释,试译课文。疏通重点句子的含义。古今异义阅十余岁(古义:经过,经历;今义:阅读)盖石性坚重(古义:因为,原因是;今义:有遮蔽作用的东西)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求之下流,固颠(古义:副词,固然;今义:坚固)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物理学)一词多义

    4、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之一老河兵闻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词类活用棹数小舟(名词用作动词,划船)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用作名词,洪水)句式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省略句: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目标导学三:探究故事的道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下面问题,深入探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

    5、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2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文章划分层次。明确:文章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写的。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原地水中和下游找没有找着。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第四层:由事到理,说明遇事不能主观推断的道理。3对于落入水中的石兽,人们提出了几种方法,理由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请大家根据内容填写下面表格。寻找方法人物寻找的地点理由结果第一种寺僧原地

    6、水中不可得第二种寺僧顺流而下以为顺流下矣无迹第三种讲学家原地沙下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失败第四种老河兵求之于上流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果得于数里外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明确: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和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5如何看待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明确:在打捞石兽这件事上,寺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

    7、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唯有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6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明确: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判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时也诠释了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目标导学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1对于课文,我们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产生疑问。阅读下面这则资料,谈谈你

    8、的看法。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明确:对于书上的知识和古代的知识,我们不能不加思索就接受,要独立思考,善于质疑思辨,提出切合实际的看法。2你还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判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学交流这类小故事。示例: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课文告诉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判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中石兽》同步创新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21638.html
    云出其山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