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管理会计教案第3章 本量利分析.doc

  •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 文档编号:472110
  • 上传时间:2020-04-17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管理会计教案第3章 本量利分析.doc》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管理会计教案第3章 本量利分析 管理 会计 教案 分析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本本-量量-利分析利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本本-量量-利分析概述利分析概述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在成本性态划分的基础上,就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分析。 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或图形揭示售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及利润等有关因 素之间内在、规律性的联系。 意义在于: 企业运营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取得利润,而利润是售价、销量、成本及销售组合等因素 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量利分析就是研究这些因素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内部规律, 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 管理决策,如项目决策、利润规划、预算编制、经营决策的制定等。以便优化管理者的决策 管理与控制。 (二)本-

    2、量-利分析的重要假设 1、成本按性态划分且采用变动成本法假设 2、相关范围假设 3、模型线性假设 4、产销平衡假设 5、品种结构假设 6、营业利润假设 (三)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 1、贡献毛益 Contribution margin 、 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2、贡献毛益率(CMR) 概念:贡献毛益总额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贡献毛益占产品单价的百分比。 意义:每一元销售收入所能提供的贡献毛益份额。 公式: 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 =单位贡献毛益/单价100% 3、变动成本率 概

    3、念:变动成本总额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变动成本与单价百分比。 意义:每一元销售收入所耗用的变动成本份额。 公式: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与贡献毛益率关系: 贡献毛益率=1-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1-贡献毛益率 第二节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盈亏临界点分析 (一)关于盈亏临界点 Break-Even-Point (BEP) 、保本点、即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业务量点 意义在于:企业的销售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得到“贡献毛益” ,它首先用以补偿固定成本,如 果贡献毛益刚好等于固定成本, 说明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状态, 此时的销售量即为盈亏临界点

    4、。 说明:除销售量外,单价、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都会对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的状态产生影响。 (二)表现形式 BEP 的销售量 BEP 的销售额 盈亏临界点销量实物量 V=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价值量 V=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率 (三)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 1、安全边际指标 安全边际是指正常或预计的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量。它们是正指标。 表现形式: 安全边际销售量,简称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销售额,简称安全边际额 安全边际率 2、安全边际率与销售利润率 当销量达到盈亏平衡点时,固定成本被全部补偿; 安全边际的销量为企业创造利润 销售利润

    5、=安全边际量单位贡献毛益 =安全边际额贡献毛益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 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又叫“危险率” 、 “开工率” ,是指盈亏临界点业务量占企业正常销售量的 百分比。 (四)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 第三节第三节 实现目标利润的本实现目标利润的本-量量-利分析利分析 实现目标利润的模型 企业实现目标利润应完成的业务量。 “保利点”分析 (一)税前目标利润模型: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目标利润+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二)税后目标利润模型(保净利模型) : 税后利润(净利)=税前利润(1-所得

    6、税率) 税前利润=税后利润/(1-所得税率) 单价保净利量 贡献边际率 所得税率 目标净利润 固定成本 保净利额 单位贡献边际 所得税率 目标净利润 固定成本 保净利量 1 1 第四节第四节 本本-量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 (一)本量利关系中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 影响利润主要因素:SP、VC、V、FC 敏感性分析目的确定引起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各因素变化的临界值 即销量和单价的最小允许值和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最大允许值 根据 CVP 关系基本公式:P=V(SP-VC)-FC 当 P=0 时,推导出个因素盈亏临界值公式: V=FC/(SP-VC) SP=(VVC+FC)/V

    7、=VC+FC/V VC=(VSP-FC)/V=SP-FC/V FC=V(SP-VC) 例题:某音像公司生产销售世界著名影片 DVD,SP=10 元,VC=6 元,预计全年固定成本 200 000 元,计划销量为 500 000 张,全年利润为 1 800 000 元。 利用以上数据计算各因素的变化允许值,并说明意义。 1、销量最小允许值 50 000 张 V=FC/(SP-VC)=200000/(10-6) 实际销量只要完成计划的十分之一,企业可以保本 2、单价最小允许值:6.4 元 SP=VC+FC/V=6+200000/500000 单价不能低于 6.4 元或者单价下降幅度不能低于 36%

    8、否则会亏损 3、单位变动成本最大允许值为 9.6 元 VC=SP-FC/V=10-200000/500000 单位变动成本有 6 元上升到 9.6 元,企业利润由 1800000 降至零 4、固定成本最大允许值 2 000 000 元 FC=V(SP-VC)=500000*(10-6) 结论:V、SP、VC、FC 的变动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程度存在差别: 较小变动会引起利润较大程度变动的因素:敏感因素 较大变动但对利润影响不大的因素:非敏感因素 测定各因素敏感程度的指标为敏感系数 某因素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 作用在于了解各因素中那些对利润影响强那些弱,分清主次,

    9、确保利润完成。 例题分析: 某企业生产单一产品:V= 5000 件,SP=50 元, VC=20 元,FC=60 000 元,利润=90 000 元 上述因素 V、SP、VC、FC 均增长 20%,则各因素敏感系数分别为: 1、销售量敏感系数: V 增长 20%:v=5000(1+20%)=6000 件 P=6000(50-20)-60000=120 000 利润变化百分比=(120 000-90 000)/90 000=33.33%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33.33%20% =1.67 2、单价: SP 增长 20%:SP= v=50(1+20%)=60 元 P=5000(60-20)-6000

    10、0=140 000 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 (140 000-90 000)/90 000=55.56% 单价的敏感系数= 55.56%20% = 2.78 3、单位变动成本 VC 增长 20%:VC= v=20(1+20%)=24 元 P= 5000(50-24)-60000=70 000 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70 000-90 000)/90 000=-22.22%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 =-22.22%20%=-1.11 4、固定成本: FC 增长 20%:FC= 6000(1+20%)=72 000 元 P=5000(50-20)-72000=78 000 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 (7

    11、8 000-90 000)/90 000 =-13.33%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13.33%20% =-0.67 各敏感系数排序: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是不是敏感系数都遵循这种排列顺序呢? 将上述例题单位变动成本变为 30 元,固定成本变为 50000 元,其他条件不变,则目标利润 变为 5000*(50-30)-50000=50000 元,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变为: 销售量敏感系数=2 单价敏感系数=5 单位变动成本系数=-3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1 排序变为: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根据推导,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公式如下: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FC/P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V*VC)/P 单价的敏感系数= (V*SP)/P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V(SP-VC)/P 一般说来,企业若要盈利,V*SPV*VC,且 V*SPFC,且 V*SP 必然大于 V(SP-VC),故四因 素的排序一定是单价的敏感系数最大, 其他因素之间的排序视产品成本构成特点与利润空间 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管理会计教案第3章 本量利分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211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