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总论部分1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代诗歌鉴赏-总论部分1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鉴赏 总论 部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四课时四课时 1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其中人物形象又有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所以,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考点阐释考点阐释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方宅”“
2、草屋”)。事物形象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如于谦的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这一物象也折射了抒情主人公自己,其与诗中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具有同一性,不过是用曲笔,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隐藏在物象的背后。(2 2)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基本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上的艺术效果。(3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
3、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方法。2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其局限性。(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包括对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以及诗歌局限性的评价,还包括一些富有一贯性的意象和情感倾向的评价。对作品涉及的背景现实和作者的经历、主张、志向等要有所了解,对各类古
4、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形成属性认识,对一些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典故传说也要有所了解。随着古诗鉴赏越来越受人们关爱,拟题人在选材和命题方式上也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就连答案有的省份也尝试不作硬性规定,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行;设题时往往比较偏爱那些能调动学生潜能、体现学生个性、注重主观发挥的题目。改革力度加大,推陈出新加快,百花齐放,各呈异彩的春天就要来临。纵观近几年高考对古诗词的考查,可以发现下面的命题特点:(一)古诗词文本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曲的文学样式和顶峰时代不再严格挂钩,回归文本,回归文学。但是,相比较而言,取材于唐宋诗词的较多一些,元清次之。随
5、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选材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名家的非名诗和非名家的好诗逐渐成为命题人员热衷的选点,2006年的湖南卷甚至将红楼梦中的诗也选来进行赏析命题,可谓是别具匠心了。(二)命题的诗、词、曲的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等多个侧面,所反映的社会领域也空前的宽广。(三)所命试题,选用的作品多为抒情和哲理特点较为突出的佳作,篇幅一般不长,所选古体诗的篇幅大约也只与律诗的字数相当。(四)主观题仍然是命题形式的主流,只有2005年和2006年的北京卷,2006年的上海卷兼而采用了客观题,其余均为主观试题的形式,并且试题也已经由简答题发展到了简析题上,甚至出现了简述题。
6、题量一般在13题。(五)对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的考查是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目的命题重点,对“形象”相对较少,“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比较均衡。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虚词”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则主要体现在常见技巧上。真题回放2010年湖南省高考试题年湖南省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好事近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好事近 陆游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qin)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四时足。
7、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江北。【注】本词写于作者【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岁时东归江行途中。答:答:“蓑蓑”字勾连字勾连“新绿新绿”,“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解析:南宋陆游,大家非常熟悉,考核点在于解析:南宋陆游,大家非常熟悉,考核点在于“炼字炼字”。“炼字炼字”的关键在于把握这
8、个字所引领的画面和情感,紧扣内容的关键在于把握这个字所引领的画面和情感,紧扣内容和写法作答。和写法作答。(1)(1)赏析上片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映一蓑新绿”句中句中“蓑蓑”“”“映映”二二字的巧妙之处。字的巧妙之处。(4(4分分)(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答: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了两个环境,再套上相应的答题模板,就能很快搞定。2008年湖南高考卷年湖南高考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龙标野宴龙标野宴王昌龄王昌龄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诵,青山明月不曾空。莫道弦歌愁远诵,青山明月不曾空。【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1 1、两首诗都有一、两首诗都有一“愁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李白诗中
10、的答:李白诗中的“愁愁”是怀人之愁;它是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全诗的“诗眼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王昌龄诗中的“愁愁”是远谪之愁;作者是远谪之愁;作者以以“愁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水的旷达之情。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黄氏延绿轩 明明高启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注芜,丛生的草芜,丛生的草第(第(1)“葱葱葱葱”、“靡靡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答案: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
11、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答案: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解析:在语境中解析:在语境中“葱葱葱葱”、“靡靡靡靡”写写“春雨后水边草木之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貌”,是是不难看出的;,是是不难看出的;“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是叠是叠音词的一般表达效果,放在哪里都可这么说。音词的一般表达效果,放在哪里都可这么说。第(第(2 2)“一时放春入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解析:问解析:问“情景情景”与问与问“画面、景象、景物画面、景象
12、、景物”略有不同,略有不同,问问“情景情景”就是问意象,问情中之景、景中之情,上句就是问意象,问情中之景、景中之情,上句“开帘开帘”,这一句说,这一句说“放入放入”,是带有人情的。,是带有人情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色。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
13、作用?(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方法点拨】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方法点拨方法点拨】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通
14、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关系是:关系是:“就砚旋研墨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
15、笺因而褪去了颜色褪去了颜色。2012年上海市高校春考语文试卷(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9分)阙题刘眘(shn)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影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注阙题:缺少题目。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14.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2分)A山居即兴B咏物寄意C暮春思归D青溪怀古答案:答案:A15.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作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3分)答案:青溪蜿蜒,两岸弥漫的是青草绿叶,繁花点缀其间,春意浓郁,仿佛与溪水一样悠长。细解:貌似考查形象思维,其实还是需要思辨的
16、:“春”的含义是什么?“春”这个抽象的概念作者用青溪来作比(较喻),化抽象为形象,内涵丰富、含蓄而生动活泼。因此,我们在还原情境时,在要求的40个字以内,必须得描写出实的“春”,虚的“春”实的“春”好写,虚的“春”怎么写就颇费心机了。从所给的答案来看,“春意浓郁,仿佛与溪水一样悠长”,句子不通,既是“浓郁”,怎么又是“悠长”?我觉得可以这样写:春意盎然,虽青溪淙淙地流向白云处。答案:诗句描写了一幅静美的春景:对着山路的门无人打扰,读书堂坐落在柳荫深处。这样的景色寄寓了作者闲适淡泊的情怀。细解:这类题目的答题模式是:景的特点概括+具体描述+寄寓的情感。难点在概括(“一幅静美的春景”),正确理解画
17、面(对着山路的门无人打扰,读书堂坐落在柳荫深处),情感的准确表达(作者闲适淡泊的情怀躲到深山做“读书”这种“无用”的事情,说明衣食不愁,心境平和,故曰闲适淡泊)16.16.就诗中画线的句子,从情景关系角度写一段就诗中画线的句子,从情景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鉴赏文字。(4 4分)分)备考指南备考指南(一)依托课文诗词,拓展鉴赏知识(一)依托课文诗词,拓展鉴赏知识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都是古代经典的诗词,这些诗词所体现出高中语文教材所选都是古代经典的诗词,这些诗词所体现出来的鉴赏技巧和思维方法很典型,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借鉴性。来的鉴赏技巧和思维方法很典型,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借鉴性。这些诗词绝大多数
18、指定要背诵,如果在背诵的同时,能够对其鉴这些诗词绝大多数指定要背诵,如果在背诵的同时,能够对其鉴赏的技巧了如指掌。那么枯燥的鉴赏概念就会变得有血有肉、生赏的技巧了如指掌。那么枯燥的鉴赏概念就会变得有血有肉、生动具体了。比如品味动具体了。比如品味“炼字炼字”,可以用杜甫诗,可以用杜甫诗蜀相蜀相“映阶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为例,分析两句为例,分析“自自”和和“空空”的的妙处,把握好妙处,把握好“炼字炼字”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同样品味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同样品味“诗眼诗眼”可可以用杜甫诗以用杜甫诗旅夜抒杯旅夜抒杯中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19、为例。为例。品味品味“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可以用杜甫诗可以用杜甫诗登高登高为例。品味抒情方式也为例。品味抒情方式也可以用可以用旅夜抒怀旅夜抒怀为例:为例:“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反其是反其意而作,立意含蓄;而意而作,立意含蓄;而“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两句则即景两句则即景自况,以抒悲情。自况,以抒悲情。“品味细节品味细节”可以借鉴杜甫诗可以借鉴杜甫诗客至客至中中“盘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品味。品味“意境意境”可以借鉴王维可以借鉴王维诗诗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总之,如能对所学诗词的鉴赏知识加以归类,总之,如能对所学
20、诗词的鉴赏知识加以归类,并能举一反三,自然能运用自如。这应该是我们坚持立足课本的并能举一反三,自然能运用自如。这应该是我们坚持立足课本的指导思想,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指导思想,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蜀相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这两句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有情中景,景中情。“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以乐景写哀情。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
21、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但官职的确是因老且多病而不得不永远休止了。此联上句与“岂有文章惊海内”(客至)一样,既是自谦之词,又有自豪之意。下句与“罢官亦由人”(立秋后题)一样,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质上是抒发愤慨。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这,而是由于不被任用。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胸怀经济,故云名岂以文章而著;官以论事罢,而云老病应休。立言之妙如此。”“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如此人生落拓,到处飘泊,像个什么?就像
22、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诗人自叹身世飘零,无论是身后之名,还是生前之功业,似乎都游离于他。当这种悲愤交集的情感,外化投射在一只飘零于茫茫天地之间的白鸥时,诗人晚年飘零、孤独、寂寥的形象,便由此铸就了。“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二)辨认鉴赏区域,积累课内外(二)辨认鉴赏区域,积累课内
23、外词词 1 1了解诗词的基本体式类别。了解诗词的基本体式类别。(1 1)从体裁上分)从体裁上分: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即格律诗。注意时代,: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即格律诗。注意时代,唐以前只有古体诗,唐以后古体诗,近体诗并存)和词。唐以前只有古体诗,唐以后古体诗,近体诗并存)和词。(2 2)从表现方式分)从表现方式分:有抒情诗,叙事诗。:有抒情诗,叙事诗。(3 3)所选题材分)所选题材分:有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送别诗、闺怨:有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咏物诗、怀古诗、哲理诗等。诗、咏物诗、怀古诗、哲理诗等。2 2掌握一定术语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
24、内行话”。(1 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2 2)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后呼应等。(3 3)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语情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语情语、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
25、写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4 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犀利老练等。(5 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