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吕氏春秋·察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714887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PPT
  • 页数:66
  • 大小:363.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吕氏春秋·察传》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吕氏春秋·察传 春秋 察传 课件
    资源描述:

    1、察察 傳傳審察傳聞夫句首語氣詞,表下文要發議論。得言課本注釋:“得”應作“傳”。察審察。“察”是仔細看,看清楚。正因為“察”有仔細看,看清楚的意思,所以才有“視”“觀”“察看”等說法。(郭錫良本898頁)察察 說文:“察,覆也。從宀、祭。”徐鍇繫傳“察,覆審也。從宀,祭聲。”段玉裁注:“從宀者,取覆而審之,從祭為聲,亦取祭必詳察之意。”視:近看,引申出“視察”義。望:遠看,引申出“盼望”義。觀:有目的地看,引申出“欣賞”義。見:“視”“望”的結果。睹:“見”的同義詞(但少用)。看:探望、訪問。辨視、望、觀、見、睹、看教材第一冊220頁玃:大母猴。注意:母猴的性別。“沐猴而冠”。故狗似玃,玃似母

    2、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大過過,犯錯誤。“大過”,犯大錯誤。課本注釋為“用如動詞”之說,不可取。注意翻譯時句法成分的轉換。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所以 之所以(一)古代漢語裏的“所以”主要有兩種意義。第一種意義比較具體,大致和現代漢語的“用來的方法”,“憑它來的”等相當,說明“怎樣”。例如: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輸)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來源:郭錫良本古代漢語333頁 “所以”的第二種意義比較抽象,用來表示原因,大致和現代漢語的“導致的原因”相當,說明“為什麼”。例如: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也。(荀子哀公)所以

    3、之所以(二)來源:郭錫良本古代漢語333頁 例一是先說結果,後說原因,“吾所以為此”的意思是“導致我這樣做的原因”,“所以”之前還可以加上“之”字,如果說成“吾之所以為此者”,意思完全相同。後兩例是先說原因,後說結果。所以 之所以(三)來源:郭錫良本古代漢語333頁 用“所以”來表示原因,現代漢語還一直沿用,但一般只限於先說結果,後說原因,而且一般只用“之所以”來表示,例如“敵人之所以不肯退出歷史舞臺,是由它的階級本性決定的。”所以 之所以(四)來源:郭錫良本古代漢語333頁而:連詞。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不聞矣。之代詞,指代“鮑叔”和“沈尹筮”。霸動詞,做(諸侯的)盟主。身自身,自

    4、己。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一)史記管晏列傳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

    5、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二)史記管晏列傳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三)“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史記管晏列傳 孫叔敖、沈尹莖相與友。叔敖遊於郢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沈尹莖謂孫叔敖曰:“說義以聽,方術信行,能令人主上至於王,下至於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說義調均,以適主心,子不若我也。子何以不歸耕乎?吾將為子遊。”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一)呂氏春秋不苟沈尹茎:与他篇的“沈

    6、尹筮”“沈尹蒸”“沈尹巫”等实为一人。沈尹莖遊於郢五年,荊王欲以為令尹,沈尹莖辭曰:“期思之鄙人有孫叔敖者,聖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荊王於是使人以王輿迎叔敖,以為令尹,十二年而莊王霸。此沈尹莖之力也。功無大乎進賢。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二)呂氏春秋不苟 (文)種止句踐曰:“夫吳太宰嚭貪,可誘以利,請間行言之。”於是句踐以美女寶器令種間獻吳太宰嚭。嚭受,乃見大夫種于吳王。種頓首言曰:“原大王赦句踐之罪,盡入其寶器。不幸不赦,句踐將盡殺其妻子,燔其寶器,悉五千人觸戰,必有當也。”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一)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二)嚭因說吳王曰:“越以服為臣,若將赦之,此國

    7、之利也。”吳王將許之。子胥進諫曰:“今不滅越,後必悔之。句踐賢君,種、蠡良臣,若反國,將為亂。”吳王弗聽,卒赦越,罷兵而歸。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智伯,晉哀公時的權臣,和韓、趙、魏並稱爲晉國的四大家。張武,智伯的家臣,他勸説智伯糾合韓魏,把趙襄子圍在晉陽。趙襄子用張孟談的計策,暗地聯合韓魏,滅了智伯。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熟:深入,周詳。成語“深思熟慮”。論:研究。其:指代“言”,“言論”“說法”。凡是聽到傳聞的言辭,一定要仔細辨別,這種言辭涉及到人的,必須要用常情事理去檢驗它。復習:“議”“論”之別 “議”著重在得失,所以“議”的結果往往是作出決定;“論”著重在是非,

    8、所以“論”的結果往往是作出判斷。“議”往往是許多人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交換意見;“論”不一定要有許多人在一起。作為名詞用時,“議”和“論”更有分別:“議”是建議,而“論”是評論或議論。n來源:課本1066頁:辨議,論。正 主管人,長。如古代樂官之長稱“樂”。儀禮大射:“樂命大師曰。”後世有村”“裡”。(課本227頁)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問”的句式分辨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孟孫問孝於我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子貢問君子司馬牛問君子孟武伯問孝“足/腳”的替換演變(一)“腳”的詞義發展和取代“足”的過程頗為複雜。從先秦起,“腳”就存在著泛指人體及動物下肢的傾向,在東漢魏晉

    9、南北朝時期,這一用法得到空前的發展,並取代了相應的文言詞“足”,當時“腳”的詞義和今天的吳方言類似。這是“腳”字歷史發展的第一階段。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5758頁 “腳”進一步發展成為專指腳掌,是唐以後的事(但在六朝後期的北方話中已經可以看出端倪),是它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並未在所有的方言裡都完成,直到今天,吳方言仍停留在第一階段的狀態。“足/腳”的替換演變(二)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5758頁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一)時間名詞+者 (語氣詞“者”)在時間詞“今”“昔”等字的後面也常常用“者”字。(課本364頁)“者”的另一種用法是放在數詞或時間詞之後表示一定的範圍或種

    10、類。(郭錫良本330頁)傳教:傳播教化。教、化 教是教育,化是教育所產生的影響,有時候“化”還可以指潛移默化,二者並不相同。因此,“因俗以成化”不能說成“因俗以成教”。(課本1076頁 辨(二)教,化。)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二)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舉:推舉。草莽:等於說草野,指民間。進:推薦。以為:以之為,用他作。課外補充:草莽的含義草叢。亦指草木叢生的荒原。草野;民間。與“朝廷”“廊廟”相對。孟子萬章下:“孟子曰: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趙岐注:“民會於市,故曰市井之臣;在野居之曰草莽之臣。”(漢語大詞典9/370371)課外補充:草、

    11、艸、屮 草 說文解字27頁:“草,草斗,櫟實也。一曰象斗子。從艸早聲。”艸 說文解字15頁:“艸,百芔也。從二屮。”屮 說文解字15頁:“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古文或以為艸字。讀若徹。凡屮之屬皆從屮。”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和調和。五聲即宮商角徵羽五音。以連詞,來,連接有事理關係的前後兩項,前項是手段,後項是目的。通調和。八風八方之風,又叫八卦之風,指陰陽之氣。服歸服,順服。重黎又欲益求人*益(古今字)“益”的反義聚合為“損”(課本428頁)*求人尋找人。與現代漢語意義不同。表示“尋找”這一概念,上古漢語用“求”“索”等,現代漢語用“找”。在魏晉南北朝,則常用“覓”和“尋”

    12、。(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130頁)李斯諫逐客書:“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精:本義是上等的細米。這裡是“精華”的意思。節:這裡是“關鍵”的意思。古人很重視音樂,認為音樂的興廢,是一個國家治亂的關鍵。“節”詞義引申的方式節約法度節操節奏節氣關節木節竹節本義:竹節。第一組:用於樹木,則為木節;用於動物,則為關節與“竹節”的共同點:堅硬突出處。第二組:用於時日,則為節氣;用於音樂,則為節奏與“竹節”的共同點:事物的分段處。第三組:用於道德,則為節操;用於社會,則為法度;用於行為,則為節約與“竹節”的共同處:約

    13、束。“節”的引申分析故 唯 聖 人 為 能 和 樂 之 本 也。夔 能 和 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許維遹認為:故唯聖人 為能和,和,樂之本也平:課本注釋“使動用法”,沒有必要。平,就是 “平定”“安定”的意思。一而足:而,用於主謂之間,表示假設。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一)“夔一足”歧義結構:夔|一足;夔一|足 這個歧義結構的產生與“一”“足”的多義性有關。“一”作為數詞,可以作謂語,也可以作定語;“足”,既可以是名詞,受“一”這個數量詞的修飾;也可以是形容詞,作謂語。“夔一|足”,主語是主謂詞組“夔(人名)一”,謂語是形容詞“足(足夠)”,是一個敘述句。也可

    14、以理解為緊縮複句。“夔|一足”,主語是“夔”(人名),謂語是定中結構“一足(腳)”,是一個描寫句。“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二)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踸踔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莊子秋水)憐:羡慕。蚿:xin多腳蟲,俗稱百腳蟲。踸踔:chn chu跳躍貌;跛行貌。“夔一足”的另一種可能性(一)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山海經大荒東經)“夔一足”的另一種可能性(一)宋之丁氏家無井 丁氏:丁姓人家。(上古時期)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姓是不變的。而氏

    15、的變化很大。戰國以後,人們往往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而為一,到了漢代,通稱為姓,而且自天子以至於一般平民就都可以有姓了。(郭錫良本510511頁)而出溉汲 出,出門,在家外面。溉,灌注。汲,從井中打水。溉汲,就是打水。“溉”“汲”意義的側重不同。常一人居外(一)“居”是定居,“住”是暫住。“住”是比較後起的詞。它的反面是“去”。“去住”等於說“去留”。在這點上“居”和“住”的差別較大。唐代“住”已有“定居”的意思。杜甫曲江詩:“故將移住南山邊。”在這種情況下,“居”和“住”是同義詞。只是後來“居”成為文言,“住”成了口語。“宿”指臨時寄宿或投宿。現在“宿舍”的“宿”距古義已經很遠了。(課本第三冊

    16、1200頁辨居,住,宿。)表示“居住”這個概念,上古用“居”(作者注:有時也用“止”“處”等),現代漢語用“住”。“居住”是新舊成分的合璧詞。這個交替過程也發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一般認為,先秦文獻中沒有“住”字。常一人居外(二)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288頁:“居、止/住”條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穿:開鑿,挖掘。說文解字152頁:“穿,通也。從牙在穴中。”告:告訴。報、告、語、誥的區別 (1)報,告。“報”字一般用於覆命,“告”字用於告訴,所以它們的差別頗大。(2)告,語。在“告訴”的意義上,“告”與“語”是同義詞,但對上就只能用“告”,不能用“語”。(3)告,誥。“告”與

    17、“誥”同音同義,後來分化了:告上為“告”,告下為“誥”。課本第一冊45頁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聞而傳之:聞(之)而傳之 有|聞而傳之|者國人道之 道述說。“道”字還有述說一義。走在道路上是一個行走的過程,而述說是一個說話的過程,與引導的意思有類似之處。(郭錫良本571頁)聞之於宋君教材:使動用法。漢語大字典17861787頁:“聞奏,使君主知道。正字通耳部:聞,凡人臣奏事於朝,亦曰聞。”漢語大詞典第12卷103104頁:“聞1指使君主聽見,謂向君主報告。亦泛指向上級或官府報告。”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使:使用,役使,使喚。對(復習)(一)回答在上的提問。注意:有時“對”並

    18、不是真回答什麼問題,只是在上的說了,在下的接著說,也叫“對”。注意:在古代漢語裏“對”字一般只用於對上回答,對下回答則不用“對”。(課本第二冊586頁)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得一人 這個結構產生歧義,與“夔一足”不同。有時,語句特定的語境之中有特定的含義,把同一語句放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把特定語境的臨時義解讀為常見義,就會產生誤解。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1527頁作“求能之若此,不若無聞也。”注云:高注:無聞則不妄言也。畢沅曰:孫疑是“求聞若此”。奇猷案:孫說非也。“求能之若此,不若無聞”,猶言求賢能而得之傳聞,不加審察,即信以為真,不若無聞於所傳。改作

    19、“求聞”,殊不辭。高謂“無聞則不妄言”,亦非。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之:動詞,去。“之、如、適、往、赴”之別,見課本320頁。史記:記載歷史的書。涉河:過黃河。子 夏 曰:“非 也,是 己 亥 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是己亥:這是己亥。是,代詞。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見課本注釋。至 於 晉 而 問 之,則 曰,晉師己亥涉河也。(問)之:之,代詞,指代“己”與“三”、“豕”與“亥”相混的情形。形近而訛的事例在古籍中非常常見。魯魚亥豕 劉尹謂謝仁祖曰:“自吾有四友,門人加親。”謂許玄度曰:“自吾有由,惡言不及於耳。”二人皆受而不恨。(世說新語品藻)回變四友(一)

    20、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527頁回變四友(二)尚書大傳曰:“孔子曰:文王有四友,自吾得回也,門人加親,是非胥附(使疏遠者相親附)邪?自吾得賜也,遠方之士至,是非奔走邪?自吾得師也,前有輝,後有光,是非先後邪?自吾得由也,惡言不入於耳,是非禦侮邪?”校注:“四友”字當為“回”,與下句一例,形近故誤耳。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527頁唐寅變庚黃(一)薛蟠笑道:“你提畫兒,我才想起來。昨兒看見人家一張春宮,畫的著實好,上面還有許多的字,也沒細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黃畫的。真真的好的了不得!”寶玉聽說,心下猜疑道:“古今字畫也都見過些,那里有個庚黃?”紅樓夢第二十六回唐寅變庚黃(二)想了半天,不覺笑將起來,命人取過

    21、筆來,在手心裏寫了兩個字,又問薛蟠道:“你看真了是庚黃?”薛蟠道:“怎麼看不真?”寶玉將手一撒,與他看道:“別是這兩個字罷,其實與庚黃相去不遠。”眾人都看時,原來是“唐寅”兩個字,都笑道:“想必是這兩個字,大爺一時眼花了也未可知。”紅樓夢第二十六回以訛傳訛的語言學考察 以上三個事例說明,語言文字在傳達信息的時候,句法、語境、文字等任何一個方面的誤讀,均可導致信息傳播的失敗。因此,對文獻、傳言解讀時應注意“驗之以理”的原則,不應輕信,而應“熟論”,最大可能地保證信息傳播的有效性。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辭:言詞,話。類:像。經:劃分界限,這裡指界,界線。然則何以慎?(一)“然則”,本來是指示代詞“然”和連詞“則”的連用,意思是“這樣就”或“既然如此,那麼”,多用於對話。用“然則”的句子往往是順著上文的語意,申說應有的後果。後來“然則”變為凝固的形式,可以認為是一個詞,相當於“那麼”。(郭錫良本344頁)“然則”中的“然”字也是表示“如此”。“然則”實際上等於說“如此,就”。(課本453頁)何以:怎麼,詢問方法。然則何以慎?(二)緣物之情及人之情緣:本義是衣邊飾,古代的一種花邊。引申 為循著,順著。情:說文解字217頁:人之陰氣有欲者。引申為事物的規律和人的情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吕氏春秋·察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1488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