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耳听觉特性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712288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PPT
  • 页数:34
  • 大小:280.5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耳听觉特性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听觉 特性 课件
    资源描述:

    1、人耳听觉特性n一、人耳的构造n二、我们如何感知声音n三、人耳对声音的响度感觉n四、人耳对声音的音调感觉n五、人耳对声音的音色感觉一、人耳构造 耳壳:阻抗匹配n外耳 耳道:传导 耳膜:接收声波振动n中耳 听小骨:杠杆放大 圆形窗n内耳:耳蜗:形成神经脉冲,形成听觉一、人耳的构造n看书:P45 图4-2n人耳结构功能类比:P46图4-3 外耳:拾音;中耳:放大;内耳:信号分析n最新研究:日前柏克莱实验室的科学家首次绘制出了人类内耳用于控制听觉和平衡的蛋白质结构。人类的耳朵被誉为自然界最精密的“机械”,其耳内的蛋白质结构,轻薄如细丝,称为蛋白质纤维,它能将声音的机械振动转变为可以为大脑所识别的电子信

    2、号。虽然它们仅有4纳米宽,160纳米长(一纳米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米),但一旦它们受到损害,那么人的听力将受损。科学家利用电子断层摄影术(electron tomography),绘制了几百张不同的角度的蛋白质结构图,并将它们重构成为一个三维立体复合图。绘制出的结构图像显示,人的内耳里有大量的长着听觉细胞感受体(hair bundle)的毛细胞。这些听觉细胞感受体在耳膜振动时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摆动,就像微风拂过时麦子的随风轻摆。通过近距离地放大可以看到,每束听觉细胞感受体由单独的被称为“静纤毛”的纤毛组成。相邻的静纤毛由蛋白质纤维联系起来,也称为“端部联结”(tip links)。当静纤毛开始摆动,

    3、端部联结被拉伸,从而在一瞬间打开了一个传声渠道,允许带正电荷的离子进入毛细胞,从而引起神经传递物质释放,最终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为大脑所识别。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简单看作是由机械地振动,引起传声渠道的开放,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并最终为我们以蝉鸣、鸟叫或是人的语言的形式所听到。二、我们如何感知声音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听到声音:第一种途径:外界声音鼓膜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第二种途径(骨传导):声音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n正常人通过这两种途径都能听到声音,耳聋的人则是通过第二种途径听到声音。n例如: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三、人耳对声音的

    4、响度感觉n响度是判断声音强弱的一种属性。人耳听觉的响度主要与声音的强度和频率有关。n正常的听觉频率范围2020KHz,强度范围-5dB130dBn人们日常对话音量的动态范围为30dB至70dB,聆听音乐时约为20dB至100dB。n对正常年轻人而言,對正常的年輕人而言,听觉频率范围2020KHz,但实际上人耳对于16KHz以上的高频声的响应已经相当不敏感,特别是中老年人听觉频率感受的上限部分的灵敏度衰减很多。可听声的强度和频率范围可听声的强度和频率范围等响度曲线n利用与基准音比较的方法,测出整个可听范围的纯音响度级,这就是等响度曲线。n曲线表示了响度级、声压级与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n等响度曲线

    5、的特点:在较低的声压级上,等响上曲线各频率声音的声压级相差很大,在较低的声压级上,等响上曲线各频率声音的声压级相差很大,较高的声压级上,等响曲线较为平坦,说明各频率的声压级基本相同。较高的声压级上,等响曲线较为平坦,说明各频率的声压级基本相同。高频段的响度变化与声压级增量基本一致,低频段声压级的微小变化会导高频段的响度变化与声压级增量基本一致,低频段声压级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响度的较大变化。致响度的较大变化。这说明:在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这说明:在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段比高频段灵敏

    6、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n响度级的单位为:“方”(phon)以1000Hz纯音为基准声音,其他频率的纯音和它相比较。n响度与强度的对数成正比。现代心理物理学进行了响度的定量判断实验,并建立了响度量表。n响度的单位为:“宋”(son)。n1 宋的定义为40dB、1000Hz 纯音所引起的响度,大致相当于耳语的声级。n响度与响度级关系:n N为响度,LN为响度级(40)/10224010 logNLNNLN计权声级n如何将测量值与主观听感统一起来呢?n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均衡网络,或者叫加权网络,对低频和高频都加以适度的衰减,这样中频便更突出。把这种加权网络接在被测器材和测量仪器之

    7、间,于是器材中频噪声的影响就会被该网络“放大”,换言之,对听感影响最大的中频噪声被赋予了更高的权重,此时测得的声级就叫计权声级n计权网络有多种曲线形状,分别以A、B、C来表示,以针对不同的场合。相应地,测得的参数就是A计权、B计权、C计权。n单位记作 dB(A)、dB(B)和 dB(C)。nA加权曲线是基于40 Phon的等响曲线,当量测较低的声音时,建议使用它较佳.nB加权曲线是基于70 Phon的等响曲线,当量测中段的声音时建议使用它较适合,nC计权网络是基于100方等响曲线,在整个可听频率范围内近于平直,它让所用频率的声音近于一样程度的通过,基本上不衰减,因此C计权网络表示总声压级。n声

    8、压在2055 dB SPL范围内,建议使用A加权曲线网络.n声压在5585 dB SPL范围内,建议使用B加权曲线网络.n声压在85140 dB SPL范围内,建议使用C加权曲线网络.n当在量测噪音时,无论其声压是低或高,建议使用A加权曲线网络.掩蔽效应n人耳对一个声音的听觉灵敏度因为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n掩蔽量因掩蔽效应听阈提高的分贝数n掩蔽量取决于声音之间的频谱关系、声压级差以及到达听者耳朵的时间和相位关系。n掩蔽类型 (1)频域掩蔽 是指掩蔽声与被掩蔽声同时作用时发生掩蔽效应,又称同时掩蔽。这时,掩蔽声在掩蔽效应发生期间一直起作用,是一种较强的掩蔽效应。通常,频域中的一个强音会

    9、掩蔽与之同时发声的附近的弱音,弱音离强音越近,一般越容易被掩蔽;反之,离强音较远的弱音不容易被掩蔽。例如,个1000Hz的音比另一个900Hz的音高18dB,则900Hz的音将被1000Hz的音掩蔽。而若1000Hz的音比离它较远的另一个1800Hz的音高18dB,则这两个音将同时被人耳听到。若要让1800Hz的音听不到,则1000Hz的音要比1800Hz的音高45dB。一般来说,低频的音容易掩蔽高频的音;在距离强音较远处,绝对闻阈比该强音所引起的掩蔽阈值高,这时,噪声的掩蔽阈值应取绝对闻阈。n(2)时域掩蔽 n所谓时域掩蔽是指掩蔽效应发生在掩蔽声与被掩蔽声不同时出现时,又称异时掩蔽。异时掩蔽

    10、又分为超前掩蔽和滞后掩蔽。若掩蔽声音出现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发生掩蔽效应,则称为超前掩蔽;否则称为滞后掩蔽。n产生时域掩蔽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脑处理信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异时掩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会衰减,是一种弱掩蔽效应。一般情况下,导前掩蔽只有3ms20ms,而滞后掩蔽却可以持续50ms100ms。n纯音间的掩蔽 对处于中等强度时的纯音最有效的掩蔽是出现在它的频率附近。低频的纯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频的纯音,而反过来则作用很小。P51 图4-8n噪音对纯音的掩蔽:噪音是由多种纯音组成,具有无限宽的频谱。若掩蔽声为窄带噪声,被掩蔽声为纯音,其中位于被掩蔽音附近的由纯音分量组成的窄带噪声即临界频带的掩蔽作用最明显。n所谓临界频带是指当某个纯音被以它为中心频率,且具有一定带宽的连续噪声所掩蔽时,如果该纯音刚好能被听到时的功率等于这一频带内噪声的功率,那么这一带宽称为临界频带宽度。n临界频带的单位叫巴克(Bark),1Bark一个临界频带宽度。频率小于500Hz时,1Bark约等于freq100;频率大于500Hz时,1Bark约等于9+41og(freq1000),即约为某个纯音中心频率的20。通常认为,20Hz-16kHz范围内有24个子临界频带。而当某个纯音位于掩蔽声的临界频带之外时,掩蔽效应仍然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耳听觉特性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1228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