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记忆结构-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705323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PPT
  • 页数:71
  • 大小:1.2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记忆结构-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记忆 结构 课件
    资源描述:

    1、记忆结构 PPT课件第一节 两种记忆说 两种记忆说的简史 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二、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 临床和动物实验 自由回忆实验(一)临床证据 Lyuch和Yarnell(1973)实验。Baddeley和Warrington(1970)实验。其它证据。Lyuch和Yarnell实验 实验设计 不等组设计:一组为脑损伤;一组脑未受伤。实验程序 对两组被试进行谈话,要求回忆出他当时比赛的情景。时间序列:一次是在脑受伤后30秒内进行;一次是在受伤后35分钟进行,甚至每隔520分钟进行一次。实验结果 当受伤后立即进行交谈,受伤的球员能够准确地回忆出他当时比赛的情景,但隔5分钟后,他们就不能回忆出来了

    2、。实验结论 刚刚受伤之前发生的事件只被贮存在暂时的记忆中,迅即遗忘,未能转入长时记忆中去。Baddeley和Warrington实验 实验设计 不等组设计:一组为正常组;一组遗忘症组。实验程序 识记10个词组成的字表,然后进行自由回忆。时间序列:立即回忆;进行30秒的心算作业后再进行回忆。实验结果 在识记后立即进行回忆,两组被试回忆成绩基本相同;30秒心算作业之后回忆,遗忘症患者的回忆成绩比正常被试要差得多。实验结论 存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贮存。临床上的其它证据 逆向性遗忘:脑震荡患者经常不能回忆出受伤前几秒钟发生的事情,但对受伤前几分钟或几小时之间发生的事情却能很好地回忆出来。Wicke

    3、lgren(1968):癫痫症患者在摘除大脑的海马后,过去记住的东西未受损害,但新东西难以记住。(二)动物实验证据 海马摘除实验 高等动物在被摘除海马以后,原已习得的反应保持无损,但新的反应却难以形成或保持。电休克实验 Jarvik和Exman(1960)实验。Jarvik和Exman实验 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是否施与电休克刺激。实验程序 在铁丝笼内设一个小台子,将白鼠放在台上,笼的底部通电,当白鼠跳到笼底,其足部就将受到中等强度的难受的电击。对一组白鼠头部立即施加电休克刺激;对另一组不施加此种刺激。实验结果 不施加电休克刺激组:电击后白鼠很快学会呆在台上,很少再跳到笼底。施加电

    4、休克刺激组:电击后白鼠还会往笼底跳,表现为没有学会呆在台上,仿佛忘掉了足部曾受到电击。如果将电休克刺激与足部电击之间的相隔时间延长,则电休克的作用就会降低。实验结论 电休克破坏了当前事件记忆的生理过程,未能使之转为永久贮存。(三)自由回忆实验 自由回忆(Ebbinghaus首创)给被试按一定顺序相继呈现若干个音节、字词或其他项目,然后要求被试尽量回忆出已学习过的东西,但不必按照原先呈现的顺序来回忆。系列位置曲线(Murdock绘制)让被试听一个由30个常用词组成的词表,每次呈现一个词,每次1s,然后进行自由回忆。根据所得的结果可以绘制系列位置曲线。系列位置效应:词表中间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差,

    5、而起始部分和结尾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优,均高于中间部分(分别称之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系列位置效应的解释 干扰说 基本观点: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局限性:干扰说无法解释近因效应所涉及的系列刺激结尾部分的项目数正与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相吻合。两种记忆说(如图4-3)系列位置效应分两部分:起始和中间部分反映长时记忆,结尾部分反映短时记忆。首因效应:系列起始部分比中间部分保持较长时间,可以得到较多的复述,因而比中间部分的回忆成绩好。近应效应:结尾部分的回忆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这些项目正保持在短时记忆中。两种记忆说的实验 实验逻辑 在实验中,应用一个因素来改变系列位置曲线的一个部分而不影响另一部分。两个

    6、预测:(1)若增加每个刺激的呈现时间,就将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但不会对短时记忆产生影响;(2)若进行延缓回忆并防止复述,就将损害短时记忆,但不会影响长时记忆。两个预测的证据 Murdock(1962)实验(验证预测一)Glanzer和Cunitz(1966)实验(验证预测二)Murdock实验 实验设计 单因素设计。自变量:呈现时间间隔。实验程序 让被试听一个由30个常用词组成的词表,每次呈现一个词,每次1s或2s,然后进行自由回忆。实验结果 如下图。结果表明:两种刺激呈现速度的实验结果都有系列位置效应。呈现时间为2s的在刺激系列起始部分和中间部分的回忆成绩都优于呈现时间为

    7、1s的,但两者在结尾部分却无甚差别。实验结论 增加刺激呈现时间确有利于长时记忆,而不影响短时记忆,证实了第一个预测。Glanzer和Cunitz实验 实验设计 单因素设计。自变量:回忆方式。实验程序 让被试听一个由30个常用词组成的词表,每次呈现一个词,每次1s,然后进行自由回忆。回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即时回忆;另一种是延缓回忆(心算作业即做连续减3的逆运算30s后再回忆词表)实验结果 如下图。结果表明:即时回忆和延缓回忆都有首因效应,而且在刺激系列的起始部分和中间部分的成绩均相近,但即时回忆有近因效应,而延缓回忆却没有。实验结论 延缓回忆损害了刺激系列结尾部分即短时记忆,这部分信息因心算而未

    8、得到复述,并被心算的信息排挤掉了,而对长时记忆却无影响,证实了第二个预测。第二节 感觉记忆 当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感觉象后,虽然刺激的作用停止,但感觉象仍可维持极短的片刻。感觉滞留表明感觉信息的瞬间贮存。这种记忆就是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由于它的作用时间比短时记忆更短,故又可称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的两种常见类型 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视觉的感觉记忆。声象记忆(Echoic Memory):听觉的感觉记忆。一、图像记忆 Sperling(1960)实验 Erikson和Collins(1967)实验 Averbach和Coriell(1961)实验 Sperling 实

    9、验拓展的限制Sperling实验一 实验设计 单因素设计。自变量:报告方法(全部、部分)实验材料 9个字母的卡片,分上、中、下3行,每行3个字母(图4-6)。实验程序 全部报告法:用速示器呈现上述字母卡片,呈现时间为50ms。然后要求被试立即将全部记住的字母报告出来。部分报告法:给字母卡片中的3行字母的每行都配以声音信号,给上一行字母配以高音,中间一行配以中音,下面一行配以低音,事先将这种配对告诉被试。然后用速示器呈现字母卡片,呈现时间为50ms。要求他们在字母卡片呈现后,若出现高音,就应报告与之配对的上一行字母,其他信号同理。每次呈现哪一个声音信号是按随机方式安排的,被试事先并不知道。实验结

    10、果 全部报告法中,被试一般只能报告出45个字母,即约占所呈现的字母数的50。部分报告法中,被试几乎每次都能正确地报告出任何一行的3个字母,回忆率约达100。结果解释 在全部报告法的实验中,被试看到的或能记住的字母确实要多于报告出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后来在被试报告其他字母时迅速遗忘了。实验结论 存在着一种感觉记忆,它有相当大的容量,信息保持时间极其短暂,很快就会消失。Sperling实验二 实验设计 两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自变量:报告方法(全部、部分)和时间间隔(0,0.l,0.15,0.30,0.50和1s)。实验材料 16个字母的卡片,分4行,每行4个字母。实验程序 略,类似于实验一。实验结

    11、果 当声音信号延迟0.155呈现,回忆率就从即时回忆的80左右下降到约70;延迟0.30s,则下降到约55;延迟0.50s,回忆率就与全部报告法的结果相近,而延迟1s则没有什么差别了,如图4-7。实验结论 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似乎在0.5s以内,约为300ms Erikson和Collins实验 实验设计 单因素设计。自变量:时距。实验材料 两组随机点图,但它们重叠起来就会构成VOH这3个字母。实验假设 如果被试能从先后呈现的两组点子中,看出上述3个字母,那么这说明先呈现的那组点图像仍保留在感觉记忆中,可以与后呈现的一组点子相整合,否则就说明先前的感觉信息消失了。实验程序 先呈现随机点图中的

    12、一个图,然后再隔一定时间呈现另一个点图,要求被试辨认是何字母。实验结果 被试看出3个字母的概率随着时距增加而逐渐下降,当时距为100ms,则下降到50左右;而时距为300ms,则降到40以下。如下图。Averbach和Coriell实验 Averbach和Coriell(1961)发展出一个类似部分报告法的技术。这个技术与Sperling的有两点不同:一是不用声音信号作为回忆线索,而用条形标记;二是每次不要报告一行字母,只要报告一个字母。实验时先呈现字母卡片,然后立即或经过一定时距呈现一张白卡片带有一个条形标记,条形就打在原来字母卡片中某个字母的位置上,条形标记在什么位置,被试就要报告该位置上

    13、的字母。这种实验得到的结果与Sperling是一致的。所得到的结果也表明,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约250ms。Sperling实验拓展的限制 第一,如果应用声音线索,那么增加字母行数,就需相应地增加声音信号数目。这样就使声音信号的加工变得复杂起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操作,从而对字母的保持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如果应用视觉条形线索,虽然这不会增加回忆线索的数目,但字母数目增多势必要增加字母位置区分的难度,同样会对感觉记忆不利。第三,存在着输出干扰,先提取的信息对后面信息的提取可有干扰作用。二、声象记忆 Moray等(1965)实验 Darwin等(1972)实验Moray等的“四耳人”实验 实验设

    14、计 单因素设计。自变量:报告方法(全部、部分)实验材料 把4个扬声器放在一间屋里的4个角的位置,让被试处在当中的位置,使他可以同时从4个不同声源听到声音并能区分出声源,犹如人长了4个耳朵似的。实验程序 从2个、3个或4个声源同时各呈现1-4个字母。全部报告法:刺激呈现完毕后,被试要报告他听到的字母。部分报告法:在被试面前的板子上安着4个灯,各代表一个声源。声音刺激呈现后只开亮一个灯,哪一个灯亮了,被试就要报告它所代表的那个声源传来的字母。实验结果 部分报告法的回忆成绩优于全部报告法。实验结论 听觉系统中存在感觉记忆。Darwin等的“三耳人”实验 实验设计 嵌套实验设计。自变量:报告方法(全部

    15、、部分),时距(0,1,2,4s)嵌套在部分报告法中。实验程序 给被试的双耳带上立体声耳机,通过每只耳机双声道,同时给双耳分别呈现两个刺激(字母、数字),他们应用的刺激类似下述各由3个项目组成的3个短表:左耳双耳右耳 B8F26RLU10 呈现所有这些项目的时间为1s。采用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应用部分报告时,在被试前面屏幕上的左、中、右部分可打出一个光条,指示被试报告从相应信息源来的信息。这种视觉线索与刺激的时距为0,l,2和4s。实验结果 如下图。实验结论 部分报告法优于全部报告法。声象记忆与图像记忆的差异 表现:其一,声象记忆的容量小于图像记忆。其二,声象记忆的作用时间可达4s,比图像

    16、记忆的几百毫秒要长得多。原因 声象记忆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也许与听觉实验中刺激的系列呈现方式和相对较慢的速度有关,归根结底,可能与听觉系统的加工方式和特性有关。第三节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两种记忆说的一个缺陷就是认为信息直接进入短时记忆,然后进入长时记忆,实际上人必须首先通过感知获取外界信息,才能将其存贮,所以记忆系统不应从短时记忆开始,而应有一个更早的记忆阶段:Sperling(1960)证实了感觉记忆的存在,这样两种记忆说得以发展,出现了多存贮模型,或说信息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特性:容量,9个项目或者更多;持续时间短,图像记忆280ms;编码方式是刺激的其他模式或资本,即直接编码。)A

    17、tkinson-Shiffrin记忆系统模型 这是多存贮模型的代表模型,他们把记忆分成三种贮存:感觉登记、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他们区分的记忆和记忆贮存两个概念。前者指保持信息,后者指保持记忆信息的结构成分,即现在所说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多存贮模型的基本思想:1、记忆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2、信息的流程,从感觉记忆短时贮存长时贮存,也可直接从感觉登记到长时贮存模型,长时贮存的信息可以被提取到短时贮存中以处理当前的信息。3、短时贮存是一个工作台,主要有两个功能:第一是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从感觉记忆来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贮存中暂时保持。短时贮存就是一个缓冲器,在没有复述的条件下,信

    18、息可以在此保持1530秒,信息随复述而得以保持下来,这样就可以把缓冲器称作复述缓冲器。第二是短时贮存是一个信息加工器,可以使短时贮存中各槽道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见图p80。槽道是指短时贮存的空间结构,短时贮存的容量有限,因此,槽道只有几个。进入短时贮存的信息占据槽道,新来的信息可以挤掉槽道中原有的信息。4、信息从一个贮存转到另一个贮存,多半是受人控制的,如从感觉登记中选择信息使之进入短时贮存;可把注意转向新的项目,可依据长时记忆的信息,对进入短时贮存的信息进行归类等等。Shiffrin和Atkinson模型的扩展 Shiffrin和Atkinson(1969)对他们自己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扩展。首

    19、先,三个记忆系统均受意识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次,三个贮存都可以引起反应。再次,长时记忆是一种自寻址记忆(selfaddressing memory),自寻址记忆是指长时记忆的信息分门别类地存储地,只要找到信息原来地存储位置就可以把所需内容提取出来。最后,据新的研究成果,特别是Tulving等人地批评,即认为长时贮存的信息是不会消退的,因此在扩展模型中没有再画出长时贮存的信息遗忘。Musson的模型 Musson(1990)将记忆信息的流动和信息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模型,如下图。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这是Shiffrin和Atkinson模型的简化。对这一模型的

    20、解释有两种:一种强调结构,由3个加工阶段构成;二时强调加工过程,离开了原义。第四节 加工水平说 70年代以来,以Craik&Lockhart(1972)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对多存贮模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将记忆区分为几个阶段,不但将事物简单化,而且回避了更有意义的问题加工水平问题。如果说多存贮说是从记忆结构出发,来说明信息加工的操作和过程,那么,Craik等人则正好相反,他们是从信息加工的操作来说明记忆系统,由此推出了加工水平说。一、加工水平说 加工水平说总的设想是:进入加工系统的信息受到一系列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感觉分析如同“鬼蜮”模型中

    21、特征鬼的作用,进行的是特征分析,较深水平的加工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提取。加工水平越深,越会进行更多的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记忆的效果也就越好。比如,对一个“词”的识别,在开始阶段,是对这个词的物理特征的分析,然后将这个词语储存的信息(过去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最后认识这个词的意义。按照加工水平说,记忆实质上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那些受到深层分析,与长时记忆信息进行精细联想的项目会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且可持续较长时间,反之亦然。Craik和Tulving(1975)的不随意学习实验支持了他们的理论。Craik和Tulving不随意学习实验 实验设计 32的两因素

    22、实验设计。自变量:问题类别(结构、语音和语义)、反应类别(是、否)。因变量:反应潜伏期和再认正确率。实验程序 每次给被试呈现一个词,同时就该词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作出“是”或“否”的回答。问题分作3类,分别涉及字词的结构、语音和语义3种由低到高的不同水平的加工。如书中例子。记录每次被试作出回答所需的时间(反应潜伏期)。利用一些不同的词进行实验,在这些任务完成后,进行事先未宣布的再认测验。实验结果(l)加工愈深,所需的时间也愈多,以语义水平的加工需时最多;(2)加工愈深,再认的成绩也愈好,同样以语义水平加工的成绩最好。如下图。二、关于复述 复述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多存贮模型中,它是联结

    23、短时存贮和长时存贮的一个必要条件。复述的功能 1、保持功能 2、转换功能 保持复述和精细复述 Craik和Lockhart(1972)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复述,既保持复述(maintenance rehearsal)和精细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保持复述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加工活动,它不能把正在加工的信息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精细复述是一种深层的加工活动,是将保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同长时记忆的信息结合起来。Craik和Lockhart认为,保持性复述不能将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只有精细复述才能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提高长时记忆的保持量。三、加工一致性 在Craik和T

    24、ulving(1975)的不随意学习实验中,语言、语义中做“是”反应地记忆成绩优于做“否”反应的记忆成绩。从加工深度来说,“是”和“否”两种反应是一样的,然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地再认成绩呢?Craik和Tulving(1975)认为,记忆寄过不仅依赖于对项目本身的加工,而且依赖于对项目语境地加工。在上述实验中,对语音和语义问题作出“是”反应的词与问题(语境)是不一致的,要分开来存储,故记忆效果差。在结构问题中,呈现的词与问题没有在意义上加以整合,因此“是”反应并不优于“否”反应。可见,项目与语境的一致性是影响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愈丰富,对项目的加工就愈精细,记忆的效果就愈好。四、关于加工

    25、序列 加工水平说的核心思想是把信息加工的深度或水平看作是影响记忆的决定性因素,它主张的是一个记忆,只不过它有不同的加工水平。但这由浅到深的不同加工是否包含着一系列加工阶段呢?Craik和Lockhart(1972)原先认为,在加工过程中包含着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一系列加工阶段。后来Craik(1973、1976)放弃了原来的看法,提出了一种侧向扩散(Lateral Spread)的观点。侧向扩散是指在某一加工水平上(或者是较浅的水平或者是较深的水平),加工横向扩展开来。Craik(1979)所举的一个阅读的例子,可以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如校对阅读是在表浅水平上扩散,而要点阅读则需要精细的语义加工,在较深水平上扩散开来。加工水平说受到了不少批评,主要有:(1)加工水平说没有提出加工深度、客观的、独立的指标,不能进行严格检验;(2)加工水平说在加工深度与记忆效果之间做的是一种循环论证;(3)加工水平说虽然想回避加工阶段问题,但实际上它的不同加工水平已经涉及到了记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记忆结构-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70532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