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ⅰ人民版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1.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必修ⅰ人民版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件1.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必修 人民 专题 第三 君主专制 政体 演进 强化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1223344556671.1.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12P12第第1 13 3自然段及自然段及“学习思考学习思考”、P13“P13“资料资料卡片卡片”,探究分析:,探究分析:(1 1)“法令出一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皆决于上”分别是什么意思?说明中国古代分别是什么意思?说明中国古代“皇帝皇帝”制度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的突出特点是什么?7 1.阅读教材P 1 2 第1 3 自然段及“学习思考”、P 1 3“资8提示提示:“法令出一法令出一”: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的意志。“天下
2、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别黑白而定一尊别黑白而定一尊”: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特点:皇权至高无上。特点:皇权至高无上。8 提示:“法令出一”: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9(2 2)历朝皇帝制度是否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历朝皇帝制度是否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提示提示:继承了,而且日益加强。满足统治者的私欲和权力欲,继承了,而且日益加强。满足统治者的私欲和权力欲,巩固巩固“家天下家天下”局面。局面。9(2)历朝皇帝制度是否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10
3、(3 3)为什么说皇帝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为什么说皇帝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提示提示:皇帝天下独尊,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皇帝天下独尊,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因此,皇帝雄才大略,国家往往兴盛。反之,国家则性。因此,皇帝雄才大略,国家往往兴盛。反之,国家则陷入衰败动荡。陷入衰败动荡。1 0(3)为什么说皇帝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112.2.阅读阅读P13P13第第4 4自然段,分析西汉相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自然段,分析西汉相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为什么说中外朝
4、制度的实行加强了皇权?为什么说中外朝制度的实行加强了皇权?提示提示:(1 1)相权的转移过程是从)相权的转移过程是从“外朝外朝”离皇帝较远的三离皇帝较远的三公九卿转到靠近皇帝、侍奉皇帝的公九卿转到靠近皇帝、侍奉皇帝的“内朝内朝”。(2 2)内朝人员是皇帝亲信,地位低微,容易控制,利于皇)内朝人员是皇帝亲信,地位低微,容易控制,利于皇帝决策。而外朝人员虽地位较高,但实际上已成执行机构,帝决策。而外朝人员虽地位较高,但实际上已成执行机构,权力被极大削弱。权力被极大削弱。1 1 2.阅读P 1 3 第4 自然段,分析西汉相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123.3.阅读阅读P13P13第第5 5自然段,结合以下
5、材料:自然段,结合以下材料:(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贞观政要论政论政体体探究分析:为什么说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探究分析:为什么说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
6、熟?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 2 3.阅读P 1 3 第5 自然段,结合以下材料:13提示提示:三省六部制是一种专制体制下的民主形式。三省长官三省六部制是一种专制体制下的民主形式。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能够有效弥补皇帝决策的失误,又有利于中都是宰相,既能够有效弥补皇帝决策的失误,又有利于中央各部门之间互相牵制;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央各部门之间互相牵制;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避免宰相专权。避免宰相专权。1 3 提示:三省六部制是一种专制体制下的民主形式。三省长官都是144.4.结合教材结合教材P14P14第第1 1自然段,分析中国古代削弱相权的基本自然段,分析中国古代削弱相权的基本手段是
7、什么?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具有怎样的趋势?手段是什么?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具有怎样的趋势?提示提示:(1 1)分割宰相权力,形成相互制约机制。)分割宰相权力,形成相互制约机制。(2 2)皇权不断强化,相权逐渐削弱。)皇权不断强化,相权逐渐削弱。1 4 4.结合教材P 1 4 第1 自然段,分析中国古代削弱相权的基本151 5161 6171 7181.1.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15P15第第1 1自然段,思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从程序自然段,思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从程序上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上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提示提示:“世官制世官制”是世袭,是世袭,“察举制察举制”主要是地方举荐,科主要是地
8、方举荐,科举制是中央选拔。可见,官吏的选拔任免权越来越集中到举制是中央选拔。可见,官吏的选拔任免权越来越集中到中央直至皇帝的手中。中央直至皇帝的手中。1 8 1.阅读教材P 1 5 第1 自然段,思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从程序192.2.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15P15第第5 5自然段,结合以下材料:自然段,结合以下材料:唐太宗在金殿大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唐太宗在金殿大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
9、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百六十余人也。”探究分析:(探究分析:(1 1)如何理解科举制的推行是中国古代王朝加)如何理解科举制的推行是中国古代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1 9 2.阅读教材P 1 5 第5 自然段,结合以下材料:20提示提示: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由世家大族收归中央,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由世家大族收归中央,起到抑制门阀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官吏起到抑制门阀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官吏来源,笼络各阶层优秀之士,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提来源,笼络各阶层优秀之士,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更新官吏的结构成分,利于提高行政高
10、了官员文化素质,更新官吏的结构成分,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巩固政权。效率和巩固政权。2 0 提示: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由世家大族收归中央,起21(2 2)如何认识八股取士的弊端及危害?)如何认识八股取士的弊端及危害?提示提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使他们专从内容和形式上都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使他们专心儒学,忽视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成为顺从皇帝的奴才。心儒学,忽视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成为顺从皇帝的奴才。导致官风、文风日下,严重影响了人才的成长与选拔。导致官风、文风日下,严重影响了人才的成长与选拔。科举指挥教育,使学校失去了培养人才的意义并成为科科举指挥教育,使学校失去了培养人才的
11、意义并成为科举的附庸。所以,明清时期中国的落伍,举的附庸。所以,明清时期中国的落伍,“八股取士八股取士”也也是重要原因。是重要原因。2 1(2)如何认识八股取士的弊端及危害?223.3.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中国现代的干部选拔制度都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中国现代的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西方人将之称为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西方人将之称为“中国第中国第五大发明五大发明”。请分析其主要依据是什么?。请分析其主要依据是什么?提示提示:科举制追求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考试、平等竞科举制追求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是世界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
12、才争、择优取士,是世界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选拔制度。2 2 3.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中国现代的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232 3242 425知识点知识点1 1:法令出一:法令出一1.“1.“陛下陛下”本是对人的尊称,本是对人的尊称,“陛陛”是台阶,称人是台阶,称人“陛下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A.皇位世袭皇位世袭B.B.皇帝独尊皇帝独尊C.C.君权神
13、授君权神授D.D.家天下色彩家天下色彩【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陛下陛下”一词由一词由对人的尊称到由皇帝专享,反映了皇权的独尊地位,对人的尊称到由皇帝专享,反映了皇权的独尊地位,A A、C C、D 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2 5 知识点1:法令出一26知识点知识点2 2:君权和相权:君权和相权2.2.(20102010温州高一检测)右图是一温州高一检测)右图是一幅中国古代幅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中央机构示意图”。这。这一政府架构当始于(一政府架构当始于()A.A.秦始皇秦始皇B.B.汉武帝汉武帝C.C.唐太宗唐太宗D.D.
14、康熙帝康熙帝【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图示为。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图示为西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其中,中朝是决策机构,外西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其中,中朝是决策机构,外朝即秦朝时的三公九卿制,为执行机构。朝即秦朝时的三公九卿制,为执行机构。2 6 知识点2:君权和相权273.3.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僚的选拔问题,二是
15、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A.废分封,置郡县废分封,置郡县B.B.建立法律体系建立法律体系C.C.确立三省六部制确立三省六部制D.D.实行科举制实行科举制【解析解析】选选C 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信息注意信息“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从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从而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而分散了
16、相权,加强了皇权。2 7 3.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28知识点知识点3 3: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4.4.现今各国注重廉政建设,官员的清廉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现今各国注重廉政建设,官员的清廉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公元前秩序的安定。公元前106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13州部,各州州部,各州部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部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A.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C.C.加强对中央官吏的控制和管理加强对中央官吏的控制和管理D
17、.D.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是概念型选择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本题是概念型选择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刺史是西汉时期设置的监察人员,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政刺史是西汉时期设置的监察人员,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 8 知识点3: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29知识点知识点4 4: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5.5.(20102010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余秋雨在其作品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余秋雨在其作品十万进十万进士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十万进士”,“其中包括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
18、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管理专家”这句话说明科举制度(这句话说明科举制度()A.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B.导致了导致了“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的现象的现象C.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2 9 知识点4: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30【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科举制度保。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科举制度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19、,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这与题干材料反映的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这与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相一致,说明科举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内容相一致,说明科举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3 0【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科举制度保证了31知识点知识点5 5:行省的设置:行省的设置6.6.(20102010金华高一检测)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金华高一检测)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流动的中央政府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A.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B.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D.D.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流动的流动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则表明了地方行省制的实行,受中央政府(皇帝)则表明了地方行省制的实行,受中央政府(皇帝)的管辖,从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管辖,从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B、C C、D D三项表述错三项表述错误。误。3 1 知识点5:行省的设置327.7.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
21、将上,得者再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奉行”而已。而已。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材料二唐太宗说: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意见,每
22、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政要贞观政要3 2 7.阅读下列材料:33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太宗被迫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收回
23、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3 3 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34请回答:请回答:(1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圣旨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圣旨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2 2)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3 3)材料三所述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材料三所述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果怎样?果怎样?(4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结合上述材料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