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互相作用与影响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际互相作用与影响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际 互相 作用 影响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群体由各种各样的个体组成,为什么他们的行为群体由各种各样的个体组成,为什么他们的行为常常如此一致?常常如此一致?我们应如何看待生活与工作中的竞争与合作?我们应如何看待生活与工作中的竞争与合作?什么样的社会情境引发了冲突?用什么方法减少什么样的社会情境引发了冲突?用什么方法减少冲突?冲突?第一节第一节 从众、依从和服从从众、依从和服从 第二节第二节 合作与竞争合作与竞争 第三节第三节 冲突与冲突的平息冲突与冲突的平息一、一、从众现象及其作用从众现象及其作用二、二、从众的动机与条件从众的动机与条件三、三、依从依从四、四、服从服从back(一)(一)从众概述从众概述(二)(二)从众的经典研究从众的
2、经典研究(三)(三)从众的类型从众的类型(四)(四)从众行为的利用与控制从众行为的利用与控制back1.1.概念: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概念: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现象。2.2.从众的表现方式从众的表现方式(1 1)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2 2)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3 3)现场的对多数人意见的赞同)现场的对多数人意见的赞同3.3.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产
3、生从众行为的原因(1 1)信息化的社会影响)信息化的社会影响 当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当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时,这种影响就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为时,这种影响就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2 2)规范的社会影响)规范的社会影响 我们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纳而从众,这时他人的我们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纳而从众,这时他人的影响就称为是规范性社会影响;这类从众会导致个人公开影响就称为是规范性社会影响;这类从众会导致个人公开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back1.1.群体压力下从众现象的
4、经典实验群体压力下从众现象的经典实验 (S.E.Asch,1951S.E.Asch,1951,19561956)2.2.谢里夫的从众实验谢里夫的从众实验 (MuzaferMuzafer SherifSherif,19351935,19371937)back图图152 阿希从众实验图例阿希从众实验图例 在跟随小组判断时,由于从众情境的影响,其判断准在跟随小组判断时,由于从众情境的影响,其判断准确性大大降低。确性大大降低。back1.201.20世纪世纪3030年代,谢里夫将似动现象用于遵从行为年代,谢里夫将似动现象用于遵从行为研究而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而进行的一项研究。2.2.实验过程实验过程3
5、.3.实验结论是,人们在不知情况不能确信自己的情实验结论是,人们在不知情况不能确信自己的情境中,出现了一种从众行为。而这种从众行为是境中,出现了一种从众行为。而这种从众行为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所引起的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所引起的back 根据从众行为与个人内在态度的一致性,可以将从众根据从众行为与个人内在态度的一致性,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行为分为:1.1.真从众真从众 外显行为、内心看法均与群体保持一致。外显行为、内心看法均与群体保持一致。2.2.权益从众权益从众 行为上与群体表现一致,但是内心并没有完全认可。行为上与群体表现一致,但是内心并没有完全认可。3.3.不从众不从众 (1 1)表面上不
6、从众,内心接纳)表面上不从众,内心接纳 (2 2)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back1.1.有益从众有益从众2.2.不良从众的控制不良从众的控制back(一)(一)从众的动机(原因)从众的动机(原因)(二)(二)从众的条件(影响因素)从众的条件(影响因素)back 1.行为参照行为参照 2.偏离恐惧偏离恐惧 3.人际适应人际适应back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更具有参考价值。而从众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的行为更具有参考价值。而从众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不法
7、商人雇佣不法商人雇佣“托儿托儿”进行不正当促销,正是利用进行不正当促销,正是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了人们的从众心理。1.1.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于厌恶、拒绝和制裁。2.2.从文化特征上说,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文化特征上说,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偏离的恐惧。从众行为,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偏离的恐惧。1.1.按照自我
8、价值理论,人的自我价值感首先来自于按照自我价值理论,人的自我价值感首先来自于社会支持。人们都期望在群体中获得认可,维持社会支持。人们都期望在群体中获得认可,维持与他人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的良好的人际关系。2.2.这个时候表现的从众,是权益从众。这个时候表现的从众,是权益从众。back1.1.群体的影响与少数群体作用群体的影响与少数群体作用2.2.情境因素情境因素3.3.个体因素个体因素4.4.教育和文化倾向教育和文化倾向back(1 1)群体自身的一致性)群体自身的一致性A A 阿希及莫里斯(阿希及莫里斯(19751975):当群体中出现个人观点):当群体中出现个人观点的支持者时,人们更容
9、易抗拒群体的压力。的支持者时,人们更容易抗拒群体的压力。B B 莫罗夫(莫罗夫(19621962)及艾伦()及艾伦(19711971)的研究发现:对)的研究发现: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下降。(2 2)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A A 群体的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群体的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意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意见的一致性以及对群体规范的从众倾向就越强烈。见的一致性以及对群体规范的从众倾向就越强烈。B B 如果群体是一个松散的群体,群
10、体中个人的从众如果群体是一个松散的群体,群体中个人的从众行为就会大大下降。行为就会大大下降。(3)(3)群体的群体的规模规模A A 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B B 最高的从众率出现后,最高的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率的增加。(4 4)少数人的影响)少数人的影响 少数人如何能够影响多数人?关键在于保持少数人如何能够影响多数人?关键在于保持一致:持有少数观点的人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表达一致:持有少数观点的人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表达相同的
11、观点,而且少数人群体内部成员必须彼此相同的观点,而且少数人群体内部成员必须彼此认同。认同。back(1 1)刺激物的性质)刺激物的性质 情境的模糊性较大,任务难度较大时,会引发更多的从众情境的模糊性较大,任务难度较大时,会引发更多的从众行为。行为。(2 2)个人地位)个人地位 后发表意见的、威信较低的成员会产生从众倾向。后发表意见的、威信较低的成员会产生从众倾向。(3)(3)时间因素时间因素A A 群体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从众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群体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从众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的。B B 在早期阶段如果个体自我怀疑,同时又有高群体压力,则在早期阶段如果个体自我怀疑,同时
12、又有高群体压力,则易发生从众。易发生从众。back(1)(1)个体特质差异个体特质差异 一般情绪不稳定、智力较低、意志较薄弱、一般情绪不稳定、智力较低、意志较薄弱、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比较懦弱、患得患失的个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比较懦弱、患得患失的个体更易表现出从众。体更易表现出从众。(2)(2)性别差异性别差异(3)(3)年龄差异年龄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众行为有下降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众行为有下降的趋势。(4)(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一种意见一旦被表达出来,对于个人自己,一种意见一旦被表达出来,对于个人自己,会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这会更强烈地意识
13、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使人们倾向于作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使人们倾向于作不从众的选择。不从众的选择。back(1 1)教育水平)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越高,从众行为的比例越高。教育水平越高,从众行为的比例越高。(2 2)文化背景文化背景A A 从众的水平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从众的水平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不同B B 文化的作用是在个人身上逐步加强的文化的作用是在个人身上逐步加强的back 十月是法国的十月是法国的销售淡季,零售商销售淡季,零售商为了提高这一期间为了提高这一期间的销售量,向美国的销售量,向美国借来了万圣节的概借来了万圣节的概念,并加强这一节念,并
14、加强这一节日的广告宣传。这日的广告宣传。这一举动拉动了十月一举动拉动了十月法国的经济。法国的经济。(万圣节的由来)(万圣节的由来)back(一)(一)依从及其社会心理原因依从及其社会心理原因(二)(二)依从诱导策略依从诱导策略(三)(三)逆反心理逆反心理back1.1.定义:依从是指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定义:依从是指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做出别人期望的行为的现象。人请求,做出别人期望的行为的现象。2.2.依从与从众、服从的区别依从与从众、服从的区别3.3.依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依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1 1)潜在损失危机)潜在损失危机(2 2)互惠心理)互惠心理(3 3)
15、喜爱和熟悉)喜爱和熟悉back1.1.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 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接受性增大的现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接受性增大的现象。象。2.2.低球效应低球效应(1 1)具体做法)具体做法(2 2)与登门槛效应的区别)与登门槛效应的区别3.3.留面子效应留面子效应 人们拒绝了一个很大的要求之后,对较小的人们拒绝了一个很大的要求之后,对较小的要求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要求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4.4.过度理由效应过度理由效应 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
16、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5.5.最低要求启动效应最低要求启动效应 主要方法是提出一个很小的要求,使得对方主要方法是提出一个很小的要求,使得对方基本上不好拒绝,然后利用个体期望维护自我良基本上不好拒绝,然后利用个体期望维护自我良好形象的心理获得请求的成功,使个体产生依从好形象的心理获得请求的成功,使个体产生依从行为。行为。back典型逆反心理的类型典型逆反心理的类型(1 1)超限逆反: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超限逆反: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反应。(2 2)自我价值
17、保护逆反:指人们由于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的)自我价值保护逆反:指人们由于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的推动,有时会对外界劝导或影响作反向的反应。推动,有时会对外界劝导或影响作反向的反应。(3 3)禁果逆反)禁果逆反 潘多拉效应潘多拉效应back(一)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一)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二)服从的原因(二)服从的原因(三)影响服从的因素(三)影响服从的因素back1.1.研究被试研究被试2.2.实验程序实验程序2.2.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距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距1.1.合法权力合法权力 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一方认为自己
18、有服从的义务。影响力,从而使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2.2.责任转移责任转移 1.1.命令者的命令者的权威性权威性 具有权威的人,其命令容易被他人接受,并作出具有权威的人,其命令容易被他人接受,并作出服从行为。服从行为。2.2.他人支持与服从他人支持与服从 社会支持会显著增加人们的权威的反抗社会支持会显著增加人们的权威的反抗3.3.行为后果反馈与服从行为后果反馈与服从 不同的反馈行为,会显著影响服从行为产生的比不同的反馈行为,会显著影响服从行为产生的比例。例。4.4.执行者的个人特征执行者的个人特征back1.1.概念概念2.2.从众的类型从众的类型3.3.从众的动机(原因)从众的动机(原因
19、)4.4.从众的条件(影响因素)从众的条件(影响因素)5.5.依从与从众、服从的区别依从与从众、服从的区别6.6.依从诱导策略依从诱导策略7.7.影响服从的因素影响服从的因素一、一、合作与竞争的概念合作与竞争的概念二、二、合作与竞争的原因合作与竞争的原因三、三、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四、四、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作用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作用五、五、竞争心理优势竞争心理优势六、六、合作的实现合作的实现back 合作:是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合作:是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
20、行为或意向。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竞争:是与合作相对立的概念,是指不同的个体竞争:是与合作相对立的概念,是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利于自己的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利于自己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范例:范例:囚犯两难困境囚犯两难困境back 罪犯罪犯A A 认罪认罪 不认罪不认罪 罪罪 认罪认罪 犯犯 B B 不认罪不认罪都被判刑10年B被释放A被判15年A被释放B被判15年两人都被判1年竞争竞争竞争竞争合作合作back1 1、原发原因、原发原因(1 1)原发的合作是在内群体中发生的,合作是人类)原发的合作是在内群体中发生的,合作是人类生
21、存的必要方式。生存的必要方式。(2 2)竞争是在外群体的领地争夺和生存较量中衍生)竞争是在外群体的领地争夺和生存较量中衍生的的,另一个来源是内群体中发生的内部竞争。另一个来源是内群体中发生的内部竞争。2 2、现实原因、现实原因 日常生活中现实日常生活中现实利益利益的一致和冲突,是合作与竞的一致和冲突,是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争的直接动因。back(一)人际交互作用(一)人际交互作用(二)沟通(二)沟通(三)个体特点(三)个体特点(四)奖惩结构(四)奖惩结构(六)其它影响因素(六)其它影响因素backback1.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如果双方的行为能够形成一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如果双方的行为能够形成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