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专题八-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697544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PPT
  • 页数:61
  • 大小:3.8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专题八-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专题 认识 本质 规律 课件
    资源描述:

    1、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认识的本质及规律2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应该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民族应该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3我仰望星空,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

    2、星空,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仰望星空仰望星空4 主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动的人。主体具有意识性、社会性、具有意识性、社会性、实践性

    3、实践性等特等特征。其本质特征在于社会性。主体的存在形式包征。其本质特征在于社会性。主体的存在形式包括括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和社会主体。1 1、主体、主体(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5 客体客体是指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是指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的特点是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象。客体的特点是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客体有三种类型:客体有三种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体。社会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精神客体 2 2、客体、客体自然客体

    4、自然客体6 客观事物是指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事物是指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一切事物,当客观事物尚未进入到人的实一切事物,当客观事物尚未进入到人的实践和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实践和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实在。只有与主体发生一定的实践和认识关在。只有与主体发生一定的实践和认识关系的客观事物,才属于客体。系的客观事物,才属于客体。客体与客观事物的区别:客体与客观事物的区别:73 3、中介、中介认识中介认识中介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1 1)物质工具)物质工具(2 2)观念工具)观念工具(3 3)语言工具)语言

    5、工具认识工具的类型认识工具的类型8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工具系统。实践中介实践中介9(1 1)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因实践活动)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因实践活动 而形成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而形成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4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2 2)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因认识活)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因认识活 动而形成的关系;动而形成的关系;(3 3

    6、)价值关系:因主体的需要与客体能够)价值关系:因主体的需要与客体能够 满足需要的属性而发生的关系;满足需要的属性而发生的关系;(4 4)审美关系:主体在改造和认识客体中得)审美关系:主体在改造和认识客体中得 到的美感。到的美感。10 (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农牧业生产天文学农牧业生产天文学 丈量土地数学丈量土地数学 建筑业、手工业力学建筑业、手工业力学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马克思列宁主义1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

    7、前进。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恩格斯 12阿基米德阿基米德2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13 3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案例:案例:买踢买踢 莫泊桑在一部小说中需要细腻地描写一个被踢过莫泊桑在一部小说中需要细腻地描写一个被踢过的感觉,但他本人没有这种体验,觉得实在是难以下的感觉,但他本人没有这种体验,觉得实在是难以下笔。于是他信步走到大街上,迎面正好遇上一个乞丐。笔。于是他信步走到大街上,迎面正好遇上一个乞丐。莫泊桑迎上前去,言辞恳切地说:莫泊桑迎上前去,言辞恳切地说:“喂,请踢我几脚喂,请踢我几脚吧?吧?”那乞丐被说得莫

    8、名其妙,愣住了,以为他神经那乞丐被说得莫名其妙,愣住了,以为他神经不正常。莫泊桑继续赔笑,又从口袋里掏出钱说:不正常。莫泊桑继续赔笑,又从口袋里掏出钱说:“你踢,我给你钱。你踢,我给你钱。”那乞丐见钱一把抓了过去,伸那乞丐见钱一把抓了过去,伸脚猛踢了莫泊桑的屁股一下。莫泊桑忍痛揉着屁股,脚猛踢了莫泊桑的屁股一下。莫泊桑忍痛揉着屁股,忙跑回屋子,飞快地记下了这一真实被踢的感受。忙跑回屋子,飞快地记下了这一真实被踢的感受。14 莫泊桑不惜花钱买这种被踢的感受是为莫泊桑不惜花钱买这种被踢的感受是为了写作的需要,写作是一种实践,莫泊桑正了写作的需要,写作是一种实践,莫泊桑正是出于创作实践的迫切需要,才

    9、去买踢。这是出于创作实践的迫切需要,才去买踢。这种真实被踢的感受是在被乞丐猛踢一脚之后种真实被踢的感受是在被乞丐猛踢一脚之后发生的,即关于被踢的感受的认识正是在被发生的,即关于被踢的感受的认识正是在被踢的实践中发生的。踢的实践中发生的。15材料:材料:人类的对火星的探索早在上世纪人类的对火星的探索早在上世纪6060年代就年代就开始了。开始了。19651965年美国的宇宙飞船拍摄照片显示火年美国的宇宙飞船拍摄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荒地。星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荒地。19691969年美国年美国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测火星,拍下了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测火星,拍下了100100多张照多张照

    10、片,并对火星上的大气及其表面进行了分析。片,并对火星上的大气及其表面进行了分析。19761976年发射的宇宙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在火星年发射的宇宙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在火星土壤中发现了奇特的化学元素,土壤中发现了奇特的化学元素,19961996年美国宇航年美国宇航局的局的“火星全球调查者号火星全球调查者号”发射,让科学家们发射,让科学家们意识到火星表面下可能有水。意识到火星表面下可能有水。16马克思:马克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的问题。”4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

    11、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7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18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经验、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孟子: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也。”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王守仁:王守仁:“心外无理,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外无物,心外无事。”19 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客观唯心主

    12、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产生的,即从天上掉下对精神产生的,即从天上掉下来的。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来的。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就宣扬有一个独立于拉图,他就宣扬有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存在,人的知识就来源于对存在,人的知识就来源于对“理念理念”的认识和回忆。的认识和回忆。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20物物感觉和思想(反映论)感觉和思想(反映论)红花!红花!21荀子荀子 我国古代唯物论者荀子就明我国古代唯物论者荀子就明确指出,没有什么确指出,没有什么“生而生而知之知之”,而是,而是“求之而后求之而后得得

    13、”,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都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22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但是把认识视为一个从客体到主可知论,但是把认识视为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的直观被动的过程,是直观被动体的单向的直观被动的过程,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其根本缺陷:一是不懂得辩证的反映论。其根本缺陷:一是不懂得辩证法;二是脱离实践。法;二是脱离实践。(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 识的不同回答识的不同回答 认识论认识论23认识论认识论:能动革命的反映论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主 体体客客 体体主主 体体实实 践践客客 体体24把把实践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 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是反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是反 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把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 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的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的 、革命的性质,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革命的性质,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

    15、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过程,从而最终驳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过程,从而最终驳 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25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材料:有一北方人到南方办事,一南方人设材料:有一北方人到南方办事,一南方人设宴款待,其中有一道菜是宴款待,其中有一道菜是“煮笋煮笋”,北方人,北方人没吃过,问是何物,南方人说,就是竹子。没吃过,问是何物,南方人说,就是竹子。北方人办完事回到家里,就把床上铺的竹凉北方人办完事回到家里,就把床上铺的竹凉席放到锅里煮,怎么也煮不熟,他很气愤,席放到锅里煮,怎么也煮不熟,他很气愤,对妻子说:对妻子说:“南方人太不厚道,怎

    16、么能这样南方人太不厚道,怎么能这样欺骗我呢!欺骗我呢!”摘自笑林摘自笑林26(一)从实践到认识(一)从实践到认识 1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7 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感感觉觉

    17、硬硬!红红!甜甜!圆圆!28 知觉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联系的综合反映。苹果(知觉)苹果(知觉)=红红+圆圆+甜甜+硬硬+一个又红、又圆、又甜一个又红、又圆、又甜又硬的苹果!又硬的苹果!29 表象表象是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是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回忆和再现。回忆和再现。吃掉苹果之后,头吃掉苹果之后,头脑中还留下对于又脑中还留下对于又硬又圆又红又甜的硬又圆又红又甜的果实的映象。果实的映象。30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介,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

    18、事物的直接感知。具体性: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31 思考: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思考: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 反映。反映。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

    19、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32 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它是认识的高级阶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段。33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基本形

    20、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判断是对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是对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推理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34概念概念鱼鱼鸟鸟推理推理判断判断鱼是用腮呼吸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的水生动物鸟是长羽毛的鸟是长羽毛的动物动物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鲸用肺进行呼吸鲸用肺进行呼吸鲸不是鱼类动物鲸不是鱼类动物鸟是长羽毛的动物鸟是长羽毛的动物鸭子长羽毛鸭子长羽毛鸭子是鸟类动物鸭子是鸟类动物3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

    21、两国交战时,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国交战时,法军有一旅指挥部设在前线阵地的地下,十分隐蔽。军有一旅指挥部设在前线阵地的地下,十分隐蔽。但由于忽略了长官养的一只小猫,造成了不应有但由于忽略了长官养的一只小猫,造成了不应有的惨败局面。当时,德军一参谋人员发现:每天的惨败局面。当时,德军一参谋人员发现:每天上午八九点钟,总有一只小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上午八九点钟,总有一只小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一座坟包上晒太阳,几天情况都是如此。一座坟包上晒太阳,几天情况都是如此。历史故事历史故事“被一只小猫毁掉的法军指挥部被一只小猫毁掉的法军指挥部”36 此事引起德军司令官的重视,他召集参谋人员此事引起德军司令官

    22、的重视,他召集参谋人员进行分析,判断如下:进行分析,判断如下:第一,此猫不是野猫,因为野猫不喜欢白天出第一,此猫不是野猫,因为野猫不喜欢白天出来,更不会在阵地上出没;来,更不会在阵地上出没;第二,猫的栖身处在坟包附近,而周围并无人第二,猫的栖身处在坟包附近,而周围并无人家,那里很可能是一个地下指挥部;家,那里很可能是一个地下指挥部;第三,据仔细观察,此猫是名贵的波斯品种,第三,据仔细观察,此猫是名贵的波斯品种,而打仗时尚能玩这种猫的,决不会是下级军官。而打仗时尚能玩这种猫的,决不会是下级军官。于是,德军集中了六个炮兵营的兵力,对小猫于是,德军集中了六个炮兵营的兵力,对小猫出没之地猛烈轰击,结果

    23、法军旅指挥部被彻底摧毁,出没之地猛烈轰击,结果法军旅指挥部被彻底摧毁,人员均被炸死。人员均被炸死。37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抽象性: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规律。38 (1 1)两者相互对立、相互区别)两

    24、者相互对立、相互区别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通过感官得到通过感官得到通过思维得到通过思维得到直接性、具体性直接性、具体性间接性、抽象性间接性、抽象性表面的、外部的表面的、外部的内部的、本质的内部的、本质的感觉、知觉、表象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概念、判断、推理低级阶段低级阶段高级阶段高级阶段3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39 (2 2)两者又是统一的:)两者又是统一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开普勒开普勒40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感性认

    25、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有待于发展到来源于来源于F=GM1M2/R241 案例:案例:传说印度舍罕王朝的国王打算重赏象棋传说印度舍罕王朝的国王打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的发明人宰相西萨宰相西萨班班达依尔。国王问他达依尔。国王问他有何要求,这位聪明的大臣胃口看来并不大,他有何要求,这位聪明的大臣胃口看来并不大,他拿着一张棋盘,跪在国王面前说:拿着一张棋盘,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个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

    26、。陛样下去,每一个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64格的麦粒,都赏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罢。给您的仆人罢。”国王一听,认为这区区奖赏,国王一听,认为这区区奖赏,微不足道。于是,满口答应道:微不足道。于是,满口答应道:“爱卿,你所求爱卿,你所求的并不多啊,你当然会如愿以偿。的并不多啊,你当然会如愿以偿。”说着,他令说着,他令人把一袋麦子拿到宝座前。人把一袋麦子拿到宝座前。42 然而结果怎样呢?按照第一格内放一粒,第二格内放然而结果怎样呢?按照第一格内放一粒,第二格内放二粒,第三格内放四粒,二粒,第三格内放四粒,还没有放到二十格,一袋麦还没有

    27、放到二十格,一袋麦子就已经完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子就已经完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样迅速,很快就可以看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样迅速,很快就可以看出,如果要放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出,如果要放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他对西萨王也兑现不了他对西萨班班达依尔许下的诺言了,因为达依尔许下的诺言了,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1 12 22 22 2十十2 23 3十十2 24 4十十2 26363颗麦粒。颗麦粒。每每500500,000000颗为颗为1 1蒲式尔蒲式尔(1

    28、(1蒲式尔约为蒲式尔约为35.235.2升升),由此看来,由此看来,国王得给西萨国王得给西萨班班达依尔四万亿蒲式尔才行。这位宰相达依尔四万亿蒲式尔才行。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国王为什么会吃这样的亏?国王为什么会吃这样的亏?43班班达依尔:达依尔:陛下,我只陛下,我只要要舍罕国王:舍罕国王:当然可当然可以以?!?!舍罕国王赏麦舍罕国王赏麦n=264-1=18446744073709551615 500000=140 万亿万亿升升44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这花是这花是红红的。

    29、的。感觉感觉判断判断45(1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这是必要的前提条件。这是必要的前提条件。(2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 加工制作加工制作这是关键性条件。这是关键性条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4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46 1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从认识到实践(二)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但表

    30、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个飞跃。47亚里士多德:不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度相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48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 造世界的目的。造世界的目的。49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

    31、合的原则。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第二,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2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50(三)(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复杂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复杂性造成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造成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第一,第一,受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受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本质暴及其本质暴露程度的限制;露程

    32、度的限制;第二,第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技条件的限制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技条件的限制。第三,第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识事物。51 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代有人认为天是圆的,地球是方的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代有人认为天是圆的,地球是方的(即所谓(即所谓“天圆地方天圆地方”说)。说)。16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才普遍地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们才普遍地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但是,地球是怎样的圆形,但是,地球是怎样的圆形,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

    33、践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践回答不了这个问题。150150年之后,牛顿年之后,牛顿认为地球是扁椭圆形的,但也有人认为地球是长椭圆形的,好认为地球是扁椭圆形的,但也有人认为地球是长椭圆形的,好像直立的鸡蛋。到了像直立的鸡蛋。到了1818世纪,巴黎科学院派出测量队对地球进世纪,巴黎科学院派出测量队对地球进行了测量,才证实地球是扁椭圆形的。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有行了测量,才证实地球是扁椭圆形的。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有了人造卫星和电子计算机,对地球测量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对了人造卫星和电子计算机,对地球测量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对地球扁椭圆形形状的认识也越来越精确。地球扁椭圆形形状的认识也越来越精确

    34、。麦哲伦麦哲伦52 发明家爱迪生,试验了发明家爱迪生,试验了16001600多种材料,多种材料,经历了经历了80008000多次的失败,才找到了合适的电多次的失败,才找到了合适的电灯灯丝。灯灯丝。532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认识过程的无限性541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这种观点是说()A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35、55 2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A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56 3 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飞 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 A进行社会调查进行

    36、社会调查 B B分析实际情况分析实际情况 C C理论付诸实践理论付诸实践 D D总结经验教训总结经验教训 57 4 4、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性材料进行加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A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58 5 5、(多选多选

    37、)1958)1958年,我们以麻雀吃粮食为由,把它列年,我们以麻雀吃粮食为由,把它列为为“四害四害”之一,大量捕杀。实际上,麻雀虽然吃粮之一,大量捕杀。实际上,麻雀虽然吃粮食,但主要吃害虫。所以,后来我们把麻雀从食,但主要吃害虫。所以,后来我们把麻雀从“四害四害”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又把麻雀列为保护动物。从哲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又把麻雀列为保护动物。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了学上看,这件事说明了()A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B B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 C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D D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对

    38、事物的认识是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E E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59 据医学史料记载,据医学史料记载,1717世纪世纪2020年代,英国有个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用。1919世纪世纪80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的产

    39、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1901年维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对认识的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决定作用”这个道理的?这个道理的?60 (1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 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 3)输羊血的成功和大量受血者的死亡和输人血)输羊血的成功和大量受血者的死亡和输人血 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 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 至发现人血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至发现人血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6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八-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9754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