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C07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07 应力 状态 强度 理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七章应力和应变分析 强度理论7.1 概述 前面,在研究轴向拉伸(或压缩)、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构件的强度问题时已经知道,这些构件横截面上的危险点处只有正应力或切应力,并建立了相应的强度条件:maxmax,式中,工作应力max或max由相关的应力公式计算;材料的许用应力或应用直接试验的方法(如拉伸试验或扭转试验),测得材料相应的极限应力并除以安全因数来求得,没有也毋须考虑材料失效(断裂或屈服)的原因。7.1 概述 由构件的应力分析可知,在受力构件的同一截面上,各点处的应力一般是不同的。而通过受力构件内的同一点处,不同方位截面上的应力一般也是不同的。2cossin22Fkkp x拉压杆斜截面上应
2、力:bfehxsin2cos2 受扭圆杆斜截面上应力:P铸铁压缩铸铁压缩低碳钢低碳钢铸铁铸铁7.1 概述 在一般情况下,受力构件内的一点处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如对称弯曲中,构件横截面上距中性轴为某一距离的任一点处)。若需对这类点的应力进行强度计算,则不能分别按正应力和切应力来建立强度条件,而需综合考虑正应力和切应力的影响。事实上,构件在拉压、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情况下,并不都是沿构件的横截面破坏的。例如,在拉伸试验中,低碳钢屈服时在与试件轴线成45的方向出现滑移线;铸铁压缩时,试件却沿着与轴线成接近45的斜截面破坏。这表明杆件的破坏还与斜截面上的应力有关。7.1 概述 一方面要研究通过该点
3、各不同方位截面上应力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该点处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及其所在截面的方位。受力构件内一点处不同方位截面上应力的集合,称为一点处的应力状态。也就是说,需研究受力构件内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另一方面,由于该点处的应力状态较为复杂,而应力的组合形式又有无限多的可能性,因此,就不可能用直接试验的方法来确定每一种应力组合情况下材料的极限应力。为了研究受力构件内某一点处的应力状态,通常是围绕该点取一个无限小的正六面体单元体来研究。由于单元体的边长为无穷小量,故可以认为单元体各个面上的应力均匀分布,且任意一对平行平面上的应力大小、性质完全相同。当单元体三对相互垂直面上的应力已知时,就可以求得通过
4、该点的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从而确定该点的应力状态。AAAAPA 截取单元体的原则是:三对平行平面上的应力应该是给定的或经过分析后可以求得的,而构件在各种基本变形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及计算前面已学过,故单元体的三对平行平面中通常总有一对平行平面是构件的横截面。应力的标注及正负:应力的标注及正负:负;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方向的面上的正应力。:表示外法线方向为 xx xx表示与x轴垂直的面上的剪应力。其有xy和xz之分。本书中的x实际上是指xy。主单元体、主平面、主应力:、主单元体(Principal Element):各侧面上剪应力均为零的单元体。、主平面(Principal Plane):剪应力
5、为零的截面。、主应力(Principal Stress):主平面上的正应力。、主应力排列规定:按代数值大小,321 、三向应力状态(Three-Dimensional State of Stress):三个主应力都不为零的应力状态。、二向应力状态(Plane State of Stress):两个主应力不为零的应力状态。、单向应力状态(Unidirectional State of Stress):一个主应力不为零的应力状态。xB xz zxA x x7.1 概述等价等价0000 xyyxzxzyz,单元体上有一组面上的应力分量都为零。一般应力分量为零的面的外法线为Z。这时有:平面应力状态的立
6、体图平面应力状态的平面图xy x xy yo7.1 概述下图所示承受内压的薄壁容器,试导出容器横截面和纵截面上的正应力表达式。解:1、容器的横截面的正应力表达式用横截面将容器截开,受力如图b所示,根据平衡方程42DpDm4pDm7.2 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的实例2、环向应力:Dlplt22pDt用纵截面将容器截开,取长为 的一段进行研究,受力如图c所示l若单元体有一对平面上的应力等于零,即不等于零的应力分量均处于同一坐标平面内,则称为平面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的普遍形式如图所示,即在其他两对平面上分别有正应力和切应力(x,x和y,y)。abxdxyyxyxyyxcxyyyyyxxxxabcd7.
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设一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为求该单元体与前、后两平面垂直的任一斜截面上的应力,可应用截面法。7.3.1 斜截面上的应力xyyyyyxxxxabcdefn设斜截面ef的外法线n与x轴间的夹角为,简称为截面,并规定从x轴到外法线n逆时针转向的方位角为正值。截面上的应力分量用和表示。对正应力,规定以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对切应力,则以其对单元体内任一点的矩为顺时针转向者为正,反之为负。这与以前对正应力和切应力的正负号规定是一致的。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yyxxbef假想地沿斜截面ef将单元体截分为二,留下左边部分的体元ebf作为研究对象。设斜截面ef的面积为dA,斜截
8、面上的应力和均为正值。考虑作用在体元各面上力的平衡,对于斜截面的法线n参考轴列出的平衡方程为0,d(dcos)cos(dcos)sin(dsin)sin(dsin)cos0NxxyyFAAAAA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d(dcos)cos(dcos)sin(dsin)sin(dsin)cos0 xxyyAAAAA221 cos21 cos2cos,sin,2sincossin222由切应力互等定理,xy,则上式可简化为 22cossin2sincosxyx又由三角关系:将其代入前式,可得 cos2sin222xyxyx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0,d(dcos)sin(dcos)
9、cos(dsin)cos(dsin)sin0TxyyFAAAAA对于斜截面的切线t参考轴列平衡方程为由切应力互等定理,xy,则上式可简化为 22()sincos(cossin)xy由三角关系化简得 sin2cos22xyx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sin2cos22xyxcos2sin222xyxyx利用这两个公式,就可以从单元体上的已知应力x、y、x和y,求得任意斜截面上的正应力a和切应力a。并且由此两式出发,还可求得单元体的极值正应力和极值切应力。所以,这两个方程也称为应力转换方程。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sin2cos22xyxcos2sin222xyxyx求正应力的极值令
10、:d2sin2cos2 0d2xyx 比较可知,极值正应力所在的平面,就是切应力为零的平面。这个切应力等于零的平面,叫做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叫做主应力。也就是说,在通过某点的各个平面上,其中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小正应力就是该点处的主应力。以0表示主平面的法线n与x轴间的夹角,由上式可得 02tan2xxy以0和0+90确定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这表明,两个主平面是相互垂直的;同样,两个主应力也必相互垂直。在一个主平面上的主应力为最大正应力max;另一个主平面上的主应力则为最小正应力min。02tan2xxy00+90两主平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小正应力为:2max2min22xyxyx当xy时,
11、由上式直接求出的0角对应最大正应力max的方向;若xy,则0对应最小正应力min的方向。02tan2xxy2max2min22xyxyx从一点处以不同方位截取的诸单元体中,有一个特殊的单元体,在这个单元体侧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这样的单元体称为该点处的主单元体。主单元体的侧面称为主平面(通过该点处所取的诸截面中没有切应力的那个截面即是该点处的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主平面的法线方向叫主方向,即主应力的方向。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一点处切应力等于零的截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主应力是过一点处不同方位截面上正应力的极值。可以证明,一点处必定存在这样一个
12、单元体,其三个相互垂直的面均为主平面。三个相互垂直的主应力分别记为1,2和3且规定按代数值大小的顺序排列,即123。在平面应力状态中有一个主应力为零。暂假设其他两个主应力均大于零,故记为1和2,即三个主应力按代数值大小的顺序排列。若求得的两个主应力一为拉应力而另一为压应力,则前者应为1而后者为3,另一主应力20。同理,若求得的两主应力都是压应力,则它们应分别为2和3,而10。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例:图示矩形截面简支梁,试分析任一横截m-m上各点的主应力,并进一步分析全梁的情况。解:1.截面上各点主应力xyqq(x)Oabcdemm在截面m-m上,各点处的弯曲正应力与切应力可分别按第
13、四章的公式计算。在截面上、下边缘的a和e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中性轴上的c点处于纯剪切状态;而在其间的b和d点则同时承受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切应力。mmmax22min()22xyxyx02tan2xxy 可知,梁内任一点处的主应力及其方位角可由下式确定:221223201(4)021(4)0202tan2(a)(b)式(a)和(b)表明,在梁内任一点处的两个主应力中,其一必为拉应力,而另一则必为压应力。2.主应力迹线mm根据梁内各点处的主应力方向,可在梁的xy平面内绘制两组曲线。在一组曲线上,各点的切向即该点的主拉应力方向;在另一组曲线上,各点的切向则为该点的主压应力方向。由于各点处的主拉应力与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