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历史军事地理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684939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PPT
  • 页数:44
  • 大小:4.1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军事地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历史 军事地理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历史时期的军事地理 1长城的发展演变长城的发展演变 2古代关隘古代关隘 3中国古代战争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古代战争的分布与变迁第一节第一节 长城的发展演变长城的发展演变八达岭长城 在冷兵器时代军事防御体系十分重要。长城、关隘、城防构成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一个重要的防御体系。长城是一种由城墙相连城堡而成的漫长的防御体系,是中国古代大漠内外游牧民族与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民族长期攻防守备的一个重要产物。诗经:“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有的专家便认为这是公元前9世纪周宣王为防御猃狁而修建的城堡,是为长城的雏形。到了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各国为了相互防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长城,成为大规

    2、模修筑长城之始。在冷兵器时代,相对先进的农业民族,其军队并不比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的骑兵强悍,有时双方的攻击力量甚至完全相反。因此,历史时期的中原的农耕民族往往面临一个十分现实的北部边防问题,如西汉与匈奴、东汉西晋与鲜卑、隋与突厥、唐与回鹘、五代北宋与契丹、南宋与女真、明代与瓦剌、鞑靼、满人都是如此。长城集城防、运输、通讯为一体,对于游牧民族骑兵而言,长城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了一种防御作用,故历代统治者都乐此不疲,不断加以维修和增修。因此,从春秋战国时期直到明代,各个朝代对长城的修筑一直没有间断,不同时期长城的界限也有不同。秦长城 战国时秦为了统一国家的需要,拆除了六国留下的互防长城并在秦嬴政二十

    3、六年(前221年)最后攻灭齐国后,派蒙恬利用旧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加以连缀、修缮和增广,形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今甘肃岷县、临洮,东北方向越过黄土高原到内蒙古而东,到今辽宁境入今朝鲜,直到今平壤西,比明代长城长。秦长城分布图秦长城遗址 汉长城 汉代为了防御匈奴进攻,重新修缮并增筑长城。汉长城修筑最重要的一点是将长城修到了河西地区,自金城郡西令居县至酒泉郡、玉门县、敦煌到盐泽(罗布泊)附近。另汉代还曾将长城修到盐泽以西,另在酒泉之东北延弱水到居延泽,称居延塞。汉代新修塞外列城,西起居延泽,东至五原以北。汉代长城的东起点在朝鲜清川江,向东延伸比秦长城短,但

    4、总体上汉长城为2万多里,远比秦长城长。东汉时期为了进一步防御匈奴的攻击,又在长城以南修筑了内层防线。以后隋代、金代都有较大规模的长城新筑和修缮。隋代长城金代长城 明长城 明代蒙古统治者退回漠北草原,但蒙古族后裔鞑靼和瓦剌不断南下骚扰,威胁着明代北部边疆的安全,故明代又大修长城以防备北方游牧民族。明代长城修建经过明代前期对长城的修缮、明代中期大规模的兴建和明代后期蓟东长城的修建三个时期,形成了今天西起嘉峪关,经河西走廊横越黄土高原,经今山西、河北、辽宁到山海关的明代长城。明长城除河西段为明代新筑外,其他段都是在旧长城基础上修缮、增补而成的,计全长共127000里,故称万里长城。明代长城分成城墙、

    5、城堡、城台和烟墩。秦汉隋唐金代时期的长城一般都是用土筑,金代曾有用砖石的,但并不普遍,直到元代大都城均为土筑。各州县城普遍在明代开始用砖石包墙,而长城也是在明代开始改用砖石砌筑。明长城示意图明代长城应该说,历史上的长城在政治意识和军事战略上功不可没。长城既是一条军事防御线,也是一条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秦汉长城沿阴山而建,以北为平坦的沙漠、草原,缺少军事上的隐蔽,以南则为农耕民族地区。明代长城路线走向基本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以北为蒙古高原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以南为湿润和半湿润气候。故长城往往是一条农牧业分界线。作为体现两种自然背景下的两种文化现象,长城更多的体现着一种文化差异和众志成城的民

    6、族气节。第二节 古代关隘 中国历史上关隘的功用主要是作为交通枢纽和在军事上控制出入,也具有经济上征收赋税功能,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关隘,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隘的得失,往往关系到一场重要的战争的胜败,进而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如黄巢奇取潼关、吴建固守大散关、刘邦控制虎牢关、吴三桂出卖山海关、红军攻破娄山关等等。由于我国的关隘众多,以下主要介绍我国的十大名关。中国十大名关1.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境内,为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旧称军都关,关隘两旁高山屹立,叠翠重叠,山峦花木葱茏,犹如碧波翠浪,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这里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

    7、必争之地。居庸关2.山海关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的山海关区,为我国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重要关隘。它建于明洪武十四(公元1381年)年,因城楼题额“天下第一关”而又名“天下第一关”。城楼雄踞关上,巍然矗立,自古为交通要冲。天下第一关 娘子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部,初建于唐朝初年,现存关城为明代中期所筑。关口有关门两座,关内为居民区,它当山西、河北两省要冲,地势险要。3.娘子关 4雁门关:雁门关又名西径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和偏关合称三关。现存关城为明初所建,是长城要口之一,古人称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祟第一关”。雁门关 5平型关: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繁峙县

    8、东北边境,是长城要口之一,现存关城为明代中期所筑。古道穿城而过,向来为晋北交通要道,历史上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宁武关在山西省宁武县,为内长城重要关隘。关城筑于明代中期,是诸山汇集之要塞,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今关城已记。6.宁武关 7紫荆关: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40公里的紫荆岭上,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关城依山面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8武胜关:武胜关在河南省信阳地区南部,古称直辕,与平靖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信阳古名)三关”,为大别山隘口之一。今存部分古代建筑。9友谊关:友谊关又称为大南关、界首关、睦南关,位于广西省凭祥市西南,始建于明代初期,后有增建,为中国通往越南

    9、的交通要口之一。10嘉峪关: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嘉峪山东南麓,为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关城始建于明代初期,有“天下第一雄关”之誉。现关城内外遗存部分多为清代所建。嘉峪关依山而筑,居高凭险,自古为东西交通要冲。嘉峪关 另外,除以上的十大名关,像函谷关、潼关、玉门关、阳关、大散关、娄山关、韶关、镇南关等也是我国较为著名的古代关隘。阳关镇南关第三节中国古代战争的分布与变迁 中国古代的战争发生十分频繁。战争的发生往往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因素有关系,分析战争的地理分布,可以深入认识到战争与这些因素的种种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军事区域,一般可分成塞北、河套、河西、西

    10、域、河陇、关中、巴蜀、川西、青藏、云贵、岭南、闽台、江南、江淮、荆湖、中原、山东、燕晋、东北军事区。先秦时期,京师、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战事较多,其中河南为203次,占了这一时期总数的1/3。这一时期经济文化中心都在黄河流域河南处于交通枢纽地位,战事自然最多。秦汉时期,京师、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占该时期战争总数的76%,北方战争有从东向西推移的趋势,主要是秦汉以关中为中心促进了当地的开发。秦汉以来,南方地区发展加快,战事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淮河流域和长江以北的地区。江淮地区战事增多是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体现。政治核心区往往战事较多南京由于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作为都城,故战争发生频繁,

    11、而南方地区则相对较少。隋唐统一后,北方又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黄河流域在安史之乱后长期动荡战事繁多,北方五省占该时期全国战争总数的61%。河北为安史之乱的核心区,以后藩镇割据、战乱不已。五代时梁唐晋汉周与契丹征战,主要战场也在这个地区。宋辽金时期,战争殃及南北各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主要在北方。南宋战线南退与金战争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元明以来,南方地区战事分布越来越密集,南北战争总数71:29,形成南疆和北部边防两条战争密集分布线,这主要与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倭寇及西方列强入侵东南地区有关 清代以来,仍然是南多北少。鸦片战争之前来看,南北战争总数比为70:30,南方

    12、以四川地区居多。从1840年到1919年,南北比为74:26以长江中下游战争最多。清代总体上陆上及海上边疆战事多于内地。主要是由于清代前期疆域达到继元以来的最广阔时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为实现这个统一,顺康雍乾四朝进行了频繁的战争,以后为维护这个统一也战争不断。而清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列强不断从海上和陆上蚕食中国,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边疆的防卫战争不断。中国古代南北战争比例变迁表 总的来看,中国古代战争北多南少,但宋以来逐渐形成南多北少的格局。中国古代战争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但后来逐渐向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推进,这种演变趋势十分复杂,但基本原因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参考文献 1.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2.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988年。3.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4.曹云忠等:中华名关,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5.胡阿祥:兵家必争之地,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6.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历史地理12辑。7.金麟:中国近现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历史地理15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军事地理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8493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