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实用课件188.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劝学实用课件188.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劝学 实用 课件 188
- 资源描述:
-
1、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过一首诗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过一首诗劝学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乐府诗古乐府诗长歌行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老大徒伤悲。孔子: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韩愈: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业精于勤,荒于嬉(x)(x);行成于思,毁于随。行成于思,毁于随。但丁:但丁: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不停地追求知识和美德。应该不停地追求知识和美德。顾炎武:顾炎武:君子之学,
2、死而后已。君子之学,死而后已。了解荀子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了解荀子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设喻论证的方法。了解设喻论证的方法。熟读成诵。熟读成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名况字字卿卿,战国战国末期末期赵国人赵国人,时,时人尊称人尊称荀卿荀卿。汉代著作因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孙卿卿。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家、教育家,是是朴素唯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主义思想集大成者。荀况是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荀况是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
3、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前枣庄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学生。荀子是荀子是先秦儒家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的最后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思想:1 1、唯物主义思想、唯
4、物主义思想 2 2、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论 3 3、教育观、教育观 4 4、法、法“后王后王”1、唯物主义思想、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的思想。2、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论 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人的恶的本性,所以
5、他主张“明礼义而化明礼义而化之之”。3、教育观、教育观 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行”对于对于“知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4、法、法“后王后王”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法后王”,主张应该适,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赏罚,兼用“礼礼”“”“法法”“”“术术”实行统治。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他的许多思想
6、为法家所汲取。荀子二十卷。由论语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步成熟。文章文章气势雄浑气势雄浑,总结了治学经验,总结了治学经验,为后世传诵宗法为诸子所不及。为后世传诵宗法为诸子所不及。解题:劝学解题:劝学“劝劝”为何意?为何意?劝:劝告,劝说,劝阻劝:劝告,劝说,劝阻今义今义 劝,勉励劝,勉励。这个字统领全篇,。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要不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努力学习停止地努力学习的文章。的文章。n注音注音 中(中()绳)绳 舆舆()马)马 槁暴槁暴()砺砺
7、()参省(参省()须臾须臾()跂(跂()舟楫舟楫()跬跬步(步()骐骥(骐骥()驽(驽()马)马 锲(锲()镂(镂()蟮(蟮()螯(螯()n中(中(Zhng )绳)绳 舆舆(y )马马 槁暴(槁暴(p)砺砺(l )参省参省(xng)须臾(须臾(y )跂(跂(q)舟楫(舟楫(j )跬步(跬步(ku)骐骥骐骥(j )驽(驽(n)马)马 锲锲(qi )镂(镂(lu )蟮蟮(shn)螯(螯(o)n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n(1)劝学劝学()(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n(3)吾尝跂而望矣吾尝跂而望矣()(4)假舆马者假舆马者()n(5)而绝
8、江河而绝江河()(6)风雨兴焉风雨兴焉()n(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n(9)驽马十驾驽马十驾()(10)用心躁也用心躁也()n(11)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12)金就砺则利金就砺则利()n(13)而闻者彰而闻者彰()(1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n(1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16)声非加疾也声非加疾也()n(17)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8)木直中绳,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以为轮()n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
9、文中的含义n(1)劝学劝学(勉励勉励)n(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省查检验省查)n(3)吾尝跂而望矣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跟踮起脚跟)(4)假舆马者假舆马者(借助借助)n(5)而绝江河而绝江河(横渡横渡)(6)风雨兴焉风雨兴焉(从那里从那里)n(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精神和智慧精神和智慧)n(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步小步)(没有(没有的办法的办法)(9)驽马十驾驽马十驾(劣马劣马)(10)用心躁也用心躁也(因为因为)(11)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停止停止)(12)金就砺则利金就砺则利(靠近靠近)n(13)而闻者彰而闻者彰
10、(清楚清楚)n(1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刻刻)n(1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容身容身)n(16)声非加疾也(声非加疾也(大声大声 )(17)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使使更快更快 )()(到达到达)n(18)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合乎合乎)n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n1.輮以为轮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其曲中规 輮輮 n2.虽有槁暴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不复挺者 有有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知 n 4.君子生非异也君子生非异也 生生n三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解释下列句
11、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n(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n 博学(广泛地学习博学(广泛地学习/知识渊博)知识渊博)n(2)声非加疾也)声非加疾也 疾(强、洪亮疾(强、洪亮/疾病、快)疾病、快)n(3)假舆马者)假舆马者 n 假假(凭借、借助(凭借、借助/虚伪的,不真实的)虚伪的,不真实的)n(4)蟹六跪而二螯)蟹六跪而二螯 n 跪(蟹脚跪(蟹脚/跪下)跪下)n(5)用心一也)用心一也 n 用心用心 因为用心因为用心/对某事动脑筋)对某事动脑筋)n(6)金就砺则利)金就砺则利 n 金金 (金属(金属/金子)金子)n(7)蚓无爪牙之利)蚓无爪牙之利 n 爪牙爪牙(爪子牙齿爪子牙齿/
12、贬义词,比喻坏人的帮凶)贬义词,比喻坏人的帮凶)n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n 以为以为(把把做成做成/认为)认为)n四、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四、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n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n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参省”前,作前,作状语,当状语,当“每日每日”讲。讲。n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水 n水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n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3、 n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食”、“饮饮”前,作状语,当前,作状语,当“向上向上”(指在地面上),(指在地面上),“向下向下”(指在地下)讲。(指在地下)讲。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木直中绳,木直中绳,輮輮以为轮以为轮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1、其、其曲曲中规中规 2、登、登高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招,臂非加长也3、积、积善善成德成德(形作名(形作名:曲度、弧度)曲度、弧度)(形作名(形作名:高处)高处)(形作名(形作名 :善行)善行)(动词的使动(动词的使动 使使弯曲)弯曲)n五、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五、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n1.輮以为轮輮以为轮(省略句)(省略
14、句)n 2.虽又槁暴虽又槁暴,不复挺者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判断句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判断句判断句n 4.上食埃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一也 判断句判断句n5.蚓无爪牙之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n6.蟹六跪而二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用心躁也躁也.判断句判断句n六一词多义:六一词多义:n1绝绝 n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海 n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n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n 以为妙绝以为妙
15、绝 n佛印绝类弥勒佛印绝类弥勒 n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欢 n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n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n六一词多义:六一词多义:n1绝绝 n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海 横渡横渡 n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隔绝隔绝n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完尽完尽 n 以为妙绝以为妙绝 极点极点 n佛印绝类弥勒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非常 n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而绝秦赵之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而绝秦赵之欢欢 断绝断绝 n 子必不绝赵祀,
16、朔死不恨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灭绝灭绝 n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死死n2假假 n假舟楫者假舟楫者 n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n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n 乃悟前狼假寐乃悟前狼假寐 n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路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路 n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n2假假 n假舟楫者假舟楫者 借助借助 n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借 n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假如假如 n 乃悟前狼假寐乃悟前狼假寐 虚假虚假n愿足下假臣奇兵
17、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路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路 给予给予 n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非正式的,代非正式的,代理的理的 n3望望 n吾尝跂而望矣吾尝跂而望矣 n 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岂敢反乎乎 n先达德隆望尊先达德隆望尊 n 适冬之望日前后适冬之望日前后 农历每月十五农历每月十五n3望望 n吾尝跂而望矣吾尝跂而望矣 眺望眺望 n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岂敢反乎 盼盼望望 n先达德隆望尊先达德隆望尊 声望声望 n 适冬之望日前后适冬之望日前后 农历每月十五农历每月十五n七说明加点虚词七说明加点虚词“而而”的意义和用法的意义和用法n(1)“而而”
18、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在句后的括号里。a.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而日参省乎已()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终日而思矣()积善成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神明自得()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顺风
19、而呼,声非加疾也()蟹六跪而蟹六跪而二螯(二螯()n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n七说明加点虚词七说明加点虚词“而而”的意义和用的意义和用法法n(1)“而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在句后的括号里。a.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连词,表顺承关系。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取
20、之于蓝而青于蓝(c )君子博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学而日参省乎已(b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终日而思矣(f )积善成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神明自得(e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f )蟹六跪而蟹六跪而二螯(二螯(a )n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n八、翻译下列句子八、翻译下列句子n1.青青,取之于蓝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青于蓝;冰冰.,水为之水为之,而寒于水而寒于水.靛靛(din)(din)青是从蓼青是从蓼(lio)(lio)蓝中提取的蓝中提取的,但但它比蓼蓝的它比蓼蓝的颜色更深;颜色更深;n2.故木受绳则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金就砺则利.所以木材经
21、墨线(量过)就笔直了,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金属刀具刀具在磨刀在磨刀石上磨过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就锋利了。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每天对照检验省查对照检验省查自己,就自己,就智慧智慧明达明达,行为不犯错误了。,行为不犯错误了。n4.假舟楫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而绝江河.借助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达到千里之外;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游泳,却能,却能横渡横渡江河。江河。n5.君子生非异也君子生非
22、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君子的本性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借助外物啊。外物啊。n6.积善成德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圣心备焉.n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精神和智慧精神和智慧自然得自然得到,圣人的心境由此到,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具备。n7.故不积跬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无以成江海海.n所以不积累所以不积累小步小步,就无法到达千里;不汇集细,就无法到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无法形成江海。流,就无法形成江海。n8.锲而舍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锲而不舍,金石
23、可镂金石可镂.雕刻但是雕刻但是(中途)舍弃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中途)舍弃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能刻断;不停地地雕刻,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雕刻,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n1 1、说说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地位。说说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中心论点,总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领全文。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n二、根据提示,梳理本文内容。二、根据提示,梳理本文内容。n文本围绕文本围绕“”从三方面展开说理分从三方面展开说理分析,其中第二段从学习的析,其中第二段从学习的 说明道理,运说明道理,运用用 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够够 、,第三段从学习的,第三段从学习的 说明道理,
24、运用说明道理,运用 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能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能够够 ,第四段从学习的,第四段从学习的 说明说明道理,运用道理,运用 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求求 、。n二、根据提示,梳理本文内容二、根据提示,梳理本文内容n文本围绕文本围绕“劝学劝学 ”从三方面展开说理从三方面展开说理分析,分析,n其中第二段从学习的其中第二段从学习的 重要性重要性 说明道说明道理,运用理,运用 五五 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能够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能够提高自己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改变自己 。n第三段从学习的第三段从学习的 学习的重要作学习的重要作用用 说明道说明道理,运用理,运用 五五 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能够
25、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能够 弥弥补不足。补不足。n第四段从第四段从学习的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学习的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说明说明道理,运用道理,运用 十十 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要个比喻句分析了学习要求求 积累积累 、坚持坚持 、专一专一 。疏通文意 君子曰:学不可君子曰:学不可以以已。已。青,取青,取之于蓝之于蓝,而而青于蓝;冰,水青于蓝;冰,水为为之,而寒于水。之,而寒于水。木直木直中中(zhng)绳,绳,輮輮(ru)以为以为轮,其轮,其曲曲中规。中规。虽有虽有(yu)槁槁(go)暴暴(p),不复挺者,輮使之不复挺者,輮使之然然也。也。君子说,学习不可君子说,学习不可以以停止停止。靛靛(din)(di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