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活性污泥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活性污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第4章章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 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简介 L L1.2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L1.3 活性污泥法的分类1.4 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 L1.5 影响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因素 L L1.6 活性污泥增长规律L1.7 活性污泥法的结论 L1.8 曝气的方法与设备 L1.9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L1.10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L1 11 1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简介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简介1)定义:)定义:废水的生物处理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是方法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作
2、用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化和稳定、使之无害化的处理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化和稳定、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法。方法。2)方法特点:)方法特点:对污染物进行转化和稳定的主体是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转化和稳定的主体是微生物。由于微生物具有来源广、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由于微生物具有来源广、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强、易变异等特性,因此强、易变异等特性,因此在使用上能较容易地采集菌种进在使用上能较容易地采集菌种进行培养增殖,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驯化使之适应有毒工业行培养增殖,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驯化使之适应有毒工业废水的水质条件。废水的水质条件。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温和,新陈代
3、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温和,新陈代谢过程中不需高温高压,它是不需投加催化剂的谢过程中不需高温高压,它是不需投加催化剂的催化反应,催化反应,用生化法促使污染物的转化过程与一用生化法促使污染物的转化过程与一般化学法相比优越得多。般化学法相比优越得多。3)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生长(1)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的新陈代谢(i)分解代谢:分解代谢:好氧分解代谢:好氧分解代谢:好氧菌在好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好氧菌在好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厌氧分解代谢:厌氧分解代谢: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将复杂的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
4、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再被甲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再被甲烷菌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并释放烷菌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出能量的过程;(ii)合成代谢:合成代谢:将低能化合物合成为生物体的过程。将低能化合物合成为生物体的过程。(2)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i)生长规律及生长曲线生长规律及生长曲线微生物生长分为以下四个时期:微生物生长分为以下四个时期:a)停滞期停滞期,细菌需要适应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才,细菌需要适应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在新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故细菌数有所减少;能在新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故细菌数有所减少;b)对数期对数
5、期,微生物适应了环境,利用环境中营养迅,微生物适应了环境,利用环境中营养迅速增长,增长速率达到最大;速增长,增长速率达到最大;c)静止期静止期,微生物总数达到最大,并恒定一段时间,微生物总数达到最大,并恒定一段时间,代谢产物抑制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物抑制微生物生长;d)衰亡期衰亡期,微生物因缺乏营养而死亡,总数减少。,微生物因缺乏营养而死亡,总数减少。(ii)细菌生长曲线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细菌生长曲线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a)反应微生物量(反应微生物量(M)与营养物与营养物(F)量间的关系量间的关系b)为使处理效果达到最好,一般不利用对数为使处理效果达到最好,一般不利用对数增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
6、止期的微生物增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4)微生物的营养及影响因素:)微生物的营养及影响因素:(1)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微生物生长的营养(i)主要为主要为C、N、P称为碳源、氮源、磷源。称为碳源、氮源、磷源。(ii)营养对微生物的作用:营养对微生物的作用:a)提供合成细胞质时需要的物质;提供合成细胞质时需要的物质;b)作为细胞增长和生物合成反应时的能源;作为细胞增长和生物合成反应时的能源;c)充当产能反应所释放的电子的受体。充当产能反应所释放的电子的受体。(2)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i)温度:温度:按细胞对温度需求分为嗜冷菌按细胞对温度需求分为嗜冷菌(51
7、0),中温菌(),中温菌(2540 ),嗜热菌),嗜热菌(5060 ););(ii)溶解氧:溶解氧:根据好氧性不同分为好氧微生物和厌根据好氧性不同分为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氧微生物;(iii)PH:需氧微生物处理要求需氧微生物处理要求6.58.5,厌氧微生,厌氧微生物处理要求物处理要求6.77.4;(iv)营养物要求:营养物要求:好氧生物处理对营养物的要求好氧生物处理对营养物的要求为为C:N:P=100:5:1;(v)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抑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抑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vi)进水有机物浓度:进水有机物浓度:好氧处理中进水好氧处理中进水BOD5宜在宜在5001000之间(过高则溶解氧
8、不足),且不低之间(过高则溶解氧不足),且不低于于100(过低则营养物不足);(过低则营养物不足);5)污水的可生化性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评价(1)污水的可生化性)污水的可生化性(2)主要评价方法)主要评价方法(i)相对耗氧速率法相对耗氧速率法(ii)生化呼吸线法生化呼吸线法(iii)有关水质指标法有关水质指标法(iv)微生物脱氢酶含量或微生物脱氢酶含量或ATP含量法含量法6)应用:)应用:处理废水的费用低廉,运行管理较处理废水的费用低廉,运行管理较方便,所以生化处理是废水处理系统中最方便,所以生化处理是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目前,这种方法已广泛重要的过程之一,目前,这种方法已广泛用
9、作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用作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7)处理方法简介)处理方法简介好氧法和厌氧法处理区别:好氧法和厌氧法处理区别:起作用的微生物群不同;产物不同;反应速起作用的微生物群不同;产物不同;反应速率不同;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对进水率不同;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对进水BODBOD要求不同。要求不同。生生物物处处理理法法好好氧氧生生物物法法厌厌氧氧生生物物法法自然自然条件条件下下人工人工条件条件下下自然自然条件条件下下人工人工条件条件下下水体自净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和氧化塘天然水体和氧化塘土壤净化土壤净化污水灌溉污水灌溉悬浮生物法悬浮生物法活性污泥法及其活性污泥法及其变种变
10、种、氧化塘氧化塘、氧化沟氧化沟固着生物法固着生物法生物滤池生物滤池、生物转生物转盘盘、接触氧化接触氧化、好氧生物流化床好氧生物流化床高温堆肥高温堆肥厌氧塘厌氧塘悬浮生物法悬浮生物法厌氧消化厌氧消化、上流式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污泥床、高温堆肥高温堆肥、化粪池化粪池固着生物法固着生物法厌氧滤池厌氧滤池、厌氧流化厌氧流化床床返回目录返回目录1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1 1)基本流程)基本流程 定义:定义:向生活污水注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并持入空气进行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污水续一段时间以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絮凝体。中即生成一种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
11、体所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有巨大的表面构成,它有巨大的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性能,积和很强的吸附性能,称为称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出出水水剩余剩余污泥污泥进进水水回流回流污泥污泥空空气气曝曝气气池池二二沉沉池池活性污泥法处理食品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食品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食品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食品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食品废水(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处理食品废水(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2)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组成:活性污泥组成:(1 1)活性的微生物)活性的微生物(2 2)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3 3)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生物降解的)吸附在活
12、性污泥上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u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又是由细菌、真菌、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又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相结合所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相结合所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u活性污泥通常为黄褐色絮状颗粒活性污泥通常为黄褐色絮状颗粒,其直,其直径一般为径一般为0.022mm,含水率一般为,含水率一般为99.299.8,密度因含水率不同而异。,密度因含水率不同而异。u细菌是活性污泥组成和净化功能的中心,细菌是活性污泥组成和净化功能的中心,
13、是微生物的最主要部分。是微生物的最主要部分。u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决定那些种属的细菌占优势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决定那些种属的细菌占优势u例如:含蛋白质的污水有利于产碱杆菌属和芽孢例如:含蛋白质的污水有利于产碱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而糖类污水或烃类污水则有利于假单孢杆菌属,而糖类污水或烃类污水则有利于假单孢菌属。菌属。u在一定的能量水平在一定的能量水平(即细菌的活动能力即细菌的活动能力)下,细菌下,细菌构成了活性污泥的絮凝体的大部分,并形成菌胶构成了活性污泥的絮凝体的大部分,并形成菌胶团,具有良好的自身凝聚和沉降性能。团,具有良好的自身凝聚和沉降性能。u在活性污泥中,除细菌外还出现原生动物,是细在活性
14、污泥中,除细菌外还出现原生动物,是细菌的首次捕食者,继之出现后生动物,是细菌的菌的首次捕食者,继之出现后生动物,是细菌的第二次捕食者。第二次捕食者。活性污泥絮体活性污泥絮体3)净化过程与机理(1)初期去除与吸附作用)初期去除与吸附作用u在很多活性污泥系统里,当污水与活性在很多活性污泥系统里,当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后很短的时间(污泥接触后很短的时间(101045 min)45 min)内内就出现了很高的有机物就出现了很高的有机物(BOD)(BOD)去除率。去除率。u这种初期高速去除现象是这种初期高速去除现象是吸附作用吸附作用所引所引起的。由于污泥表面积很大起的。由于污泥表面积很大(可达可达2000
15、200010000m10000m2 2/m/m3 3混合液混合液),且表面具有多糖类,且表面具有多糖类粘质层,因此,粘质层,因此,污水中悬浮的和胶体的污水中悬浮的和胶体的物质是被絮凝和吸附去除的。物质是被絮凝和吸附去除的。(2)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以污水中各种有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以污水中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在有氧的条件下,机物作为营养,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其将其中一部分有机物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中一部分有机物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原生原生质质),对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进行分解代谢,对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进行分解代谢,即氧化分解以获得合成新细胞所需要的即氧化分解以获得合成新细胞所需
16、要的能量,并最终形成能量,并最终形成CO2和和H2O等稳定物质。等稳定物质。(3)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降)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降(i i)如果形成菌体的有机物不从污水中分如果形成菌体的有机物不从污水中分离出去,这样的净化不能算结束。离出去,这样的净化不能算结束。(iiii)为了使菌体从水中分离出来,现多采为了使菌体从水中分离出来,现多采用用重力沉降重力沉降法。如果每个菌体都处于松散法。如果每个菌体都处于松散状态,由于其大小与胶体颗粒大体相同,状态,由于其大小与胶体颗粒大体相同,它们将保持稳定悬浮状态,沉降分离是不它们将保持稳定悬浮状态,沉降分离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使菌体凝聚成为易于可能的。为
17、此,必须使菌体凝聚成为易于沉降的絮凝体。沉降的絮凝体。(iiiiii)絮凝体的形成是通过絮凝体的形成是通过丝状细菌丝状细菌来实来实现的。现的。返回目录返回目录13活性污泥法的分类 1)分类:)分类:(1)按废水和回流污泥的进入方式及其在曝气池按废水和回流污泥的进入方式及其在曝气池中的混合方式,活性污泥法可分为中的混合方式,活性污泥法可分为推流式推流式和和完完全混合式全混合式两大类。两大类。(i)推流式)推流式活性污泥曝气池有若干个狭长的流槽,活性污泥曝气池有若干个狭长的流槽,废水从一端进入,在曝气的作用下,以螺旋方废水从一端进入,在曝气的作用下,以螺旋方式推进,流经整个曝气池,至池的另一端流出
18、,式推进,流经整个曝气池,至池的另一端流出,随着水流的过程,污染物被降解。此类曝气池随着水流的过程,污染物被降解。此类曝气池又可分为又可分为平行水流平行水流(并联并联)式式和和转折水流转折水流(串联串联)式式两种两种。曝气池曝气池推流式曝气池示意图(平行水流式)出水出水剩余污泥剩余污泥进水进水回流污泥回流污泥空气空气二次沉二次沉淀池淀池曝曝气气池池推流式曝气池示意图(转折水流式)剩余污泥剩余污泥进水进水回流污泥回流污泥空气空气二次沉二次沉淀池淀池出水出水曝曝气气池池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a a)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自池首至池尾是逐渐)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自池首至池尾是逐渐下
19、降的,由于在曝气池内存在这种浓度梯下降的,由于在曝气池内存在这种浓度梯度,废水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效率较度,废水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效率较高;高;(b b)推流式曝气池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推流式曝气池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c c)曝气池可以做的比较大,不易产生短路,)曝气池可以做的比较大,不易产生短路,适合于处理量比较大的情况;适合于处理量比较大的情况;(d d)氧的利用率不均匀,入流端利用率高,)氧的利用率不均匀,入流端利用率高,出流端利用率低,会出现池尾供气过量的出流端利用率低,会出现池尾供气过量的现象,增加动力费用。现象,增加动力费用。(ii)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式活性
20、污泥法:u完全混合式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是废水进入曝气池后在搅曝气池,是废水进入曝气池后在搅拌的作用下迅速与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拌的作用下迅速与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因此混合液的组成、微生物群的量和质是完全因此混合液的组成、微生物群的量和质是完全均匀一致的。均匀一致的。u这意味着曝气池中所有部位的生物反应都是同这意味着曝气池中所有部位的生物反应都是同样的,氧吸收率都是相同的。样的,氧吸收率都是相同的。曝气池进水进水回流污泥回流污泥剩余污泥剩余污泥出水出水二沉池二沉池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a a)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池内混合液能对)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
21、池内混合液能对废水起稀释作用。废水起稀释作用。(b b)由于全池需氧要求相同,能节省动力;)由于全池需氧要求相同,能节省动力;(c c)有时曝气池和沉淀池可合建,不需要单)有时曝气池和沉淀池可合建,不需要单独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便于运行管理;独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便于运行管理;(d d)连续进水、出水可能造成短路,易引起)连续进水、出水可能造成短路,易引起污泥膨胀。污泥膨胀。(e e)池子体积不能太大,因此一般用于处理)池子体积不能太大,因此一般用于处理量比较小的情况,比较适宜处理高浓度的有量比较小的情况,比较适宜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机废水。(2 2)按供氧方式,活性污泥可分为)按供氧方式,活性污
22、泥可分为鼓风曝鼓风曝气气式和式和机械曝气机械曝气式两大类。式两大类。(i i)鼓风曝气)鼓风曝气式是采用空气式是采用空气(或纯氧或纯氧)作氧源,作氧源,以气泡形式鼓入废水中。以气泡形式鼓入废水中。它适合于长方形曝它适合于长方形曝气池,气池,布气设备装在曝气池的一侧或池底。布气设备装在曝气池的一侧或池底。气泡在形成、上升和破坏时向水中传氧并搅气泡在形成、上升和破坏时向水中传氧并搅动水流。动水流。适用于大型曝气池适用于大型曝气池(iiii)机械曝气)机械曝气式是用专门的曝气机械,剧烈式是用专门的曝气机械,剧烈地搅动水面,使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通地搅动水面,使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通常,曝气机兼有
23、搅拌和充氧作用,使系统接常,曝气机兼有搅拌和充氧作用,使系统接近完全混合型。近完全混合型。适用于小型曝气池适用于小型曝气池(iiiiii)联合曝气)联合曝气鼓风曝气鼓风曝气返回目录返回目录14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1 1)混合液悬浮固体)混合液悬浮固体(mixed liquor suspension solid,MLSS)u混合液混合液是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是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悬浮液。的混合悬浮液。u混合液固体悬浮物数量是指单位体积混合混合液固体悬浮物数量是指单位体积混合液中干固体的含量,单位为液中干固体的含量,单位为mg/Lmg/L或或g/Lg/L,工程上还常用工程上还
24、常用kg/mkg/m3 3,也称混合液污泥浓度,也称混合液污泥浓度(一般用(一般用X X表示)。表示)。u它是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它是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一般活性污泥法中,标。一般活性污泥法中,MLSSMLSS浓度一般为浓度一般为2 24g/L4g/L。(2 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 (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sion solid,MLVSS)u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的重量,单位为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的重量,单位为mg/Lmg/L、g/Lg/L或或kg/mkg/m3 3。u把混合液悬浮固体在把混合液悬浮
25、固体在600600焙烧,能挥发的部分焙烧,能挥发的部分即是挥发性悬浮固体,剩下的部分称为非挥发性即是挥发性悬浮固体,剩下的部分称为非挥发性悬浮固体(悬浮固体(MLNVSSMLNVSS)。)。u一般在活性污泥法中用一般在活性污泥法中用MLVSSMLVSS表示活性污泥中生表示活性污泥中生物的含量。在一般情况下,物的含量。在一般情况下,MLVSS/MLSSMLVSS/MLSS的比的比值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常在值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常在0.750.75左右。对于左右。对于工业废水,其比值视水质不同而异工业废水,其比值视水质不同而异。(3 3)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settling volum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