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常设计及课课练和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tdj2000
  • 文档编号:467563
  • 上传时间:2020-04-16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7.6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常设计及课课练和答案.docx》由用户(tdj200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探访古代文明 部编版 道德 法治 六年级 下册 探访 古代文明 设计 课课练 答案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统编版/部编版_道法_小学
    资源描述:

    1、6 6、探访古代文明、探访古代文明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 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 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在

    2、中国和世界其 他地区都发现了古代遗迹, 这些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 人民共同创造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2板书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早期文明发祥地 (一)看图发现规律。 1观察 p44”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 。 2说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我发现 (二)阅读,做一个考古学家。 1阅读 p45 图文材料。 2想象与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 7000 年和位于黄河流 域的半坡人 (距今约 6000 年。 ) 早期开始了定居生活。 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

    3、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3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 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三)查找资料,比一比。 1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2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课前引入 播放课件:远古时期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奉姬陵 等图片。 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 为人类的文明留下 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 发

    4、展速度有快有慢。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样地。 (二)活动一早期人类文明与自然 1 课件展示大“河流域文明发源地”地图,书本 P108 页 2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相关信息。你们有什么发现?结合 P110 页活动园上面 的三段文字,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发现汇总起来 3 教师汇总发言内容并进行补充 (三)活动二中华文明发祥地 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文明的祖先在河 边居住。必定离不开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必须。那他们究竟是如何生活的 呢? 课前我们布置了探究任务,下面按小组派代表上台为全班同学进行介绍。 (四

    5、)活动三古代文字探索,了解文字诞生的意义 游戏:拷贝不走样 1 让 78 名学生轻声传递一段信息。 2 评价: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靠嘴巴传递信息,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发现 口口相传就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容易变了样,更别说长吋间的传递信息了。终于, 文字的诞生让我们的信息能郁得以保存和传递。 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最古老的中国 文字是距今 3000 多年的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就能够接收到古人 们在 3000 多年前传递的信息,这是多么伟大的一项发明啊课件出示:甲骨文 图片 3 除了中国的甲骨文,其它的古文明也有他们相应的文字,我们一起来看 看师出示课件: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图片资料 4 师请同学们

    6、讨论交流哪一秧是楔形文字、哪一种是象形文字,并说说为 什么。 5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说法也比较正确从画面中不难看出楔形 文字写法简单,表达直观比较复杂的意思和抽象的概念就用几个符号结合起来 表达。而象形文字是一种以图像表达意思的文字,在各种象形文字中,古代埃及 人发明的最为著名。 (五)总结延伸,收集并宣传早期的灿烂文化 除了文字、农耕之外早期文明在医学、数学、建筑、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也 都有重要的贡献让我们课后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迸行资料的收集,絵制成早起文 化手册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其他同学翻阅学习。 6 探访古代文明 金字塔古代埃及的象征 埃及尼罗河的赠与 古代巴比伦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

    7、古代希腊丰富多彩的古希腊历史 第六课 探访古代文明课课练 一、填空 1.( )和( )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 ( ) 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2.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河水灌溉沿岸和三角洲平原的农田。他们栽种大麦、 小麦和亚麻等作物,把尼罗河流域建成了( ) 。 3.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 ) ,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 ( ) ,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 ) 、从( )到畜养的伟 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4.(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5.(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共有 282 条。 6.( )是中国

    8、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 的古代都城遗址。 二、判断 1.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 ) 2.古印度人在印度河、恒河流域驯养动物、种植谷物和棉花。 ( ) 3.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市的西北郊,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 ( ) 4.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 ) 5.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 ) 三、单项选择; 1.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 。 A、非洲南部 B、亚洲中部 C、非洲北部 D、亚洲西部 2.两河流域是指( )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和洪水的斗争中,学会了修 堤坝、引渠灌溉、发展农业。 A.幼发拉底河和印度河

    9、 B.底格里斯河和尼罗河 C.印度河和尼罗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3.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 )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 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A.甲骨文、青铜器 B.石器、玉器 C.陶器、瓷器 D.书画、青铜器 四、问答: 1.世界上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 产? 2.你从众多国家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感受到了什么? 附:第六课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黄河、长江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2、 “粮仓” 3、农作物 动物 农耕 渔猎 4、金字塔 5、 “汉谟拉比法典” 6、殷墟 二、判断: 15 对对错对对 三、单项选择: C D A 四、问答: 1.世界上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骄 傲,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见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 明的辉煌历史。 2.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 借鉴的。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 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 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常设计及课课练和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756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