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多层结构房屋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669040
  • 上传时间:2022-12-30
  • 格式:PPT
  • 页数:50
  • 大小:1,008.6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多层结构房屋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多层 结构 房屋 课件
    资源描述:

    1、 1.1.了解多高层建筑各种结构体系的组成、特点、类了解多高层建筑各种结构体系的组成、特点、类型以及适用高度。型以及适用高度。2.2.掌握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和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掌握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和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方法。近似计算方法。3.3.掌握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侧移近似计算方掌握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侧移近似计算方法。法。4.4.掌握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基本构造要求。掌握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基本构造要求。第十二章 多层结构房屋第三节 框架杆件的截面尺寸和计算简图第二节 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第四节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第五节 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第六节 框

    2、架结构侧移的近似计算及限值 第七节 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与截面设计要点第八节 现浇框架结构的节点构造第一节 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简介第一节 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简介一、多高层建筑的概念一、多高层建筑的概念1.1.多高层建筑的定义多高层建筑的定义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简称高规)规定:)(简称高规)规定: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指指10层及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 的建筑物。的建筑物。多层建筑:多层建筑:指指9层及层及9层以下或房屋高度不大于层以下或房屋高度不大于28m 的建筑物。的建筑物。2.2.高层建筑的特点高

    3、层建筑的特点l节约用地;节约用地;l减少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减少市政基础设施投资;l美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环境;l工程造价高;工程造价高;l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和侧移大;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和侧移大;l技术水平要求高。技术水平要求高。二、多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1 1)组成)组成 以梁和柱为主要承重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以梁和柱为主要承重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1.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2)分类)分类 按施工方法不同,分为现浇框架、预制框架和装按施工方法不同,分为现浇框架、预制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配整体式框架。3)特点)特点 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便于设置大空间的房间;结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便于

    4、设置大空间的房间;结构抗侧刚度小,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大。构抗侧刚度小,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大。4)适用建筑)适用建筑 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多层建筑及高度不大的高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多层建筑及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层建筑。2.2.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1)组成)组成 由纵、横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由纵、横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2)特点)特点 刚度大、承载力高、整体性较好;在水平力作用刚度大、承载力高、整体性较好;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变形较小,抗震性能好;平面布置不够灵活;下的侧向变形较小,抗震性能好;平面布置不够灵活;结构自重较大。结构自重较大。3)适用建筑)适用建筑

    5、住宅、旅馆等开间较小的高层建筑。住宅、旅馆等开间较小的高层建筑。1 1)组成)组成 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所组成的结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所组成的结构体系。构体系。3.3.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2)特点)特点 具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共同的特点。具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共同的特点。3)适用建筑)适用建筑 公共建筑和办公楼等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公共建筑和办公楼等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4.4.筒体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 1)组成)组成 由竖向筒由竖向筒体为主组成的体为主组成的结构体系。结构体系。2)特点)特点 空间受力性能好;承载力和空间受力性能好;承载力和刚度大;抗

    6、弯、抗扭性能良好。刚度大;抗弯、抗扭性能良好。3)分类)分类l框架框架核心筒结构;核心筒结构;l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l成束筒成束筒5.5.巨型结构体系巨型结构体系 由若干个由若干个“巨大巨大”的竖向支撑结构(如组合柱、角的竖向支撑结构(如组合柱、角筒体等)作为柱并与梁式或桁架式转换楼层结合形成筒体等)作为柱并与梁式或桁架式转换楼层结合形成的结构体系。的结构体系。三、高层建筑结构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三、高层建筑结构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1.1.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和高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分为宽比分为A级级和和B级

    7、级。A级与级与B级的最大适用高度见级的最大适用高度见高规或教材相应表列。高规或教材相应表列。当框架当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体系的高度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结构体系的高度超过超过A级高度规定时为级高度规定时为B级。级。B级高度的最大适用高级高度的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可较度和高宽比可较A级适当放宽,但其结构抗震等级、级适当放宽,但其结构抗震等级、有关的计算和构造措施相应加严。有关的计算和构造措施相应加严。2.2.高层建筑的高宽比高层建筑的高宽比H H/B B 为控制高层建筑结构的侧移,增大抗倾覆力。为控制高层建筑结构的侧移,增大抗倾覆力。A级、级、B级高层建筑的高宽比级高层建筑的高宽比H/B不

    8、宜超过高规要不宜超过高规要求的最大高宽比。求的最大高宽比。本章介绍非抗震设防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本章介绍非抗震设防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房屋设计。架结构房屋设计。一、布置原则一、布置原则 1)房屋的开间与进深尺寸应尽可能统一,以减)房屋的开间与进深尺寸应尽可能统一,以减少构件的类型和规格,方便设计和施工。少构件的类型和规格,方便设计和施工。2)房屋的平面布置应尽可能规则、对称,使结)房屋的平面布置应尽可能规则、对称,使结构传力直接、受力明确。构传力直接、受力明确。3)房屋的竖向布置应力求体形简单,使结构刚)房屋的竖向布置应力求体形简单,使结构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避免突变。度沿高度分布均

    9、匀,避免突变。4)合理的设置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合理的设置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第二节 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二、布置方案1 1)布置)布置 由主梁和柱组成的承重由主梁和柱组成的承重主框架沿房屋的横向布置,主框架沿房屋的横向布置,纵向由连系梁将横向框架连纵向由连系梁将横向框架连成空间结构体系(图成空间结构体系(图a)。)。2)特点)特点 横向刚度较大,有利于抵抗横向水平力。纵向连横向刚度较大,有利于抵抗横向水平力。纵向连系梁的截面尺寸小,有利于房屋室内的采光和通风。系梁的截面尺寸小,有利于房屋室内的采光和通风。1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横向框架承重方案(a)1 1)布置)布置 由纵向主梁与

    10、柱构成由纵向主梁与柱构成的承重主框架沿房屋的纵的承重主框架沿房屋的纵向布置,横向连系梁将纵向布置,横向连系梁将纵向框架连成空间结构体系向框架连成空间结构体系(图(图b b)。)。2)特点)特点 纵向刚度大,有利于调整纵向地基不均匀沉降;纵向刚度大,有利于调整纵向地基不均匀沉降;横向连系梁的截面尺寸较小,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差,横向连系梁的截面尺寸较小,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差,但有利于设备管线的穿行,并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但有利于设备管线的穿行,并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空。主要适用于层数较少的工业房屋。空。主要适用于层数较少的工业房屋。2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b)3 3纵横向框架承重方案纵横

    11、向框架承重方案1)布置)布置 在房屋的两个方向均在房屋的两个方向均布置承重主框架形成的承布置承重主框架形成的承重方案(图重方案(图c)。)。2)特点)特点 房屋的双向刚度均较大,适用于柱网平面形状为房屋的双向刚度均较大,适用于柱网平面形状为方形或楼面荷载较大的情况,楼盖常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形或楼面荷载较大的情况,楼盖常采用现浇混凝土双向板或井式梁。双向板或井式梁。一、杆件截面尺寸一、杆件截面尺寸第三节 框架杆件的截面尺寸和计算简图 梁的截面形式有矩形、梁的截面形式有矩形、T形、倒形、倒L形等。梁的形等。梁的截面高度截面高度 ;截面宽度;截面宽度 ;且不宜小于;且不宜小于200mm。0161101

    12、lhbbbhb31211.1.框架梁框架梁2.2.框架柱框架柱 柱的截面形式一般采用矩形、方形、圆形或多边柱的截面形式一般采用矩形、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等,截面高、宽可取(形等,截面高、宽可取(1/151/20)的层高;同时要)的层高;同时要求:求:l截面宽度不宜小于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50mm,截面高度不宜小于截面高度不宜小于 400mm。l截面尺寸以截面尺寸以50mm为模数。为模数。l柱的净高与柱截面长边之比不宜小于柱的净高与柱截面长边之比不宜小于4。二、计算简图二、计算简图 在各榀框架中取有代表性的框架作为计算单元。在各榀框架中取有代表性的框架作为计算单元。竖向荷载按单元范围确定,水平作用力

    13、则需按楼盖结竖向荷载按单元范围确定,水平作用力则需按楼盖结构布置方案考虑。构布置方案考虑。1 1计算单元计算单元2 2计算模型计算模型 框架各杆件一般用其截面形心轴线表示。变截框架各杆件一般用其截面形心轴线表示。变截面杆件则以该杆最小截面的形心轴线表示。现浇框面杆件则以该杆最小截面的形心轴线表示。现浇框架各节点均视为刚节点。框架柱在基础顶面为固定架各节点均视为刚节点。框架柱在基础顶面为固定支座。支座。梁的跨度取柱轴线之间的距离;柱高取层高;梁的跨度取柱轴线之间的距离;柱高取层高;底层柱高取至基础顶面。底层柱高取至基础顶面。框架梁、柱的线刚度分别为框架梁、柱的线刚度分别为 和和lIEibcb/对

    14、现浇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对现浇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Ib:中框架梁取:中框架梁取2.0Io;边框架梁取;边框架梁取1.5 Io。框架柱截面的惯性矩框架柱截面的惯性矩Ic按实际尺寸进行计算。按实际尺寸进行计算。4.4.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竖向荷载和水平风荷载按荷载规范计算。竖向荷载和水平风荷载按荷载规范计算。水平风荷载可转化为作用于框架节点处的水平集中水平风荷载可转化为作用于框架节点处的水平集中力,并合并于迎风面一侧。力,并合并于迎风面一侧。hIEiccc/3.3.梁柱线刚度梁柱线刚度第四节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一、弯矩二次分配法一、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步骤:计算步骤:1)计算每一跨梁在竖向荷

    15、载作用下的固端弯矩。)计算每一跨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弯矩。2)计算各节点的分配系数。)计算各节点的分配系数。3)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并向远端传)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并向远端传 递后,再对各节点分配一次即结束。递后,再对各节点分配一次即结束。二、分层法二、分层法 1.1.基本假定基本假定1)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无侧移。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无侧移。2)竖向荷载仅对其作用层的梁及其相连的上、下竖向荷载仅对其作用层的梁及其相连的上、下 柱有影响。柱有影响。3)柱的远端为固定端。柱的远端为固定端。2.2.计算方法计算方法 将每层梁及其相连的上、下柱所组成的开口框架将每层梁及其相连

    16、的上、下柱所组成的开口框架作为一个独立的计算单元,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如作为一个独立的计算单元,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如图)。图)。计算时,底层以上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折减计算时,底层以上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折减系数系数0.9,并取传递系数为,并取传递系数为1/3;底层柱及梁的传递系;底层柱及梁的传递系数仍为数仍为1/2。计算所得梁中弯矩即为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弯计算所得梁中弯矩即为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柱端弯矩则为该柱在其相应的上、下两层中计算矩;柱端弯矩则为该柱在其相应的上、下两层中计算所得柱端弯矩的叠加。当节点弯矩不平衡时,可再进所得柱端弯矩的叠加。当节点弯矩不平衡时,可再进行一次弯矩分配。行

    17、一次弯矩分配。第五节 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一、反弯点法一、反弯点法 1.1.水平力作用下的受力特点水平力作用下的受力特点 1)弯矩特点弯矩特点l 各杆的弯矩图形均各杆的弯矩图形均为斜直线;为斜直线;l 每杆均有一个弯矩每杆均有一个弯矩为零的反弯点。为零的反弯点。l 除底层柱下端,各柱的除底层柱下端,各柱的上下端均有侧向位移和柱上下端均有侧向位移和柱端转角。端转角。l 忽略梁的轴向变形,同忽略梁的轴向变形,同一层各柱上下端的相对水一层各柱上下端的相对水平位移平位移 相同。相同。u2 2)变形特点)变形特点2.2.水平力作用下的计算特点水平力作用下的计算特点 确定各层柱的剪力和各层柱的反弯点

    18、位置。确定各层柱的剪力和各层柱的反弯点位置。3.3.基本假定基本假定 1)在确定各柱剪力时,假定梁的线刚度无限大,)在确定各柱剪力时,假定梁的线刚度无限大,即认为各柱端无转角。即认为各柱端无转角。2)在确定各柱反弯点位置时,除底层以外的各)在确定各柱反弯点位置时,除底层以外的各层柱,上、下端节点的转角相同。层柱,上、下端节点的转角相同。以以4 4层框架结构的顶层为例。沿各柱的反弯点处层框架结构的顶层为例。沿各柱的反弯点处切开,反弯点以上部分的受力图如图。根据水平力的切开,反弯点以上部分的受力图如图。根据水平力的平衡条件得平衡条件得444342414VVVVF4.4.反弯点法柱中剪力计算反弯点法

    19、柱中剪力计算 根据假定根据假定1),柱中剪力),柱中剪力V与相对水平位移与相对水平位移 的的关系式为关系式为uuhiVc212212ciVduhudV 令令则则444udVjj d为柱上下两端产生单位相为柱上下两端产生单位相对水平位移时需施加的水平集对水平位移时需施加的水平集中力,称为柱的抗侧移刚度中力,称为柱的抗侧移刚度(如图)。(如图)。d可根据柱的线刚度可根据柱的线刚度和柱高求得。和柱高求得。于是有于是有41444444342414jjududdddF对顶层任一柱,可写出对顶层任一柱,可写出41444jjdFu441444FddVjjjjmikknjijijijFddV1由此可解得由此可

    20、解得 因此因此 同理,可求得其它各层柱的剪力。写为通式,同理,可求得其它各层柱的剪力。写为通式,则任意一层(第则任意一层(第i层)的任意一根柱(第层)的任意一根柱(第j柱)的剪力柱)的剪力可表示为可表示为 5.5.反弯点位置反弯点位置 根据假定根据假定2),反弯点的位置为),反弯点的位置为l 底层柱:距柱底底层柱:距柱底2/3的底层柱高处。的底层柱高处。l 底层以上柱:柱高的底层以上柱:柱高的1/2处。处。6.6.反弯点法计算步骤反弯点法计算步骤l 计算计算dij;l 计算计算Vij;l 根据根据Vij和反弯点位置,计算柱端弯矩;和反弯点位置,计算柱端弯矩;l 根据节点力矩平衡计算梁端弯矩;根

    21、据节点力矩平衡计算梁端弯矩;l 根据力平衡原理,由梁两端的弯矩求出梁的剪力;根据力平衡原理,由梁两端的弯矩求出梁的剪力;l 绘制内力图(弯矩图、剪力图)绘制内力图(弯矩图、剪力图)框架各层结构比较均匀,梁柱线刚度之比框架各层结构比较均匀,梁柱线刚度之比 的多层框架。的多层框架。3bcii二、二、D值法值法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框架结构的层数较多时,柱的截面尺寸增大,梁框架结构的层数较多时,柱的截面尺寸增大,梁柱线刚度比常常小于柱线刚度比常常小于3。此时,框架节点的转角对内。此时,框架节点的转角对内力和反弯点的高度有较大的影响,用反弯点法计算将力和反弯点的高度有较大的影响,用反弯点法计算将产

    22、生较大的误差,为此提出了修正柱的抗侧移刚度和产生较大的误差,为此提出了修正柱的抗侧移刚度和调整柱反弯点高度的改进反弯点法,即调整柱反弯点高度的改进反弯点法,即D值法值法。7.7.反弯点法适用情况反弯点法适用情况 考虑柱的抗侧移刚度考虑柱的抗侧移刚度D不仅与柱的线刚度不仅与柱的线刚度ic和柱和柱高高h有关,而且还与节点转角即梁柱线刚度比有关,而且还与节点转角即梁柱线刚度比K有关。有关。经推导,柱的抗侧移刚度经推导,柱的抗侧移刚度D D按下式计算:按下式计算:212hiDcc C称为柱的抗侧移刚度影响(降低)系数,可称为柱的抗侧移刚度影响(降低)系数,可根据柱所在层的梁柱线刚度比根据柱所在层的梁柱

    23、线刚度比K按表列公式计算。按表列公式计算。2.2.柱抗侧移刚度柱抗侧移刚度D D 计算计算3.3.柱反弯点高度修正柱反弯点高度修正 通过力学分析,得到规则框架的标准反弯点高通过力学分析,得到规则框架的标准反弯点高度比度比yo,然后考虑影响柱反弯点高度的因素,对,然后考虑影响柱反弯点高度的因素,对yo修修正。正。(1)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o yo根据框架的总层数根据框架的总层数m、柱所在层次、柱所在层次n和梁柱线和梁柱线刚度比刚度比K以及荷载形式查表得到。以及荷载形式查表得到。(2)上下梁线刚度变化对柱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上下梁线刚度变化对柱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y1 y1根据上下

    24、横梁线刚度比根据上下横梁线刚度比1和梁柱线刚度比和梁柱线刚度比K查表查表得到。得到。当上横梁线刚度当上横梁线刚度小于小于下横梁线刚度时,下横梁线刚度时,y1取正值取正值;当上横梁线刚度当上横梁线刚度大于大于下横梁线刚度时,下横梁线刚度时,y1取负值取负值;对于对于底层柱底层柱,取,取 y1=0。(3)层高变化对柱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层高变化对柱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y2和和 y3 1)y2根据上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之比根据上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之比2和梁柱线刚和梁柱线刚度比度比K查表得到。查表得到。当当21时,时,y2取正值取正值;当当21时,时,y2取负值取负值;对于对于顶层顶层,y2=0。2)y3

    25、根据下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之比根据下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之比3和梁柱线刚度比和梁柱线刚度比K查表得到。查表得到。当当31时,时,y3取负值取负值;当当21时,时,y3取正值取正值;对于对于底层柱底层柱,取取y3=0。总之,各层柱的反弯点高度比计算公式为总之,各层柱的反弯点高度比计算公式为3210yyyyy4.4.D 值法计算步骤值法计算步骤 首先首先计算计算Dij,接着接着计算计算Vij,此时需将反弯点法,此时需将反弯点法计算计算Vij公式中的公式中的dij用用Dij代替;代替;然后然后计算反弯点高度计算反弯点高度yh;其余步骤同反弯点法。;其余步骤同反弯点法。第六节 框架结构侧移的近似计算及限值一、

    26、侧移的近似计算一、侧移的近似计算 多层框架结构在水平多层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侧移变形主要力作用下的侧移变形主要由梁和柱的弯曲变形引起。由梁和柱的弯曲变形引起。特点特点:框架下部的层框架下部的层间位移较大,上部的层间间位移较大,上部的层间位移较小。位移较小。对任意一层的层间位移对任意一层的层间位移 ,可采用,可采用D值法按下式值法按下式近似计算:近似计算:iuijiiDVumiiuu1 框架结构顶点的位移为各层层间位移的总和,即框架结构顶点的位移为各层层间位移的总和,即 框架结构房屋的侧移过大,会影响结构的承载力、框架结构房屋的侧移过大,会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因此,要求框架结

    27、构的楼层层间稳定性和使用要求。因此,要求框架结构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 。5501/hu二、侧移限值二、侧移限值第七节 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与截面设计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时,框架结构设计时,首先首先把框架在恒荷载、活荷把框架在恒荷载、活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别计算出来,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别计算出来,然后然后根据根据荷载效应组合表达式进行内力组合,求得各构件控荷载效应组合表达式进行内力组合,求得各构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作为对梁、柱进行配筋计算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作为对梁、柱进行配筋计算和设计基础的依据。和设计基础的依据。一、竖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一、竖向活荷载的不

    28、利布置 作用在框架上的恒荷载在任何情况必须考虑,而作用在框架上的恒荷载在任何情况必须考虑,而竖向活荷载应考虑最不利布置。竖向活荷载应考虑最不利布置。竖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方式有很多种。对一般竖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方式有很多种。对一般的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当楼面活荷载不超过的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当楼面活荷载不超过5kN/m2时,时,可把活荷载同时作用于框架的各层梁上计算内力,但可把活荷载同时作用于框架的各层梁上计算内力,但应将梁的跨中弯矩乘以增大系数应将梁的跨中弯矩乘以增大系数1.11.2。二、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二、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1 1、框架梁、框架梁l 控制截面控制截面:梁的两端截面(与柱

    29、相交处)和跨中截:梁的两端截面(与柱相交处)和跨中截面。面。l 最不利内力最不利内力:梁的两端截面为最大负弯矩和最大剪:梁的两端截面为最大负弯矩和最大剪力以及最大正弯矩(主要由水平力作用下产生)。跨力以及最大正弯矩(主要由水平力作用下产生)。跨中截面为最大正弯矩和可能出现的最大负弯矩。中截面为最大正弯矩和可能出现的最大负弯矩。l 控制截面控制截面:柱的上、下端截面(梁底面和现浇梁:柱的上、下端截面(梁底面和现浇梁板的顶面处)。板的顶面处)。l 最不利内力最不利内力:一般采用对称配筋,有如下:一般采用对称配筋,有如下3 3种:种:及相应的及相应的N、V。Nmax 及相应的及相应的M、V。Nmin

    30、 及相应的及相应的M、V。风荷载在内力组合时,应考虑左风和右风,取风荷载在内力组合时,应考虑左风和右风,取其不利的一种组合。其不利的一种组合。maxM2.2.框架柱框架柱三、梁端弯矩调幅三、梁端弯矩调幅1.1.调幅目的调幅目的 保证结构具有必要的塑性变形能力,提高框架结保证结构具有必要的塑性变形能力,提高框架结构的延性,减少节点附近梁顶面的配筋量,节约钢材,构的延性,减少节点附近梁顶面的配筋量,节约钢材,便于施工。便于施工。2.2.调幅方法调幅方法 现浇整体式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现浇整体式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乘以调幅系数=0.80.9,同时将跨中弯矩乘以,同

    31、时将跨中弯矩乘以1.21.1的增大系数的增大系数,而且是先调整再与水平荷载作用下,而且是先调整再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组合。的内力组合。四、截面设计要点四、截面设计要点 根据各杆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组合值,根据各杆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组合值,框框架梁架梁按受弯构件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按受弯构件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必要时还应进行变形和裂缝验算。必要时还应进行变形和裂缝验算。框架柱框架柱按受压构按受压构件对称配筋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同时应进行斜件对称配筋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同时应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对一般现浇框架结构,底层柱的截面承载力计算。对一般现浇框架结构,底层柱

    32、的计算长度计算长度lo取基础顶面至一层楼板顶面的高度;其余取基础顶面至一层楼板顶面的高度;其余各层柱的计算长度各层柱的计算长度lo取取1.25倍层高。倍层高。第八节 现浇框架结构的节点构造1.1.柱与基础连接柱与基础连接 现浇框架柱与基础的连接应保证为固接,基础内现浇框架柱与基础的连接应保证为固接,基础内的插筋及其与柱的纵向钢筋搭接应满足如下要求:的插筋及其与柱的纵向钢筋搭接应满足如下要求:1)插筋的直径、数量、间距均与柱内纵筋相同。)插筋的直径、数量、间距均与柱内纵筋相同。2)插筋一般均伸至基础底部,且应)插筋一般均伸至基础底部,且应la,并按构造,并按构造要求设置要求设置23道箍筋。道箍筋

    33、。3)柱筋与插筋搭接长度应)柱筋与插筋搭接长度应1.2 la。当柱截面内每。当柱截面内每边纵向受力钢筋多于边纵向受力钢筋多于4根(根(58根)时,插筋与柱内根)时,插筋与柱内纵向钢筋应在两个平面上搭接。在搭接区范围内,箍纵向钢筋应在两个平面上搭接。在搭接区范围内,箍筋应按规定加密。筋应按规定加密。2.2.框架顶层中间节点的纵向钢筋锚固框架顶层中间节点的纵向钢筋锚固3.3.框架顶层端节点的钢筋搭接框架顶层端节点的钢筋搭接4.4.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梁的纵向钢筋锚固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梁的纵向钢筋锚固5.5.框架中间层端节点梁的纵向钢筋锚固框架中间层端节点梁的纵向钢筋锚固6.6.框架节点的其它要求框架节点的其它要求l 框架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柱的混凝框架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土强度等级;l 节点区箍筋的形式、直径和间距一般应与柱端配节点区箍筋的形式、直径和间距一般应与柱端配置相同。置相同。l 框架柱的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中间节点和中间框架柱的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中间节点和中间层端节点,柱纵向钢筋的接头应在节点区以外,弯层端节点,柱纵向钢筋的接头应在节点区以外,弯矩较小的区域。矩较小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多层结构房屋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6904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