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八章排泄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理学第八章排泄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第八 排泄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八章 排泄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脏脏的的结构结构和血和血液循环特点液循环特点第第三三节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第第五五节节 尿液及其排放尿液及其排放第二节第二节 尿生成的过程尿生成的过程第第四四节节 尿生成的调节尿生成的调节 排泄排泄:机体将体内物质代谢的:机体将体内物质代谢的终产物、终产物、多余的物质多余的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和药物异物和药物的代谢产物的代谢产物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途径排泄途径:1.1.呼吸器官;呼吸器官;2.2.消化道;消化道;3.3.皮肤;皮肤;4.4.肾脏:肾脏:肾脏功能肾脏功能:(一一)泌尿功能泌尿功能 1.1.排泄:水分
2、、无机盐、有机物和异物等。排泄:水分、无机盐、有机物和异物等。2.2.调节水和渗透压平衡调节水和渗透压平衡 3.3.调节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调节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二二)内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 1.1.肾素肾素 2.2.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3.3.羟化的维生素羟化的维生素D3D3 是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也是维持和是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也是维持和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器官。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器官。肾肾小小体体肾小球肾小球肾小囊肾小囊肾肾小小管管 近端小管近端小管髓袢细段髓袢细段远端小管远端小管袢升细段袢升细段袢升粗段袢升粗段远曲小管远曲小管袢降粗段袢降粗段近曲小管近曲小管袢
3、降细段袢降细段一、肾脏的功能结构一、肾脏的功能结构(一一)肾单位和集合管肾单位和集合管(二)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见表8-1 (三三)球旁器(近球小体)球旁器(近球小体)1.1.近球细胞近球细胞:入球小动脉膜内的肌细胞上皮样细胞,内含分泌颗入球小动脉膜内的肌细胞上皮样细胞,内含分泌颗粒(粒(分泌肾素)分泌肾素)2.2.致密斑:致密斑:入球小动脉与远曲小管连接处,细胞呈立柱状、斑入球小动脉与远曲小管连接处,细胞呈立柱状、斑状突起;状突起;对远曲小管中的对远曲小管中的Na+Na+、Cl-Cl-敏感,并将敏感,并将信息经间质细胞传递至近球细胞,信息经间质细胞传递至近球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调节肾素的
4、释放3.3.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具有吞噬和收缩功能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具有吞噬和收缩功能二、肾脏血流特点及其调节、肾脏血流特点及其调节 (一)肾脏血液供应特点:(一)肾脏血液供应特点:(1 1)供血很丰富供血很丰富:每分钟两肾的血流量约:每分钟两肾的血流量约1200ml1200ml (2 2)血液分布不匀血液分布不匀:约:约94%94%的血流供应肾皮质,的血流供应肾皮质,约约5%5%的供应外髓部,剩余不到的供应外髓部,剩余不到1%1%供应内髓。供应内髓。(3 3)形成)形成串联的两套毛细血管网串联的两套毛细血管网:皮质肾单位入球动脉的口经较出球动脉粗,皮质肾单位入球动脉的口经较出球
5、动脉粗,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高利于滤过;利于滤过;肾小管毛细血管压低肾小管毛细血管压低利于重吸收。利于重吸收。(二)肾脏血流量的调节(二)肾脏血流量的调节1 1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下,肾血流量在一定动脉血压变动范围内能保持不变肾血流量在一定动脉血压变动范围内能保持不变的现象。当的现象。当肾动脉灌注压变动肾动脉灌注压变动80-180mmHg(10.7-80-180mmHg(10.7-24.0kPa)24.0kPa)范围内范围内,肾血流量仍保持相对恒定水平。肾血流量仍保持相对恒定水平。意义意义: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6、: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使肾血流量保持在相对使肾血流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稳定的状态,也是肾小球滤过率保持恒定的基本条件。也是肾小球滤过率保持恒定的基本条件。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尿的生成过程:尿的生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 1 滤过:滤过: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2 2 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内(每分钟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7、。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正常125ml/min125ml/min。3 3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为正常为1919 (二)滤过膜的组成及其通透性1滤过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其间的结构称滤过膜。2滤过膜结构结构: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上的窗孔窗孔结构,可防止血细胞通过。基膜:是滤过膜的主要主要滤过屏障。肾小囊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的足突之间形成裂隙,构成滤过的最后最后屏障。滤过屏障滤过屏障滤过膜滤过膜外层中层内层水分子水分子阳离子阳离子葡萄糖葡萄糖小分子阴小分子阴离子离子白蛋白蛋白质蛋白质3 3 滤过膜的通透性(
8、高度的选择性)滤过膜的通透性(高度的选择性)机械屏障机械屏障 :基膜上的网孔决定滤过分子的大小:基膜上的网孔决定滤过分子的大小电学屏障电学屏障 :滤过膜上覆盖着唾液蛋白质等:滤过膜上覆盖着唾液蛋白质等带负电荷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可阻止蛋白质通过。的糖蛋白可阻止蛋白质通过。(三)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三)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囊内压)滤过平衡滤过平衡 入球端 有效滤过压=6.0(2.67+1.33)=2.0kPa(15mmHg)0 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4.67+1.33)=
9、0kPa(0mmHg)=0 无滤液生成特点:正常时,特点:正常时,毛细血管压和囊内毛细血管压和囊内压基本不变,胶体压基本不变,胶体渗透压易变(胶体渗透压易变(胶体物质滤不出)。物质滤不出)。特点:正常时,特点:正常时,出球端除血浆流速出球端除血浆流速快时外,一般无滤快时外,一般无滤出,故为滤过的贮出,故为滤过的贮备段。备段。(四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通透性:通透性:机械屏障作用机械屏障作用蛋白尿、血尿蛋白尿、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膜孔裂增大静电屏障作用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
10、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面积: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面积: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1.5m2 2 急性肾炎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滤过面积滤过面积滤过率降低滤过率降低(3 3)有效滤过压的改变)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a.a.肾小球肾小球Cap.Cap.血压血压 如:大失血如:大失血交感交感N N兴奋、兴奋、NE Cap.NE Cap.收缩收缩 动脉血压降低动脉血压降低肾小球肾小球Cap.Cap.血压降低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 b.b.囊内压囊内压 如:结石、肿瘤如:结石、肿瘤囊内压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降低
11、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减滤过率减少少 c.c.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如:快速大量输液如:快速大量输液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升有效滤过压升高高滤过率增加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尿量增多(4 4)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其他条件不变时,主要其他条件不变时,主要影响的是滤过平衡的位影响的是滤过平衡的位置。置。肾血流量增大肾血流量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率减慢,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端,透压上升速率减慢,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端,使具有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长度增加,使具有滤过作用的毛细血管长度增加,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尿量增
12、多率增大,尿量增多。反之,流量减少,尿量减少。反之,流量减少,尿量减少。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滤过率的变化滤过率的变化滤过膜滤过膜 滤过膜的孔径滤过膜的孔径滤过率滤过率(血尿)(血尿)滤过膜带负电荷滤过膜带负电荷滤过率滤过率(蛋白尿)(蛋白尿)滤过膜面积滤过膜面积滤过率滤过率(肾炎)(肾炎)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滤过率滤过率(大失血)(大失血)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滤过率滤过率(快速大量输液)(快速大量输液)囊内压囊内压滤过率滤过率(结石、肿瘤)(结石、肿瘤)肾小球血浆流量肾小球血浆流量滤过率滤过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二二
13、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小管液小管液:经肾小球滤经肾小球滤过的超滤液(原尿)过的超滤液(原尿)进入肾小管。进入肾小管。重吸收重吸收:指小管液中指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通过肾的水和溶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转运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而进入管周毛细血而进入管周毛细血管的过程。管的过程。一、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部位,方式,途径和特点一、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部位,方式,途径和特点(1)近端小管中的重吸收:物质重吸收最重要一段,重吸收的动力是Na+-K+泵。H2O、Na+、Cl-、K+:6570%HCO3-:80%90%葡萄糖、氨基酸:全部吸收 H+:分泌 (2)重吸收的方式和途径被动重
14、吸收: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重吸收: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跨细胞转运途径:细胞旁转运途径:(3)重吸收的特点比较原尿与终尿中成分的质和量可见:肾小管的重吸收具有选择性。各段肾小管的功能也不尽相同。肾小管和集合管对不同物质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1 1)NaNa+重吸收重吸收过程过程近端小管以钠泵为主的近端小管以钠泵为主的主动重吸收;为近端小主动重吸收;为近端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和氨基管重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提供能量酸提供能量 (2 2)ClCl-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机制机制:被动过程被动过程。近曲小管的后半段,近曲小管的后半段,ClCl-随着随着Na+Na+的主动重吸收的主动重吸收而被动重吸收
15、而被动重吸收 特点:除髓袢升支粗段为主动重吸收外,其余特点:除髓袢升支粗段为主动重吸收外,其余皆为皆为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3 3)H H2 2O O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重吸收机制重吸收机制:被动过程:随着溶被动过程:随着溶质的重吸收而被重吸质的重吸收而被重吸收(渗透作用)收(渗透作用)重吸收途径:重吸收途径:细胞旁路细胞旁路 H H2 2O O通道通道总结总结:近曲小管对近曲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和水的重吸收(1)(1)近端小管前半段近端小管前半段Na+Na+的重吸收的重吸收主要与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和主要与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和Na+-H+Na+-H+交换相耦交换相耦联,进
16、行联,进行跨细胞主动转运跨细胞主动转运;(2)(2)近端小管后半段近端小管后半段C1C1-顺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Na+Na+顺电梯度,顺电梯度,通过细胞旁途径通过细胞旁途径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3)(3)水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溶质吸收后,:溶质吸收后,水靠渗透作用被动重水靠渗透作用被动重吸收。吸收。因此,该段小管液与血浆渗透压相同,是因此,该段小管液与血浆渗透压相同,是等等渗重吸收。渗重吸收。(4 4)HCO3-HCO3-的重吸收:被动过程的重吸收:被动过程重吸收的特点:不是以HCO3-的形式而是以以CO2的形式重的形式重吸收的;吸收的;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优先于Cl-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17、(5 5)K+K+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原尿中的原尿中的K+K+绝大部分绝大部分(90(90)在近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入血端小管被重吸收入血 终尿中的终尿中的K+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合管分泌的。K+K+重吸收的机制重吸收的机制:逆化学梯度主动重吸收逆化学梯度主动重吸收(6 6)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的重吸收 重吸收部位重吸收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仅限于近端小管(尤其前半段尤其前半段)。重吸收机制重吸收机制:Na+Na+参与的继发性主动转运。参与的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具有具有一定的限度一定的限度(可能与协同转运体的数目可能与协同转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