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遗传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数量性状遗传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量 性状 遗传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数量性状遗传数量性状遗传 第一节第一节 数量性状及其特征数量性状及其特征 一、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概念u质量性状 表现不连续性变异能明确分组且可定性描述的性状叫质量性状。如花色、豌豆的形状、玉米的糯性与非糯性u数量性状 表现连续变异,很难明确分组,需要用度量等方式来描述的性状叫数量性状。身高、体重、产量、成熟期等。u不连续变异:群体内个体间性状表现为类别差异,可以进行 类 型 划 分(分 组)、计 算 类 型 间 个 体 数 的 比 例。u连续变异:群体内个体间表现为数量化差异,不能按表现型进行分组。二、数量性状的特点1、数量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性:杂交后代难以明确分组,只能用度量单位进行测量
2、,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P1 P2 F1 表现介于两者之间 F2 连续变异 2、对环境的敏感性(普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亲本与F1中的数量性状也会出现连续变异的现象。例如:玉米果穗长度不同的两个品系进行杂交,F1的穗长介于两亲本之间,F2各植株结的穗子长度表现明显的连续变异。其立体柱形图如表由于环境的影响,使基因型纯合的两个亲本和基因型杂合一致的杂种第一代(F1),各个个体的穗长也呈现连续的分布。由于环境的影响,使基因型纯合的两个亲本和基因型杂合一致的杂种第一代(F1),各个个体的穗长也呈现连续的分布。F2群体既有由于基因分离所造成的基因型差异,又有由于环境影响所造成
3、的同一基因型的表现型差异,所以,F2的连续分布比亲本和F1都更广泛。3 3、分布的正态性 4、多基因作用的微效累加性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性状主要类型 品种特征、外貌特征 生产、生长性状遗传基础 少数主基因 微效多基因 遗传关系简单 遗传关系复杂变异表现方式 间断型 连续型考察方式 描述 度量环境影响 不敏感 敏感研究水平 家庭 群体研究方法 系谱分析、概率论 生物统计 三、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比较四、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相对性四、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相对性 遵循三大遗传基本定律 区分性状的方法不同,或观察层次的不同,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可能相互转化。1、同一类性状在不同种生物中表现可能表现不同
4、植株高度(豌豆与其它植物中)2、同一性状在不同杂交组合中也可能表现不同 普通小麦、水稻等均存在高秆/矮秆两种类型:以纯合高秆与矮秆亲本杂交,后代主要表现为质量性 状遗传的分离 以两纯合矮秆亲本杂交,后代群体的株高则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 两个纯合F1一般为双亲的中间类型,但有时也可能倾向某一个亲本。F2的表型平均值大体与F1相近,但是变异幅度远远超过F1。F2分离的群体内,各种不同的表型之间多为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超亲遗传(transgressive inheritance):当杂交双亲不是极端类型时,杂交后代中有可能分离出高于高值亲本或低于低值亲本的类型。这种杂种后代的分离超越双亲范围的现象
5、叫做超亲遗传。亲本与杂种穗长频数分布图五、数量性状的重要性 植物的大多数经济、农艺性状都是数量性状,因此研究数量性状的表现、遗传及其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植物生长量、株高、成熟期、产量、粒重(果实大小)、品质等。第二节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u1909年,瑞典植物育种学家尼尔逊-爱尔(Nilsson-Ehle)在对小麦种皮颜色进行遗传研究时总结出了下述假说,其主要论点是:数量性状是由大量的、效应微小而类似的、并且可加的基因控制,这些基因在世代相传中服从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这些基因间一般没有显隐性区别。u1909年,约翰逊(Jonhansen)提出的纯系理论补充了这一假说 即
6、数量性状同时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作用,而且数量性状的表现对环境影响相当敏感。这一假说的实质是数量性状由 大 量 微 效 基 因 控 制,因 此 也 称 之 为 多 基 因 假 说(polygene hypothesis)。u1943年,马瑟(Mather)将这些微效基因统称为多基因系统,其中每个基因称为多基因(polygene)。多基因系统仅仅是数量性状呈现连续变异的内在遗传基础,而影响数量性状表现的环境因素则是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外部原因。正是在这种遗传和环境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使得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主要内容:决定数量形状的基因很多 (1)各基因的效应相等;(2)各个等位基因的表现
7、位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表现位增效核减效作用;(3)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的。虽然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但是它们仍然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多基因假说的实验依据一、多基因假说的实验依据 A B CP1 红粒白粒红粒白粒 红粒白粒红粒白粒 红粒白粒红粒白粒 F1 中间类型中间类型 中间类型中间类型 中间类型中间类型 F2 3/4红粒红粒 15/16红粒红粒 63/64红粒红粒 1/4白粒白粒 1/16白粒白粒 1/64白粒白粒 在对小麦和燕麦子粒颜色的遗传研究中发现,在若干个不同红粒与白粒的杂交组合中有如下几种情况:试验结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和燕麦中存在3对与种皮颜色有关、种类不同但作用相同的基
8、因,这3对基因中的任何1对在单独分离时都可以产生31的比率;当2对基因同时分离时,产生151的比率;当3对基因同时分离时,则产生631的比率。上述杂交在F2的红粒中又呈现各种程度的差异,按红色的程度分为6种:暗红、深红、大红、中红、粉红、淡红。A中,1/4粉红2/4淡红1/4白粒 B中,1/16大红4/16中红6/16粉红4/16淡红:1/16白色 C中,1/64暗红6/64深红15/64大红20/64中红 15/64粉红6/64淡红1/64白粒 粉红粉红 白色白色 AAbbc AAbbc aabbcc aabbcc 淡红淡红AabbccAabbcc 粉红粉红 淡红白色淡红白色 红色红色白色白
9、色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粉红粉红AaBbcc AaBbcc u 大红中红粉红淡红白色大红中红粉红淡红白色 暗红白色 AABBCC aabbcc 中红 AaBbCc 4六种深浅不一的红色(比率为、)白色 理论解释 设Aa、Bb和Cc为三对决定种皮颜色的基因,ABC为增效基因,abc为减效基因,基因对间没有显隐性关系。增效基因数:表型:白粒 淡红粒 粉红粒 中红粒 大红粒 表型比:1/16 4/16 6/16 4/16 1/160 1 2 3 4 AABBccaabbcc 红粒 白粒 AaBbcc(粉红粒)F2基因型及其比率:1aaBBcc 2Aabbcc 4A
10、aBbcc 2AABbcc 1aabbcc 2aaBbcc 1AAbbcc 2AaBBcc 1AABBcc(1)小麦子粒颜色受两对重叠基因决定的遗传动态(2)小麦子粒颜色受三对重叠基因决定的遗传动态小麦粒色遗传总结u多对微效基因表现累加效应u基因对数越多,中间类型越多,类型间差异越小u基因对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表现为连续变异2、1910年,伊斯特(East,E.M.)玉米穗长遗传研究纯合长穗亲本纯合短穗亲本F1F2 玉米果穗长度遗传u各世代穗长表现群体 平均数(cm)变异范围(cm)短穗亲本:6.632 5-8长穗亲本:16.802 13-21F1 12.116 10-15F2 12.888 7
11、-19u分析 F1介于双亲之间,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不能按穗长对F2个体进行归类 F2平均值与F1接近,但变异幅度更大u将各世代群体的性状变异称为表型变异:短穗亲本、长穗亲本以及F1各个群体内个体间基因型一致,称为不分离世代 不分离世代也表现出一定的穗长变异范围,该变异范围由环境对不同个体间不同程度影响产生,所以这类变异称为环境变异(environment variation)由于基因分离与组合,F2群体内个体间基因存在很大差异,称为分离世代 F2群体的穗长变异包含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变异(genetic variation)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异二、影响数量性状分布的因素二、影响数量性状分布的
12、因素u综上所述:影响数量性状分布,使之呈连续分布,并进而呈正态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基因对数增加(遗传变异)、环境因素(环境变异)基因对数:F2基因分离与组合符合二项分布,当基因对数n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二项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数量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分离群体的表现往往呈正态分布 环境因素:环境影响使群体中每种类型(基因型)个体间表现一定变幅,因而类型间差异进一步减小、甚至相互混淆三、多基因假说的要点u1、数量性状是许多对微效基因或多基因(polygene)的联合效应形成的u2、多基因中的每一对基因对性状表型的表现所产生的效应是微小的,多基因不能给予以个别辨认,只能按性状的表现一道研究。u3、
13、微效基因的效应是相等而且相加的,故又可称多基因为累加基因。u4、微效基因之间往往缺乏显性。有时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增效,小写字母表示减效。u5、微效基因对环境敏感,因而数量性状的表现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微效基因的作用常常被整个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所遮盖,难以识别个别基因的作用。u6、多基因往往有多效性,多基因一方面对于某一数量性状起微效基因的作用,同时在其他性状上可以作为修饰基因而起作用,使之成为其他基因表现的遗传背景。u7、多基因与主效基因(major gene)一样都处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并且具有分离、重组、连锁等性质。第三节第三节 数量性状分析的统计学基础数量性状分析的统计学基
14、础一、平均数 某一性状全部观察数的平均。平均数表示了一组资料的集中性任何一个随机变量都将在其平均值上下波动通常应用算术平均数 是某一性状全部观察值的平均值nxnxxxxniin121方差表示了一组资料的分散程度或离中性方差越大,观察值与平均值的偏差越大 变异程度越大 分布范围越广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方差二、方差和标准差标准差1)(2nxxSxxd其单位与观察值的度量单位相同n为样本观测值的总数 离均差或偏差方差和标准差是全部观察值偏离平均数的重要度量参数 一、遗传率的概念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型值的差异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基因的
15、分离造成的,一是环境条件的影响造成的。遗传率:在一个群体中,遗传方差在总方差(表现型方差)中所占的比值。遗传率不是性状传递的能力!遗传率不是性状传递的能力!遗传率是度量变异的参数遗传率是度量变异的参数纯系品种的遗传率为纯系品种的遗传率为0性状性状遗传力遗传力性状性状遗传力遗传力身材身材0.810.81理科天赋理科天赋0.340.34坐高坐高0.760.76文史天赋文史天赋0.120.12体重体重0.680.68数学天赋数学天赋0.450.45口才口才0.680.68拼写能力拼写能力0.530.53IQIQ0.800.80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0.800.80唇裂唇裂0.760.76冠状动脉病冠状
16、动脉病0.650.65糖尿病糖尿病0.750.75高血压高血压0.620.62 1.广义遗传率(h2B):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值。表型方差VP=基因型方差VG 环境方差VEh2B=100%遗传方差 VG 总方差VP v某性状Hb270%,表示在后代的总变异(总方差)中,70%是由基因型差异造成的,30%是由环境条件影响所造成的。v Hb2=20%,说明环境条件对该性状的影响占80%,而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很小。在这样的群体中选择,效果一定很差。v 遗传率大的性状,选择效果好;遗传力小的性状,选择效果差。2.狭义遗传率(h2N):h2N 100基因加性方差VA 总方差VP 基因的加性方差占总方差的
17、比值。不固定 累加效应引起的加性方差VA 基因的作用 显性效应引起的显性方差 VD 上位性效应引起的上位性方差 VI 可固定加性方差VA 指同一座位上等位基因间和不同座位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累加作用引起的变异量。显性方差VD是指同一座位上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异量。上位性方差VI 是指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异量。显性方差和上位方差又统称为非加性的遗传方差。二、广义遗传率的估算利用不分离世代的表型方差作为环境方差不分离世代可以是纯种亲本P1、P2和杂种一代F1 VE=1/2(VP1+VP2)=VF1 =1/3(VP1+VP2+VF1)=(1/4VP1+1/2VP2+1/4VF1)VF2
18、VE VF2h2B=100%h2B=0.8740.355.24 40.35h2B=0.7440.351/2(11.04+10.32)40.3540.351/3(11.04+10.32+5.24)40.35h2B=0.78三.狭义遗传率的估算利用F2和两个回交世代B1、B2的表型方差来估算 其理论依据 根据F2 B1 B2遗传方差组成的差异通过一定的数学运算求出VA。1.基因型方差的分解(VG 、VA、VD 的关系)一对基因时,3个基因型的平均效应是:aa 0 Aa AA d -a am当d=0,不存在显性 d=a,完全显性 da,超显性0 为两亲本的中间值,即中亲值m=0a+(-a)2 a 表
19、示距离中亲值正向或负向的基因型加性理论值 d 表示由显性作用引起的Aa与中亲值的显性偏差VGF2=(fx)2 nfx2n=1/2a2+1/2d 2(1/2d)2=1/2a2+1/4d 2假设n对独立基因效应相等,则 VGF2=1/2a2+1/4d 2 =1/2VA+1/4VD所以所以 VF2=1/2VA+1/4VD+VE 1/2VA1/2VA+1/4VD+VEh2N=100%2.利用两个回交一代和F2代估算狭义遗传力通过抵消环境方差和显性方差分离出加性方差VG=(fx)2 nfx2n VB1=1/4(a22ad+d2)VGB2=1/4(a2+2ad+d2)而VGB1=1/4(a22ad+d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