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其道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学以致其道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以致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学学 以以 致致 其其 道道19-7子夏曰:子夏曰:“百工居肆(百工居肆(1)以)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注释注释(1)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读解读解】钱穆钱穆论语新解论语新解 百工居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之于道亦然。非学无以明道,亦无以尽道之蕴而通其变化。学者侈言道而疏于学,则道不自至,又何从明而尽之?致者,使之来而尽之之义。君子终身于学君子终身于学,犹百工之长日居肆中。【读解读解】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出状元也罢,非 状元也罢,总有他从事这种行业的手段和工作方法。所以子夏说“百工居肆
2、以成其事。”你要做一个工匠,总得进入一个店铺或作 坊,在那里锻炼你的手艺,做成你的产品。同样的道理,你要做 一个君子,要实现你的理想,达到你心目中的“道”,那也得有一 定的修炼手修炼手段和方式段和方式,这就是学习。所以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 道。”不学则一事无成。说到底,还是劝大家学习。我们补充一句,就叫做:“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14-24子曰: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者为人。”【读解读解】集解孔安国注:“为己,履而行之。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为人,徒能言之。”履而行之,是说古时学者将其所求的学问拿来自己实行,这是为自己修养而为自己
3、修养而学学。徒能言之,是说今时学者只将他所求的学问拿来炫示于人拿来炫示于人,令人知道他非常高明,而他自己不肯实行,这是为夸耀于人而学。古之学者,知道求学的意义,在成己成物求学的意义,在成己成物。为己,就是先成就自己。例如智仁勇,皆须自己先成就,然后始有能力成就他人。今之学者,不知道求学的意义。以求名利为先。所以,不修道德,只求学问。求学目的,是为了令人知道他有学问。以有学问,则可以获得种种利益。故云:“今之学者为人。”【读解读解】古今学者,学风有别。为人为己,一字之差,经渭分明:为己者,但求自我充实自我充实,尽 得风流,“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人者,装 腔作势,借以吓人,
4、故作深刻博学,巧言令色以悦人以悦人。圣人概括古今学风,是就一般情形而论。事实上,古代学者未必尽是为己,现代学者也不全是为人。无论哪个时代,总是为 人为己的学者都有,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更应该注意的是你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人还是为己呢?用我们做学生时的通俗的问法:到底是我要学我要学还是要我学要我学呢?我要学我要学是为己,要我学是为人是为己,要我学是为人。说到底还是一个学习目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学习态度的问题。15-32子曰: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注释注
5、释(1)馁:音,饥饿。(2)禄:做官的俸禄。【读解读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忧虑道是否存在,不忧虑自己是否贫穷。忧道,就要卫卫道弘道道弘道,使道常在世间。【读解读解】不谋衣食并不是真的不要衣食,而是通过谋道而水到渠成地 获得衣食。在子路篇里,我们已看到学生樊迟去向孔子学耕田种地 而被孔子骂了个狗血淋头。这里又从正面来阐述了“君子谋道不 找食”的道理。其实,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孔子的话的确是有一定道理 的。以我们今天的情形而论,很多读书人,包括大学教授和搞文 化工作的专家、高级知识分子,就是不如一个拉人力车的或种蔬 茉的菜农收入高,更不用说和做生意的个体户相比了。但我们的 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是
6、不是要为了是不是要为了“谋食谋食”而而放弃教学和科研放弃教学和科研去 拉人力车,去种蔬菜,或去做生意呢?这时,我们就用得着“君 子谋进不谋食”这句话了。毕竟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有所从事的 职业的性质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还包含着 一种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在内。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待遇还存在着一些不合 理的现象,但我们毕竟是君子,所从事的,毕竟是精神文明建设 的高尚事业啊。不合理现象需要得到解决,得到改变,但“君子 忧道不忧贫”,自己自己的追求的追求还是不能放弃不能放弃。这是不是也可以算作对“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 贫”的一种理解呢?13-4樊迟请学稼。子曰:樊迟请学稼。子曰
7、:“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请学为圃(1)。曰:)。曰:“吾不如老圃。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樊迟出。子曰:“小人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注释注释(1)圃:音,菜地,引申为种菜。(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3)襁:音,背婴孩的背篓。评析评析“焉用稼”,是孔子勉励弟子们要研究修研究修己安人的大学问己安人的大学问,要致力于治国平
8、天下的大事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业,不要分心去种谷种菜,因为种谷种菜的事情自有农业专家如老农老圃去作。而且农业是否振兴,要看政治是否改善,如果政治不好,则农业以及工商等业都兴不起来。所以改善政改善政治实为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治实为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由此可知,“焉用稼”一语并非忽视农人与农业。【读解读解】樊迟在圣人门下来学种庄稼,种蔬菜真可以说是找错了庙门,烧错了香,被孔子骂了个狗血淋头。“小人哉,樊须也!”这里的“小人”其实只是相对于“上”,即在上位的统治者而 言,是指他不堪造就,不求上不堪造就,不求上进进,倒不是说他品德上有什么问题。就像我们今天有些家长骂自己的子女:“你这个没有出息的东西
9、!”恨铁不成钢而已,没有其他的意思。孔子这一骂不打紧,到 2 0世纪 70年代我们批判他时,就把 这一条作了他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的铁证。缺 席审判,把他打下了十八层地狱。其实,孔子的思想原本倒没有那么反动得透顶。不外乎表达出如下两层意思罢了:第一是社会分工的观念第一是社会分工的观念。除了在这里所说的道理外,在卫灵公篇里,孔子还更为 明确地提出了“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 在其中矣。”意思是说,作为君子,比如说读书人,你亲自去种地 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习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说,每个人要发 挥自己的所长,既然做了读书人,就应该一心向学,走“学而优学而优 则仕则仕”
10、的道路,而不该提出去学什么种田种地的事。第二是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第二是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这是当时社会状况与孔子本身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膝文公上)存在决定 意识,孔子本来就是脑力劳动者的一员,或者说是统治阶级中的 一员,说出站在脑力劳动者或统治者立场上的话来,没有丝毫可 怪的地方。相反,真要让他说出劳动人民的话来,那才是非常可 怪的哩。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儒者重脑力劳动轻体力 劳动,走读书做官的道路的确也是很有影响的,要说有什么罪过也的确有那么一点。不过话说回来,脑力劳动贬值,出现人们所说的“体脑倒挂”现象,就
11、一定很对,很先进吗?恐怕也不见得罢。6-13子谓子夏曰: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无为小人儒。”【读解读解】儒者,其学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儒者,为治国平天下而学,以利天下人为己任以利天下人为己任。因此,须学大道。小人儒者,学为自己正学为自己正心修身而已心修身而已。子夏文学特长,孔子希望他进而学道,以资利益人群以资利益人群。故云,汝要学做君子儒,不要学做小人儒。【读解读解】钱穆钱穆论语新解论语新解 儒在孔子时,本属一种行业,后遂渐成为学派之称。孔门称儒家,孔子乃创此学派者。本章儒字尚是行业义。同一行业,亦有人品高下志趣大小之分,故每一行
12、业,各有君子小人。每一行业,各有君子小人。儒本以求仕,稍后,儒转向任教。盖有此一行业,则必有此一行业之传授人。于是儒转为师,师儒联称,遂为在乡里教道艺之人。故孔子为中国故孔子为中国儒家之创始人,亦中国师道之创始人。儒家之创始人,亦中国师道之创始人。惟来从学于孔子之门者,其前辈弟子,大率有志用世有志用世,后辈弟子,则转重为为师传道师传道。1-14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有道(2)而正()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
13、正。评析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读解读解】怎样才算是好学?怎样才算是好学?安贫乐道安贫乐道,不重视物质生活享受却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多做少说多做少说;以他人为镜来改正、修养自修养自己己。做到了这三个方面,就可以说得上是好学的人了。在这三个方面之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一个方面-安贫乐道。尤其是物欲横流,金钱具有挡不住的诱惑的时代,一个大学
14、生每月的费用少说也是几百元,孔子所描绘的好学生的典型,不过是一个寒酸而跟不上时代潮流的穷书生罢。当然,在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时代,这种穷书生的形象未尝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1-7子夏(子夏(1)曰:)曰:“贤贤(贤贤(2)易色;事父母)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3)易:有两种
15、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评析评析 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贤贤,上贤字作贵重讲,下贤字作贤德讲。易色,易作轻字讲,色是美色。此明夫妇夫妇之伦。夫妇重德不重色,以正人伦之始。事父母父母能竭其力,此理之当然。君者国国之领袖,国为大团体,既曰事君,则必先公后私,
16、故曰能致其身。公教人员,食于民,当以民民事为先。交友友必须信实,办事、言语,皆无欺,可谓有信。五伦为学之本,行在五伦,即是学矣五伦为学之本,行在五伦,即是学矣。【读解读解】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 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不是看学历,不是看文凭,而是看你的行为,看你的言谈举止。作为孔子的高足之一,子夏可以说是深得了老师的真传。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都是教人求实务本,求实务本,学以致用;先做人,后做学问。学以致用;先做人,后做学问。这也使人想到毛泽东的教导:“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说来也是,一个人尽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17、,如果行为方式、言谈举止乖谬愚笨,不能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又有什么用呢?相反,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凭,没有进过大学校门,但他言谈举止得体,行为方式正确,能够有所创造,有所发明,难道你能够说他没有学习过什么吗?这就是求实务本,学以致用求实务本,学以致用的道理。6-3哀公问: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未闻好学者也。”注释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2)不贰过:“繁是重复、一再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