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重庆市西大附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pdf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4648642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PDF
  • 页数:26
  • 大小:789.5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重庆市西大附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pdf》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重庆市 附中 2022 2023 上学 12 月月 语文试卷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秘密启用前秘密启用前20222023 学年度上期学情调研高二语文试题卷学年度上期学情调研高二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了较大冲击,旅游行业更是首当其冲。旅游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可以说失去了一整个冬天。

    2、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0 年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 56%,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 69%。以景区为例,客流量、门票和二次消费收入等经营活动受疫情的直接影响最大。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旅游市场出现了不少积极现象,其中火爆的“云旅游”更是引发诸多有益思考。目前,国内已有至少 20 个城市、1000 多家景区开通了线上游览服务,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云”游天下。通过线上旅游开辟推广新渠道,不仅实现文创产品销量翻番,吸引了成千上万日后线下参观的“准游客”。截至目前,仅抖音平台“在家云游博物馆”相关视频总播放量就超过 2.9 亿。特殊时期,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科技创新转危为机,旅游经济复苏指日可待。(摘

    3、编自海外网评:“云旅游”推动旅游业越冬迎春)材料二:旅游是典型的体验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开放的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视频、直播、VR 体验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丰富的在线体验;通过互联网在线模式进行景区游览,“云旅游”很自然地走入生活。一些人士认为,作为在疫情中急速“火爆”的文旅新模式,“云旅游”契合了疫情期间游客无法实地体验的需求,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其价值。但从深层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作为新的“种草”模式,“云旅游”可以将数字“流量”变为“留量”。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发展很快,预计 2020 年直播经济将超 1 万亿元人民币。从直播经济的结构看,秀场直

    4、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占了绝大部分,旅游类直播相对较少。“云旅游”通过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能够实现“先种草,后出行”,这一方面解决了因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带来的旅游体验差问题;另一方面能使景区的推广覆盖更为广阔的人群。对于热门景区而言,“云旅游”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了景区物理接待能力的限制,从而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云旅游”正在从一种渠道变成一种全新的体验产品,不单纯对景区物理环境进行了展示,还添加了更丰富的内容。在一些人文景区,通过对“云旅游”的深度挖掘,可以使景区潮起来、文物动起来、文化活起来、历史醒过来,打造与线下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产品,带来比线

    5、下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度的体验。“云旅游”还能带来更为多元的互动性,使旅游与社交的融合更为紧密,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腾讯文创共同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表明,疫情后总体旅游动机均值较 2019 年提升 4.0%。其中“进行社交,结识新友”提升 8.0%,“了解文史,丰富知识”提升 7.4%,而“云旅游”对这两方面的满足能力高于线下旅游,其发展值得期待。有观点认为,“云旅游”的一大缺陷在于,其异地体验特性无法给景区带来住宿、餐饮等收入。但也要看到,“云旅游”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跨界创新融合。借助“云旅游”,很多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打开了文创产品

    6、销售渠道。2020 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推出了“为国宝代言”小程序,在云端呈现国宝、在云端讲解背景、在云端接轨文创,带来了当地特色产品的网络热销。以直播为代表的“云旅游”,其门槛并不高,一部手机,一个专业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主播,就能将景区的风光、历史、文化等立体呈现给消费者。因此,它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新场景。(摘编自云端游:云端美好 触手可及)材料三:直播化的云旅游作为今年新兴的产物,一些顶级博主甚至已经因此吸引了百万粉丝。然而一场“618”直播活动让云旅游突然变味,直播带货在云旅游中的比例陡然提升。脱胎于阿里旅行的飞猪,很早就注意到云旅游的发展前景,上线了自己的旅行直播平台

    7、,几乎每一个主播都开通了淘宝直播,甚至是淘宝、飞猪双平台直播。但是,一些直播与其说是旅游直播,不如说是带货直播,从当地的特产到淘宝店铺推广,可谓万物皆可带货。甚至飞猪官方号就直接吆喝起了旅行团特惠。而某旅游网站的云旅游直播,也从展示当地的美景,逐渐变为对当地民宿的促销。低端一点的打法,是主播围绕某个民宿无死角地尬聊直播;高端一点的打法,是主播请一位美女假扮游客,在民宿里悠闲地享受生活,向用户介绍民宿的惬意生活。云旅游是一种以线下为依托的线上营销方式,它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与直播带货联结在一起,但选择云旅游的用户,会把收集旅游信息、景色欣赏摆在第一位,而不会将寻找旅游纪念品、当地特产和订购旅游产品摆

    8、在第一位,后三者可以在云旅游中有所呈现,却不能占据核心主位。对于众多用户来说,他们想要的也不是简单的景色视频,而是通过与远方的主播实时互动,听取其对当地旅游的讲解和建议,从而获得自己去游玩时更愉悦的体验,或者通过第一视角接触未曾领略的娱乐项目。然而过度的营销与直播带货,却破坏了用户的旅游兴趣,将云旅游变为了“云购物”,用户为之买单的原因,也不再是出于对旅游的期盼,而是因为各种打折促销与冲动消费。虽然疫情导致旅游行业生存艰难,但偏离了旅游本质的云旅游营销,虽然能够一时获得收入与关注,最终却会流失掉核心用户。当下云旅游的火热,是疫情导致出游受阻和直播红利带来的引流,云旅游是否能够成为刚需,这仍有待

    9、观察。相比制作规范,运营成熟的旅游种草日记,云旅游充斥了太多无用信息与错误资讯,在没有平台约束的情况下,野蛮生长之中难免杂草丛生。(摘编自云旅游从直播种草,走向杂草丛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云旅游”契合了疫情期间游客无法实地体验的需求,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毫无价值。B“云旅游”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了景区物理接待能力的限制,从而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C疫情导致出游受阻和直播红利带来的引流都可当作云旅游火热的原因,但是云旅游是否能够成为刚需,还不能下结论。D直播化的云旅游作为今年新兴的产物,和制作规范,运营成熟的旅游种草日记相比,已

    10、经充斥了太多无用信息与错误资讯,没有了发展空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疫情之中的“云旅游”,有诸多有益的地方,特殊时期,有可能推动旅游业越冬迎春。B有观点认为,虽然云旅游存在异地体验特性无法给景区带来住宿、餐饮等收入的缺陷,但也要看到“云旅游”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跨界创新融合的优势。C脱胎于阿里旅行的飞猪,很早就注意到云旅游的发展前景,所以堪称真正的云旅游直播平台。D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作为全新的体验产品的云旅游,既可以给一些人文景区带来比线下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度的体验,也可以使旅游与社交的融合更为紧密,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3根据材料内容,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云旅游的一项是()A大家在线打卡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B与观众相约云端,围观千岛湖巨网捕鱼现场C在“云”端看成都的大熊猫抱饲养员大腿撒娇D黄山景区借助互联网技术和高清摄像技术,拍摄大量照片进行宣传。4请结合材料,概括总结解释“云旅游”的关键词或短语。(每个关键词、短语不超过 7 个字)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徙(节选)徙(节选)汪曾祺先生名鹏,字北溟,三十后,以字行。家世业儒,少孤。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沈石君比高北溟大几岁,也曾跟谈老先生读过书。恰好沈石君因和厅里一个科长意见

    12、不合,愤而辞职,回家闲居,正在四处写信,托人找事,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长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长沉吟了一会,说:“可以。”沈石君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自然要考虑各种关系,也明知局长的口袋里装了几个人,想往初中里塞,不得不适当照顾,但是几门主要课程的教员绝对不能迁就。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高先生要求“随班走”。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别人教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教书教人,要了

    13、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强调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有重点。他也讲苛政猛于虎 晏子使楚 项羽本纪 出师表 陈情表、韩、柳、欧、苏。集中地讲的是白居易、归有光、郑板桥。最后一学期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磨坊文札。他好像特别喜欢归有光

    14、的文章。一个学期内把先妣事略 项脊轩志 寒花葬志都讲了。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上讲了卖炭翁 新丰折臂翁,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发给学生。讲了一篇潍县署中寄弟墨,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的家书、道情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学生看了,很有兴趣。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初中国文教员中极为少见。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穿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学生作文他先眉批一道,指出好处和不好处,发下去由学生自己改一遍,或同学间互相改;交上来,他再改一遍,加总批,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

    15、己誉一遍,留起来;要学生随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他说,作文要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篱,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为了帮助学生将来升学,他还自编了三种辅助教材。一年级是字形音义辨,二年级是成语运用,三年级是国学常识。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是高先生给他们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高先生讲过的文章的若干片段,许多学生过了三十年还背得;他们接受了高先生通过那些选文所传播的思想人道主义,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立身为人。呜呼,先生之泽远矣!教室里响起了高唱校歌的声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词。玻

    16、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高先生的家也搬了。搬到老屋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高先生用历年的积蓄,买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有删改)文本二:高北溟,名字即取用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溟也”的典故,小说也紧紧围绕“徙”和“未徙”这个矛盾中心展开。可见作者是赋予了高北溟以“鹏”的形象寓意的。高北溟虽然命途多舛,但一直有着高于现实的“大鹏”之志。年少家寒,但是坚持读书改变命运。高鹏的天资,虽只是中上,但很知发奋。他深知先人为他取的名、字的用意。这是老师眼里的高北溟没有因为现实的困顿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后来废科举,兴学

    17、校,没办法在朋友的帮助下读了简易师范,去五小授课教书,虽说是为了谋生计,但高北溟却不沉陷于现实的泥淖,仍能着眼学生的未来升学之事,自编教材,悉心教学。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可见物质的贫穷并没有让高北溟放弃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充实。【注】长:管理。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和惊心动魄的场面,但人物个性鲜明,其古朴清雅也颇能引人驻足。B高先生的教学效果显著,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能欣赏文学。C高先生的庭院台阶上有苔藓,帘外生碧草,可见门可

    18、罗雀,人迹稀少,说明他性情孤傲,不屑与人来往。D高先生会教书,也重育人。他在教学中的人道主义倾向影响学生一生的为人处世,确实难能可贵。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叙事语言简洁凝练,以短句见长;“如垦生荒”“注水入瓶”等比喻生动的表明了高先生独到的教学见识。B文本一采用第三人称讲述高先生琐事,时空转换自如,增强了叙事的客观性和灵活性。C文本二议论分析了高北溟的名字由来、内心世界与现实困顿,语言客观冷峻,作者的情感内敛。D作者剪裁巧妙,详略得当,详写了高先生自选教材之事,体现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8文本一中说:“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请对这两句话加以简

    19、要赏析。9文本二中写到“高北溟却不沉陷于现实的泥淖,仍能着眼学生的未来升学之事”,请结合文本一谈谈高先生是如何“着眼学生的未来升学之事”的?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楚庄王欲伐阳夏,师久而不罢,群臣欲谏而莫敢。庄王猎于云梦,椒举进谏曰:“王所以多得兽者,马也;而王国亡,王之马岂可得哉?”庄王曰:“善。不毂所以为此者,知屈强之可以长诸侯也,知得地之可以富国也,而忘吾民之不用也。”明日,饮诸大夫酒,以椒举为上客,罢阳夏之师。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

    20、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楚庄王立为君,三年不听朝,乃令于国曰:“寡人恶为人臣而遽谏其君者,今寡人有国家,立社稷,有谏则死无赦。”苏从曰:“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爱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忠臣也。”乃入谏。王曰:“吾鼓钟之不暇,何谏之听!”苏从曰:“臣闻之,好道者多资,好乐者多迷,好道者多粮,好乐者多亡

    21、;荆国亡无日矣,死臣敢以告王。”王曰:“善。”左执苏从手,右抽阴刃,刎钟鼓之悬,明日,授苏从为相。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于是乃召烛邹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节选自说苑正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B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

    22、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见君之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C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D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与“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两句中的“故”字含义相同。B舍人,战国时期指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要祭祀社稷,后来“社稷”就被用来借指国家。D“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23、与“商人重利轻离别”(琵琶行)两句中的“轻”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椒举借打猎劝谏庄王,先是称赞楚庄王打了许多猎物,接着指出原因是楚庄王的马好,使楚庄王领悟到自己兴兵对老百姓是没用的。B舍人借寓言劝谏吴王,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C苏从直言劝谏楚王,不能耽于享乐,否则容易招致败亡,这种冒死进谏的忠诚打动了楚王,当即被任命为相。D景公因鸟欲杀烛邹,晏子进行劝阻,反映出齐景公重物轻人的思想意识,体现了晏子的能言善辩与机智、正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毂所以为此者,知屈强之可以长诸侯也

    24、,知得地之可以富国也。(2)舍人有少孺子者,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1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晏子劝谏景公的高明之处。四、古代诗歌阅读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柳梢青柳梢青张煌言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注释】张煌言,南明抗清英雄。天顽:谦词,说自己天生愚钝。青萍:古代宝剑名。15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人坏了”四字,浸透血泪,饱含斥责。明王昏聩,奸佞当道,国势衰败,山河破碎,何人之罪?B“故苑莺花,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

    25、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曲折地表现了词人深沉的沧桑之感。C下片转写自己的怀抱。故国多难之际,词人不想再过问国事,很是消极沉闷。D全篇用语不雕琢,不矫饰,一任真性情自然地流露,意境慷慨悲凉,而又深曲含蓄。16本词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请对此加以赏析。五、情景默写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1)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_,_。”(2)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的“_”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报国情怀,“_”则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和戍边士兵们想

    26、家却又难回的矛盾心理。六、简答题组六、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

    27、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18文中两处加点短语反映了作者对“阳关古址”称呼的几次变化,请从语言准确、鲜明的角度分析这些称呼的表达效果。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写的是寻找阳关的过程,请从句式选用的角度分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七、选择 简答七、选择 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昔我往矣,_。当“长亭外,古道边”的悠扬乐曲响起,“一首曲、一群人,一捧柳枝、一束光、一片绿荫、一起向未来”的唯美场景,给我们的闭幕

    28、式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深沉而又含蓄,依依惜别又饱含希望和祝福。365 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普通人,怀抱晶莹发光的柳枝向场地中央_。冬去春来,春回大地,人们在绿意中徜徉,对生命的爱意_,表达一起面向春天和未来的祝愿。“折柳寄情”以一种充满诗意为表达,温暖了你和我,中国人用再次特有的浪漫,传达对世界友人一年 365 天不变的思念。折柳寄情寄托着珍惜,珍惜难得的缘分。北京这座“双奥之城”为世界献上精彩、非凡、卓越、无与伦比的一届盛会。折柳寄情传达着友谊,尤其是拼搏过后、超越之余,收获的友谊。回望这场盛会,落后时,有场外对手的鼓励支持;拼搏时,有高手过招的永不言弃;领奖时,有真心祝福的紧

    29、紧拥抱;跌倒时,有不分国别的伸出援手。赛场内外,有对拼搏者的致敬、有对失利者的包容,还有对奋斗者的期待。当“青蛙公主”谷爱凌,赛后第一时间全力安慰失利的对手;当中国选手金博洋与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在休息区合体比心凡此种种,让人为之动容。这难得的相遇、珍贵的缘分,值得我们加倍珍惜。不仅同台竞技、相互切磋,更互相勉励、共迎风雨,进而让奥林匹克精神_。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雨雪霏霏 汇聚 绵绵不绝 熠熠生辉B雨雪霏霏 会聚 历久弥新 闪闪发光C杨柳依依 汇聚 绵绵不绝 熠熠生辉D杨柳依依 会聚 历久弥新 闪闪发光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折

    30、柳寄情”以一种充满诗意为表达,温暖了你和我,中国人再次用特有的浪漫,传递对世界友人一年 365 天不变的思念。B“折柳寄情”以一种充满诗意的表达,温暖了你和我,中国人再次用特有的浪漫,传递对世界友人一年 365 天不变的思念。C“折柳寄情”以一种充满诗意为表达,温暖了你和我,中国人用再次特有的浪漫,传递对世界友人一年 365 天不变的思念。D“折柳寄情”以一种充满诗意的表达,温暖了你和我,中国人用再次特有的浪漫,传递对世界友人一年 365 天不变的思念。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八、作文八、作文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广义的微传播通常指以微博

    31、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出租车呼叫台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一般认为,微传播的核心特征就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如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传播体验是“微动作”,即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鼠标点击就能完成;传播渠道是“微介质”,如手机、电脑、电视等;传播的对象是“微受众”,如小众、对象性传播。关于“微传播”你有过什么体验、感悟或看法?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 2C 3D 4线下为依托(线下、依托)、互联网技术

    32、、线上游览、文旅新模式(营销方式)5(1)1、2 段由旅游话题导入,引出云旅游进入现实生活的自然现象。接着指出一些人士认为的“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价值”的观点有失偏颇。(2)接着指出云旅游的优势:作为新的“种草”模式,“云旅游”可以将数字“流量”变为“留量”。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作为全新的体验产品的诸多好处。(3)最后进一步指出虽有缺陷但应看到云旅游的意义和它的发展空间大。1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其价值。”错误,原文“一些人士认为,作为在疫情中急速火爆的文旅新模式,云旅游契合了疫情期间游客

    33、无法实地体验的需求,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其价值。但从深层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可见这种观点只是“一些人士”的看法,且“但从深层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B.相关信息在材料二第三段后半部分,原文有一个条件“对于热门景区而言”,忽略此条件错误。D.“没有了发展空间”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云旅游充斥了太多无用信息与错误资讯,在没有平台约束的情况下,野蛮生长之中难免杂草丛生”。故选 C。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堪称真正的云旅游直播平台”错。原文是“甚至飞猪官方号就直接吆喝起了旅行团特惠”,说明飞猪也没有成为真正的云旅游直播平台。故选 C。3本题考

    34、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考生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云旅游”,结合材料二“通过视频、直播、VR 体验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丰富的在线体验;通过互联网在线模式进行景区游览”,可见“云旅游”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游览。而 D 虽然也提到互联网,但是是利用“照片进行宣传”,因此不属于“云旅游”。故选 D。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题目要求概括总结解释“云旅游”的关键词或短语。考生要从三则材料中筛选出与“云旅游”特点有关的句子,然后提取出关键词,并按照一定逻辑进行排列。材料一中可筛出“目前,国内已有至少 20 个城市、1000 多家景区开通了线上游览服务”,关键词是“线

    35、上游览”;材料二可筛出“通过视频、直播、VR 体验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丰富的在线体验;通过互联网在线模式进行景区游览”,关键词是“互联网”技术;材料三可筛出“云旅游是一种以线下为依托的线上营销方式”,关键词是“线下为依托”“线上营销方式”。综合排序可按照逻辑顺序,排列为:线下为依托(线下、依托)、互联网技术、线上游览、文旅新模式(营销方式)。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开头由“旅游”的话题引出“云旅游很自然地走入生活”;接着指出“一些人士认为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其价值”,作者对此进行了批驳,指出“但从深层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第三段首先指出“

    36、作为新的种草模式,云旅游可以将数字流量变为留量”,然后通过分析,再用“这一方面解决了另一方面能”来论证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作为全新的体验产品的诸多好处。接下来,论述云旅游的意义,如“在一些人文景区,通过对云旅游的深度挖掘,可以使景区潮起来、文物动起来、文化活起来、历史醒过来,打造与线下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产品,带来比线下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度的体验”“云旅游还能带来更为多元的互动性,使旅游与社交的融合更为紧密,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并指出它的发展空间,如“而云旅游对这两方面的满足能力高于线下旅游,其发展值得期待”。而下一段通过“有观点认为,云旅游的一大缺陷在于,其异地体验特性无法给景区

    37、带来住宿、餐饮等收入。但也要看到”,指出“云旅游”虽有缺陷,但并影响它的价值;最后指出以直播为代表的“云旅游”门槛不高,因此“它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新场景”。根据以上内容整理答案即可。6C 7C 8这两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先以“玻璃一样脆响”比喻童声,形象地写出了童声的清脆、响亮;后将“瓦片”“树叶”拟人化,突出了童声高唱的感染力。作者通过对童声、瓦片和树叶的描写,刻画了学生齐声歌唱校歌的动人情景,间接表达了对高北溟先生精心培育人才的崇敬之情。9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随班走”,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重视思想情感教育,他选的文章有感慨,有性情,有人道主

    38、义的倾向。重视作文,高先生认为学国文的最终目的是把文章写通。作文要如使舵,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自编教材,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底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说明他性情孤傲,不屑与人来往”错误。选文化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间接表现高先生的情趣高雅、襟怀淡泊。故选 C。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C.“客观冷峻”“情感内敛”错误,议论之中渗透着较强的褒扬色彩,如“没有因为现实的困顿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可见物质的贫穷并没有让高北溟放弃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充实”。故选 C。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

    39、艺术的能力。从运用手法看,“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运用比喻手法,用“玻璃一样脆响”来比喻“童声”,突出了童声的清脆、响亮;“瓦片和树叶都在唱”运用拟人手法,说“瓦片和树叶”在“唱”,人格化的描写,实际是表现童声歌唱的声音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连瓦片和树叶都在高歌。从表达效果看,句子所在的语境是“教室里响起了高唱校歌的声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词”,通过“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瓦片和树叶都在唱”这样的描写,作者想表达的是对任教初中的高北溟先生的爱戴和尊敬。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

    40、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可知,高先生重视因材施教;结合“高先生要求随班走。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可知,高先生重视与学生一同成长;结合“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穿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可知高先生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结合“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作文要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可知,高先生重视作文教学;结合“为了帮助学生将来升学,他还自编了三种辅助教材。一年级是字形音义辨,二年级是成语运用

    41、,三年级是国学常识”可知,高先生自编教材,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底子。10D 11D 12C 13(1)我这样做的原因,只知道使强敌屈服可以做诸侯之长,只知道得到了土地可以使国家富裕。(2)吴王的一个年轻的门客,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在后花园游玩,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连续了三个早上。14 晏子从维护齐景公的根本利益出发,委婉地提醒和劝告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这样,既不得罪齐景公,又给了齐景公面子,从而使他改变了主意,最终达到了救烛邹的目的。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做人臣的要忠诚正直地规劝其君主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要纠正君主的过错,改正君主的失误。看见君主有过失而

    42、不进行规劝,这是轻视君主的危急存亡。“所以者”表原因,是一个固定结构,“者”后停顿,排除 AB;“匡君之过”与“矫君之失”是对称结构,中间断开,排除 C。故选 D。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掌握能力。A.两句中的“故”都是“缘故”。句意:臣子为君国而忠直谏诤,不是为了自身利益的缘故/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选项解释正确。B.正确。C.正确。D.两个字含义相同,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轻,看轻。句意: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商人只重营利,对离别看得很轻淡。故选 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当即被任命为相”错误,对应信息

    43、“明日,授苏从为相”,意思是,第二天,授予苏从宰相一职。故选 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楚庄王成为君主(之后),三年不临朝听政,甚至下令昭告国民:“我十分厌恶作为臣子却匆忙惊慌规劝君主的人,现在我拥有国家,江山社稷都因为我而得到稳定,有劝谏的人就一定要处死绝不饶恕!”苏从说道:“处在君主(给予)的官位,享用君主(给予)的丰厚俸禄,吝啬自己的生命而不劝谏君主,这就不是忠心的臣属。”于是进入王宫进谏。楚庄王说道:“我演奏鼓钟都没有时间,还听什么谏言?”苏从说道:“臣听说,乐于追求真正道理的人会具有极大的智慧,流连于声乐中的人则会出现疑惑,追寻大道理的人会得到很多助力和好处,而

    44、沉迷于声色间的人则容易自取消亡;(这样看来)楚国用不了多久就会灭亡了。臣冒死向大王进谏。”楚庄王说道:“很好!”左手拉着苏从的手,右手随即抽出衣内所藏,用以护身的短刀,斩断了悬挂鼓钟的纽带,第二天,授予苏从宰相一职。齐景公喜欢鸟,命令烛邹管理鸟,但鸟逃跑了。齐景公生气想要杀掉他。晏子说:“烛邹有罪状,请让我列数他的罪状然后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你替我们君王养鸟,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列举烛邹的罪结束,请杀死烛邹。”景公说

    45、:“停,不要杀他并向他道歉。”15C 16故国江山今昔对比:锦绣江山而今一片衰落之象,从而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也表现出作者对奸臣当道的愤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青萍宝剑,只能空鸣匣中,自己本有一腔壮志,可是年岁已老,回天乏术,表现出作者壮志难酬的痛苦。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词人不想再过问国事,很是消极沉闷”错误。“休更问”句,言明王朝已灭亡,更不要说秦关还是汉关了,字面有国事不堪问的意思。这一句词人是从反面说出的,不应作消极语看。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词人是痛心疾首的,但自己又无力拯救,因而那种欲罢不能的心情,也只好曲曲传出。故选 C。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实诗词思想

    46、感情的能力。“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意思是:锦绣般的大好江山,究竟被谁毁坏、断送了?故国山河破碎,一派乌烟瘴气。起句以故国江山今昔对比,锦绣般的大好江山如今确是一片衰落之象。“雨瘴烟峦”句,形象地道出奸佞当道,把个大好江山搞得破碎沦亡,乌烟瘴气、混乱不堪的惨象。“坏”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异域的侵略践踏者,另一层是指只知苟安享乐,毫无奋发图强的明王朝。通过今昔对比,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也表现出作者对奸臣当道的愤慨。“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意思是:我含着眼泪,窥看着镜中苍苍白发,抚看剑匣中锋利的青萍宝剑,无限悲怆凄凉。这三句,是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白发镜中”,叹此身已老;“青

    47、萍匣里”,说国仇未报,“宝剑已封”“和泪相看”,叹壮志未成泪空流。这三个四字短句,说尽了词人暮年的悲凉心境,具有一种回肠荡气的力量。词人在下片中,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寻思和低徊的沉吟。语气是极为沉痛的,它渗透着对代的创痛和苦难,表现出词人苍凉悲愤的心情。17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燕然未勒归无计 将军白发征夫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御、辩、磷磷、庾、粟、勒。18“所谓古址”表现出“古址”这一称呼已名不副实,鲜明地传达出作者对“古址”现状的失望;“土墩”准确反映出遗址衰败零落、几近于无的荒凉状态。19作者选用了一系列的短句,每句简洁

    48、明快,分别叙述寻找路径或寻找动作的变化,表现了寻找路线的曲折。20将可以俯瞰四野的制高点喻为海边的礁石,可以突出阳关遗址的地势之高、视野之开阔。将“山”喻为“冰海冻浪”,形象刻画出群山被积雪覆盖且连绵起伏之态,也令人想象解冻后的海与浪的磅礴气势,暗含一种动态之美。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所谓古址”中的“所谓”是所说的意思,通过后文“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可以看出,所说的古址只剩下这一称谓,而实际上已经没有故迹可寻,只剩下人们看到的土墩,即所谓的烽火台,从而表现出“古址”这一称呼已名不副实,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古址”现状的失望。“土墩”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遗址中所谓的烽火台,并且已经

    49、坍塌了大半,只可以看到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并且苇草飘扬出来,从而可见遗址的衰败零落、几近于无的荒凉状态。1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式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从句式上来说,本句话采用了一系列的短句,“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四处寻找”等每句话仅仅用几个字来表达完整的意思,简洁明快。“转”“直上”“爬到”“寻找”这一系列动词,叙述出作者寻找阳关古址的动作变化,同时“几个弯”“一道沙坡”“土墩底下”“一碑”这些词语叙述了作者寻找路径的变化,从而表现出作者寻找路径的曲折。20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把握能力。“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中“这儿”指的是俯瞰四野的制高点,俯

    50、瞰四野的制高点是这句话的本体,而喻体则是海边的礁石,用海边的礁石来比喻俯瞰四野的制高点,从而突出阳关遗址的地势之高、视野之开阔。“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中本体为“山”,喻体为“冰海冻浪”,将山比作海浪,从而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群山被积雪覆盖且连绵起伏之态,而这里将山比作冰山、冻浪,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令人想象解冻后的海与浪的磅礴气势,暗含一种动态之美。21C 22B 23构成:以四个“时”为共同语素,领起四个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效果:从不同角度展现并歌颂了冬奥会运动员之间的深厚友谊;内容集中,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增强了抒情性。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杨柳依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重庆市西大附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4864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