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二版)》课件 (2).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语文(第二版)》课件 (2).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语文第二版 大学语文第二版课件 2 大学语文 第二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诸子华章1 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本文选自论语先进,该篇共26章,本文所选为末章,题目是后加的。文章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的一次谈话,场面活泼,人物生动,语言精练。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一生培养弟子3 000余人,其中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72人,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和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2,
2、毋吾以也3。居则曰4: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5?”子路率尔而对曰6:“千乘之国7,摄乎大国之间8,加之以师旅9,因之以饥馑10。由也为之,比及三年11,可使有勇12,且知方也13。”夫子哂之14。“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15,如五六十16,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17,以俟君子18。”“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19。宗庙之事20,如会同21,端章甫22,愿为小相焉23。”“点,尔何如?”鼓瑟希24,铿尔25,舍瑟而作26,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27。”子曰:“何伤乎28?亦各言其志也29!”曰:“莫春者30,春服既成31,冠者五六人32,童子六七人,浴
3、乎沂33,风乎舞雩34,咏而归35。”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6!”三子者出,曾晳后37。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38!”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39,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40?”“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41?”“唯赤则非邦也与42?”“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4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44?”注释 1.曾晳(x):名点,曾参的父亲。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公西是复姓。四人皆孔子弟子。侍坐:陪伴长者坐着。2.以:因为。一日:一两天,表示年岁大的一种谦虚说法。本句意为: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3.以:通“已”,
4、表示“止”的意思。本句意为:不要因为我而不敢讲话了。4.居:闲居,指平时。5.或:有人。何以:用什么(方法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呢?6.率尔:轻率的样子。7.千乘(shng)之国: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中等国家。8.摄:夹。9.加之以师旅:以师旅加之,意思是把战争强加到它的头上。师旅,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两千五百人为一师。这里指大国来犯的军队。10.因:继,接着。饥馑:荒年。11.比及:等到,到了。12.使有勇:使之有勇,使国家的人民有勇。13.方:方向,这里指道义的方向。14.哂(shn):微笑。15.方六七十:指国之四境每边长六七十里。16.如:或者,与下文“如会同”的“如”用法相同
5、。17.如:至于。其:那些。18.俟(s):等待。19.焉:于是(此),指在这方面。20.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祖庙。21.会同:诸侯之间会盟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一类的事。22.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又叫玄端。章甫:一种礼帽。端章甫:都用作动词,即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3.相(xing):在祭祀或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主持赞礼的人分大相和从相(即小相),公西华愿做小相,是谦词。24.鼓瑟:弹瑟。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希:同“稀”。鼓瑟的声音稀疏,说明已近尾声。25.铿(kng)尔:象声词,描写推开瑟时的声音。26.舍:这里是放下、推开的意思。作:起立。27.撰:才能,才干。28
6、.何伤:伤害什么,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29.亦:副词,有“只不过”的意思。30.莫(m)春:晚春,指三月。莫,通“暮”。31.春服:春天穿的衣服,即夹衣。已成:已经做好,这里有穿到身上的意思。32.冠(gun)者:成年人。古时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已到成年,故用冠者表示成年人。33.沂(y):沂水。34.风:吹风,乘凉,用作动词。舞雩(y):古时求雨的坛,在曲阜县城东南。35.咏:唱歌。36.喟(ku)然:长叹的样子。与(y):同意,赞成。37.后:动词,后出来。38.也已矣:语气词连用,含有强调的语气。39.礼:儒家所提倡的礼仪制度。40.唯:句首语气词。求:冉求。邦:国家。本句意为:
7、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吗?41.安:怎么。42.赤:即公西华。本句意为:难道公西赤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吗?43.诸侯:指国家。本句意为:宗庙会同一类的事,不是诸侯国的事而又是什么呢?即指公西华做的也是国家的事。44.为之小:给诸侯做小相。为:动词。之:指代诸侯。小:小相。大:大相。学习要点 1.了解孔子的文化地位和论语的基本内容。2.分析文中孔子的形象和他的处世态度及思想。阅读提示 文章写人传神、灵动、形象,记言精粹、生动、隽永。孔子具有大教育家的风范:他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教风民主,评点精当,倾听大于施教。本文集中体现了孔子的处世态度,即“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是积极入世,以礼治国,所以
8、他支持弟子奋发进取,有所作为;二是如果道不行于世,则安贫自守,闲适自处,所以他也欣赏曾晳的志向。2 大学大学之道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大学的纲目明晰,言简意赅,意义深刻,是中国古代阐释道德文化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宋元以后,它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的道德教育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本篇以大学的首句“大学之道”作为标题。文中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文中提出了“三纲八目”,强调道德修养、修心炼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会的前提。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4;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5;安而后能虑6;虑
9、而后能得7。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8;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9;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0;致知在格物1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2。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3。其所厚者薄14,而其所薄者厚15,未之有也16!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含义有二:一为“博学”,二为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
10、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学问。所以“大人之学”与“博学”的意思基本相通。“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此处也指宗旨、目的。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一天比一天更进步。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止:到达。定:坚定,有定见。5.静:沉静。安:安静。6.虑:考虑问题。7.得:收获。8.齐:管好。齐其家:指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11、。9.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10.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11.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2.壹是:都是。本:根本。13.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4.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15.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6.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学习要点 1.了解儒家经典大学的相关知识。2.掌握“三纲八目”的内容以及“三纲”与“八目”之间的关系。3.分析大学对中国文化心理的影响。4.简述大学的写作特色。阅读提示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三纲”即三条纲领,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即八个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