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课件011第十一章.pptx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4647530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格式:PPTX
  • 页数:48
  • 大小:283.7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课件011第十一章.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课件011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 政府 行政 第四 课件 011 第十一
    资源描述:

    1、第第1111章章 当代中国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当代中国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 11.1财政管理的含义与作用 11.2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变革 11.3国家预算体制 11.4政府财政收入及其管理 11.5政府财政支出 11.6预算外资金及其管理 11.7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11.1 1 财政管理的含义与作用财政管理的含义与作用 11.1.1 11.1.1 财政管理的含义财政管理的含义财政管理是指国家各级财务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规,遵循经济和财务管理规律,对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过程实施管理的活动。财政管理作为政府的一种主要

    2、职能,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家为了维护它的存在和实现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需要消费一定的物质资料,而国家本身并不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为此它不得不依靠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因此就产生了国家直接参与社会分配的活动。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当代中国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财政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能财政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能 财政管理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国家行为,是拥有国家公共权力的政府机构职能和权力的重要体现。在我国,从广义上讲,拥有财政管理权力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

    3、它们负责制定国家的财政法规、政策,负责国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拥有对国家资财的处置和管理的最高权力。狭义的财政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指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机关、税务机关和国家金库。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中央人民政府的财政机关是国家财政部,它受国务院的领导,负责编制中央财政预算并组织执行,拟订财政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管理中央财政公共支出,拟订和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地方财政机关负责地方的预算编制和财务收支的管理。中央人民政府的税务机关是国家税务总局,它负责拟订税收法律和法规的草案,参与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划分,组织实施中央税、共享税、农业税

    4、以及国家指定基金(费)的征收管理。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具体执行税务政策,并执行具体的征收及其管理工作。金库是国家预算收支的保管出纳机关,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业务,是参与组织和执行国家预算的专门机关。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2.财政管理的客体与目的财政管理的客体与目的财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具体来说,就是制定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对收入和支出的过程进行管理与有效的控制。财政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财务资源的管理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即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管理效率,通过对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满足国家政治

    5、、经济、文化教育、国防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需要。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1.2 11.1.2 财政管理的作用财政管理的作用财政管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1.财政管理是国家各级政府有效行使职能的物质保证财政管理是国家各级政府有效行使职能的物质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强大,需要有一定的国家政府机构进行管理,而国家政府机构要实现其基本的职能就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保证。2.2.财政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对社会财力资源的聚集、分配和使用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配置

    6、资源。(2)公平分配。(3)稳定经济。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2 11.2 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变革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变革政府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层次:横向主要体现国家与企事业之间的财政关系;纵向体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11.2.111.2.1实行高度集中的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克服国家财政经济工作面临的严重困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平衡财政收入,稳定物价,安定人民生活,保证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我国采取了统一财政经济管理

    7、的重大决策,财政工作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1 1)财政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财政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2 2)财力集中在中央。)财力集中在中央。(3 3)各项财政收支,除地方附加收入外,全部纳入统一的国家预算。)各项财政收支,除地方附加收入外,全部纳入统一的国家预算。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2.211.2.2实行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财政管理体制1951年,全国财政经济情况开始好转,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的机动性太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政务院颁发了关于一九五一年度财政收

    8、支系统划分的决定,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适当加以划分,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1)财政实行分级管理,国家财政分为中央级、大行政区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三级财政。(2)国家财政支出,按照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3)国家财政收入,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的比例截留收入。(4)地方的财政收支,每年由中央核定一次,不足部分由比例截留收入抵补。(5)地方的上年结余,分别列为各级的财政收入,并编入本年度预算。(6)农业税超收部分的50%留给地方。随着大行政区机构的撤销,国家财政划分为中央、省(直辖市、自

    9、治区)、县三级财政。1954年,中央对财政管理体制又做了改进,其主要内容是按照隶属关系划定中央和地方的预算收支,地方财政的年终结余由各地在下年度安排使用,不再上缴。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2.311.2.3实行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财政管理体制1958年,我国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经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做了较大的改革,改革的中心是扩大地方的权限。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也相应做了重大改革。1957年11月,国

    10、务院颁发了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决定从1958年起,实行“以收定支,三年不变(以后改为五年不变)”的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内容是:(1)收入实行分类分成的办法。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有地方固定收入、企业分成收入、调剂分成收入三种。划给地方收入的比例,根据各个地区平衡财政收支的需要,分别计算确定。(2)地方财政支出分为正常年度支出和中央专案拨款支出两种。此外,地方国营企业的流动资金,30由地方财政拨款,70由中央财政拨款或由银行贷款。(3)各项收支划分以1957年预算数为基数,收入项目和分成比例确定后,原则上五年不变,地方多收可以多支,结余留归地方。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

    11、理系列教材11.2.411.2.4实行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财政管理体制针对1958年财政管理体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于1958年9月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财政管理体制和改进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几项规定,决定从1959年起,实行“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管理体制,简称“总额分成,一年一变”体制。所谓总额分成,是指地方财政的总收入与地方财政的总支出挂钩,按地方财政总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作为地方总额分成比例;地方财政的收支指标、分成比例和补助数额,由中央每年核定一次,通过一

    12、年一变解决财政预算同国民经济计划不相衔接的问题。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2.511.2.5实行实行“财政收支包干财政收支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财政管理体制1971年,我国进入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为了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决定把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再次下放到地方管理,与之相适应,财政管理体制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1971年3月1日,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实行财政收支包干的通知,决定从当年起,实行实行“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或差额补贴),结余留用,一年一定或差额补贴),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财政管理体制,简称“财政收支

    13、包干”体制。其主要内容是:(1)扩大地方财政收支范围。(2)中央核定地方预算的收支指标,收入大于支出的,包干上缴中央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由中央财政按差额包干补助。(3)预算执行过程中,收入超收或支出结余,都归地方支配使用,如果发生短收或超支,由地方自求平衡。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2.611.2.6实行实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财政管理体制1976年,我国再次实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其基本形式和内容与19591970年的体制大致相同,但有以下几点不同:(1)扩大了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增

    14、大了地方财政的管理权限。(2)保留了地方实行固定比例留成的既得利益,使地方有了一定的机动财力。(3)改变了过去超收部分按总额比例分成的办法,规定地方总额分成比例在30以下的,超收部分按30分成;总额分成比例在70以上和受补助的地区,超收部分按70分成。这一体制保留了地方原有的既得利益,但未同地方的收入任务相联系,因而不利于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为解决上述问题,1978年,我国在部分省(直辖市)试行“增收分成,收支挂钩”的办法,对地方机动财力实行增收分成,以调动地方增收的积极性。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2.7 11.2.7 实行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收

    15、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1980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这种财政管理体制又称为“分灶吃饭分灶吃饭”体制。其主要内容是:(1)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收入,实行分类分成办法,包括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调剂收入。财政支出,分为包干支出和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支出。包干支出,按企事业单位行政隶属关系,中央的归中央支出,地方的归地方支出。部分基建拨款、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费等,仍由中央专案拨款解决。(2)地方财政收支的包干基数,按1979年预算收支执行数为基础,经过适当调整后确定。对地方三项收

    16、入仍不能抵补支出的,由中央定额补助解决。(3)地方上缴比例、调剂收入分成比例和定额补助数由中央核定下达后,原则上一定五年不变。地方在划分的收支范围内,多收可以多支,少收就要少支,自求平衡。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2.8 11.2.8 实行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从1985年起,我国实行了“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1)基本上按照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后的税种设置,把全部财政收入按税种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

    17、地方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2)财政支出按隶属关系划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中央财政专项拨款支出。(3)分成办法,凡地方固定收入大于地方支出的,定额上解中央;地方固定收入小于地方支出的,将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确定一个分成比例留给地方。地方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全部留给地方,还不足以抵补支出的,由中央定额补助。收入的分成比例或上解、补助的数额一经确定后,五年不变。地方多收可以多支,少收就要少支,自求平衡。这种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以税种划分各级财政收入,为向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过渡迈出了一步。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2.9 11.2.9

    18、实行实行“财政大包干财政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财政管理体制1986年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中央级财源不稳定,为充分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中央决定对地方实行财政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收入情况分别实行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具体有以下六种:(1)收入递增包干。(2)总额分成。(3)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4)上缴递增包干。(5)定额上缴。(6)定额补助。自1988年起实行的“财政大包干”体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它毕竟不是一种科学、合理、规范的办法,其缺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日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削弱了中央财政的

    19、宏观调控能力;强化了地方利益机制;财政包干体制类型多、不规范,不能很好地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2.10 199411.2.10 1994年至今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年至今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自1992年起,我国在部分地区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试点。在分税制试点地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3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并从199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就是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适应的原则,将税种统

    20、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设立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规范化的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1 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2 2)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3 3)中央)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的确定。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的确定。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同时试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即由中央对地方进行

    21、财政补助的制度。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地方财政收支比例关系发生了变化,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有较大提高,而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却略微降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有较大降低,而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却略微提高。中央政府在集中较大份额的财政收入的同时,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保证了地方政府的支出需要,新的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分配关系得以建立。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3 11.3 国家预算体制国家预算体制11.3.111.3.1国家预算及其作用国家预算及其作用 国家预算又称财政预算,是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社会的需要所编制的,经立法

    22、机关承认并得到批准的某一年度内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集中分配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国家预算作为国家财力分配的主要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财力保证。政府通过每年编制预算,把应由国家集中和分配的财政资金分别编入各项预算收入计划和支出计划,并对预算收支的对比状况进行预测,编制平衡表,经立法机关审批后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 1)财力保证作用。)财力保证作用。(2 2)国家预算是实现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预算是实现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3 3)反映和监督作用。)反

    23、映和监督作用。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3.2 11.3.2 国家预算体系及其组成国家预算体系及其组成 我国实行一级政府建立一级预算的体制,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在国家预算中的地位,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担负的职能决定的。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在国家预算中的地位,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担负的职能决定的。中央政府主要担负保证国家内政、外交、国防、援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建设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与此相适应,中央预算主要担负国家重点建设和文教建设、中央行

    24、政及国防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同时还要调剂地方预算的余缺,安排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开支。中央预算是国家履行其职责的基本财力保证,在国家预算中占据主导地位。地方预算在国家预算中的地位也不容忽视,这是因为地方政府担负着国家在各地的政治、经济任务,地方预算必须有计划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文教建设、行政管理等供应资金,此外,支援农业的各项开支、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资金也由地方预算安排。因此,地方预算在国家预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3.3 11.3.3 国家预算的编制国家预算的编制1.1.预算编制的类型预算编制的类型 根据国

    25、家预算编制的形式不同,国家预算可以分为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两种类型。单式预算是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它是把预算年度内国家预算的全部财政收支汇成一个统一的预算平衡表的预算编制方式。单式预算可以简明地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的全貌,具有预算结构和编制方法简单的优点。但是,单式预算不能明确地反映各项财政收入的性质和财政赤字的原因,不利于国家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和宏观调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采取单式预算的编制方式。预算法规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预算的编制全部采用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指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归类,分别编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收支对照的预算,以特定的预算收入保障特定的预算支出。我国复式预算的编制是把

    26、全部预算的收支按其性质分别编制成公共预算和建设预算两部分。复式预算能较全面地反映国家财政活动,增加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也有利于建立预算收支的约束机制。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2.预算编制的分工与编制要求预算编制的分工与编制要求(1)单位预算与部门预算的编制。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机关预算和所属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各部门、各单位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本单位的行政任务及事业计划,根据本级政府的要求和财政部门的部署,按照定员定额标准,编制本单位的收支计划,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单位预算

    27、分别按全额预算、差额预算以及自收自支等管理形式进行编制.(2)地方预算的编制。地方预算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本级总预算的汇总预算。地方预算编制的要求有:1)服从中央统一领导,在预算编制中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的财政政策,按照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规定,处理好各级预算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地方预算与中央预算的关系。在服从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保证收入任务全面完成,支出的安排则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2)坚持地方预算收支平衡。(3)中央预算的编制。中央预算由财政部负责编制。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包括:本级单位预算和支出、返还和补助地方的支出、地方上缴收入。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

    28、管理系列教材11.3.4 11.3.4 国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1.1.财政部门对预算草案的审核财政部门对预算草案的审核 为了保证国家预算的编制质量,各级财政部门在汇编预算草案之前,必须对各部门报来的部门预算草案和下一级政府上报的总预算草案进行认真的审核,如果发现有不符合预算编制要求的,有权加以纠正。在汇编本级总预算时,如发现有下级政府预算草案不符合国务院和本级政府预算编制要求的,应及时向本级政府反映,由本级政府责成下级政府予以纠正。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的审查和批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的审查和批准在我国,国家预

    29、算的审批权是由权力机关来掌握的。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的职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预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的职权。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3.5 11.3.5 国家预算的执行国家预算的执行1.1.国家预算执行的含义与要求国家预算执行的含义与要求国家预算的执行是指组织国家预算收支计划实现的工作,是国家预算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必经步骤。因此,国家预算的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国家预算各项收支任务的最重要的环节。国家预算的执行是一项经常性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2.2.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国家预算

    30、的执行机构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是实现国家预算的组织保证,除各级财政部门具体负责组织预算执行外,国家还设立或指定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参与组织国家预算的执行工作。参与组织预算收入执行的机关主要有税务机关和海关,参与组织预算支出执行的机关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有关的国家专业银行。国家金库担负着国家预算执行的重要任务,具体负责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留解,办理预算资金的拨付。我国国家金库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4 11.4 政府财政收入及其管理政府财政收入及其管理11.4.1 11.4.1 财政收入及其形式财政收入及其形式1.

    31、1.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了满足国家职能和社会公共事业的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式集中起来的一种货币资金或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财政收入最基本的目的是满足支出的需要,但财政收入筹集过程本身亦可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发生影响,政府可以通过确定向谁筹集及筹集多少收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财政收入表现为各级政府支配的财源,即政府占有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定数量的社会产品的价值,反映了政府与有关方面的分配关系。财政收入也为政府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2.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 财政收入的形式是指筹集财政

    32、收入的具体方式。为了更好地筹集收入,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会选择不同的财政收入形式,而且各种形式在财政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会有所不同。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有以下形式:(1)税收收入。(2)债务收入。(3)企业收入。(4)其他收入。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4.2 11.4.2 国家税收国家税收1.1.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含义 税收,在历史上又称赋税、租税或捐税。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的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的实物或货币,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以政治权力为前提参与分配而取

    33、得的财政收入。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过程,体现了作为课征者的国家与作为纳税者的企业、个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表现为:其一是征纳关系,即国家依法征税,企业和个人依法纳税;其二是分配关系,即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占有企业和个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产品,并按国家所代表的阶级或集团的利益进行全社会意义上的分配。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2.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特征(1 1)强制性。()强制性。(2 2)无偿性。()无偿性。(3 3)固定性。)固定性。3.3.税收的分类税收的分类(1)按照税制结构的单一性与复杂性税制结构的单一性与复杂性来划

    34、分,可分为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2)按照税收的征收实体或缴纳形式税收的征收实体或缴纳形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实物税与货币税实物税与货币税。(3)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定率税与配赋税定率税与配赋税。(4)按税收的计税依据税收的计税依据划分,可分为从价税与从量税从价税与从量税。(5)按照税负是否转嫁税负是否转嫁来划分,可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和间接税。(6)按照税收归属于哪级政府支配使用税收归属于哪级政府支配使用来划分,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7)按照税收的征收对象税收的征收对象

    35、来划分,可分为流转税、资源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流转税、资源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4.我国的税收制度与税务行政的职能我国的税收制度与税务行政的职能 (1)我国税收制度的含义与发展演变。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是规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化。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必须按照税收制度的有关规定征税和履行纳税义务。税收制度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我国税收制度经历了一个由建立到发展,进而逐步

    36、完善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占优势的情况下确定的税收制度。第三个阶段是围绕搞活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要求,对税制进行改革。第四个阶段是将国营企业应上缴国家的利润,分别以11个税种向国家缴纳,由税利并存改变为以税收形式为主,税后利润归企业自行支配。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4.我国的税收制度与税务行政的职能我国的税收制度与税务行政的职能(2)我国税收制度体现的原则是效率、公平、简便、灵活和负责。(3)我国税务行政的职能

    37、。我国税务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能是税务执法、征收和管理,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调查税源,制订税收计划。税收会计,通过记账、核算、结算准确地反映税收收入情况和工作情况。税收征收管理。税收统计。税收检查。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5 11.5 政府财政支出政府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把通过财政收入筹集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再分配的过程,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各项事业管理任务的财力保证。财政支出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同时也反映了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以及所引致的成本或费用。11.5.1 11.5.1 财政支出的原则与分类财政支出的原则与分类(1 1)平衡预

    38、算原则。)平衡预算原则。(2 2)效益原则。)效益原则。(3 3)积累和消费比例适当的原则。)积累和消费比例适当的原则。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5.2 11.5.2 财政支出的主要类别财政支出的主要类别(1)按照财政支出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将财政支出做以下分类:国内支出和国外支出;中央支出和地方支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非财政信用支出和财政信用支出。(2)按照国家职能和活动范围,可以将财政支出做以下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以及财政补贴等支出。当代中国政府与

    39、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5.3 11.5.3 政府投资政府投资1.1.政府投资的特点政府投资的特点 政府投资是通过财政活动进行的,故也称政府财政投资。政府财政投资,是指国家或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将其从国民收入中汲取的财政收入投资于国民经济。它是一种集中性的、政策性的投资,属它是一种集中性的、政策性的投资,属于财政积累性支出。于财政积累性支出。它和其他非政府投资一起构成整个国民经济总投资,但政府投资和其他非政府投资相比有着重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主体不同。(2)投资原则不同。(3)资金来源及筹集方式不同。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

    40、系列教材2.2.政府投资的形式政府投资的形式 政府投资的形式是指政府以何种方式将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投入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政府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无偿拨款方式和有偿信贷方式。(1)无偿拨款方式,即由国家财政无偿提供投资资金。(2)有偿信贷方式,即政府财政部门以低息或无息贷款的方式向企业及其他资金使用单位提供资金。具体来说又有三种方式:1)由财政部门将投资资金拨给国家专业银行,由其将资金以贷款的方式发放给国家准备扶持的产业。2)成立专门的投资基金,有偿使用财政投资资金。3)组建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对政策性投资进行管理。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2.政府投资的形

    41、式政府投资的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在国民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投资不仅范围广,而且力度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随着国民收入和人均收入的增加,私人积累能力增强,私人投资逐渐兴起,加之外资的引入,这使得我国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政府不可能也不再是我国工业部门的唯一的投资者。其次,政府投资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主要是无偿拨款方式变为无偿拨款方式与有偿信贷方式相结合。最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发生了变化。1980年,我国实行财政体制改革,确定了财政“

    42、分灶吃饭”的体制,这一体制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以及追求自我利益的动力机制,助长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同时也削弱了中央政府吸取资源的能力,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经常在投资决策上产生矛盾。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5.4 11.5.4 政府采购与采购制度政府采购与采购制度1.1.政府采购的含义政府采购的含义 政府采购是指政府及其机构为了政府管理活动的开展和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和法定的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活动。政府采购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形式。政府财政支出可划分为采购支出和转移支出。采购支出表现为直接获得相等代价的支出,

    43、即通过支出获得商品和劳务。转移支出表现为资金无偿或有偿单方面的转移,是一种不直接获得相等代价的财政支出。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2.政府采购的特点与原则政府采购的特点与原则(1)政府采购的特点:公共性。政策性。非商业性。规范性。(2)政府采购必须遵循的原则: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物有所值原则。透明监督原则。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3.政府采购的方式与招标性采购程序政府采购的方式与招标性采购程序(1)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按采购的性质可分为招标方式和非招标方式。按招标的范围可分为公开招标采购、选择性招标采购和限制性招标采购等形

    44、式。按采购的规模大小可分为小额采购方式、批量采购方式和大额采购方式。(2)政府招标性采购的基本程序。发布资格预审通告。准备招标文件。发布招标通告。发布招标文件。投标、开标。评标、决标。授标与签标。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4.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是政府支出的安排和使用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规定政府采购目的、原则、方法、程序的一系列规范的统称。通过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规范采购主体和供应商的行为,从而保证采购活动的公正、公平和廉洁;另一方通过采购制度机制,政府可以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和效益。政府采购制度的建

    45、立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和整顿财经秩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政府采购制度还是推动并实现政府消费行为市场化的重要途径。从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采购实践来看,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重要途径。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规范政府采购主体与采购机构的制度;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政府采购的程序与方式;政府采购的规模;投标申诉与控告制度等。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5.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

    46、支付费用。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规范有序地开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1)购买主体。(2)承接主体。(3)购买内容。(4)购买机制。(5)资金管理。(6)绩效管理。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6 11.6 预算外资金及其管理预算外资金及其管理 11.6.1 11.6.1 预算外资金及其特点预算外资金及其特点 预算外资金,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规定的各种财政性

    47、资金。预算外资金,是财政资金的延伸,它与预算内资金同属于国家财政资金。预算外资金与预算内资金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1.1.无偿性无偿性 2.2.自主性自主性 3.3.专用性专用性 4.4.分散性分散性11.6.2 11.6.2 预算外资金的范围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预算外资金的范围是由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决定的。目前,按照我国有关规定,预算外资金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2)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3)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4)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5)用于乡政府

    48、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6)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在国家未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前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国有企业税后留用资金由企业自主处理,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其他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通过市场取得的不体现政府职能的经营、服务性收入也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但其收入要依法纳税,并纳入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实行收支统一核算。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6.3 11.6.3 预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预预算外资金的管理1.1.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轨道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轨道2.2.监督预算外资金的形成和使用,提

    49、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监督预算外资金的形成和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3.3.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的计划管理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的计划管理4.4.加快预算外资金的立法和制度建设加快预算外资金的立法和制度建设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7 11.7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50、,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将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课件011第十一章.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64753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