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示范教案第2课时.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论语》十二章示范教案第2课时.doc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十二 示范 教案 课时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十二章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结合对孔子的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为学之道。2.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之道。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理解作品的修身、为学之道。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养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背诵文章,完成上次课的作业。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练习导入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B.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检查、反省)C.逝者如斯夫(往、离去)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相
2、信)2.比较下列各句中“而”的不同用法(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3)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4.下列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人家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B.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C.人家不了解(我),(我)却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D.人家不了解(我),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
3、,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探讨论语给我们讲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二、合作探究(一)精读分析1.第一章叙述了什么内容?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第一章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涵养。“时习”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学习乐趣;“人不知而不愠”是为人态度。“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2.第二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不能。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继而“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