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煤层瓦斯赋存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2讲-煤层瓦斯赋存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层 瓦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讲第二讲煤层瓦斯赋存煤层瓦斯赋存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20132013年年3 3月月程远平程远平 教授教授李李 伟伟 博士博士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瓦斯防治课程第二讲课程第二讲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一、了解煤层瓦斯的生成过程及成分一、了解煤层瓦斯的生成过程及成分二、掌握瓦斯的赋存状态及煤层瓦斯的垂向分带二、掌握瓦斯的赋存状态及煤层瓦斯的垂向分带三、了解煤的孔隙分类、孔隙率及测定方法三、了解煤的孔隙分类、孔隙率及测定方法四、掌握煤的吸附、解吸性能四、掌握煤的吸附、解吸性能五、掌握煤层瓦斯压力的概念、测定原理及方法五、掌握煤层瓦斯压力的概念
2、、测定原理及方法六、掌握煤层瓦斯含量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六、掌握煤层瓦斯含量的含义及影响因素七、了解含瓦斯煤的力学及渗透性能七、了解含瓦斯煤的力学及渗透性能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瓦斯防治课程第二讲课程第二讲章节提纲章节提纲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三、煤的孔隙特征三、煤的孔隙特征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五、煤的瓦斯解吸性能五、煤的瓦斯解吸性能 六、煤层瓦斯压力六、煤层瓦斯压力七、煤层瓦斯含量七、煤层瓦斯含量八、含瓦斯煤的力学性能与渗透性能八、含瓦斯煤的力学性能与渗透性能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
3、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瓦斯防治课程第二讲课程第二讲v我国煤矿每年以我国煤矿每年以101020m 20m 的速度向深部延的速度向深部延深,许多矿井开采深度达到深,许多矿井开采深度达到8008001200m1200m;v地应力及瓦斯压力不断增加,造成我国煤地应力及瓦斯压力不断增加,造成我国煤矿的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日趋严重。矿的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日趋严重。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p瓦斯成气过程瓦斯成气过程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的过程中生成的。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的过程中生成的。煤的原始母质煤的原始母质腐殖质沉积以后,一般经历两腐殖质沉积以后,一般经历两
4、个成气时期:从植物遗体到泥炭属于个成气时期:从植物遗体到泥炭属于生物化学成生物化学成气时期气时期;在地层的高压高温作用下从褐煤到烟煤;在地层的高压高温作用下从褐煤到烟煤直到无烟煤属于直到无烟煤属于煤化变质作用成气时期煤化变质作用成气时期。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p瓦斯成气过程瓦斯成气过程植物死亡泥炭褐煤无烟煤烟煤埋藏堆积及泥炭化作用埋藏堆积及泥炭化作用煤化作用煤化作用气体气体 在煤化作用过程中,成煤物质发生了复杂的在煤化作用过程中,成煤物质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挥发份含量和含水量减少,发热物理化学变化,挥发份含量和含水量减少,发热量和固定碳含量增加,同时也生成了以甲
5、烷为主量和固定碳含量增加,同时也生成了以甲烷为主的气体。的气体。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p瓦斯成气过程瓦斯成气过程在植物沉积成煤初期的泥炭化过程中,在植物沉积成煤初期的泥炭化过程中,有机物在隔绝外部氧气进入和温度不有机物在隔绝外部氧气进入和温度不超过超过65的条件下,被厌氧微生物分的条件下,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为解为CH4、CO2和和H2O。泥炭时期埋深。泥炭时期埋深不大,生成的瓦斯通过渗滤和扩散排不大,生成的瓦斯通过渗滤和扩散排放到大气中,因此,生物化学作用产放到大气中,因此,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瓦斯一般不会保留在煤层内。生的瓦斯一般不会保留在煤层内。随着煤系地层的沉降及所
6、处压力和温随着煤系地层的沉降及所处压力和温度的增加,泥炭转化为褐煤度的增加,泥炭转化为褐煤.有机物在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处于变质造气时高温、高压作用下,处于变质造气时期,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增加,生成期,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增加,生成的气体主要为的气体主要为CH4和和CO2。煤化过程中有机质分解脱出甲基侧链和含氧官能因而生煤化过程中有机质分解脱出甲基侧链和含氧官能因而生成成CO2、CH4、和和H2O是煤化过程中形成瓦斯的基本反应,是煤化过程中形成瓦斯的基本反应,可以用下列反应式来表达不同煤化阶段的成气反应:可以用下列反应式来表达不同煤化阶段的成气反应:稠环稠环侧链侧链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
7、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p煤化变质作用煤化变质作用时期瓦斯的生成时期瓦斯的生成 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一、煤层瓦斯的生成与组分p煤层瓦斯成分煤层瓦斯成分煤层瓦斯有约煤层瓦斯有约2020种组分,其中甲烷及其同系物和二氧化碳种组分,其中甲烷及其同系物和二氧化碳是成煤过程的主要产物。当煤层赋存深度大于瓦斯风化是成煤过程的主要产物。当煤层赋存深度大于瓦斯风化带深度时,煤层瓦斯的主要组分带深度时,煤层瓦斯的主要组分(80%)是甲烷。是甲烷。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瓦斯防治课程第二讲课程第二讲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
8、与垂向分带p煤层瓦斯赋存状态煤层瓦斯赋存状态游离瓦斯游离瓦斯吸附瓦斯吸附瓦斯游离瓦斯游离瓦斯吸收状态吸收状态吸着状态吸着状态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p煤层瓦斯赋存状态煤层瓦斯赋存状态煤中瓦斯的赋存状态一般有煤中瓦斯的赋存状态一般有吸附状态吸附状态和和游离状态游离状态2 2种。种。在煤层赋存的瓦斯量中,通常在煤层赋存的瓦斯量中,通常吸附瓦斯量占吸附瓦斯量占80809090,游离瓦斯量占游离瓦斯量占10102020;游离瓦斯以自由气体形式存在;游离瓦斯以自由气体形式存在(孔径大于(孔径大于10nm10nm)内;吸附瓦斯分为吸着状态与吸收状态;)内;吸附瓦斯分为吸
9、着状态与吸收状态;在吸附瓦斯量中又以煤体表面吸着的瓦斯量占多数。在吸附瓦斯量中又以煤体表面吸着的瓦斯量占多数。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p煤层瓦斯赋存状态煤层瓦斯赋存状态 煤是一种天然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煤是一种天然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煤对瓦斯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即瓦斯分子煤分子之间的作煤对瓦斯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即瓦斯分子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剩余的表面自由力(范德华引力)。在一定条件下,用力是剩余的表面自由力(范德华引力)。在一定条件下,瓦斯还可以从煤中解吸出来,吸附与解吸是可逆的。瓦斯还可以从煤中解吸出来,吸附与解吸是可逆的。P or
10、tP or t游离状态瓦斯游离状态瓦斯吸附状态瓦斯吸附状态瓦斯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p煤层瓦斯垂向分带煤层瓦斯垂向分带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当煤层直达地表或直接为透气性较好的第四系冲当煤层直达地表或直接为透气性较好的第四系冲积层覆盖时,由于煤层中瓦斯向上运移和地面空气向煤层中积层覆盖时,由于煤层中瓦斯向上运移和地面空气向煤层中渗透,使煤层内的瓦斯呈现出垂直分带特征。渗透,使煤层内的瓦斯呈现出垂直分带特征。瓦斯空气-1000m-800m-600m-400m-200m15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p煤层瓦斯垂向分带煤层瓦斯垂向分
11、带瓦斯风化带甲烷带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p煤层瓦斯垂向分带煤层瓦斯垂向分带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二、煤层瓦斯赋存状态与垂向分带p煤层瓦斯垂向分带煤层瓦斯垂向分带瓦斯风化带瓦斯风化带下部边界确定下部边界确定煤层内的瓦斯压力为煤层内的瓦斯压力为0.10.15MPa煤的瓦斯含量达到煤的瓦斯含量达到23 m3/t(烟煤)(烟煤)和和57 m3/t(无烟煤)(无烟煤)煤层内的瓦斯组分中甲烷组分含量达到煤层内的瓦斯组分中甲烷组分含量达到80%(体积比)(体积比)在瓦斯风化带开采煤层时,煤层的相对在瓦斯风化带开采煤层时,煤层的相对瓦斯涌出量达到瓦斯涌出量达到2m
12、3/t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煤的孔隙特征煤的孔隙特征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瓦斯防治课程第二讲课程第二讲三、煤的孔隙特征三、煤的孔隙特征p煤的孔隙分类煤的孔隙分类按煤的组成及其结构性质,煤中孔隙可以分为三种按煤的组成及其结构性质,煤中孔隙可以分为三种:宏观孔隙是指可用肉眼分辨的层理、节理、劈理及次宏观孔隙是指可用肉眼分辨的层理、节理、劈理及次 生裂隙等形成的孔隙。生裂隙等形成的孔隙。显微孔隙是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分辨的孔隙。显微孔隙是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分辨的孔隙。分子孔隙指煤的分子结构所构成的超微孔隙。分子孔隙指煤的分子结构所构成的超微孔隙。三、煤的孔隙特征三、煤的孔隙特征p煤的孔隙分类煤的
13、孔隙分类三、煤的孔隙特征三、煤的孔隙特征p煤的孔隙分类煤的孔隙分类煤的变质程度与孔隙的关系不同形态的孔示意图对于烟煤,中等变质程度的煤的总孔隙率较小、变对于烟煤,中等变质程度的煤的总孔隙率较小、变质程度较高和较低的煤总孔隙率较大。质程度较高和较低的煤总孔隙率较大。三、煤的孔隙特征三、煤的孔隙特征p煤的孔隙分类煤的孔隙分类三、煤的孔隙特征三、煤的孔隙特征p孔隙率孔隙率 煤的孔隙率就是孔隙的总体积与煤的总体积的比,煤的孔隙率就是孔隙的总体积与煤的总体积的比,孔隙率是决定煤的吸附、渗透和强度性能的重要因素;孔隙率是决定煤的吸附、渗透和强度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孔隙率和瓦斯压力的测定,可以计算出煤层中的
14、游通过孔隙率和瓦斯压力的测定,可以计算出煤层中的游离瓦斯量;此外,孔隙率的大小与煤中瓦斯流动情况也离瓦斯量;此外,孔隙率的大小与煤中瓦斯流动情况也有密切关系。有密切关系。1001100sddssVVVnVV三、煤的孔隙特征三、煤的孔隙特征p孔隙大小测定方法孔隙大小测定方法在煤的孔隙特征的研究中,较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在煤的孔隙特征的研究中,较常见的研究方法有2 2种,即用种,即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煤表面孔隙特征、用压汞法测定煤体孔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煤表面孔隙特征、用压汞法测定煤体孔隙大小。隙大小。压汞法压汞法:利用不同孔径的孔隙对压入汞的阻力不同这一特性,:利用不同孔径的孔隙对压入汞的阻力不同这一
15、特性,根据压入汞的质量和压力,计算孔隙体积和半径。根据压入汞的质量和压力,计算孔隙体积和半径。142cos10rp Pr73540三、煤的孔隙特征三、煤的孔隙特征p影响煤的孔隙特征的因素影响煤的孔隙特征的因素煤的变质程度煤的变质程度:随煤化程度加深,总孔隙体积先减:随煤化程度加深,总孔隙体积先减少,到焦煤、瘦煤达到最低,而后逐渐增加,至无烟少,到焦煤、瘦煤达到最低,而后逐渐增加,至无烟煤达最大。但微孔体积是随煤化程度的增加一直增长。煤达最大。但微孔体积是随煤化程度的增加一直增长。煤的破坏程度煤的破坏程度:破坏程度越高,煤的渗透容积就越:破坏程度越高,煤的渗透容积就越大,但破坏程度对微孔影响不大
16、。大,但破坏程度对微孔影响不大。地应力地应力:压性的地应力(压应力)可使渗透容积缩:压性的地应力(压应力)可使渗透容积缩小,压应力越高,煤体渗透容积缩小越多。而张性小,压应力越高,煤体渗透容积缩小越多。而张性应力(张应力)则可使裂隙张开,从而使渗透容积增大。应力(张应力)则可使裂隙张开,从而使渗透容积增大。目前最有效的区域瓦斯治理方法目前最有效的区域瓦斯治理方法:采动卸压瓦斯抽:采动卸压瓦斯抽采技术,正是利用降低地应力来增加煤层渗透率。采技术,正是利用降低地应力来增加煤层渗透率。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煤的瓦斯吸附性能煤的瓦斯吸附性能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瓦斯防治课程第二讲课程第二讲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四
17、、煤的瓦斯吸附性能p煤对瓦斯的吸附煤对瓦斯的吸附 吸附吸附是一种界面现象,是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吸收的总是一种界面现象,是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吸收的总称。煤对瓦斯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吸附力为范德华力,称。煤对瓦斯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吸附力为范德华力,煤吸附瓦斯是可逆过程,煤吸附的瓦斯量和脱附时解吸的煤吸附瓦斯是可逆过程,煤吸附的瓦斯量和脱附时解吸的瓦斯量基本相同;瓦斯量基本相同;煤中除表面吸附瓦斯外,还存在吸收状态的瓦斯。所谓吸煤中除表面吸附瓦斯外,还存在吸收状态的瓦斯。所谓吸收是指瓦斯分子更深入地进入煤的微孔中,进入煤分子晶格之收是指瓦斯分子更深入地进入煤的微孔中,进入煤分子晶格之中,形成固
18、溶体状态。中,形成固溶体状态。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p煤的吸附等温线煤的吸附等温线煤的吸附性通常用煤的吸附等温线表示。国内外大量的煤的吸附性通常用煤的吸附等温线表示。国内外大量的试验表明,煤吸附瓦斯(甲烷)时,吸附等温线符合朗试验表明,煤吸附瓦斯(甲烷)时,吸附等温线符合朗格缪尔方程式:格缪尔方程式:bpabpX1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p煤的瓦斯吸附饱和度煤的瓦斯吸附饱和度煤的瓦斯吸附饱和度是吸附瓦斯量与极限吸附瓦斯量之比。煤的瓦斯吸附饱和度是吸附瓦斯量与极限吸附瓦斯量之比。1XbpCabp在同一瓦斯压力下,吸附常数在同一瓦斯压力下,吸附常数b b值越大,则
19、吸附饱和度越大。值越大,则吸附饱和度越大。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p煤的吸附性与煤的变质程度煤的吸附性与煤的变质程度 大量实验发现,煤的吸附性与煤的变质程度之间并不存在大量实验发现,煤的吸附性与煤的变质程度之间并不存在单值联系,但有一个总的趋势,即在相同瓦斯压力下,煤的吸单值联系,但有一个总的趋势,即在相同瓦斯压力下,煤的吸附瓦斯量随煤的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大。附瓦斯量随煤的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大。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p煤的吸附性与煤的显微组分煤的吸附性与煤的显微组分煤对瓦斯吸附能力的大小,除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外,还与煤煤对瓦斯吸附能力的大小,除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外
20、,还与煤的有机显微组分有关。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包括镜质组、惰质组的有机显微组分有关。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包括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三种。产气能力壳和壳质组三种。产气能力壳 镜镜 惰质组惰质组。不同镜质组含量煤的吸附瓦斯量实线:谢二矿B11-b煤层,Vdaf34;虚线:谢一矿B11-b煤层,Vdaf37。随着镜质组含量的增加,随着镜质组含量的增加,煤的吸附瓦斯量增大。煤的吸附瓦斯量增大。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p煤的吸附性与温度的关系煤的吸附性与温度的关系煤的温度对煤的吸附能力有显著影响。在同一瓦斯压力下,温煤的温度对煤的吸附能力有显著影响。在同一瓦斯压力下,温度越高,煤的吸附瓦斯量越
21、小。度越高,煤的吸附瓦斯量越小。11()n ttttXX ePn07.0993.002.0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四、煤的瓦斯吸附性能p煤的吸附性与煤中水分的关系煤的吸附性与煤中水分的关系煤中水分以多种状态存在着,但对煤吸附性影响最主要的煤中水分以多种状态存在着,但对煤吸附性影响最主要的是吸附水分。由于煤对水蒸气的吸附能力比对瓦斯的吸附是吸附水分。由于煤对水蒸气的吸附能力比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大得多,故煤中含水时,煤的吸附瓦斯量将明显减小。能力大得多,故煤中含水时,煤的吸附瓦斯量将明显减小。当前,煤的吸附等温线测定通常是对干煤样进行的。当前,煤的吸附等温线测定通常是对干煤样进行的。当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
22、是爱琴格尔的经验公式:当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是爱琴格尔的经验公式:10.31dWXXW考虑煤变质程度(挥发份)影响的水分与吸附瓦斯量的关系:考虑煤变质程度(挥发份)影响的水分与吸附瓦斯量的关系:WVXXdw)0058.010.0(1化学结合水对吸附瓦斯量无影响,处于微孔隙呈吸附状态的结合水化学结合水对吸附瓦斯量无影响,处于微孔隙呈吸附状态的结合水对煤吸附性起主要作用。毛细水和游离水充塞大孔隙和毛细管中,对煤吸附性起主要作用。毛细水和游离水充塞大孔隙和毛细管中,可溶解微量瓦斯,但对吸附瓦斯量无显著影响。可溶解微量瓦斯,但对吸附瓦斯量无显著影响。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煤的瓦斯解吸性能煤的瓦斯解吸性能矿井
23、瓦斯防治矿井瓦斯防治课程第二讲课程第二讲五、煤的瓦斯解吸性能五、煤的瓦斯解吸性能p煤的瓦斯解吸条件煤的瓦斯解吸条件在井下掘进巷道或进行钻孔施工时原来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在井下掘进巷道或进行钻孔施工时原来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工作面或钻孔周围形成应力集中,煤的围岩产生细微裂隙和变工作面或钻孔周围形成应力集中,煤的围岩产生细微裂隙和变弱,导致煤层渗透性发生变化,即甲烷弱,导致煤层渗透性发生变化,即甲烷煤基吸附体系由于影煤基吸附体系由于影响吸附响吸附解吸平衡的条件发生变化时,破坏了吸附平衡状态,解吸平衡的条件发生变化时,破坏了吸附平衡状态,吸附气体转化为游离态而脱离吸附体系,吸附吸附气体转化为游离态而
24、脱离吸附体系,吸附解吸动态平衡解吸动态平衡体系中吸附量减少。体系中吸附量减少。绝大部分煤层瓦斯以物理吸附的形式赋存于煤的基质孔隙中,绝大部分煤层瓦斯以物理吸附的形式赋存于煤的基质孔隙中,当煤储层压力降至临界解吸压力以下时,煤层瓦斯即开始解吸,当煤储层压力降至临界解吸压力以下时,煤层瓦斯即开始解吸,由吸附态转化为游离态。由吸附态转化为游离态。五、煤的瓦斯解吸性能五、煤的瓦斯解吸性能p 煤解吸煤解吸-吸附瓦斯的过程吸附瓦斯的过程瓦斯和煤体表面接触后,瓦斯气体分子不能立即与所有瓦斯和煤体表面接触后,瓦斯气体分子不能立即与所有的孔隙、裂隙表面接触,在煤体中形成了瓦斯压力梯度和的孔隙、裂隙表面接触,在煤
25、体中形成了瓦斯压力梯度和浓度梯度。浓度梯度。瓦斯压力梯度引起渗透,其遵循达西定理,这种过程在瓦斯压力梯度引起渗透,其遵循达西定理,这种过程在大的裂隙、孔隙系统面割理和端割理内占优势;大的裂隙、孔隙系统面割理和端割理内占优势;瓦斯气体分子在其浓度梯度的作用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瓦斯气体分子在其浓度梯度的作用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这种过程在小孔与微孔系统内占优势。扩散,这种过程在小孔与微孔系统内占优势。瓦斯气体在向煤体深部进行渗透瓦斯气体在向煤体深部进行渗透扩散运移的同时,与扩散运移的同时,与接触到的煤体孔隙、裂隙表面发生吸附和解吸。因此,就接触到的煤体孔隙、裂隙表面发生吸附和解吸。因此,就整个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