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2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简单 国民收入 决定 理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理论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消费和储蓄这两个经济变量的相关了解消费和储蓄这两个经济变量的相关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理论。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要求学生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原理。原理。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的概念一、基本分析假定一、基本分析假定1、两部门经济的假设。在只有家户与厂商的两部门经济中,家户部门的经济行为是消费与储蓄,厂商部门的经济行为是投资与生产。注意,这里的投资是不随利率与产量变动的自主性投资(或曰自发性投资)。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
2、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对假设对假设2的解释:的解释: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只会引起社会产量的变动,价格总水平则不发生变动。这个假定其实就是假定不存在要素供给的约束,社会有无限的供给能力。这个假定被称之为凯恩斯定律,其现实依据是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资源大量闲置,产品积压,工人失业。此时如果社会总需求增加,会使闲置资源得到利用从而生产增加,或者使积压产品售出,但产品成本和价格基本保持不变。3、折旧与公司未分配利润都为零,从而使得GDP、NDP、NI、PI在数量上都相等。在上述假定下,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在上述假定下,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收入
3、就决定于总需求。二、区分两个概念:潜在国民收入与均衡国二、区分两个概念:潜在国民收入与均衡国民收入民收入 1、潜在的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收入水平,又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2、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3、均衡的国民收入并不一定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通常小于潜在的国民收入。4、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要说明的是均衡的国民收入由何决定以及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如何变动。三、均衡产出概念假定三、均衡产出概念假定 1、均衡产出定义:、均衡产出定义: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的实实际总产出际总产出刚好等于所有居民和全体厂商想要有的想要有的
4、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即整个社会的产量一定等于社会对产品的需求。由于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只包括居民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因此,均衡产出用公式就表示为:y=c+i。两点说明:两点说明:公式中的c 和 i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的消费和投资量(产出),而不是上章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产出)。意愿的消费和投资与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不是一回事。y=c+i中的每一个变量均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的实际变量。为了以示区别,本章公式全部用小写字母表示。2、均衡产出的图形表示:“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可用下图表示。支出决定收入450EC AEO
5、Q100B 100A 图中的横轴表示总收入,纵轴表示总支出。45度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当总需求为100时,图中的A点表示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都是100,A点也就是均衡点,即总生产正好等于总需求。B点表示总收入大于总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大于零,产生库存,企业就要削减生产,直到总供求相等的A点表示的100为止,实现总供求相等。反之,C点表示总收入小于总支出,生产小于需求量,企业就要增加生产,到总供求相等的A点表示的100为止,实现总供求相等。3、均衡产出条件下,必有投资等于储蓄、均衡产出条件下,必有投资等于储蓄 由于计划支出用E=c+i表示,生产创造的总收入等于计划消费与计划储
6、蓄之和,即y=c+s,所以均衡产出的条件就是E=y,即 i=s,(2.2)表示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当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相等时,国民收入就达到均衡状态。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首先介绍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绝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的中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与消费倾向;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一、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1、影响家户消费的因素:家户的消费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风俗习惯等都是影响因素。2、上述几个指标中,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的收
7、入水平(现期实际收入水平),以及消费倾向的变化。3、引出的如下重要概念:、引出的如下重要概念:消费函数:就是消费与收入的依存关系。用代表c消费,用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f(y)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cc=c(y)Byc1y145图图 13132 2 消费曲线消费曲线从图13-2中可以看出: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都对应这一点的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都对应这一点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曲线向右延伸,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
8、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其中,其中,为自发消费(为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为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y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yc 的经济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这一点就更容易看清:ycyyyycAPC 消费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指标。边际消费倾向是
9、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用MPC表示:为书写方便,常用代替MPC。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表达为:ycMPCyc 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加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递减规律。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平均消费倾向的公式是:ycAPC 二、储蓄函数二、储蓄函数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1、储蓄函数定义: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由于y=c+s,所以s=yc,故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部分。储蓄函数的表达公式是:s=f(y)2、储蓄倾向:消费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
10、储蓄倾向两个指标。具体而言。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可用公式表示为:或者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用公式表示为:ycMPCdydcMPC ysAPS 3、储蓄曲线、储蓄曲线 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也可以用储蓄曲线表示,储蓄曲线包括线性的储蓄曲线与非线性的储蓄曲线。储蓄与收入存在线性关系的储蓄函数可表示为:这是因为:ys)1(yyycys)1()(OyA ABCD 线性的储蓄曲线线性的储蓄曲线ss=+(1)y 上图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储蓄,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OA为
11、 ,表示收入为0时负的储蓄量,即储蓄是自发消费的来源。B点是储蓄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全部的收入都用于消费,此时的储蓄为0。位于储蓄曲线上横轴以上的点比如C点表示存在正储蓄,而位于储蓄曲线上横轴以下的点比如D点表示存在负储蓄。与线性的储蓄曲线相比,非线性储蓄曲线的斜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越来越大,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第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消费与储蓄之和总是等于收入。这是因为 所以如下图所示ysyc)1(,yyysc)1()(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Os=+(1)y 450 0yc,sy0c=+yA第二,由于
12、APC、MPC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APCMPC,相应地,APS、MPS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但APSMPS。第三,APC与APS之和恒等于1,MPC与MPS之和也恒等于1。这是y=c+s,等式两边都除以y,得到 即APC+APS=1 ysycyy同样,由于y=c+s,等式两边都除以y,得:即 MPC+MPS=1 由上式可得:1MPC=MPS,1MPS=MPC。因此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就可以推算出来。ysycyy第三节第三节 其他消费理论其他消费理论 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创立,基本观点是:1、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
13、固定的比率;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上去容易下来难”的“棘轮效应”。2、消费者的消费受到周围人们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低收入者因攀比心理等因素而使自身的消费处于和收入不相称的较高水平。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容易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却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消费不是取决于消费者当前的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意义上的收入水平。YCC=Y Cs2Cs1C1C2Ct1Yt1Y1Y2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里安尼提出来的,他认为,消费者的收入及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同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有关。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会在
14、相当长时期的跨度内计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以便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相比,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长时期甚至是一生的消费计划。三、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三、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现期收入不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消费者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能够预计到的、较为固定的长期收入。可以运用加权平均方法来计算出持久收入,所用权数的大小由时间的久远性决定,离现在越近,权数越大,离现在越远,权数越小。经济繁荣时期,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由于不能断定今后的收入会持续增长,故居民基本上按照持久收
15、入来消费,消费不会增加太多;在短期内,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多,消费者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会一直持续下去,故而不会立即增加消费;相反,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消费者也不能断定收入会持续减少,故消费者也不会马上减少消费。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及变动 一、两部门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一、两部门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用消费函数决定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收入 由前面的分析y=c+i,可知两部门经济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假定投资i已知且固定不变,讨论国民收入y的决定,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y的大小。1、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的推导、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的推
16、导 由于收入恒等式为y=c+i,可推出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y的决定公式:yc1iy例如,消费函数为c=600+0.8y,自发投资为200亿美元,则均衡收入为:40008.01200600y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600+0.8y和自发投资为和自发投资为20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决定情况入决定情况 在收入小于4000亿美元时,c与i之和都大于相应的总供给,这意味着企业的产量小于市场需求。于是,企业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增加生产,使均衡收入增加。收入大于4000亿美元时,c与i之和都小于相应的总供给,这意味着企业的产量比市场需求多,产生存货投资,这会迫使企业解雇一部分工人,减少生产,
17、使均衡收入减少。两种不同情况变化的结果都是产量正好等于需求量,即总供求相等,收入达到均衡水平。图图13-8 13-8 消费加投资曲线和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450 0线相交决定线相交决定国民收入国民收入3 000iO 450 0y(亿元)(亿元)c,iA1 000 2 0004 000 5 000200400600800Ecc+iF2、图形说明均衡收入的决定、图形说明均衡收入的决定 图中的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投资。消费曲线c加投资曲线i得到总支出曲线c+i。自发投资总等于200亿美元,故总支出曲线c+i与消费曲线c是平行的,两条曲线的垂直距离都等于自发投资。总支出曲线与450线相交于E点
18、,E点为均衡点,E点决定的收入是均衡收入4000亿。A点的总需求为2400亿,比总供给2 000亿多出400亿,这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直到均衡的4000亿为止。F点的 情况刚好相反。均衡点均衡点E左边是意愿产出大于实际产出的情况,左边是意愿产出大于实际产出的情况,E的右边刚好相反。的右边刚好相反。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1、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的推导 由于y=c+i,y=c+s,得:i=yc=s。而 ,因此均衡收入为投资投资i i与储蓄与储蓄s s相等时实现了均衡,这一结果与使用相等时实现了均衡,这一结果与使用消费决定均衡收入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消费决定均衡收入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