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平面任意力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理论力学平面任意力系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论 力学 平面 任意 力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021/3/21大家好大家好31 力对点的矩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35 简单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34 物体系的平衡第三章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第三章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 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但彼此不汇交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但彼此不汇交一点,且不都平行的力系。一点,且不都平行的力系。力对点的矩力矩的性质力矩的表达式OAdBF 1.力对点的矩 力力F 的大小乘以该力作用线与某点的大小乘以该力作用线与某点O间距离间距离d,并加上适当并加上适当正负号,称为正负号,称为F 对对O点的矩。简称力矩。
2、点的矩。简称力矩。MO(F)=FdO 矩心矩心,d 力臂。力臂。31 力对点的矩力对点的矩MO(F)=r x FOAdBF力矩的值也可由三角形力矩的值也可由三角形OAB面积的面积的2倍表示倍表示MO(F)=2OAB面积力矩的正负号规定 当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向时当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向时,力力F对对 O点的矩取正值;反之,取负值。点的矩取正值;反之,取负值。MO(F)=Fd31 力对点的矩力对点的矩(2 2)当力通过矩心时,此力对于矩心的力矩等于零。)当力通过矩心时,此力对于矩心的力矩等于零。(3 3)互成平衡的力对同一点的矩之和等于零)互成平衡的力对同一点的矩之和等于零。(1 1)力)力F的作用点沿
3、作用线移动,不改变力对点的作用点沿作用线移动,不改变力对点O的矩。的矩。31 力对点的矩力对点的矩力对点的矩与力偶矩的区别不同处:力对点的矩可随矩心的位置改变而改变,但力对点的矩可随矩心的位置改变而改变,但一个力偶的矩是常量。一个力偶的矩是常量。联系:力偶中的两个力对任一点的矩之和是常量,力偶中的两个力对任一点的矩之和是常量,等于力偶矩。等于力偶矩。牛顿米(N m)相同处:力矩的量纲与力偶矩的相同。力矩的量纲与力偶矩的相同。31 力对点的矩力对点的矩证明:AABBdOMO(F1)MO(F2)=F 1 OA F 2 OB=F 1(OAOB)=F 1(AB)=F 1 d=M力偶中的两个力对任一点的
4、之和是常量,等于力偶矩。力偶中的两个力对任一点的之和是常量,等于力偶矩。31 力对点的矩力对点的矩力系向给定点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合力矩定理力矩的解析表达式力线平移定理FAOdFAOdFF MAOF=F =F =F ,M=Fd=MO(F)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1)当力线平移时,力的大小、方向都不改变,但附加力当力线平移时,力的大小、方向都不改变,但附加力偶的矩的大小与正负一般要随指定偶的矩的大小与正负一般要随指定O点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点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32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
5、任一点简化 (2)力线平移的过程是可逆的,由此可得重要结论:力线平移的过程是可逆的,由此可得重要结论: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总可以归纳为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总可以归纳为一个和原力大小相等的平行力。一个和原力大小相等的平行力。力线平移定理是把刚体上平面任意力系分解为一个平面共点力线平移定理是把刚体上平面任意力系分解为一个平面共点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的依据。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的依据。几个性质 32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 应用力系平移定理应用力系平移定理,可将刚体上平面任意力系(包括可将刚体上平面任意力系(包括平面平行力系)中
6、各力的作用线全部平行搬移到作用面内某平面平行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全部平行搬移到作用面内某一给定点一给定点O。从而这力系被分解为平面共点力系和平面力偶从而这力系被分解为平面共点力系和平面力偶系。这种变换的方法称为力系向给定点系。这种变换的方法称为力系向给定点O 的简化。点的简化。点O 称称为为简化中心简化中心。A3A2A1F1F3F2以三个力构成的平面任意力系为例说明如下:以三个力构成的平面任意力系为例说明如下:M1M2M3=F1F3F2MO=FR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 共点力系共点力系F1,F2,F3的合成结果为一作用点在点的合成结果为一作用点在
7、点O的的力力F R。这个力矢这个力矢F 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的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主矢。附加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作用在同平面内的力偶,这力偶附加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作用在同平面内的力偶,这力偶的矩用的矩用MO代表,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对简化中心代表,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对简化中心O的的主矩主矩。A3A2A1F1F3F2M1M2M3MO=F1F3F2FRFR=F1+F2+F3=F1+F2+F3MO=M1+M2+M3=MO(F1)+MO (F2)+MO (F3)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结论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O简化的结果,
8、是简化的结果,是一个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作用在简化中心,这个力作用在简化中心O,它的力矢等于原它的力矢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并称为原力系的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并称为原力系的主矢主矢;这力偶的矩等这力偶的矩等于各附加力偶矩的代数和,它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于各附加力偶矩的代数和,它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O的的主主矩矩,并在数值上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并在数值上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O的力矩的代的力矩的代数和。数和。平面任意力系对简化中心平面任意力系对简化中心O的的主矩主矢FR=F1+F2+Fn=FiMO=MO(F1)+MO (F2)+MO (F3)=MO(Fi)32 平
9、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2)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O的位置有关。因的位置有关。因此,在说到力系的主矩时,一定要指明此,在说到力系的主矩时,一定要指明简化中心简化中心。几点说明(1)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的大小和方向与简化中心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的大小和方向与简化中心O的位的位置无关。置无关。MAB AAFB ABFMBMAABFF)(ABAMMMF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 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方向余弦方向余弦(2)主矩主矩M
10、O可由下式计算。可由下式计算。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主矢、主矩的求法(1)主矢可按力多边形规则作图求得,或用解析法计算。主矢可按力多边形规则作图求得,或用解析法计算。MO=MO(F1)+MO (F2)+MO (F3)=MO(F)222R2RR)()(yxyxFFFFFR)(),cos(FFxxFR)(),cos(FFyyF (1)FR=0,而而MO0,原力系合成为力偶原力系合成为力偶。这时力系主矩这时力系主矩MO不随简化中心位置而变。不随简化中心位置而变。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2)MO=0,而而F
11、R 0,原力系合成为一个力原力系合成为一个力。作用于点作用于点O的力的力F F 就是原力系的合力。就是原力系的合力。(3)FR 0,MO0,原力系简化成一个力偶和一个作原力系简化成一个力偶和一个作用于点用于点O的力的力。F =F=F=MOOFO AF FFFMOO AFFMOFMFMAOOO)(F证 明FR0,MO0,原力系简化成一个力偶和一个作用于点原力系简化成一个力偶和一个作用于点O的的力力,这时力系也可合成为一个力这时力系也可合成为一个力。至于点至于点在主矢在主矢F 的那一边,则与主矩的那一边,则与主矩M的正负有关。下面列出二种可能性。的正负有关。下面列出二种可能性。MO0AOF FFF
12、MOAOF FFFMO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 综上所述,可见:综上所述,可见:(4)FR=0,而而MO=0,原力系平衡。原力系平衡。平面任意力系如不自成平衡,则当主矢平面任意力系如不自成平衡,则当主矢FR 0,该力,该力系合成为一个力。系合成为一个力。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如不自成平衡,则当主矢平面任意力系如不自成平衡,则当主矢FR=0,该力,该力系合成为一个力偶。系合成为一个力偶。平面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平面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这力系中任一点的矩,等于这力系中的各力对同
13、一点的矩的代数和。的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表达式:表达式:MO(FR)=MO(Fi)证明:因为因为 MO=MO(Fi),MO=FRd=MO(FR)所以所以 MO(FR)=MO(Fi)=MOORFO ARF RFRFRFMOO ARFRFMO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4.合力矩定理(伐里农定理)力矩的解析表达式 F对原点对原点O的力矩的解析表达式:的力矩的解析表达式:MO(F)=xFy yFx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zyFxFFFyxzyxxyyxO00)(FrFMF1F2F3F4OABC xy2m3m
14、3060 xxFFR30cos60cos432FFF5980.例例3-13-1 在长方形平板的在长方形平板的O,A,B,C点上分别作用着有四个点上分别作用着有四个力:力:F1=1 kN,F2=2 kN,F3=F4=3 kN(如图如图),试求以上四个试求以上四个力构成的力系对点力构成的力系对点O的简化结果,以及该力系的最后的合成结的简化结果,以及该力系的最后的合成结果。果。解:解:取坐标系取坐标系Oxy。1、求向求向O点简化结果点简化结果。求主矢求主矢F R。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yyFFR30sin60sin421FFF7680.614.0,co
15、sRRxRFFxF794.0 22RyRxRFFF 652,xF789.0,cosRRyRFFyF5437,yFF1F2F3F4OABC xy2m3m3060FOABC xy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求主矩求主矩。iOOMMF5.030sin3260cos2432FFF 2.求合成结果。求合成结果。m 51.0RFMdOF1F2F3F4OABC xy2m3m3060FOABC xyMOFd合成为一个合力合成为一个合力F,F的大小、方的大小、方向与向与F R相同。其作用线与相同。其作用线与O点的点的垂直距离为垂直距离为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
16、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0 ,0yxFF(1)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F R=0,MO=0 力系中的各力在其作用平面内两坐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力系中的各力在其作用平面内两坐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同时力系中的各力对任一点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别等于零,同时力系中的各力对任一点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0 FOm0 iOOMMF,)()(2222yxRyRxRFFFFF力系
17、的主矢等于零力系的主矢等于零 ,且力系对任一点的主矩也等于零。,且力系对任一点的主矩也等于零。(3)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其他形式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其他形式 0 ,0 ,0 FFBAxMMF 0 ,0 ,0 FFFCBAMMM且且A,B的连线不和的连线不和x轴相垂直。轴相垂直。A,B,C三点不共线。三点不共线。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解:1.取伸臂取伸臂AB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如图。受力分析如图。yF FWWEWDxBAECDFAyFAxacbBFACWDWEl 例3-2 伸臂式起重机如图所示,匀质伸臂伸臂式起重机如图所示,匀质
18、伸臂AB重重W=2200N,吊车吊车D、E连同吊起重物各重连同吊起重物各重WD=WE=4000N。有关尺寸为:有关尺寸为:l=4.3m,a=1.5m,b=0.9m,c=0.15m,=25。试求铰链试求铰链A对臂对臂AB的水平和垂直约束力,以及拉索的水平和垂直约束力,以及拉索BF的拉力的拉力。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3.3.选如图坐标系,列平衡方程。选如图坐标系,列平衡方程。,0 xF0cosFFAx,0yF0sinFWWWFEDAy ,0FMA0sincos2lFcFblWlWaWED4.4.联立求解。联立求解。F=12 456 N FAx=11
19、290 N FAy=4 936 NyF FWWEWDxBAECDFAyFAx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解:1.取梁取梁AB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如图,其中受力分析如图,其中F=qAB=1003=300 N;作用在作用在AB 的中点的中点C。BADFFAyFAxFDCMyxBAD1mq2mM 例3-3 梁梁AB上受到一个均布载荷和一个力偶作用,已知载上受到一个均布载荷和一个力偶作用,已知载荷集度荷集度(即梁的每单位长度上所受的力即梁的每单位长度上所受的力)q=100 N/m,力偶矩力偶矩大小大小M=500 Nm。长度长度AB=3 m,DB
20、=1 m。求活动铰支求活动铰支D和固和固定铰支定铰支A的约束力。的约束力。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3.选如图坐标系,列平衡方程。选如图坐标系,列平衡方程。,0 xF0AxF,0yF0DAyFFF ,0FAM022MFABFD4.联立求解。联立求解。FD=475 N FAx=0 FAy=175 NBADFFAyFAxFDCMyx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25802083770ABC解:1.取机翼为研究对象。取机翼为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如图。受力分析如图。BCA 例3-4 某飞机的单支机翼重某飞机的单支机翼
21、重 W=7.8 kN。飞机水平匀速直线飞机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作用在机翼上的升力飞行时,作用在机翼上的升力 F=27 kN,力的作用线位置如图力的作用线位置如图示,其中尺寸单位是示,其中尺寸单位是mm。试求机翼与机身连接处的约束力。试求机翼与机身连接处的约束力。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0 xF0AxF,0yF0FWFAy ,0FAM0ABFACWMA4.4.联立求解。联立求解。MA=38.6 kNm (顺时针顺时针)FAx=0 FAy=19.2 kN(向下向下)3.3.选如图坐标系,列平衡方程。选如图坐标系,列平衡方程。BCA33 平面任意力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