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优质课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游褒禅山记优质课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褒禅山记 优质课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记记:“记记”是一种是一种文体文体,有,有奏记、游记、杂记奏记、游记、杂记。游记游记: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章。所感的文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为辅。王安石其人王安石其人之政治篇之政治篇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字介甫,甫,号半山。号半山。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变法主张,主张,1070年任宰相,排除万难,年任宰相,排除万难,推行新法。曾发下誓言:推
2、行新法。曾发下誓言:“我执政一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列宁称其为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其人王安石其人之文学篇之文学篇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文风。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独树一帜。著作收入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临川先生文集集。“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之一文学常识文学
3、常识 褒禅山位于安徽省境内,风景秀美。主要景点褒禅山位于安徽省境内,风景秀美。主要景点是是“一寺二洞一寺二洞”。前洞有。前洞有“华阳华阳”等石刻文字;后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洞又称“碑洞碑洞”。后洞后洞慧空禅院慧空禅院 前洞前洞东行5里翻过一座小山翻过一座小山返回返回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第第1段紧扣题目,段紧扣题目,说明褒禅山命名说明褒禅山命名的由来。的由来。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的行踪。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的行踪。第一自然段的行文顺序第一自然段的行文顺序简介褒禅山简介褒禅山山名由来山名由来院名由来院名由来洞名由来洞名由来
4、仆碑考究仆碑考究2.2.为什么说为什么说“华(华()山)山”是是“音谬音谬”?汉字最初无汉字最初无“花花”字,字,“花花”小小篆中写成篆中写成 ,像花形;,像花形;“花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花”与与“华华”分开,分开,“华华”才读才读“hu”。王安。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石认为碑文上的“花花”是按照古音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而,而不应该读成不应该读成“hu”。第二段:第二段:由由山以上五六里(山以上五六里()好游者亦不能好游者亦不能穷穷也也()走到尽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比好游者尚不能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火尚
5、足以火尚足以明明也(也()既既其其出(出()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明,照明,名作动。明,照明,名作动。其,助词,无实在意义。其,助词,无实在意义。由,从。由,从。翻译:翻译: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得极夫游之乐也。思考题:思考题:1 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可以分为两层: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 第二层:记叙自己游后洞的经过第二层:记叙自己游后洞的经过 2 第二层主要突出哪几点意思?为什么?第二层主要突出哪几点意思?为什么?(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
6、见愈奇。(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下文的议论打下基础。为下文的议论打下基础。平旷平旷记游华山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洞的经过略述前略述前洞后洞洞后洞概况概况详记游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洞的经过前洞前洞后洞后洞记游者甚众记游者甚众窈、寒、深窈、寒、深记游者少记游者少悔悔 对比对比深深 难难 奇奇 怠怠以以“悔悔”结束记游,为下文议论作结束记游,为下文议论作铺垫。铺垫。3.第第2段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段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前洞“
7、记游者甚众记游者甚众”与后洞与后洞“来而记来而记之者已少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其至又加少”对比;对比;“余所至余所至”之浅与之浅与“好游者好游者”所至相所至相比;比;进洞时进洞时“其见愈奇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的欣喜与出洞后因因“不得极夫游之乐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的懊悔相比。本段记叙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本段记叙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第三段:第三段:古人古人之之观于天地(观于天地()而世之而世之奇伟奇伟、瑰怪、瑰怪、非常非常之观之观()之,取独。之,取独。常在于常在于险远险远()奇伟,奇异雄伟;非常,不平凡。奇伟,奇异雄伟;非常,不平凡。其孰其孰能讥之乎能讥之乎()险远,艰
8、险遥远的地方,形作名。险远,艰险遥远的地方,形作名。其,难道,表反问语气。孰,谁。其,难道,表反问语气。孰,谁。翻译:翻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
9、已为有悔。有悔。翻译:翻译:1.1.这一段的议论层次这一段的议论层次想一想:想一想:1 1 介绍褒禅山的概况。介绍褒禅山的概况。2.2.简介前后洞,记游洞经过,写出洞的心情,突简介前后洞,记游洞经过,写出洞的心情,突出出“悔悔”字。字。3.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阐明写游华山洞的心得。阐明“志志”、“力力”、“物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之间的内在关系。4.4.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深思而慎取慎取”的态度。的态度。5.5.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2.本段写了怎样的游山心得?若本段写了怎样的游山心得?若想成功,需要哪三个条件?想成
10、功,需要哪三个条件?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志者不能至也。三个条件:三个条件:“志志”、“力力”、“物物”想一想:想一想:“力力”与与“物物”是两个客观条件,是两个客观条件,“志志”作为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作为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亦可“无悔无悔”、“无讥无讥”。3.3.“志志”、“力力”、“物物”三者之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间的辨证关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险以远,则至者少”
11、“其下平旷其下平旷而记游者甚众而记游者甚众”“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4.本段与第本段与第2段的照应关系:段的照应关系:“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提供论据,议论是记埋下伏笔,提供论据,议论是记叙的深化、概括。叙的深化、概括。研习第四段:研习第四段:1.在本段中作
12、者表达了怎样的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观点?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深思慎取”的态度。的态度。1.1.介绍褒禅山的概况。介绍褒禅山的概况。2.2.简介前后洞,记游洞经过,写出洞的心情,突简介前后洞,记游洞经过,写出洞的心情,突出出“悔悔”字。字。3.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阐明写游华山洞的心得。阐明“志志”、“力力”、“物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之间的内在关系。4.4.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取“深思而慎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的态度。5.5.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2
13、.“2.“古书之不存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应?“其文漫灭其文漫灭”3.“3.“后世之谬其传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照应?“今言今言华华如如华实华实之之华华者,盖音谬也者,盖音谬也”。归纳每段主要内容:1 1 介绍褒禅山的概况。介绍褒禅山的概况。2 2 记游洞经过,写出洞的心情,突记游洞经过,写出洞的心情,突出出“悔悔”字。字。3.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阐明写游华山洞的心得。阐明“志志”、“力力”、“物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之间的内在关系。4 4 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采取“深思而慎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的态度
14、。5 5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写作特点:写作特点:本文实际上本文实际上是一篇用游记的形式是一篇用游记的形式包裹起来的极富思想的论文包裹起来的极富思想的论文。本文前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应,结构谨严。文章脉络:文章脉络:游游褒褒禅禅山山记记记叙记叙议论议论议论的基础议论的基础记叙的深化记叙的深化游华山洞的心得游华山洞的心得借仆碑抒发感慨借
15、仆碑抒发感慨褒禅山命褒禅山命名的由来名的由来游洞的经过游洞的经过尽吾志而不能至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者,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2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记游记游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议论议论 1.1.介绍褒禅山概况介绍褒禅山概况 略略2.2.记华山洞经过记华山洞经过详详山山碑碑略略详详前洞和后洞概况前洞和后洞概况 游后洞经过游后洞经过 前洞前洞后洞后洞经过经过补叙经过、补叙经过、写心情写心情华山洞的心得华山洞的心得 借仆碑抒发感慨借仆碑抒发感慨 议志议志 议力议力议物议物略略略略略略略略略略详详详详详详详详详详 3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