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提纲(2).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提纲(2).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政治 统编 必修 一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复习 提纲 下载 _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 含义: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 主导作用生产力 内容 生产工具 生产力水平重要标志 生产资料 反 劳动对象 决 决定 定 含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基础)生产力关系 内容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产品分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如果把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童年期长达二三百万年。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2、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1.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总的来说,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在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畜牧农耕出现,人类已实现定居。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3.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管理方式基本单位: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管理方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氏族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一些亲近的氏族构成部落,有些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4.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产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
3、大推动了生产力 根本原因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直接原因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阶级社会的产生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奴隶社会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1.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3)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2.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奴隶社会,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
4、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掌握了青铜技术,进入青铜器时代。)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4.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奴隶制国家产生了。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吗?(论点)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一种
5、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论据)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适应了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论证过程)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新式生产工具(铁制工具、牛耕技术、水磨、轮作等出现。) 生产力提高奴隶反抗斗争越来越多,他们破坏劳动工具, 战争频繁、田地荒芜、城市萧条造成新式工具无法广泛使用(旧的生产关系) 释放奴隶开明的奴隶主改变剥削方式 把土地分为小块交给破产 新的生产关系的平民或者奴隶耕种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封建
6、社会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1.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占有少量土地,并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地主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农民能够比较自主的劳动,但对地主有人身依附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封建社会的生产力表现在:铁制农具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进步,水利事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商业和城市发展起来。3.封建统治的方式经济上剥削:地主对农民的剥削:a.基础: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b.方式:地租是地主阶
7、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追农民交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政治上压迫:封建国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思想上钳制: 地主阶级还通过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一)由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二)由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三)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
8、总称之为鬼神系统(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封建时代的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着“金字塔”状的等级制度。等级,依据占有领地的多少而定。国王居于“金字塔”的顶端,国王以下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是等级最低的封建主。僧侣中的上层,包括教皇、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等,也是大土地所有者,他们同贵族一样,享有广泛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处于封建等级最底层的,是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他们背负着整个封建上层等级的重压。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后期生产力和商品
9、经济的发展 条件较好的作坊主 城市经济小生产者 阻碍了 之间激烈的竞争 商人和高利贷者 早期工业资本家 无力还债的作坊 雇佣工人 封建小农经济(旧的生产关系) 取代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的生产关系)( 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特点、基本条件(2)生产关系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建立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做资本。(4)资产阶级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本条件的途径:依靠暴力
10、、通过掠夺2、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绝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3.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吗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废除了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
11、、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文明实现了又一次跨越。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社会生活陷入混乱。(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 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
12、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看不见的锁链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资产阶级所采取的各种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
13、的、漫长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社会制度的转变涉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遭到阻挠和反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背景/原因: 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出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一些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2)地位: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3)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生产力状况代表人物及著作主要思想1617世纪末简单协作莫尔乌托邦、闵采尔、康帕内拉太阳城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灾难和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18
14、世纪工场手工业摩莱里自然法典、马布利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19世纪初机器大生产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英国的欧文随着资本家剥削加剧和工人反抗斗争激烈,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设想空想社会主义积极意义:(1)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其揭露和批判;(2)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3)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局限性:(1)根本原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2)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3)主张
15、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1)表现: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3)工人运动兴起的意义: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拓展】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
16、唯心史观,即历史唯心主义,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它把某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它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唯物史观的创立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主要内容: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巨大作用。(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意义: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18、 空想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共产党宣言的地位: 1842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必然)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一个政党)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一个目标)【
19、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法国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十月革命:俄国
20、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之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 1.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1)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
21、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产品如何分配)(3)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社会主义国家的进一步发展。(2)道路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3)前途光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
22、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 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版科学社会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2)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源”与“流”的关系,离开科学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